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102章 桂系再起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第102章 桂系再起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番茄炒蛋的猫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35 来源:源1

第102章桂系再起(第1/2页)

1953年6月1日,一架从东番起飞的客机正在向婆罗洲的坤甸。

白长官(小诸葛,字健生)看着窗外逐渐变得清晰的婆罗洲大地,感觉有些如梦似幻,他没想到命运会给他开了这么大的玩笑。

他再次拿出德公写给他的信,信里除了日常的关心,还有邀请他南下婆罗洲共创大业。

小诸葛在和自己的亲信商讨后,决定自己带着一部分嫡系先南下婆罗洲看看具体情况,要是情况比东番好的话,他二话不说就会带着他在东番的嫡系部队以及他能说服的军队都带走。

小诸葛现在能自由行动,并且还能掌握一部分嫡系部队,甚至影响到已经被改编的部队桂系部队都要多亏于复兴军。

小诸葛在1949年12月30日飞抵东番后,被任命为为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但实际剥夺了小诸葛的军权。

小诸葛行动受限,被迫成为了闲人。

小诸葛带到东番的三万多人的桂系残部进行改编,在这个过程中,把小诸葛的亲信都调离重要职位。

改编后的桂系军队名义上由小诸葛统领,但实际指挥权由东番军队将领掌握,小诸葛仅保留他的警卫团,彻底失去独立性。

他还打算进一步清算小诸葛在政治上的影响力的时候,复兴军的消息传来

于此同时,他想要反攻回去的想法又冒出来了。

在向金三角的东番部队增援的时候,他也放松了对小诸葛的控制,并让他前往安南与复兴军进行沟通。

而之后,复兴军相继占领澜沧、占城和高棉,复兴军在东番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以及鹰酱的提醒,不让小诸葛待在东番。

"德公,白长官的飞机来了!"

德公的警卫员指着突破云层的飞机说道。

"让所有人都准备好!"

"该好好欢迎许久不见的老友了!"

德公看着从飞机上慢慢走下来,头发已经白了很多的小诸葛,心里很感慨,命运这个东西真的很奇妙。

在中原失败后,在老家的桂系部队又被李崇文掌握,德公只能以就医名义飞往港岛,随后又前往鹰酱。

在到达鹰酱的时候,德公还对鹰酱抱着很大的期待,他试图用中原前政府的代总统身份争取鹰酱的支持,但是华府对他十分冷淡,仅提供有限经济援助。

而在这个时候,李崇文德相关消息陆陆续续的消息传来鹰酱,特别是在德公知道鹰酱对李崇文的具体援助条件后,他打开了一扇大门,既然李崇文可以在东南亚打开局面,那么他也可以。

于是,德公带着一群老部下,凭借鹰酱的少量援助开始招兵买马,在准备充分后,前往东南亚婆罗洲的坤甸。

但是,在来到坤甸后,他很快就发现这里的情况非常复杂,在这里的华人地位和数量都不如当地的土著。

德公当初还以为坤甸这里建立过兰芳共和国,这里的华人会非常多,这里的土著汉化程度会是最高的。

在发现坤甸这座城市不适合作为他们直接作为他们发展起点的时候,德公在坤甸的郊外强制购买大量的种植园,同时雇佣了大量当地的华人后,暂时安定了下来,等待时机的出现。

同时,也正好带着老部下们搞一搞种植园,赚点钱,毕竟鹰酱的援助不多了。未来要是婆罗洲待不下去了,不管是去鹰酱、欧洲还是南华,要想在当地舒舒服服过日子,手里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要是真的有机会的出现,需要的资金就更多了,于是德公就这样带着老部下在坤甸整整割了两年橡胶,终于等来了属于他们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是荷澜人给他们的,

在德公带着大量人员来到坤甸的时候,就被坤甸的荷澜人发现了,不过荷澜人也没有做什么事情,只是让他们按时交税就可以了。

就在荷国人觉得自己留在荷属东印度的时间不多的时候,本着能捞一笔是一笔的原则,荷国人允许德公在坤甸跑马圈地,建立武装护卫队,只要德公给的钱足够多,那么荷国人甚至可以把驻军的所有武器弹药都卖给他们。

现在德公他们已经在暗地里控制了坤甸,只待局势有变,他们就可以举起大旗了。

这也是他写信给小诸葛的原因,德公他不仅需要小诸葛的军事能力,还有他在东番的桂系部队。

最重要的是小诸葛和南华的关系很紧密,他不仅和李文桂那个老家伙很要好。而且,当初在八桂的时候,李崇文那个小子能够以27岁的年纪当上一师之长,小诸葛可是出了不少力的。

荷国人迟早要离开的,而鹰酱对他们的援助比较有限,现在只能靠南华的援助了。

"德公,许久不见,最近过得怎么样了!"

小诸葛看着德公那容光焕发,感慨道,权力果然是最好的良药,不管什么心理疾病都可以治愈。

"剑生兄,你能过来真的很好,我待会带你看看我们未来的国家。"

"相信我,你绝对不会后悔来到坤甸的。"

随后,德公带着小诸葛看了坤甸的一切。

他看到城市被管理的井井有条,看到大量无主的土地,看到艰苦训练的桂系子弟,看到充足的武器弹药,这一切和当初他们治理八桂的时候,很像,真的很像,他看到了他们的未来。

"剑生兄,觉得怎么样,要不要留下!"

"我们在婆罗洲成立新的桂系!"

"我们在婆罗洲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兰芳共和国。"

回到府邸后,德公期待的看着小诸葛。

"德公,你还真是不服老,对政治还是不死心啊!"

"不像我,已经是个垂垂老矣的老头了!"

"你有那个精力,还不如仔细研究一下怎么多种一些橡胶,好让跟着你的兄弟们都过上好日子,这比什么都实在。"

小诸葛委婉的回绝道,他觉得现在桂系在坤甸虽然发展的很不错,但是这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德公他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有荷澜人的挡在前面,当荷澜人离开荷属东印度后,他们就会暴露出来。

"剑生兄,大争之世,你就不想着出山!"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德公激动的向小诸葛问道,德公仿佛第一次认识小诸葛一样,他没有过往的精气神。

仿佛什么都安排好的老人,对于家里的所有孩子的情况都很满意,现在只想安静的度过自己的晚年时光。

"千载难逢的机会?"

"哪来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德公你不要忘了,婆罗洲是属于爪哇国的,一旦荷澜人离开爪哇国,凭借你现在手里的一万多人的部队能挡住爪哇国的军队吗?"

在荷澜人离开荷属东印度的时候,德公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拥有7000多万的人口和国土面积接近200万平方公里的庞然大物。

哪怕爪哇国的军队不是德公他们的对手,但是凭借爪哇国的国力,拖也可以把德公他们这些人活活拖死,再说坤甸本来就属于爪哇国的一部分,爪哇的军队天然具有合法性和正义性。

"更不用说,德明你这一万多人的部队,只有2000人是来自八桂的嫡系部队,其他人都是当地的华人,当地的投靠过殖民者的华人有很多,他们是怎么样的人,你还不清楚吗!"

小诸葛对东南亚投靠殖民者的华人是一万个瞧不上,这些华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当地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力量,结果只知道给殖民者当管家,而这个管家还要被土著欺负,这也太窝囊了。

这些人也就只会压榨自己的同胞,兰芳共和国的灭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2章桂系再起(第2/2页)

当然这些都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投靠殖民者的这些华人,会在运动结束后。

大量收购华人企业、商铺、房屋乃至土地,而这些财产的华人大多都被屠杀殆尽,或者损伤惨重后被迫低价出售。

这不能不让小诸葛有所怀疑。

"哈哈哈……"

"原来剑生兄,你担心的是这些问题啊!"

"我来逐一给你解释。"

"首先爪哇群岛本来就不是一个国家,现在的爪哇国是荷澜人为了方便统治,强行将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所有政权融合在一起的。"

"现在荷属东印度的每个岛屿,甚至只是隔着一座大山或者一条河流的地方,都不是同一个民族,宗教、文化、语言、样貌各不相同。"

"现在爪哇国的主体民族爪哇族主要生活在爪哇岛上,只占爪哇国的人口的40%。而爪哇岛上还有生活着巽他族、马都拉族民族,苏门答腊岛也是多民族进行混居,并没有哪个民族占主体的。"

"还有现在爪哇国在官方层面上,把爪哇语作为官方语言,但实际上,荷澜语言才是爪哇国的官方语言。同时,在爪哇国的地方语言达到700余种。"

"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不把拥有7000多万人口和2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放在眼里了吧!"

"这个国家看似强大,实则非常虚弱,只是没人戳穿这个谎言而已。"

"只要我们我们把爪哇国过来围剿我们的主力部队击败,那么后面的事情就不用我们做,就会有一群饿狼向爪哇国扑过去,将爪哇国咬个粉碎。"

德公看着小诸葛越来越明亮的眼睛,笑了出来,本来他还以为剑生兄真的无欲无求呢!看来之前是被现实磨平了他所有的锐气。

"当地的华人怎么办,特别是那部分和殖民者有密切联系的华人怎么办,他们未必会让我们坐在他们的头上。"

"还有,我们的武器装备怎么办?还有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怎么办?鹰酱应该不会援助我们太多吧!"

小诸葛急忙的问道,他已经知道德公的在婆罗洲重建兰芳共和国的计划有很大的机会获得成功,只要把这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就彻底没有任何问题了。

"这些问题,就需要剑生兄你来解决了。"

"这也是,我们重建兰芳共和国离不开剑生兄你的原因。"

德公笑着看向小诸葛。

"我?"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吗?"

小诸葛疑惑指着自己问道。

"对就是你!"

"准确的说,是和你有密切联系的南华。"

"李崇文那个小子为什么会支援,在东南亚的华人领袖建立武装力量,还给华人领袖和商人在南华的优惠投资政策,以及和他们分享部分鹰酱的军需订单。"

"如果说援助陈老先生他们,还可以说是报答他们对南华初期的支持,可以说是为了东南亚的普通华人能有个安居乐业的地方。"

"那么,援助以前为殖民者效力,手上还沾着普通华人的鲜血的人呢!"

"不就是那些人拥有南华需要的一切资源吗?华人移民,大量资金,工业化需要的原材料,这些都是南华必须的。"

"还有李崇文需要那些人帮他打开东南亚的市场,便于销售南华的商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德公说道,他早就发现李崇文的复兴党和东南亚的某些华人根本不是一条路的,只能算是合作者而已。

某些华人不像陈老先生那样的华人一样,会因为你们是华人就帮助你们,会在殖民者的压迫下,依旧坚持为华人建学校,让普通华人的孩子能上得起学。

某些华人的一切行动都是以利益为标准的,他们更像是东方的犹太人,他们没有国家和民族,只有利益。

"我明白了!"

"德公你是想要我去南华争取援助。"

小诸葛说道。

现在看来,能帮助他们的就只有南华了,而且他们都是桂系出身,有香火情,只要不是太苛刻的要求,李崇文为了安桂系老人的心,也会对他们进行援助的。

"当然,直接求援虽然可以获得一部分援助,但这毕竟不长久。"

"正好南华要想发展,想要工业化,想要将整个南华汉化。

"我们有南华需要的原材料,而且婆罗洲上有着大量的铝土矿、煤矿、金矿、铁矿、锰矿、锑矿与钻石矿,以及大量的石油,这些我们都可以用来和南华交换。"

"我相信李崇文不会拒绝的。"

"那些和殖民者有过联系的华人,我们正好可以和南华进行交换,我们只留下对我们没有危害的华人,其他的华人都和南华的土著进行交换。"

"不管是占城人、高棉人、澜沧人还是安南人,只要他们和婆罗洲的土地没有关系的都可以交换。"

"这些在婆罗洲没有根基的人,手上再沾上当地人的鲜血,那么他们只能站在我们这边,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德公为了获得南华的援助可以说下重本了,只要桂系军队控制区内的一切资源都可以用来交换。

"我明白了!"

"不过,现在想想,真有些讽刺啊!"

"我们居然向一个小辈求援,还是同一个派系的小辈。"

"是啊!挺讽刺的。"

"明明复兴军从上到下的是桂系的印记,而现在我们两个却成了外人!"

"不过,李崇文的一些手段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

"李崇文那个小子,对待不利于他统治的人,都是赶尽杀绝,不是消灭,就是被流放,绝不留下任何后患。"

"太绝了!"

德公感慨的说道。

"李崇文最聪明的是给当地占据绝对人口的贫民分土地,这才让他们东印度站稳脚跟的。"

"德公,你说我们当年在八桂也向李崇文那样做,会不会获得成功呢?"

小诸葛不由得回想起在治理八桂的情景,要是他们做到了,何至于有今日的局面。

"不可能的,我们的官员和军官和地主士绅联系太紧密了,甚至他们本身就是地主士绅的一员。"

"俗话说得好,革别人的命容易,革自己的命难啊!要是在八桂,李崇文也做不成。"

"李崇文那个小子能够成功,也是时局造成的。"

"仔细想想,李崇文的机会真是稍纵即逝,中原的大决战让东番的几百万主力部队都被消灭了,兔子马上就要过江了。"

"这才让李崇文获得南下的机会,没有鹰酱的大力支援,李崇文根本不可以完成这些计划,光是二十万复兴军的后勤就足以拖垮李崇文了,更不用移民几百万华人到安南了。"

德公对李崇文很是羡慕,李崇文是一定会纳入中华的青史,能在是史书上留下自己的美名,流芳百世,真的是死而无憾。

"德公,我们真的要学习李崇文在南华的做法吗?"

"李崇文的手段太激烈了,要是我们也这么做的。这就意味着,凡是在我们控制范围内的土著,都会被我们消灭。"

"要是有漏网之鱼,这场战争,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小诸葛本能的反对这样的战争,虽然收获很大,但是风险也是巨大的。

"剑生兄,这段时间我研究过鹰酱的的西进运动,约翰牛和高卢鸡殖民白象和非洲的历史,都是血债累累,不厮杀是不可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