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103章 桂系再起(续)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第103章 桂系再起(续)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番茄炒蛋的猫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35 来源:源1

第103章桂系再起(续)(第1/2页)

"德公,既然你做出这样的选择,我就只能全力辅助你了!"

小诸葛站起来,向德公伸出右手,他看见德公坚定的样子,仿佛回到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也是这样坚定不移。

小诸葛最终选择加入德公的队伍。

"剑生兄,欢迎你的加入!"

德公也站起来,双手紧紧的握着小诸葛德右手。

"德公,一旦我们在荷澜人离开荷属东印度群岛后,打出我们桂系的旗帜。"

"就意味着战争正式开始了,坤甸将会变成前线,我们现在就需要整军备战了。毕竟荷属东印度群岛现在的局势不容乐观。"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德公你是不是要实行李崇文对土著彻底的清洗方案,现在都不能对外透露出任何消息。"

"我们不是李崇文,我们没有四十万的全美械精锐部队,也没有1000多万华人的支持。"

"为了能够在婆罗洲的坤甸建立属于我们桂系的兰芳共和国,我们需要在和爪哇**队分出胜负前,要和所有反对爪哇国统治的人合作。"

"不管和我们合作的是什么人,不管他们以前都做过什么。"

"哪怕不能让他们和我们合作,也要争取他们在我们和爪哇国的战争中,保持中立态度。"

"还有,德公你需要清理之前在坤甸跑马圈地带来的不利影响。不能让这件事宣扬出去,不然,和我们合作的人,都不会再信任我们。"

小诸葛说道,在南洋婆罗洲这片土地上,他们新桂系需要学习一下兔子的手段,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朋友搞得多多,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还有,在了解新桂系是怎么获得坤甸大量土地后,他们必须要让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都闭嘴。

"剑生兄,你放心!"

"跑马圈地的事情我已经派人去解决了,绝不会泄露出去。"

"至于李崇文那个小子的方案,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前,我不会有任何动作的。"

德公在小诸葛抵达坤甸前,就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了,所以他趁着坤甸还属于荷澜人的统治,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就算还有些问题,也可以推到荷澜人的手上,毕竟荷澜人在荷属殖民地造的孽数都数不清,也不在意多这么一件事。

"剑生兄,你现在还可以从东番带多少部队过来?"

"否则光凭借我们现在手里的力量很难打赢爪哇国的军队,即便他们再羸弱,也是一个国家的正规军。"

"我们现在的力量除了桂系的老部队,就只有从荷澜人手里买过来的一战时期的武器装备,能发挥一些作用了。"

德公紧接着问道,他现在只有2000多人嫡系部队,其他士兵都在坤甸招募的华人,他们都是新兵蛋子没有任何战斗经验。

他现在急需扩大桂系军队的基本盘,他现在只希望逃到东番的桂系军队还没有完全被吞并。

"德公,我想你很了解东番那位的手段,我撤退到东番的桂系部队,大部分已经被拆解重组了。"

"我能带来坤甸的军队,大概只有5000人左右,大部分都是第48军的士兵。"

"另外这5000人里面,幕僚、家眷及后勤人员就占2000人左右。"

小诸葛声音有些失落的说道,想当初他在中原的时候,是掌握着几十万的大军的将领。

而现在,他想带着5000人的军队来到坤甸,都要消耗他在东番的所有人脉。这份巨大的落差,让感到失落。

"这数量有些少啊!"

"不过剑生兄,还是要感谢你!"

德公原本还以为小诸葛可以拉来几万人的部队呢,不过想到东番那位的手段,小诸葛现在能拉5000人的队伍过来也不容易了。

"德公,桂系军队只能是这么多了!"

"我也没办法!"

"不过,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我还是可以多带一些来坤甸的。"

"东番不仅对桂系军队进行拆解重组,对其他派系的军队也进行了整编。"

"其他派系的军官也因为待遇的不公,东番给他们的薪资不仅远远低于东番的嫡系部队,还要低于地方的警察部队。"

"这让包括桂系在内的其他派系军官大量逃亡,在他们失去收入来源,又没有更好的谋生手段,我们可以很容易招募到足够的军官。"

"只要德公你不介意他们不是桂系的军人,我最少可以招募1200名,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中上层军官来到坤甸。"

"至于中下层军官,德公你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小诸葛说道。

撤退到东番的其他派系的军队大概有50万,包括桂系、西北军、川军等等,东番将这些部队全部打散,按三三制重组为40个属于东番的军队,原派系标识被彻底抹除。

整编后的军队的总人数从50万减至35万,非嫡系军官裁员率达40%。

而在中下层军官方面,因为东番对他们的待遇不公、对他们的严重打压,有30%的非嫡系军官选择逃亡,相当部分变成黑帮或者成为海盗。

"嗯——!"

"先把48军的5000人带过来坤甸,再大量招募那些逃亡的中下层军官,就说我们用土地代替军饷,他们想要升官发财娶老婆就来坤甸。"

"就说我们想要夺取婆罗洲兰芳故地,效仿李崇文在安南的做过的事情。"

"至于那些其他派系的中上层军官……"

"先招募一些离开东番意愿比较强烈的,又不介意加入桂系的军官。"

"至于其他人,先看看情况再说吧!"

德公认真思考后,说道。

48军的5000人、他在坤甸的嫡系2000人、东番招募的中下层军官再配以在坤甸招募华人士兵,这些足够他拉起几万人的部队了。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再打一场战争,让新兵们见见血,让军官们都相互熟悉起来,他就可以获得一支不弱于桂系部队的军队了。

至于那些上层将领,德公决定先用一些人看看情况再说,免得到时候爪哇国还没有打过来,他们自己新桂系的内部已经乱起来了。

"我还以为德公你会照单全收呢!"

"毕竟德公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兵力了,有了这些中上层军官后,你只要振臂一呼,就可以拉起十几万的部队了。"

小诸葛笑着看向德公。

"剑生兄,我没有这么大方。"

"这些中上层军官,特别是最上层的军官都不是省油的灯,一旦被他们掌握了军队。"

"他们打下来的土地,都不一定是我们的,我可太了解他们这些人了。"

随后,经过德公和小诸葛的紧急商讨,小诸葛北上南华的长安与李崇文会面争取援助,再去东番招募那些逃亡军官和士兵。

南华,长安城,百草园一号。

"秘,秘书长,李长官向我们申请会面。"

李文桂敲了敲门,在得到李崇文允许后,走了进来说道。(pS:SeCretary–秘书/书记)

李文桂现在还不是很习惯叫李崇文叫秘书长,不过复兴党现在正规化,在工作的时候要称呼对方的职务。(总书记–秘书长)

还有现在南华还没有正式选举政府首脑,李崇文还不是南华名义上的政府首脑,这些重要的流程都要在金边那边举行,目前南华中央政府正在逐步向金边开始转移。

而高棉金边这座城市本来就不大,无法容纳一国首都需要的人口,需要进行扩建,而且金边包括其周边地区也需要进一步的清理,保证首都的人民对南华足够忠诚。

所以,在金边能够完全接受南华中央政府之前,长安城将作为临时首都,中央政府依旧在这里办公。

"白长官是从哪里过来的。"

李崇文正在审批最近南华的文件,不在意的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3章桂系再起(续)(第2/2页)

"白长官的飞机是从婆罗洲的坤甸那边起飞的,他会直接在长安城的机场降落。"

李文桂如实的回答道。

"看来,德公跑到婆罗洲的坤甸种橡胶的情报是真的了。"

"白长官有没有说来南华和我们会面的具体内容。"

从白长官上次来到南华已经是三年前了,之前白长官已经将桂系子弟托付给了李崇文。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白长官和德公是不会过来南华的,他们还想保留这份香火情,而不是触怒李崇文。

毕竟,白长官和德公两个人在桂系中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桂系老人心中的影响力不输于李崇文。

"有,白长官希望获得我们的援助。"

"现在,他们在婆罗洲的坤甸建立了新的桂系,希望用坤甸的资源获得我们的物资,包括武器弹药、药品、军服、军鞋、粮食等等。"

"白长官说,只要在新桂系的控制区内拥有的资源,都可以用来和我们进行交换。"

"甚至是人!"

李文桂的心里也挺想帮助白长官他们,毕竟白长官他们已经把他们的底牌都告诉南华方面了。

"什么人?"

"不会是南洋的猪仔吧!"

李崇文有些惊讶的问道,难道德公和小诸葛他们已经堕落到要贩卖人口了。

"当然不是,不过也差不多。"

"李长官他们希望用婆罗洲的华人交换南华的占城人、高棉人、澜沧人和安南人。"

李文桂急忙解释道,新桂系还不至于堕落到这个地步。

”占城人和高棉人可以交换。"

"安南人和澜沧人不行!"

"他们与汉人是最相似,文化传统也是最接近的,而且他们在南下的过程中表现的很好。"

李崇文说道,按照现在的汉化速度来说,安南人和澜沧人的下一代和汉人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他不可能放弃他们的。

"我想白长官他们不会介意的,他们只是需要一些在坤甸没有根基的人而已。"

李文桂听到秘书长的话后,就放心了,至于是什么民族,根本不重要。

"兰芳共和国真是一个久远的名字啊!"

"志文,婆罗洲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李崇文来到挂着东南亚地图这边,看着婆罗洲的地图问道。

"秘书长,婆罗洲现在有些风雨欲来的情况。"

"自从荷澜人对婆罗洲的控制力越来越弱了,在婆罗洲的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

"爪哇国在最近提出提出“大印度尼西亚主义”,并宣称婆罗洲的南部地区都应该归属爪哇国。"

"爪哇国通过支持婆罗洲的地方反殖民武装,对荷澜人进行反击,试图一步步控制婆罗洲(除了北部的约翰牛殖民地)。"

"爪哇国甚至还在在沙捞越北部发动游击战,试图削弱约翰牛对沙捞越的控制。"

志文来到李崇文身边回答道,他在整理爪哇国的情报时,对爪哇国的自大感到十分震惊,和白象国的自大毫不逊色。

爪哇国居然敢在,自己还没有赶走婆罗洲的荷澜人时,还去招惹约翰牛的殖民地。

爪哇国可是群岛国家,首都是临海的。

"而在婆罗洲的兰芳旧地,德公他们成立了新的桂系。"

"在过去的两年里,德公他们率领桂系旧部,在坤甸大规模开垦种植园,种植橡胶和棕榈树。"

"他们一边招募当地的华人,一边驱逐当地的土著,现在他们已经控制了坤甸。"

"另外,前一段时间,大约有15万华人因经济压力从婆罗洲北部迁往加里曼丹西部,也就是兰芳旧地,这些华人都被德公他们接管了。"

"而在婆罗洲北部没有什么具体的动静,约翰牛在当地的威慑力还是很强大的,当地的土著不敢有任何异动。"

"秘书长,这就是婆罗洲的全部情报了。"

"我们要不要对德公他们进行援助?"

志文说完婆罗洲的情况后,向秘书长问道。

在白长官公开访问南华的消息传开后,有不少桂系老人来找他说情。

说都是桂系出身的能帮就帮,说南华本来就要帮助东南亚的华人建立武装力量,多一个新桂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南华现在不差钱。

当然,还有些牵扯到秘书长的,他不敢说也不敢听。

"可以对德公他们进行援助。"

"婆罗洲实在是太大了,不能让爪哇国占领婆罗洲。"

"除了北婆罗洲,婆罗洲的其他地方是应该多一些势力,这样才能够达到平衡。"

李崇文看着婆罗洲的地图说道。

李崇文已经决定扶持德公他们的新桂系了。这不仅是看在德公是桂系出身的面子上,也有南华需要婆罗洲各种资源,以及华人移民。

最重要的是婆罗洲实在是太大了,婆罗洲的面积足足有74万平方公里,已经非常接近南华的的国土面积了。

扶持德公他们是为了,阻止爪哇国占领婆罗洲,李崇文不想东南亚出现一个可以挑战南华的国家。

必要的时候,李崇文还会在东婆罗洲和南婆罗洲再扶持一些势力,让婆罗洲达到平衡,谁也不能占领整个婆罗洲。

"最近军队的情况怎么样了,那些军官有安静下来吗?"

李崇文问起军队的情况,最近复兴军的情况很不稳定。

击败高卢鸡来自本土的十几万部队,占领占城和高棉,开疆拓土35万平方公里,在暹罗的首都曼谷进行阅兵,打的暹罗被迫割地。

这一连串的胜利,让复兴军的士气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境界,复兴军的官兵已经有些忘乎所以,甚至有些军官还提出北上计划。

李崇文现在面临中原历朝历代,在建国初期遇到的问题。在国家还没有稳定下来,一大批骄兵悍将已经蠢蠢欲动了!他们已经迫不及待要分享权力了!

但是,位置就这么多,李崇文不可能把所有位置都让给军队的,之前在占领安南的时候,把大量军官转为文官也是迫不得已。

现在位置不够了怎么办,特别是复兴军的军官和士兵在暹罗赚得盆满钵满的,他们的胃口已经不是一般的大了!

李崇文现在还可以通过复兴党压制住复兴军那些蠢蠢欲动的军官,毕竟他们的都拥有美好的未来。

但是普通士兵呢,在服役期结束后,他们还能够接受自己变成普通的老百姓吗?

习惯握着枪就可以拿到大量财富,还会习惯拿笔、拿锤子或者拿锄头吗?

李崇文非常了解复兴军的官兵是什么素质,虽然复兴军经过文化运动,但是这个时间太短了,而且很多人的三观已经定型了。

可以说复兴军的绝大部分官兵都是文盲,只会写一些字而已,李崇文很担心退役后的士兵把在暹罗的习惯带回南华。

现在白长官过来南华求援正好给了李崇文一个机会。

与其把这些太有想法的军官和士兵都留在国内,等他们搞出事情再去处理,还不如让他们到坤甸帮助德公他们开疆拓土。

而且婆罗洲富庶,不比南华差,同时荷澜殖民政府越来越衰弱,婆罗洲的土著没有任何战斗力,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人比复兴军的官兵更有深刻体会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军官和士兵就可以独霸一方,甚至可以建国,就算失败了,南华还是会欢迎他们回来的。

(pS:作者将调整重点,简单写完建国章节,专注写后面情节和南华的发展,不在建国这个情节花太多时间。)

(建国第一章已经简单改完了。)

(属于建国章节的还有一章,是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各大城市的改名。)

(金边改成洛阳这个名字怎么样?和中原重复了会不会不太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