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3章 粮食比主义实在,土地比勋章更长久

第3章粮食比主义实在,土地比勋章更长久(第1/2页)

4月25日凌晨五点,港口的探照灯在不断照着远方,在黑暗中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

李崇文的副官举着电石灯,看着一艘艘鹰酱轮船靠岸,这次抬出来的不是枪炮,而是用油布裹着的成袋成袋面粉,袋子上“U.S.ARMY”的墨印还带着海水的咸涩。

码头上待命的第176师士兵们发出阵阵惊呼,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粮食。当他们听说这些面粉将会按照"每人每月15斤"配给的时候,每个士兵都下意识握紧手中的步枪,指节因用力而变得泛白,所有人的呼吸都急促起来。这么形容吧,分给他们的粮食相当于他们在桂系后勤部辛辛苦苦干三个月,能从发霉的仓库里抠出的杂粮总量,也就这么多,那还是发霉的,好的粮食早就转移走了。

"都他娘的过来搭把手!"

连长赵志远扯开帆布,露出在码头上整齐放着的M1942野战罐头,赵志远马上用匕首撬开了一个牛肉炖土豆罐头,吃了起来。罐头香气混着柴油味扑面而来。附近的士兵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目光都紧紧盯着赵志远手中的罐头。

二等兵韦二牛也偷偷的开一罐,用刺刀挑出块带筋的肉。咽着口水,正想吃一口,突然想起去年在大别山剿共,班长为了半块烤红薯被金陵督战队打断了三根肋骨。

"赵连长"二牛蹭了蹭嘴角的口水,把手中的罐头放下

"李将军真的说,这些罐头管够?"

赵志远拍了拍二牛的肩膀,指着远处正在装货的GMC卡车:"管够!等老子去了高卢鸡的东印度北部,让你尝尝鹰酱饼干配咖啡,比跟着白长官喝稀粥强百倍!强万倍!"

"真的吗?"其他士兵都为了上来,急忙问到

"真的,罐头管够!!"赵志选看着这些士兵,大声的向这些瘦弱的士兵保证

"万岁——万岁——"所有人都发自内心的喊了出来

在漓城的军营,清晨厨房里不断冒出让人难以遗忘的香味。第48军辎重团的伙夫老陈,正在用鹰酱的不锈钢锅来熬煮麦乳精,乳白色的液体在灶台上不断翻滚,引得正在打饭的士兵们不断挤到前面,想看看什么东西这么香。

"今天加餐!"老陈用舀子敲着锅沿

"李将军从鹰酱弄来的营养粉,喝了能长力气,这样才能打下高卢鸡的东印度北部来分土地!"

当士兵们捧着搪瓷缸喝着甜丝丝的麦乳精的时候,发现平日难以下咽的窝窝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换成了松软的白馒头,一看就是用李将军昨天送来的鹰酱面粉做的。

隔壁的炮兵营阵地,排长老黄正带着弟兄们擦拭刚刚领到的M1917水冷式机枪。枪管上的油脂都蹭到他那磨破的袖口,但他却没有在意,以前他想蹭也没有机会呢!

老黄看见连长抱着一箱压缩饼干走来"每人先发五块,省着点吃。"

饼干的包装纸上印着星条旗,老黄咬了一口,酥脆的口感让他想起新婚时妻子做的桃酥。

"老黄"旁边的小兵小声说道

"听说咱们营长还想给白长官发电报,要不咱去跟他商量商量?"

老黄抹了把嘴

"商量个球!老子要是饿死在阵地上,那我老婆孩子只能自己去高卢鸡的东印度北部,到时候她们连地都分不着?怎么办?"

决定性的倒戈发生在4月30日的龙城的第7军指挥部。

军长李一刚把“拒绝接受乱命”的电文发出去,门口突然涌进二十多个持枪的连长在外面还有大量士兵。

二等兵陈大麻子的汤姆森冲锋枪还挂着美军的皮枪套,枪口发出微微的蓝光。枪口虽然对着天花板,但是怎么看都透露着威胁

“军座,弟兄们算了笔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章粮食比主义实在,土地比勋章更长久(第2/2页)

其中一位连长拿出手里的《物资分配表》,"跟着您守八桂,每月吃10斤杂粮。跟着李将军去高卢鸡的东印度北部,每月15斤面粉、5罐牛肉、两套新军服。"

"再说了,您看看咱们的炮团,昨天刚换上鹰酱的瞄准镜,炮手们都说要给李将军打下高卢鸡的东印度北部的第一块稻田。"

"您不同意的话,也不要怪我们了"

第138师师长廖磊在邕州召开"讨逆大会"的时,底下的营长们却在传递李崇文派人送来的福利清单。

清单最下面用红笔写着"凡主动归顺的连级以上军官,预支三个月美元军饷,可以在河内近郊优先选地。"

少校营长吴明突然站起来,解开领口露出里面新的红底稻穗的徽章

"师长,您看看弟兄们的皮鞋"他抬起脚,鞋上还印着"U.S.NAVY"的字样

"三个月前咱们还穿着露脚趾的草鞋,现在连袜子都是鹰酱货的。您要是非要跟着金陵送死,我们弟兄可不奉陪!"

廖磊看着台下此起彼伏的红底稻穗徽章,突然发现自己的警卫排都已换了徽章,枪口正对着他的参谋长。

被架空的高层将领们,在5月初相继品尝到了中下层军官集体倒戈的滋味。

第16集团军参谋长刘斐在自己的指挥所被自己的通信兵和卫兵绑住时,对方嘴里还吃着鹰酱的巧克力

"参谋长,对不住了,弟兄们说跟着您喝西北风,不如跟着李将军吃牛排。"

"您别怪弟兄们心狠,我娘在老家饿死前,就盼着能有块不被地主抢走的地。现在李将军说高卢鸡的东印度北部的地随便分,连女人孩子都有份"

刘斐盯着桌上未动的鹰酱午餐肉罐头,突然发现自己的密电码本早已被换成了《复兴社士兵手册》,封面上印着

"粮食比主义实在,土地比勋章长久"

到5月15日,当李崇文站在漓城机场检阅新整编的"复兴军"时候,八桂的15万桂系子弟兵已经被李崇文收编了,并且全部换上卡其色美式军服,钢盔上的红底稻穗徽在阳光下发出希望的光芒。

跑道两侧停放的300辆M3半履带车上,喷着醒目的红底稻穗的图案——那是士兵们心中安家立命的象征,也是士兵心中的希望。

史密斯顾问团的联络官们站在观察组里,看着士兵们扛着M1步枪走过时,背包上无一例外拴着李崇文特意发放的"分田凭证"

虽然那只是张盖着复兴社大印的纸片,但每一个士兵都愿意相信,这是通往10亩良田的钥匙。

"将军"

约翰逊少校递来最新的物资清单

"下周还有两船二战剩余物资到港,包括50门M1山炮和2000辆道奇卡车。"

李崇文点点头,目光落在队列中某个正偷吃鹰酱口香糖的士兵身上,那是第7军曾经的刺头,如今,却能因为每天能吃饱饭反而对他死心塌地。

李崇文突然想起在西点军校时,学过的克劳塞维茨的名言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但此刻更深刻的体会是,在这片被饥饿蹂躏的土地上,粮食才是最有力的政治。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几千年来人民就没有吃饱过。这片土地的人民追求不过是吃饱饭而已,但是到今天为止,这片土地的统治者从来没有让人民吃饱过。

现在除了北面的那群理想者,南方也出现了这么一个人,所以十几万桂系的军队选择相信他,朝着他指明的方向冲锋。

一群曾经为金陵卖命的士兵,最终被粮食和良田重塑了信仰,而这场重塑,始于那个潮湿的春日清晨,第一袋面粉砸在港口的码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