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隐龙 > 铸币筹谋起风云

明末隐龙 铸币筹谋起风云

簡繁轉換
作者:傻老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0 15:25:34 来源:源1

铸币筹谋起风云(第1/2页)

林宇身姿笔挺,双手潇洒地背在身后,身旁伴着叶梦珠,两人在街道上悠悠地晃着。来来往往的百姓,目光纷纷聚焦在他们身上,满是敬佩。一回客栈,林宇就迫不及待,拽着叶梦珠,麻溜地往房间冲。房门刚关上,他就跟连珠炮似的开口:“梦珠,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知道哪儿能搞到铸币机不?”

叶梦珠一下愣住了,美目扑闪扑闪的,满脸疑惑地看着他:“铸币机?这啥玩意儿,我咋从来没听说过。大人说的,是铸造铜钱的家伙事儿吧?”

“对对对!”林宇一拍大腿,坐回椅子上,顺手从怀里掏出一本皱巴巴的札记,上头密密麻麻记满了他这段时间收集的资料。“咱们老祖宗铸钱的法子,那可是门大学问。先秦时候,用的是范铸法,简单来说,就是先做模具,再往里头浇铜水。那会儿用泥范和石范多,泥范就是拿泥土做原料,工匠得手工刻制,从配料、备坯到制模、刻字,一步都不能差,费事得很;石范比泥范耐用,能重复用,可也不好做。”

林宇一边说,一边在桌上比划:“到了秦汉,前期还是老法子,后来发明了模盒翻制泥范的技术,效率高了不少。王莽那时候,叠铸范技术成熟了,所以他发行的钱币,铸工精细得很,在古币里都是拔尖儿的。再往后,隋唐开始用母钱印砂型铸钱,一直沿用到现在。简单来讲,就是拿一枚做工精良的母钱,在砂型上压出模子,再浇铸,这样铸出来的钱模样都差不多,统一性强。”

林宇想起前世晚清民国时期,国门洞开,外国银元如汹涌潮水般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在众多外币之中,墨西哥鹰洋独占鳌头,风靡一时。清朝宣统二年曾有详实统计,彼时中国市面上流通的外国银元数量极为庞大,约达十一亿枚之巨,而其中墨西哥鹰洋竟占了三分之一。墨西哥鹰洋之所以备受青睐,是因其成色稳定非凡,历经多年岁月洗礼,始终保持如一品质,在交易中从未出现过成色波动的情况,故而深受老百姓信赖与喜爱,成为日常买卖、大宗交易中的热门货币选择。在国内,清政府也曾尝试自铸银元,光绪年间,广东钱局率先引进先进设备,铸造出“光绪元宝”银元,开启了中国近代机制银元的先河。此后,各地纷纷效仿,一时间,国内银元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然而,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各地银元成色、重量参差不齐,在市场流通中常引发诸多争议与不便,百姓们对此苦不堪言。当时国内混乱的货币状况,使得市场交易极为不便,也给了外国银元可乘之机。百姓们在无奈之下,只能接受外国银元的流通,而国内的货币体系却愈发混乱不堪。反观国内,由于货币铸造工艺的落后和不规范,导致货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流通标准。百姓们在交易时,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辨别货币的真伪和价值,这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至于袁大头,在当时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独特的设计不仅体现在图案精美、工艺精湛上,还衍生出一个广为人知的标志性动作。人们在拿到袁大头银元时,往往会下意识地用手指轻轻捏着圆心部位,而后放在嘴边用力一吹,紧接着迅速将其搁至耳边细听,刹那间,清脆且悠长的“嗡嗡”响声便会传入耳中。这一吹一听之间,既是人们检验银元真伪的简易方法,也成为了袁大头区别于其他货币的独特印记。墨西哥鹰洋与袁大头之所以能够被广大民众广泛接受,稳稳占据货币流通市场的重要地位,归根结底靠的便是货币本身的稳定价值以及规范统一的铸造标准。林宇深知,若能打造出统一标准的优质货币,取代当下混乱的货币体系,不仅能让百姓免受交易之苦,更能为自己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利益。他心中暗自思忖,如今自己拥有这般得天独厚的条件,若不抓住机会大干一场,实在有负穿越一回的幸运。当下,首要之急便是找到合适的铸币设备与技艺精湛的工匠,开启自己的铸币大业。正想着,叶梦珠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大人,我倒是知晓一处地方,或许能寻到您所需的铸币之物。”林宇猛地回过神,急切地看向她,眼中满是期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铸币筹谋起风云(第2/2页)

林宇听闻铸币之事,眼睛里瞬间燃起炽热的光,脑海中已然勾勒出自己铸造的银洋于天下畅行无阻的盛景。那一枚枚银洋,在市井街巷、商埠码头间流转,场面何其壮观。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声音都微微发颤:“诸位可知,一枚袁大头,重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按银九铜一的比例铸造,总重七钱二分。单说这一成的铜,成本相较白银低廉许多,可都是实打实、白花花的利润啊。咱若也能铸造出这般统一标准的银洋,那江南膏腴之地,那些上等县库里深藏不露的银两,据我估算,少说也有千万之巨!你们细品,把这些银两都铸成银币,收个二成火耗,于情于理,不过分吧。就这二成的钱息,换算下来,那数额得有多大,简直难以估量!放眼天下,还有何种买卖,能这般不费吹灰之力,稳稳当当就赚得二成二的利润?这可不就是无本万利的绝佳营生嘛!我的宝贝钱钱,快到碗里来!”林宇一边美滋滋地碎碎念,一边仿若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间里急促地来回踱步。他的脑子里此刻犹如放电影一般,不断复盘、盘算着铸币计划的每个细枝末节,仿佛那些堆积如山、数不清的财富,只要伸手一抓,便能实实在在地攥在手中。林宇越想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堆满屋子的银币,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计划尽快付诸实践。他在房间里踱步的速度更快了,嘴里还不时喃喃自语,盘算着具体的操作细节。

叶梦珠见林宇目光灼灼,紧盯着那铸币机的图纸,眼神里满是贪婪与憧憬,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涎水也险些淌了出来,那副失魂落魄的傻模样,实在令人忍俊不禁。她抬手轻轻搡了搡林宇,脆生生地说道:“林大人,醒醒神!莫要白日做梦啦!”

林宇这才回过神,尴尬地挠挠鼻子。叶梦珠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前阵子,我与几个从江南远道而来的行商闲聊,听他们讲起江南之地,奇巧机械琳琅满目,令人大开眼界。其中有一种水利压铸机,依靠水力驱动,运作起来力量惊人。我当时就琢磨,这玩意儿说不定能用来冲压你说的银洋。只要模具做得足够精细,哪怕是银洋边缘那些细微的边角齿痕,也能打造得清清楚楚。不过,要制作如此精密的模具,可得找厉害的能工巧匠。得是那种既精通机关巧术,又擅长铸器工艺之人。我思来想去,咱们非得想办法把苏州府的‘神工堂’请出山不可。这‘神工堂’在江南那可是声名远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的手艺堪称一绝,当地无人能出其右,有了他们帮忙,制作模具一事便有了十足的把握。”林宇听闻,眼睛瞪得滚圆,兴奋得脸上的肌肉都微微颤抖,急切地追问:“这‘神工堂’当真如此厉害?你可确定他们能做出符合要求的模具?”叶梦珠重重地点点头,一脸笃定道:“大人尽管放心,‘神工堂’的名号在江南那是响当当的,他们出手,绝对没问题。”

林宇眼睛“唰”地一下亮了,一把抓住叶梦珠的手,兴奋地说:“梦珠,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走,咱这就去筹备。你赶紧安排几个靠谱的手下,马上出发去江南,先把水利压铸机的情况摸清楚,还有交易门道也打听明白。不管付出多少代价,也一定要把这压铸机拿到手。我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新军的枪支弹药可都拜托在你身上了。”

叶梦珠被林宇这股子热情给点燃了,也跟着激动起来:“好嘞!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将军您先歇着,一有消息,我马上来汇报。”

看着叶梦珠风风火火离开的背影,林宇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思绪又回到古代铸币技术上。他知道,就算有了水利压铸机,想要铸造出完美的银洋,也得参考古代铸币经验。比如范铸法中对模具精度的把控,母钱法里对母钱质量的要求,这些都能借鉴到银洋模具制作上。而且银料的熔炼、配比,浇铸的温度、速度,每一个环节都得反复试验,才能确保银洋成色稳定、重量统一。想到这些,林宇既兴奋又忐忑,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让自己铸造的银洋成为天下通用的货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