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隐龙 > 巧施妙计脱樊笼

明末隐龙 巧施妙计脱樊笼

簡繁轉換
作者:傻老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0 15:25:34 来源:源1

巧施妙计脱樊笼(第1/2页)

暮色渐浓,陈武的队伍如饿狼般涌入村庄,嘈杂的叫骂声、哭喊声混着牲畜的嘶鸣,远远地传进萧长风耳中。萧长风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月牙状的血痕。他想起崇祯年间,明军粮饷常被克扣,像左良玉的军队,为了生存与私利,四处劫掠百姓,导致“官军比流贼更可怕”的局面。如今陈武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这腐朽体制下的缩影。他知道这一暗示意味着彻底与陈武决裂,前路充满未知与危险,可若继续留在这吃人的军队,不仅自己良心难安,手下兄弟也终将沦为百姓唾弃的刽子手。短暂的犹豫后,他眼中闪过决绝,将对未知的恐惧化作破釜沉舟的勇气,握紧腰间的刀,朝老周使了个眼色。

老周会意,悄悄将几个得力兄弟叫到身边,从怀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麻绳、竹筒和兽皮。在崇祯朝,军队物资匮乏,这些都是他们平日里省吃俭用积攒,专门为今日计划筹备的物资。老周弯腰捆扎麻绳,枯叶窸窣作响。这声音让他想起年轻时跟着萧长风第一次上战场的场景,那时他们一心保家卫国,可如今朝廷**,军队纪律崩坏,连最基本的军饷都难以保证,士兵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堕落。“世道变了,但咱们的心不能变。”他在心底默默发誓,手上的动作愈发利落,仿佛要将对**朝廷的愤恨都化作布置陷阱的力量。

一行人猫着腰,借着灌木丛的掩护,悄然摸进旁边的树林。老周目光如炬,迅速选定一处地势开阔、回音效果极佳的山谷。他深知,在这乱世,若想骗过陈武,必须精心布置。“大柱,你和二牛把麻绳系在这些树干上,每隔十步设一个绊马索。”老周低声吩咐,说话时还警惕地左右张望,“记住,要伪装得自然些,别让陈武那老狐狸看出破绽。就像当年孔有德叛变前,也是暗中谋划,稍有不慎,咱们就万劫不复。”两人点头,手脚麻利地将麻绳缠绕在粗壮的树干上,又捡来枯枝败叶覆盖在绳索表面。

“石头,你带着虎子用竹筒制作‘战鼓’。”老周继续安排,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把竹筒倒扣在地上,用力拍打,模仿战鼓声响。如今军中缺粮少械,咱们只能靠这些土法子。”石头应了一声,和虎子迅速在林间收集粗细均匀的竹筒,将竹筒底部削平,再用兽皮蒙住开口处,用藤条紧紧捆扎。

老周自己则带着剩下的兄弟,将收集来的干树枝堆放在山谷两侧。“等会儿听我信号,同时点燃这些柴堆,制造浓烟和混乱。”他一边说着,一边将硫磺粉撒在柴堆上,神情专注而严肃,“这玩意儿能让火势更旺,烟味也更呛人。听说前些日子,另一支明军为了虚报战功,故意放火烧毁村庄,咱们可不能做那样的畜生。”

一切准备就绪,老周掏出牛角号,深吸一口气,吹出一声悠长而尖锐的号声。紧接着,拍打竹筒的“咚咚”声、拉扯麻绳模拟的厮杀声、众人模仿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叛军来了!叛军杀过来了!”的惊呼声在山谷间回荡。为了让声音更加逼真,老周还特意安排兄弟们分散在不同位置,通过高低错落的喊叫,营造出千军万马混战的假象。他想起史料记载,以往明军作战,也常利用地形与声响迷惑敌人,如今他们也只能效仿古人,博一线生机。

萧长风听到树林里传来的声响,猛地抽出长刀,刀身在暮色中泛着冷光,大喝一声:“弟兄们,随我阻击叛军!”五百将士齐声应和,脚步如雷,朝着树林狂奔而去。身后,陈武的队伍瞬间乱成一团。

“大人!萧长风他们怕是撑不住,要不要派兵支援?”一名千总急得额头青筋暴起,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陈武面前,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焦虑。

陈武正翘着二郎腿,慢悠悠地往嘴里灌酒,闻言斜睨了千总一眼,心中涌起一阵烦躁。他何尝不知五百弟兄的重要性,但想起近年来明军将领拥兵自重,一旦出兵支援,若有闪失,自己的势力必然受损。就像那些军阀化的军队,个个都在保存实力。“这群蠢货,懂什么!”他在心里暗骂,表面却强装镇定,眼神阴鸷,冷哼一声,将手中的酒壶狠狠摔在地上,瓷片四溅:“支援?谁知道是不是萧长风那小子耍的把戏!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保不住自己的性命,还谈什么平叛?让他们自生自灭!如今这局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巧施妙计脱樊笼(第2/2页)

“可是大人,那毕竟是五百弟兄啊!”千总急得直搓手,脸上满是担忧,“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们送命,弟兄们寒了心,以后谁还肯为大人卖命?”

“卖命?”陈武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指着远处浓烟滚滚的树林,脸上满是不屑,心中的烦躁几乎要冲破胸腔,“少在这儿跟我谈卖命!这年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兵还不是一抓一大把?这些人,不过是些随时能补充的贱命!你看看现在的明军,哪个不是在为自己打算?”

“大人,话不能这么说啊!”旁边另一名百户壮着胆子开口,声音微微颤抖,“萧长风平日里治军有方,手下弟兄也都是能征善战的好手,就这么没了,实在可惜。而且,要是消息传出去,上头追究下来……如今朝廷虽**,但对军队异动也不是完全不管。”

“住口!”陈武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酒杯都跳了起来,他瞪着血红的眼睛,恶狠狠地说,心中的不安化作对外的愤怒,“传令下去,所有人继续搜刮,谁敢多管闲事,军法处置!我倒要看看,哪个不要命的敢在这儿跟我唱反调!这乱世,拳头硬才是道理。”

另一边,萧长风带着队伍冲进树林深处,老周早已在林中备好了火把。“动手!”随着一声令下,熊熊烈火瞬间吞噬了周边的草木,浓烟滚滚而起。萧长风看着身上那身沾满污渍与血痕的神机营军装,心中满是厌恶,用力一扯,将其狠狠抛入火海。他想起林宇小课堂中所说,明军的**从万历年间就已埋下祸根,到崇祯朝积重难返,这身军装早已成了腐朽的象征。

“弟兄们,把这身吃人皮的衣裳都脱了!从今日起,咱们不再做朝廷的鹰犬!”萧长风振臂高呼,眼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

众人纷纷将军装投入火中,火光映照在他们坚毅的脸上。“跟着萧头儿,咱们去投奔林大人,杀贪官、护百姓!”石头挥舞着拳头喊道,脸上的神情激昂而又充满期待。

待火势渐大,萧长风带着队伍悄然从树林背面撤离。远处,陈武望着浓烟冲天的树林,皱起了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喃喃自语:“萧长风这小子,莫不是真的反了?如今这局势,人心惶惶,谁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

身旁的王彪凑上前来,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压低声音说:“大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算他们反了,咱们就上报说他们遭遇叛军埋伏,全军覆没。那知府项煜也是个明白人,不会深究的。现在的官员,哪个不是只求自保,谁会管这些闲事。”

陈武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就按你说的办!哼,没了萧长风,我再去招些兵就是。离了他这张庙门,还怕请不来菩萨?这年头,只要有钱有粮,还愁没人卖命?”明末军队的**并非偶然,而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矛盾交织下的必然结果。从万历年间的党争内耗,到崇祯朝的积重难返,整个王朝的根基早已千疮百孔。陈武之流的自私自利,不过是体制**下的缩影,他们眼中只有个人权势与利益,将士兵视为草芥,视百姓如鱼肉,这样的军队又怎能保家卫国?

几日后,项煜收到陈武的战报,随意扫了一眼,便扔在一旁。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望着窗外的景色,喃喃自语:“可惜了,好不容易挖来的队伍,就这么没了。不过,只要不影响我的政绩,随他去吧。如今这朝廷,早已千疮百孔,多一支少一支军队又何妨。”随后,他大笔一挥,将此事上报兵部,仿佛这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此时的萧长风,正带着兄弟们朝着林宇所在的方向日夜兼程。火光映在萧长风脸上,忽明忽暗。他望着曾经的军营方向,心中五味杂陈。有脱离苦海的轻松,也有对未知前路的忐忑。但当他听见身后兄弟们坚定的脚步声,想起林宇小课堂里描绘的理想世界,又感到一股热血涌上心头。“无论前方是什么,总要试一试。”他握紧拳头,朝着光明大步走去。他们的脚步坚定而有力,因为他们知道,投奔林宇,便是奔向光明与正义,或许还能在这乱世中,为饱受苦难的百姓寻得一线生机,改变这如历史记载般黑暗的现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