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10章 工业母机2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10章 工业母机2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10章工业母机2(第1/2页)

1949年11月8日的清晨,奉天兵工厂的广播里正播放着《东方红》。陈樾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绘图笔。桌上那盏煤油灯里的油早已燃尽,窗外的晨光透过玻璃洒在厚厚一叠图纸上——夏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万能铣床图纸终于完成了。

“陈总工,您又通宵了?“通讯员小王推门进来,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玉米粥和窝头,“赵厂长让我来看看您。“

陈樾伸了个懒腰,浑身的关节都在抗议:“正好,帮我把这些图纸送到赵厂长那里去。“他指了指桌上那叠足有半尺厚的图纸,“告诉他,铣床的设计完成了。“

小王小心翼翼地抱起图纸,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陈总工,听说今天从四九城来的大学生就要到了?“

“是啊。“陈樾喝了口热粥,烫得直咧嘴,“王部长答应的人终于要来了。“

正说着,厂区大门口突然热闹起来。陈樾走到窗前,只见三辆军用卡车缓缓驶入,车身上还挂着“热烈欢迎技术骨干“的红色横幅。卡车停稳后,一个个穿着中山装或工装的年轻人跳下车来,有男有女,脸上都带着朝气和好奇。

“来了!“陈樾顾不上喝完粥,抓起棉大衣就往外跑。

厂区空地上,赵厂长正在点名:“华清大学机械系张卫国!““到!““津天大学冶金系李建华!““到!“......

陈樾站在一旁数了数,整整二十名大学生,三十名八级技工,一个不少。这些年轻人虽然穿着朴素,但眼神中都闪烁着求知的光芒。特别是那几个女学生,短发利落,在一群男人中格外显眼。

“同志们!“赵厂长提高嗓门,“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奉天兵工厂的一员了!这位是陈樾总工程师,以后你们就跟着他学习新技术!“

五十双眼睛齐刷刷看向陈樾,有好奇,有怀疑,更多的是期待。陈樾突然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这些可都是新夏国最宝贵的技术人才啊!

“欢迎各位。“陈樾清了清嗓子,“从明天开始,我们将在厂部大会议室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今晚大家先安顿下来,有什么困难直接找后勤科。“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起手:“陈总工,听说您设计的新车床比鹰酱国的还先进,是真的吗?“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在当时的夏国,能造出比鹰酱国还先进的机床,简直是天方夜谭。

陈樾笑了笑:“明天你们亲眼看看就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当陈樾走进大会议室时,五十名学员早已整整齐齐地坐好,笔记本和铅笔都准备妥当。会议室的黑板上挂着大幅的铣床设计图,桌上还摆着几个用木头制作的简易模型。

“同志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一起造出夏国自己的万能铣床。“陈樾开门见山,“首先,我要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他拿起一个木制模型,指着上面的结构:“传统铣床的主轴是固定的,但我们这个设计...“陈樾轻轻转动模型上的一个部件,“可以让主轴在三个方向上移动,加工范围扩大了三倍。“

学员们纷纷低头记录,会议室里只有铅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陈樾注意到,那个戴眼镜的男生——后来知道叫张卫国——记得格外认真,时不时还画出简图。

“为什么要用斜齿轮而不是直齿轮?“陈樾抛出问题。

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女学生怯生生地举手:“因为...斜齿轮运转更平稳?“

“对,但不完全。“陈樾赞许地点点头,“还因为斜齿轮的承载能力更强,寿命更长。虽然加工难度大一些,但长远来看更划算。“

就这样,从基本原理到每个零件的设计思路,陈樾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有时候讲到关键处,他还会让学员们分组讨论,自己则在一旁观察每个人的表现。

第三天讲齿轮箱设计时,老技工王铁锤突然闯了进来:“陈总工,那个轴承座加工遇到麻烦了!“

陈樾眼睛一亮:“正好,大家都跟我去车间,我们现场教学!“

学员们呼啦啦跟着陈樾来到机加工车间。原来,铣床的精密轴承座需要极高的同轴度,老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章工业母机2(第2/2页)

“大家看,“陈樾指着卡盘上的毛坯,“问题出在装夹方式上。“他亲自示范了一种新的装夹方法,又调整了切削参数,“现在再试试。“

机床轰鸣起来,铁屑飞舞。当零件加工完毕,测量员一量,精度完全达标!

“原来如此!“张卫国恍然大悟,“不是机床不行,是方法不对!“

陈樾趁机讲解起工艺路线的重要性。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员们进步神速。到了第六天,已经有人能提出改进意见了。

“陈总工,“那个麻花辫女生——林秀兰指着图纸说,“这个润滑系统能不能改成集中供油?这样维护更方便。“

陈樾惊喜地发现,这个建议竟然和系统优化方案不谋而合!他立即采纳了这个意见,并当众表扬了林秀兰。女生的脸顿时红得像熟透的苹果,但眼神中满是自豪。

11月16日,培训结束后的第一天,赵厂长召集全厂开动员大会:“从今天起,铣床制造项目正式启动!所有学员分成六个组,每组负责一个部件!“

车间里顿时热火朝天。大学生们负责图纸细化和技术指导,老技工们负责实际操作,新老搭配,干活不累。陈樾则像个救火队员,哪组遇到难题就往哪跑。

“陈总工,主轴热处理后变形了!““别急,改用分级淬火工艺...““陈总工,齿轮啮合不顺畅!““把这对齿轮拿过来,我看看...“

与此同时,陈樾的办公桌上,刨床、钻床、镗床等新机床的设计图也在一天天增多。他常常工作到深夜,困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儿。通讯员小王不得不定时来“查岗“,确保他按时吃饭。

11月20日,一个意外惊喜降临——王部长派人送来两卡车的外文技术资料!有英文的《机械设计手册》,德文的《精密加工技术》,甚至还有几本鹰酱国的《机械工程师》杂志。这些珍贵的资料立刻被锁进资料室,由专人保管。

“同志们,这些资料大家可以轮流借阅,但必须爱惜!“陈樾郑重地说,“每一本都比黄金还贵重!“

学员们如获至宝,争相传阅。张卫国甚至熬夜把一本英文手册的关键章节翻译成了中文,供大家参考。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11月25日。这天清晨,整个兵工厂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铣床要进行最后的总装和测试。

总装车间里,六个小组的成果终于要合为一体。陈樾亲自指挥,学员们小心翼翼地组装着每个部件。当最后一块护板装上时,不知谁起了个头,大家突然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雄壮的歌声震得厂房嗡嗡作响。

“试机!“赵厂长一声令下,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张卫国颤抖着手合上电闸。铣床发出悦耳的嗡鸣声,主轴旋转起来,平稳得令人难以置信。陈樾亲自操作,在一块钢板上铣出了一个标准的六边形。

测量结果出来时,现场鸦雀无声——平面度误差0.005毫米,表面光洁度达到V6级,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成功了!“林秀兰第一个哭了出来。紧接着,欢呼声响彻整个车间。张卫国和王铁锤抱在一起又蹦又跳,赵厂长不停地抹眼泪,连一向严肃的保卫科长都笑得合不拢嘴。

陈樾站在人群中央,看着这些朝夕相处的学员们,心中满是欣慰。短短半个月,这些年轻人已经从理论到实践,亲手打造出了一台世界先进水平的铣床。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个体,而是一支真正懂技术、能创新的团队。

“同志们,“陈樾提高声音,“这台铣床的每一个零件,都是你们亲手加工、组装的。从今天起,夏国有了自己的精密铣床!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挑战等着我们!“

“陈总工放心!“张卫国代表大家表态,“我们一定继续努力,造出更多更好的机床!“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兵工厂崭新的厂房上。车间里,那台崭新的铣床静静矗立,金属表面反射着温暖的光芒。而在陈樾的办公室里,刨床的设计图已经完成大半,钻床的构思也渐渐成形。夏国工业化的种子,正在这片黑土地上生根发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