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41章 大明巾帼秦良玉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41章 大明巾帼秦良玉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2 来源:源1

第41章大明巾帼秦良玉(第1/2页)

京师文华殿内,檀香在立柱间游走,新补的科道官员捧着文书穿梭如织,廊下的靴声第一次显出整肃的节奏。

朱由校执朱笔批阅通政司奏本,紧锁多日的眉骨略略舒展,奏疏在御案上堆积如山,但那股刺鼻的硝烟味似乎淡了。

弹劾攻讦的折子少了七成不止,取而代之的,是河南提请修缮黄河堤防的条陈,是山东奏报新垦荒田的清丈数目,是两淮关于盐税增收的扎实奏表……,见状,朱由校的朱笔在字行间游走,速度也快了几分。

这几日,随着他前番点选的几位务实能吏陆续到任,六部和地方的衙门里像是被注入了新的气力。运转虽还不能说完全顺畅,但传递上来的不再是满纸空谈和倾轧。

即便是底下人揣摩上意,知道这位新君不耐烦党争撕咬,特意将这些扎扎实实关乎生民、赋税的奏本筛捡出来呈上以作安抚,朱由校此刻也并不在意。

“日久天长么…...”他指尖划过山东报来已具垦田的数目,心头一声微哂。后世曾有箴言,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二十一天,这朝堂的风气,岂是朝夕可变?

然则无妨,既是戏台子搭好了,他这位看客,便也顺势捧个场。总归是要在这股‘勤于事’的‘做戏’氛围下,慢慢将虚假熬出几分真意来,让那些真正关乎国本的议题,成为这庙堂之上不可逆转的洪流。

“嗯?”忽然一份名为《石柱宣慰司秦良玉请拨援辽行粮疏》的奏本,让他眉头一皱。

“臣兄邦屏、弟民屏率白杆兵三千人,已于七月廿七出山海关驰援辽镇。

臣领余部四千九百员驻通州整训,待兵部勘合即行。然军中冬衣敝旧,枪头锈蚀者十之三四;豆料短缺,战马日减秣粮三成。乞拨粮五千石、棉袄三千领、三眼铳二百杆……”

朱由校略微一思索,想起来了,大明自萨尔浒之败后,熊廷弼就临危受命收拾辽东这个烂摊子。

结果发现经过高淮和李成梁几年的霍霍,辽民对朝廷是恨的咬牙切齿,辽兵也大多不能用,于是被逼无奈之下,只能上奏请调全国兵力援辽。

结果因为“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各地边军被征调的精锐是损失殆尽,对于朝廷这个重新征调精锐命令那是十分抗拒,你以为精锐是地里长出来的?还是大风刮来的?都调走了,我们还守不守边?

所以纷纷推三阻四,只有四川石柱土司秦良玉以及戚继光的后代定远名将戚金率领的“浙兵“积极响应。

而这秦良玉可谓是女中豪杰,是二十四史中唯一单独列传的女性军事统帅。

秦氏一家,可以说是满门忠烈,为大明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开始,秦良玉就随丈夫马千乘参与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她统领五百精兵押运粮草,与丈夫率先击败偷袭的杨应龙军,后又同酉阳各路军队直取桑木关,南川路战功第一。

泰昌年间,也就是今年,后金努尔哈赤率步骑兵六万攻打辽东,她派兄弟秦邦屏、秦民屏率几千人先行援助。

自己在通州接受后续从四川赶过来的白杆兵,结果在天启元年(1621年),秦邦屏渡浑河作战战死,秦良玉来不及悲伤,就又率三千精兵奔赴榆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章大明巾帼秦良玉(第2/2页)

“真巾帼英雄也!”朱由校不由暗叹,大明之所以是大明,就是因为有如此多忠肝义胆的将士。

不过他也想起来另外一觉紧急的事,奢崇明之乱,后世好像就是因为四川总兵陈策、忠于大明的石砫宣慰司出兵援辽,导致四川防守空虚,以至于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在四川作乱,斩巡抚徐可求等二十余官员,占据重庆称帝,国号“大梁“。

次年,水西土司安邦彦响应,围贵阳十月,城中“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死难十余万。叛军席卷川黔,焚驿站、掘龙脉、屠汉民,秦良玉率白杆兵驰援时目睹“村落尽成白骨场,婴骸挂树如风铃“,战乱持续七年才平定。

此役耗银346万两,损兵9.3万(多为客死异乡的湖广、广西兵),川黔汉民减口四成(《万历会计录》载幸存者“多有疯癫,见兵即自投深涧“)。

直至崇祯三年,朱燮元以“土兵制土司“策收买苗酋,方使奢崇明被苗民斩首献城,然西南膏腴之地已成鬼域。

而这奢崇明之乱在明末,简直就是给大明开了个大口子,一直放血,不过现在还有机会,而且这奢崇明造反未免不是一件好事,此獠若伏诛,正好将土司兵权尽收流官之手。

到时候播州、水西、永宁三地,该设府设府,该驻军驻军。毕竟哪有终日防贼的道理,他也正愁没有借口收拾西南的这帮土司,未来经略云贵,拓路安南,都需要一个稳定的西南大后方不是。

“去,传旨,宣秦良玉乾清宫觐见,另外让户部调拨钱粮给通州大营,不能让朕的兵饿着肚子”

朱由校略微沉吟,他也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见见这位后世有名的女中豪杰,把一生都贡献给大明的“忠贞候”!

“遵旨”一旁的魏忠贤领旨,缓缓退出乾清宫。

“走吧,沐浴更衣!”朱由校一想,秦良玉进宫应该还需要点时间,于是吩咐一旁的宫女,为了表示尊重,他想换身正式一点的衣物。

两个时辰后,乾清宫内,朱由校终于见到了这位女将军。

殿门推开时,秦良玉的步子很稳,她穿着半旧的靛蓝棉甲,靴底沾着通州营地的泥,鬓角已有银丝,但背脊挺得笔直。

“四川石柱宣慰使秦良玉,叩见陛下。”声调不高,带着川鄂交界的山野腔。

“秦将军快请起!”朱由校赶紧离座,上前亲手将秦良玉扶起来,让一个年龄五十多的妇人给自己行礼,他着实有点遭不住啊!

“陛下不可!不可!”秦良玉哪里遇到过这等礼遇。

自己以女子之身带兵,在这个时代本就是离经叛道之举,一直以来也是备受非议,看到天子如此礼遇,不由的对这位刚登基的天子心生好感。

朱由校微微示意,一旁的内侍赶紧搬来一张椅子,秦良玉又是一阵谢恩才坐下来。

不得不说,明朝这帮文臣把武将压榨的也太狠了,看到秦良玉一脸又感动又谨慎的样子,朱由校心头也是不由的一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