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172章 文化自信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172章 文化自信

簡繁轉換
作者:墨云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4:52 来源:源1

第172章文化自信(第1/2页)

“孙主事,时辰到了!”一名年轻的工匠跑过来报告,声音带着兴奋。

孙元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与忐忑,沉声道:“好!按计划,开始试炮!”

工匠们立刻各司其职,动作透着股练了千百遍的熟稔:

先验炮:三人一组,一人用细铁丝探引火孔,一人拿锤子轻敲炮身听声,一人用灯照炮膛查裂纹。

“引火孔通!”“炮身无杂音!”“膛内光洁!”三声报完,才算过了头关。

装药装弹:按孙元化定的规矩,药包得用细麻纸裹紧,药量过秤称准,实心铁弹也得量过直径,确保与炮膛严丝合缝。

瞄准:炮手在指导下精确调整射角,瞄准预设土堆靶标。

试射:每门炮分别按照标准药量、1.5倍药量、和2倍药量的极限测试,

第一门炮,标准药量:点火!轰隆巨响,炮口喷焰吐烟,炮身稳固后坐。检查:土堆靶心炸开大坑!射程四里,炮身无异常。

1.5倍药量:重新装填加重药包。点火!巨响更甚,后坐力增大。检查:射程五里,落点偏差一丈。炮身无异常。

2倍药量:点火!声如惊雷,火焰炽烈!炮身剧烈震动!观测:射程近六里,落点偏大。检查:炮管整体结构完好!无炸膛!

“成了!炮没事!”“老天爷!真扛住了!”工匠们爆发出第一波欢呼,脸上写满难以置信的兴奋。

孙元化紧握的拳头微微松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但随即恢复冷静。

孙元化命令:“肃静!继续,按此流程,依次测试其余三门炮!”

“第二门炮,无炸膛!结构完好、第三门炮完好无损、第四门炮也没问题!”

待所有炮管冷却后,工匠们再次全面检查四门炮身、炮膛,确认均无裂纹、变形等损伤。

当最后一门炮的最终检查报告确认无误后,整个试炮场陷入了短暂的死寂。随即,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轰然爆发!

“成了!全成了!”

“老天开眼!一门都没炸!”

“孙主事!咱们成了!咱们的炮成了!”

老工匠们老泪纵横,互相搀扶着,激动得说不出话。年轻工匠们则疯狂地跳跃、呐喊,将帽子抛向空中。

欢呼声、呐喊声、喜极而泣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盖过了凛冽的寒风!

孙元化站在原地,看着眼前沸腾的人群,看着那四门历经极限考验却依然昂首挺立的“铁骨铜心”,布满血丝的眼中,再也抑制不住地涌上滚烫的热泪。

他抬手抹了一把脸,煤灰被泪水冲开两道痕迹,他却毫不在意,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无比自豪的笑容。

他猛地转身,对激动得语无伦次的书吏大声道:

“快!取纸笔来!本官即刻拟写奏章!直送通政司,呈陛下御览!”

他望向京城的方向,胸中豪情激荡,仿佛穿透重重宫墙,看到了乾清宫中那位年轻的天子:“陛下!臣幸不辱命!”

-----------------

南海子试炮场的欢呼声犹在耳畔,那份承载着铸炮技艺突破的奏章,已直抵通政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2章文化自信(第2/2页)

此刻,内务府刘若愚,正手捧一份墨迹犹新的奏折,步履轻捷地踏入乾清宫东暖阁。他脸上带着谦卑和恭敬:

“皇爷,奴婢给您送奏疏来了。”他微微躬身,将奏折呈上,

“是大明火器厂主事孙元化的奏疏,奴婢记得皇爷特意吩咐过,此人的奏本,无论何时,务必即刻呈送御览。”

朱由校闻言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他放下朱笔,接过奏折。

奏折封面工整地写着:《奏报南海子火器厂新铸火炮试成并陈工艺效益疏》

展开奏折,孙元化那沉稳中带着激越的字迹映入眼帘:

臣孙元化,谨奏于陛下:

伏以陛下圣明,洞察边患,特重火器之制。臣幸蒙圣恩,擢任大明火器厂主事,日夜兢兢,不敢有负。

今南海子试炮场新铸火炮四门,经极限测试,技艺初成,谨将始末、工艺、效验恭呈御览。

…………

新炮之坚韧可靠、射程倍增、节省铜料逾四成,皆远超旧式大将军!此乃陛下洪福,天佑大明!

……恳请陛下圣裁,准予量产,并嘉奖有功工匠……

朱由校逐字逐句细细读着,嘴角渐渐勾起一抹由衷的笑意。

孙元化成功了!这“铁芯铜体”炮不仅成了,其性能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这份奏折,字里行间透出的那份激动与自豪,他感同身受。

他心中一阵欣慰,自登基以来,他深知火器乃未来战场决胜关键,对大明火器发展倾注了极大心血。

虽有系统兵工厂的“金手指”,但他从未轻视本土技术的发展。

对孙元化、王徵这些真正有才干的“技术官僚”,他可谓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甚至不惜将系统生产的先进火炮样本赐予他们研究,就是希望他们能从中汲取灵感,加速大明自身火器工艺的革新。

而孙元化不负所望,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然而,这份欣慰之中,也夹杂着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

他的目光落在奏折中提到的“参酌西洋精艺”几个字上,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孙元化、王徵,乃至他们的老师徐光启,都与那些来自泰西的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等)交往甚密。徐光启本人更是受洗入了天主教。

在这个时代,他们或许视此为知己,互相分享和学习东西方的天文、历法、火器知识。

但朱由校,作为一个灵魂来自后世的穿越者,心中却充满了警惕与隐忧。

他脑海中闪过后世那百年屈辱的画卷: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奴役……

更可恨的是,那些数典忘祖的“香蕉人”,捧着洋主子的臭脚,在网上散布着“eaSygirl”之类的污言秽语,肆意贬低自己的民族和文化!

而如今的大明,虽不复永乐盛世之威,但仍是当之无愧的天朝上国!即便是京城街头的贩夫走卒,见了那些金发碧眼的“番鬼”,也敢挺直腰板,称一声“蛮夷”。

这种文化自信和民族尊严,是后世所难以企及的。朱由校绝不允许任何潜在的危险,侵蚀这帝国的根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