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1042章 国公府去下聘

红楼之平阳赋 第1042章 国公府去下聘

簡繁轉換
作者:东辰缘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49 来源:源1

京城,

养心殿,御书房内,

徐徐微风,透过西边明窗,吹进了屋内,卷起香炉里的阵阵轻烟,搅动了屋内,有些猜忌沉闷的气氛,

戴权双手垂立,陪在武皇身边,天下事,天下做,北静王这惊天逆转战局,别说他人,恐怕就连北静王自己,也不会知晓结果吧。

“是啊,你是不敢猜,还是不能猜,北王府已经牵到京城快十余年了,北静王水溶,也是一步未离开京城,洛云侯的兵马,虽然精锐,但多数以边军残部组建的,人少入不了关内,剩下就是西王宫家,坐拥四十万精锐,威震西北,南边郎家亦有四十余万将士,但天高皇帝远,如今看来,就算是撤了王府,底蕴尚在,不可不防啊。”

幽幽一声叹息,一直没有出口的猜忌,终归是说了出来,戴权脸色难看,这些话,能听,但不能听,现如今,当今天下诸侯之列,还是以四王为首,四王当中,以西王宫家为最,后来者,洛云侯算一家,还有各地藩王,也已经复起了。

“陛下勿扰,如今朝廷最着急的,就是京南之乱,京南一地平息之后,朝廷也就能缓口气了,再者,洛云侯用的兵,全是京营士卒,见了血之后,就会超越禁军战力,最后说北静王报捷的事,不管如何打的,白莲教溃败,天下皆知,用的主力,是云光,齐云,还有江南焦雄的府军,也可震慑天下,东王能行此险招,亦在情理之中。”

戴权并未直接回答,倒是顺着陛下话语,说了朝廷眼下最为急迫的事,至于北静王和东平王怎么打,如何打,只要结果就成了,

“啊哈哈,还是你个老货,倒是朕有些看不开了,你个狗奴才说的不错,既然京南平定,眼下朝廷心腹大患已经解决,京南那一块,让顾平,带着兵盯着岭南等地,那些被烧的城池,暂且不要管了,

京营这边,先让襄阳侯过去安抚,等太上皇寿宴之后,让那王子腾再去整军,至于府军,暂且先维持原状,户部这边,还要缓口气。”

武皇哈哈一笑,撩起下摆,回到了龙椅坐下,这一次,却没有翻看三封密信,却唯独拿过来一封普通的奏疏,却见奏疏落款,写着金陵淳阳县的县令徐长文,

奏疏写的过长,写的有些过于激昂,原本脸上还有些喜色的武皇,逐渐隐没了笑容,这一下,戴权心中又是慌乱起来,

“陛下,户部那边,已经核算好了库银,而且京城的税,今年重新收了一遍,也把历年来的陈年旧账,梳理一遍,在不动用库银情况下,抚恤银子,和内务府分摊,解决还不难,”

银子的事好说,京城各大商会,内务府条子一出,别说今年的税,就连以往的欠税,都给补齐了,加上查抄一些不长眼的大商户,银子也反而多了,

却不知武皇并未感到满意,抚恤银子好办,可是京南一地,如何恢复,还是难题,

“这些,你还要和户部那边商议着,先把抚恤银子发了,而后,京南那边,赤地千里,城池焚毁,想要恢复,朝廷怕是力有不逮,如何安排?”

尤其是白莲教,和太平教的贼首并且抓到,不少溃兵都尽去岭南山中,贼教藏匿之处,已经不难猜测,可惜,鞭长莫及啊。

“回陛下,这些,老奴不敢妄言,内阁那边,已经开始写了贺表,若是问及政事,几位阁老尚在。”

戴权低着头,话语说的安稳,但是心中所念,还是有些犹豫,于大人那边查案查的,几乎是毫无进展,尤其是在京城的家眷,几乎是足不出户,就算是出去采买东西,也是固定的商号,并无异常,京南那边,几乎是一片废墟,要之无用,弃之可惜。

“嗯,也好,既如此,那就等着他们来吧,或许,京南的事,暂且搁置。”

武皇伸出手按了一下眉心,现在并无稳妥的解决办法,流民往关外运,那些匪患,一直是要剿的,京南赤地千里,大旱也要看老天的眼色,罢了。

“是,奴才明白。”

荣国府,

府内张灯结彩,尤其是一大清早,政老爷和二太太,也换上了喜庆的衣服,院子当中,更是备上了大大小小的红色锦布,正厅前廊下,三十六口金漆色鎏金的大箱子,一字排开,铜锁扣在日光下泛着金光,箱子一角,还用红绸子穿堂而过。

并且有史湘云丫头,充当唱喏的小厮,三春丫头陪在身边,照着手里的礼单,逐一开箱,开始清点;

“上等苏锦云布十箱,已对。”

“血珊瑚一座,已对。”

“赤金缠枝八宝镯子一对,重二十两!”

声音清脆婉转,回响院内,一旁伺候的婆子丫鬟,难免满眼好奇,瞧着那一箱箱珍宝,还有跟随在身后的账房先生,重新拿起笔,记录礼单数目。

正数着,

西角门又传来一阵响动,只见老太太身边几个婆子,又抬着三口红色大箱子走了过来,其中一位粗使婆子气喘吁吁喊道;

“宫里娘娘送来了苏州织造,苏州金丝彩锦,还有一对玉如意,金枝玉叶一副,”

管事婆子擦着汗,把三个箱子抬到院子中央,而后打开箱子,六匹织金锦缎骤然摊开,如牡丹芍药在锦缎上绽放,金线穿梭处流光溢彩,湘云满眼羡慕,

“这就是宫里的贡品?”

“自然是的,娘娘还是心疼宝哥哥的,”

探春眼里闪过一丝羡慕之色,这还仅仅是下聘之礼,也不知宝哥哥知不知道,想起今个清晨去了学堂,好似也没人知会他啊。

迎春面色木然,虽然也喜欢这些,但天性如此,惜春倒是满眼好奇,想去摸一摸,但也知道不合时宜,嘟着嘴也不知想些什么。

几人清点过后,就亲自把箱子合上,而后上了锁,这才把礼单,拿回了荣庆堂,

刚进屋子,就听见屋里的热闹,

只见贾母,也换上一身红色衣衫,邢夫人还有二太太,以及红楼余掌柜,并着薛姨妈一家,还有林姐姐也在屋内,人总算是来齐了,

“老祖宗,东西都清点完了,原本三十六口箱子,一点都没少,加之宫里娘娘又添三口箱子,一共就是三十九口,里面的东西,咱们瞧着都稀罕。”

这一开口,老太太喜笑颜开不说,一把拉过探春还有史湘云的衣袖,乐呵道;

“你们啊,就知道说这些有的没的,等你们出嫁,我给你凑齐嫁妆,对了,原本这三十六口箱子,你们薛家姐姐,还有林家姐姐,可都各自给凑了一对,也算是替老婆子想着宝玉一些,总不能让孟家丫头,觉得我们国公府,看轻了她。”

也不知怎么,一想到宝玉娶亲,这心中,既是欢喜,又是舍不得,这场面,喜中带悲,悲中带喜,倒是让姑娘们,也不知怎么接话,王熙凤一见,红色衣袖摆了摆,笑道;

“都看看,都看看,都说是宝玉有福气,你们还不信,那几口箱子里,我可是提前瞧见了,血珊瑚,还有金枝玉叶,这么稀罕的东西,老太太都是给添了进去,要我说话,这好东西,就不能光给宝玉一人,怎么也要分一分,那什么血珊瑚咱们不要,金枝玉叶,这么着,咱们姐妹一场,一人拆下一支,藏起来,让那孟家丫头看傻眼,”

这玩笑话一出,又是惹的房内,好一般吵闹,

良久,这才平息下来,邢夫人见此,心中不是滋味,眼看着二房,一个个成家立业,她无所出,但好歹膝下有一养子贾棕,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沾上他的光,怎么说也是国公府的嫡子。

“对了,你看看,光知道闹了,余掌柜,这时辰可差不多了,下聘礼还需要你亲自去帮趁着说和,今个,可有你的麻烦了。”

话锋一转,就瞧见红楼余掌柜,正坐在那喝茶吃着糕点,见众人目光袭来,把手上的糕点送入口中,赞道;

“那麻烦什么,一切听老太太安排,这一趟都是熟门熟路,就是要把喜庆的事,都沾沾运势,宝二爷如今去了国子监,加上东府兰大爷加了官身,这可是双喜临门,小女子,何德何能,来此帮衬,那可是得了天大的福气。”

捧着的话语,一早而出,更是让屋里众人的脸色,喜上加喜,尤其是二夫人,不喜欢热闹的,如今也坐在炕上,拉着薛姨妈的手,不知在那嘀咕什么,倒是林黛玉,眉目含羞,凑着薛宝钗身边,也在那说着悄悄话,原本出尘气息的林黛玉,现在竟然更是仙子下凡,入世红尘气息沾染,更显得人间绝色。

“瞧瞧,都瞧瞧,还是余掌柜说的话中听,既如此,凤丫头,你看看时辰,是不是该去了,”

眼见着天色大亮,可不能耽搁吉时。

王熙凤点点头,瞧了一眼天色,应该是差不多了,就朝着平儿一挥手,

“老太太宽心,时辰刚好,这就去送聘礼,余掌柜,请吧。”

余兰早就准备好了,点点头动步子,出了屋门,外院的小厮,还有伺候的婆子丫鬟,都立刻动了起来,

六月京城,

槐花飘香,

荣国府正门打开,礼乐奏响,围观的人,是里外拥挤,有管家,把早已经准备好的铜钱,对着人群一撒,瞬间引起众人哄抢,道了一声福气话。

府门前,

一水的送亲队伍,竟然用了九匹枣红色的马,身披红绸,拉着三辆马车,在后面,则是国公府的小厮,四人一抬,整整三十九口箱子,在荣国府家丁护卫下,浩浩荡荡朝着北城孟家府邸而去,一路上,延绵数里的队伍,格外招眼。

不少学子百姓,都纷纷打听,是谁家下了聘礼,知道是荣国府宝二爷下聘,不少同殿考试的学子,有认识贾宝玉的,只是叹了口气,

“原来是荣国府宝二爷啊,这都要娶媳妇了,羡慕得紧啊,”

“羡慕什么,你要是金榜题名,入了侯府做门生,说不得榜下捉婿,得了好姻缘,会试在即,如何想其他的,不如好好复习,若是上了甲榜名录,得了举人也是好的,”

此人说完,周围不少人眼中羡慕之意,也就散去,买上几个烧饼,揣在怀中,准备回去研读经意。

随着不少书生学子离开,可是看热闹的百姓,却越来越多,王熙凤坐在主轿之中,换上一件红色绸缎做的披风,内宽外紧,带着翡翠色的褶皱,光彩夺目,身旁,则是余掌柜陪坐,手里还拿着湘妃扇,

“二奶奶,国公府给宝二爷置办的聘礼,在京城可是首屈一指,这也算是下了重聘,想来孟家那边,也没想到。”

不说孟家,就算是余兰也是预估错误,荣国府这边,对这个宝二爷可不一般,虽说是二房嫡脉,但嫡脉子弟,又不是这一个,单从老太太那边看来,主子的猜测是对的。

“余掌柜客气了,宝玉的婚事怎可马虎,孟家那丫头,乃是书香门第,宦官家的小姐,这要是入门,谁不羡慕,聘礼自然是要重的。”

王熙凤心底也有些膈应,当时候贾琏给王家下聘的时候,可没有这些贵重之物。

队伍缓缓前行,所经之处,队伍两边,有专门的管事,站在马车上,抛洒铜钱,排场之大,历来罕见,又听闻是国公府下聘的日子,都是赞叹一句,国公府果然财大气粗,

不多时,

队伍便在北城居德坊停下,到了孟家府邸门前,

此刻,孟府早已经是门户大开,管家早就领着一众小厮,在外等候,朱漆的大门,还有门前的石狮子,业已被擦得锃亮,

“贵客临门,有失远迎,”

看着孟府也精心准备着,车里的王熙凤,还有余兰二人,都是心情大好,掀开帘子,二人缓缓下了马车,余兰率先开口,

“今个大喜的日子,没那么多的规矩,因喜事登门,是荣国府宝二爷,给孟家下聘礼来了,”

余兰缓缓欠身,说明来意,管家不敢怠慢,急忙回去通传,片刻之后,一大群身穿新衣的丫鬟和小厮,一并跟来,

后面,则是孟家老爷,和孟家夫人,亲自迎接出门,尤其是孟历,换上一身藏青色长袍,头戴方巾,面容上透着儒雅之气,而孟夫人也是一样,蓝色绸缎罗裙,头戴凤钗,端庄和蔼,一见是荣国府当家人二奶奶还有红楼余掌柜,面露微笑;

“哎呀,原来是王二奶奶大驾光临,让寒舍蓬荜生辉啊,”

“孟老爷客气了,您这要是寒舍,那京城可就没有暖阁了,今个来,也是老太君亲口吩咐,良辰吉日,今日为宝二爷下聘。”

王熙凤回礼,这才有时间四下一观,虽然府院并不大,好歹也是四进的宅院,孟夫人看着后面长长的队伍,这是多少抬的聘礼,显然是出乎她的意料,走过来,拉住余掌柜的手,道;

“不必那么生分,余掌柜在其中作保,二奶奶又亲自来此下聘,两家结亲,是天大的喜事,快请进。”

众人随即进府,身后的聘礼,更是一排排入内,待众人入了厅堂,丫鬟端着精美的茶盏奉茶,就这功夫,随手拿出礼单递上,

“这些聘礼,都是老太君特意给月云挑选的,并且宫里的娘娘,还特意添了三口箱子,望孟府笑纳。”

礼单被送到孟历手中,摊开礼单,只是一眼,便有些惊讶,尤其是最后几样,关外东珠,玉如意,还有血珊瑚等物,莫不是稀罕玩意,或许王府上也没几个,不禁感叹,还是国公府底蕴大,

“二奶奶用心了,如此丰厚聘礼,可见小女是找对门户了,”

“是啊,二奶奶,这般聘礼,熟为贵重,我们孟家虽然也是诗书之家,但与国公府而言,终究是寒酸了一些。”

孟夫人也有些担心,若是到了嫁女那一日,陪嫁之物定然比不过下聘之物,瞧见话中之意,余兰巧舌如簧,开了口,

“孟夫人哪里话,宝二爷和贵府千金,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这门亲事,也是两家天大福气,何来寒酸一说,入了门,就是一家人。”

一番话做掩饰,说的孟夫人心花怒放,极尽奉承,王熙凤也跟着刻意迎合,这下聘的流程算是完了,又谦让着,在孟家用了膳,这才带人而回,可京城里面,国公府下聘孟家的事,已经传开了。

甚至于,不少国子监的教习,也有所听闻,学政郭文,更是有些意外,孟家乃是文臣,为何会找上荣国府结亲,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算计,但一想到卢阁老在背后,就熄灭了念头,什么算计,能瞒得过阁老啊。

遂去了西舍的学堂,而后拿着戒尺,高声道;

“读再多的书,不如执笔写,那日布置的八股文,现在就要写,写完之后,就收上来,若是今日不能完成,明日再写,明日晚,我会让舍中的教习,一同批阅,若是写的太差,这板子是要挨着的。”

“是,学政大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