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 第1361章

毕业后,我成了私人男护士 第1361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05:17:28 来源:源1

“咱们之前设计的苏绣台灯灯罩,玉兰花的花瓣用普通‘虚实乱针绣’虽然也好看,但如果用这种‘缠针绣’变体针法,花瓣的层次感和光泽度肯定会更好,也更有独特性。”

赵磊则带着几位“青苗计划”的学员,和沈师傅一起研究这些老针法的可行性。

他们找来和老绣片材质相近的真丝面料,尝试复刻“晕色绣”和“缠针绣”变体针法。

一开始,学员们屡屡失败,要么针脚控制不好,要么色彩过渡生硬,要么丝线缠绕的力度不对。

沈师傅也皱着眉头,反复尝试:“这种针法确实太难了,比我学过的任何一种苏绣针法都要精细,对绣娘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徐佳莹也加入了尝试的行列,她凭借着小时候跟着姨婆学绣的功底,加上对丝线特性的了解,慢慢找到了一些窍门。

“绣‘晕色绣’的时候,手腕一定要稳,针脚要短而匀,换线的时候要在纹样内部接头,不能留在表面。”

她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而且丝线的拉力要一致,不能有的紧有的松,否则色彩过渡就会不自然。”

在徐佳莹和沈师傅的指导下,学员们逐渐掌握了技巧,虽然绣出来的效果还比不上老绣片,但已经有了几分神韵。

赵磊则在一旁记录制作时间和材料损耗,核算成本:“按照现在的熟练度,绣一块巴掌大的‘晕色绣’面料,需要一位熟练绣娘花费3天时间,材料成本加上人工成本,一块面料的成本大约在200元左右。”

“如果运用到产品上,产品定价肯定会偏高,但考虑到这种针法的稀缺性和文化价值,应该还是有市场的。”

周慧召集大家开了一次会议,讨论如何将这些失传针法运用到“苏州记忆”项目中。

“这些老绣片是咱们的宝藏,里面的失传针法是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不能浪费。”

周慧说,“我建议专门推出一个‘古绣新生’系列,将这些失传针法运用到围巾、手帕、香囊、装饰画等产品中,每一款产品都附有一张详细的卡片,介绍所采用的针法历史和文化内涵,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也能了解传统工艺的知识。”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王丽立刻表示支持:“这个系列定位高端文创,既符合失传针法的稀缺性,又能提升‘苏州记忆’品牌的整体格调。”

“我已经联系了几家高端文创商店和线上奢侈品平台,他们都对这种有文化底蕴、有独特性的产品很感兴趣。”

邢梦洁也兴奋地说:“我已经想好宣传思路了!我们可以拍摄一系列‘失传针法重生’的短视频,记录我们研究老绣片、复刻针法、设计产品的全过程,再邀请姨婆出镜,讲述老绣片的故事,肯定能吸引大量关注。”

接下来,团队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古绣新生”系列的设计。

陈阳负责纹样和色彩设计,他从老绣片中汲取灵感,设计了莲花、玉兰、云纹等一系列简约而典雅的纹样,色彩上以浅色系为主,突出针法的细腻和面料的质感。

对于“晕色绣”,他设计了一款云纹缂丝围巾。

围巾的主体采用缂丝工艺,织造出水波般的纹理,云纹部分则运用“晕色绣”针法,采用浅蓝、浅紫、米白三种颜色的丝线,实现色彩的自然过渡,看起来就像天空中的云朵一样柔和飘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