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我韩爌要维护山西乡党!

天启大明 第一百五十三章 我韩爌要维护山西乡党!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3 04:13:55 来源:源1

第153章我韩爌要维护山西乡党!

韩爌稳了稳神,继续对韩栋说,

「老夫这边继续跟王正之丶洪亨九斡旋,争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叫范永斗等人,抓紧时间囤盐,越多越好。

杨云桢那边,暂且安抚好,该出力多出些力,在囤盐之事上,帮帮范永斗等人。」

韩栋身为他的多年心腹,听出些意思来。

「老爷,解池盐场保不住了?」

「赚钱的机会以后多得是,不急于一时。现在皇上锐意进取,又年少气盛,不可正面逆,得不偿失。」

韩栋眼珠子转了转,「那杨云桢?」

韩没有说话,只是警了韩栋一眼。

韩栋马上轻声答:「老爷,杨云桢有些麻烦,山西不少乡亲故旧,都跟他有牵连。」

解池盐场是个大聚宝盆,山西缙绅世家没少从中得到好处。而所有的好处,都需要河东都转运盐使杨云桢配合,大小事宜都会过他的手。

肯定留有不少证据,作为保命护身之用。

这些证据一旦被制置司的人拿到,就是一颗天字号的震天雷,整个山西的天都得塌!

韩眼晴眨了眨,「杨云桢是滁州人,在河东这几年,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啊。」

韩栋眼睛也眨了眨,「老爷,杨都使在河东这三年,光妾就纳了五房,还有美婢变童有十几位.:.都是各家为了巴结他,诚心奉献的。」

韩点了点头,「你回去后立即安排,万一事不可为,就..」

他右手举起,轻轻往下一劈。

韩栋马上点头:「老爷,小的记住了,绝不会叫杨云桢有机会开口,坏了山西乡亲们的好事。」

「嗯,盐的事暂且解决了,还有其它什麽事?」

「老爷,还有铁器。」

韩目光一凛:「铁器,太原附近不是有几个冶铁厂吗?」

「老爷,那几个冶铁厂往年出货给漠南也堪堪够了,可是这次,那边下的单子特别大,那几家治铁厂的出产,连两成都凑不够。」

韩没有出声,静待韩栋的下文。

「老爷,范东家他们说,朝廷在滦州开了铁厂,几万斤几万斤的出铁。想着能不能讨老爷一封书信,在滦州寻些门路,出个十几万斤铁。」

「呵呵,」韩忍不住冷笑,「范永斗还真是要钱不要命,连滦州煤铁局的铁,他都敢往里掺和。」

韩栋碘着脸说:「老爷,滦州煤铁局再牛,也是大明治下的铁厂,还不得归内阁和六部管?」

「错了,大错特错!」韩断然道,「滦州煤铁局不仅直隶制置司,主事的那些人,孙元化丶

王微丶李之藻丶熊明遇丶方孔,不是信西教的异端,就是行背弃理学的邪说,跟我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老夫的面子,在他们的眼里,还不如一张草纸,

如果只是几百斤,几千斤生铁,老夫还能想想法子,几万十几万斤?这麽大的数量,你当滦州煤铁局里的锦衣卫和东厂探子是瞎子吗?

到时候惊动了锦衣卫,往深处一查,万事皆休!」

韩栋欲言又止。

老爷这个首辅,做得真是窝囊。

几千斤生铁,能赚多少钱?

大买卖肯定是几万十几万斤生铁,这样才能赚到大钱!

盐巴和生铁,是辽东女真人最迫切需要的东西,不惜高价收购...最能赚钱的两项货物,偏偏都遇到问题。

盐巴勉强还能做一趟,生铁呢?

难道眼睁睁看着金山银海在跟前,白白放弃?

「你叫范永斗他们在山西各地,找大小铁厂收购生铁。滦州就不要胡乱打主意了。

山西,我们还能帮着遮掩一二。滦州的水太深,老夫都没有半分把握。钱是好东西,可也得有命花才行。」

韩栋心不甘情不愿地低头:「老爷,小的知道了。」

这时,出去打听消息的管事在门口禀告:「老爷,小的问清楚了。开平大捷的消息被《新明报》发了号外,传遍京师五城,军民欢呼庆祝...」

「嗯,果真如此!」

韩身为内阁首辅,开平大捷的消息肯定不需要从报纸号外上才能知道。

捷报前天晚上就递到制置司军机处和制军院秘书厅,昨天一天,制置司重臣以及内阁阁老丶六部尚书,都被一一通报。

不过他们知道保密条例,不想被侍卫司保密局的人请去喝茶,所以守口如瓶,没有像以前,上午边关军情刚传到兵部,下午五城乞巧都知道详情。

「好,老爷我知道了,你且继续守住门,不叫闲人靠近。」

「是老爷。」

韩抒着胡须,还要跟韩栋交代几句,突然心头一动,额头上的冷汗冒了出来。

自己老糊涂了,利欲薰心,差点误了大事!

「老九,刚才老爷我说的话,你全部忘记,一个字都不要记得。

我们要从长计议!」

韩栋急了,老爷,你怎麽说变卦就变卦?

这可是涉及上百万两银子的大买卖,韩府少说也能分到二三十万两银子,你怎麽说变就变啊!

什麽从长计议?

就是不做了呗。

这麽好的一次发财机会,怎麽能说放弃就放弃啊!

老爷,你怎麽这个时候变糊涂了。

看到韩栋脸上变幻的神情,韩看出他的心思。

「怎麽,觉得本老爷心思变化无常?」

「老爷,小的不敢妄自揣测,只是觉得这次机会难得,错失了就实在可惜。」

「你刚才听到外面的欢呼声,知道是为什麽吗?」

「老爷,小的刚才听到了,是开平大捷的消息传开了,军民百姓欢呼庆祝。」

「那你知道开平大捷到底打了多大的胜仗?」

「老爷,小的不知。」

「察哈尔部林丹汗丶乌齐叶特部炒花丶巴岳特部恩格德尔父子背明通敌,已经伏诛,首级传蒙古左翼各部。

扎鲁特部敖顶丶翁吉剌特部宰赛丶巴林部囊努克率部众归降,三人正在来京勤见的路上。

察哈尔部暂且被收编,乌齐叶特部和巴岳特部被分给扎鲁特三部...」

韩栋听得一愣,满脸的不敢相信。

他跟范永斗等人打交道多,当然知道林丹汗丶炒花这两个人名意味着什麽。

「老爷,你说林丹汗和炒花被王师斩杀?察哈尔部和乌齐叶特部被灭?」

韩点了点头。

韩栋有点懵。

林丹汗和炒花可是范永斗的大客户之一,生意做着做着,大客户突然没了,那以后的生意还怎麽做?

跟归顺大明的扎鲁特部丶翁吉刺特部和巴林部继续做?

他们是开平大捷的三位得利者,现在他们是蒙古左翼各部中实力最强者,按理说应该是大客户。

可刚才老爷说了,三人正在来京觐见的路上。

国朝立国以来,蒙古人部落有几家是被打得首领亲自进京来勤见归顺的?

进京觐见归顺,跟只是领个封号归顺,性质完全不同,这一点韩栋还是懂的,人家好列还是首辅的心腹管事,这点政治素养还是有的。

前者是完全臣服,以后会老老实实做大明的鹰犬,比如西南石柱土司马家..,

后者只是拿着封号名头,领着恩赐的金银布帛,享受着开关交易的好处,名为大明屏藩,实际上只是拿钱保边境平安,被暂时安抚而已。

范永斗等人跟敖顶丶宰赛丶囊努克做生意,是算外贸还是内贸?

外贸违禁赚大钱,内贸不违禁只能赚小钱。

范永斗要是敢卖违禁货物给这三人,会不会被人家转背向锦衣卫举报?或者人家身边就安的有锦衣卫.

这生意还怎麽做?

韩栋懵圈了。

韩开口道:「你知道事态的严重了?」

「老爷,以后这生意没法做了。」

「你说说为何没法做了?」

「大主顾林丹汗和炒花都没了,新主顾底细不明,这生意怎麽做?」

韩气得脸色发红,我说的是这个吗?

你脑子怎麽只知道大主顾,其它的危险怎麽一点都看不到?

算了,韩九跟商贾打交道多了,也被他们影响了,唯利是图,对朝廷形势变化,已经无动于衷了。

「糊涂!」韩呵斥了一句,「老爷我说的不是这个!」

「老爷,那你说的是什麽?」

韩栋一脸茫然地问道。

「去年冬季攻势,把建奴囤积在辽阳的粮草付之一炬,进而可以困死建奴...现在又有了开平大捷,皇上威势一日胜过一日。

加上去年冬天弑君谋逆和叛国通敌两起大案,杀得朝堂百官..:

嗯,这些与你无关,老夫就不多说。

现在辽东建奴力穷蛰伏,蒙古左翼大半归明,以前迫在眉睫的边患得以缓解,皇上就能腾出手来,开始进一步布局。

老九,你说辽东蓟州的边患缓解了,皇上会盯上哪里?」

「哪里?」韩栋还有些懵擦擦,没有从刚才的思维中摆脱出来。

「蓟州辽东有平辽局,陕甘宁夏有西北局,老九,你说皇上接下来会盯哪里?」

哪里?

韩栋左思右想,突然脑子一激灵,猛地醒悟过来。

「老爷,是中间的宣府和山西大同!」

「对!九边军镇,皇上只剩下山西丶大同和宣府三镇没有纳入制置司和制军院,现在边患缓解,他有精力和时间去整饰这三镇。」

韩栋急了,「老爷,要是山西大同和宣府三镇的军将们被调走,范家他们的生意可就大受影响了..」

范家他们的走私违禁生意做不成,其它的不说,自己的锦衣玉食立马就得断。

这怎麽能行!

皇上没事去整饰这三镇干什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边关当然吃边贸了!

这是国朝初年就传下的祖制,皇上你没事去改它干什麽!

韩缓缓地说:「首当其冲是宣府,老夫猜测,宣府肯定会被交给卢象升整饰。

这个卢建斗,年轻气盛,简在帝心,刚直坚毅,他整伤宣府,里里外外会被他掀个底朝天!」

韩栋更急了。

林丹汗和建奴是范永斗的大客户,范永斗却是他的大客户,他的娇妻美妾丶荣华富贵有一半来自范永斗的孝敬。

宣府被整饰,张家口堡肯定逃不了。

那可是范永斗的大本营,每年上百万两银子的货物从那里出关,散往漠南和辽东各处,换回皮毛牛羊丶东珠人参和金银珠宝,养活了山西多少缙绅世家..:

韩栋急得脸色惨白,感觉天要塌下来了,「老爷,那范家在张家口堡的生意怎麽办?」

「你只看到了张家口堡,老夫却看到了大同丶阳和丶玉林,看到了芮城丶灵和丶太原和汾阳。」

韩栋有些不明白,老爷看到的这些地方,跟皇上整饰三镇有什麽关系?

「江南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每科进士要占去一半,你知道为何?」

韩栋试探着答:「江南的人会读书?」

「错,最根本的原因是江南富庶,有足够的财力开书院,育人才。一个进士,有时候需要三五代人坚持不懈的培育。

寒窗苦读十几二十年,一边耕地一边读书,能两榜连捷吗?

做梦!

皇上曾经在内阁学习班里讲过一句话,老夫觉得十分中肯,经济是一切的基础。」

啥叫经济?

看到韩栋眼晴里的迷糊,韩解释了一句:「经济就是财富,有钱可以办什麽事。」

没错,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老爷,你这麽一说我就全明白了。

「晋商是我山西的经济基础,是山西的财力,晋商赚到了钱,才能开更多的书院,培育出更多的人才来。」

韩券光凛然,「要是晋商被剪裁羽翼,堵上财路,不仅仅是范王等几家商贾的衰败,也会是山西悼才的凋零,届时,老夫如何去见列祖列宗,去见岳父以及诸并先辈们的在天之灵!」

韩栋听得更明白了,老爷这是要大展神威,胶护晋商,保住大家的财路。

好啊,老爷,你可是众悼的活菩萨啊!此事后,大家都会为你在山西各地建生祠。

「老爷,小的该做些什麽?」

韩淡淡一笑:「皇上迫在眉睫的不止是宣府大同和山西三镇,还有一件更棘手的事。那就让老夫把水搅得更浑些,给大家争π多一些时间。

老九。」

「老爷,小的在。」

「你明天启程,去一趟陕西。」

韩栋愣住了。

陕西?

老爷派我去陕西作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