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三十八章 难道又要朕承担下这一切?

天启大明 第三十八章 难道又要朕承担下这一切?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8 15:46:10 来源:源1

傍晚时分,有内侍来传旨。

「皇上召袁可立丶毕自严丶曹化淳入西苑觐见。」

早就准备好的三人起身,坐上马车,一路哒哒地来到承天门。

这里以前跟集市一般,摆摊的小贩丶等人的轿夫丶遛弯的街坊,甚至还有跑口外的骆驼,卧在一角,惬意地感受天子气运。

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跟不远处的大栅栏集市差不多。

左右两门也不设防,进进出出,无人阻碍。

有乡下亲戚进城来,想见见世面,就会领着他们,大摇大摆进承天门,直奔午门,然后跺跺地面上的砖,自豪地说。

「这地面,这砖,都是阁老尚书们踩过的。

喔,瞧你脚下旁边那块地,黑漆漆的那块,那是京官朝臣们挨廷杖的地方。

东厂番子手,如狼似虎,不管你是一品阁老,还是七品御史,咔咔全把裤子扒下,露出白花花的腚,然后啪啪一顿乱打,血就流在地面上,进了砖缝里。

几十年都不会褪色。」

几乎成了传统节目。

现在不行,承天门除了紧闭的正门,金水桥,城楼上,左右便门和左右掖门都站满了四卫营的官兵,还有锦衣卫侍卫司的军校,站在左右便门和掖门检查腰牌。

没腰牌的一律不准进。

门前空地,一直到金水桥,都乾净空旷,顺眼多了。

曹化淳三人呈上腰牌,跟着内侍一直进了左掖门。

到了午门,看到户部尚书李起元丶左侍郎陈学礼跪在午门请罪。

周围站了十几位中书舍人,还有二三十位进内阁来办事的六部官员,指指点点,说着风凉话。

顾秉谦丶魏广微丶朱延禧三位阁老急匆匆地从左顺门走出来,见到那些看热闹的官吏,魏广微接到顾秉谦的眼色,上前几步,右手挥了几下,就像用官袍衣袖赶走一群麻雀。

「围在这里干什麽!快散了!」

众官吏一哄而散。

顾秉谦和朱延禧上前去,一人扶起一位。

「李户部,陈侍郎,皇上传旨叫内阁诸辅,还有六部尚书丶左侍郎都察院总宪和左右副都御史,进西苑紫光阁议事。

李起元垂头丧气,仿佛老了十岁。

「大明户部这副重担,老夫扛不动了。也罢,到了紫光阁,老夫向皇上请辞。」

曹化淳丶袁可立丶毕自严上前见礼。

顾秉谦和魏广微见到曹化淳,马上撇下李起元和陈学礼,向曹化淳飞奔过来。

脸上就像被糖人张的巧手一拂,闪电般捏出一副又惊又喜的神情,仿佛远游的子女猛然见到了父母双亲一般。

分站左右,一人挽着曹化淳的一只胳膊,殷勤地说。

「曹公公一路辛苦。」

」曹公公,我们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你盼回来了。」

「皇上离不开曹公公,司礼监也离不开曹公公啊!」

「大明离不开曹公公啊!」

在一唱一和中,曹化淳微笑着向前,径直走到李起元和陈学礼跟前,轻轻从顾秉谦和魏广微手里抽出胳膊,拱手道:「李尚书,陈侍郎,辛苦了。」

李起元苦笑道:「辛苦谈不上,闹心啊。」

陈学礼勉强挤出一分笑意:「曹公公安好。」

引路的内侍上前恭敬地说:「曹公,皇上还在等着。」

曹化淳轻轻抽了抽自己的左脸,「该死!咱家糊涂了,忘记皇上还在等着。诸位请。」

跟着引路的内侍,进了午门右掖门,穿过谦巽门,进到西苑。

天色已然黄昏,天色逐渐昏暗,有六位小黄门提着气死风灯笼,四个在前面,两个在后面,为几人照着路,一直来到紫光阁。

刘良相迎了出来,见到曹化淳,露出惊喜,「曹公终于回来了。」

曹化淳含笑点点头。

刘良相继续说:「诸位,皇上派人去请其他几位尚书和左侍郎,大家在这里稍作片刻,等齐了再一起进去面圣。」

说着把众人引到侧阁。

吏部尚书崔景荣丶礼部尚书薛三省丶兵部尚书高第丶刑部尚书李养正丶添注尚书*周应秋丶工部尚书黄克缵丶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宗延,以及五位左侍郎和两位左右副都御史,相继赶到。

李宗延上前一步,拉住李起元的手,「李兄,你受累了!」

崔景荣在一旁恨恨地跺脚,「那些孽障,不体谅朝廷,也不体恤李尚书的一片苦心。」

说着也挽着李起元的手:「李兄,你替我们受累了。」

李起元浑浊的眼睛在李宗延和崔景宗脸上闪过,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老夫身心疲乏,已经挑不起户部这副重担。」

崔景宗连忙说:「惺原兄,国事艰维之际,你为何轻言放弃呢?朝廷和户部,怎麽离得开你?」

李起元摇了摇头,「老了,老夫老了。户部有陈侍郎,现在景会(毕自严)也回来了,他也胜任此职。」

崔景宗吃不准李起元话里的真实意图。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话里的真真假假,只能靠猜了。

你个老夫子,是打着以进为退的主意呢?还是真有心致仕?

新旧尚书交接需要些日子。旧尚书撒手不管,爱咋咋地!

新尚书不认帐,前任挖的窟窿,凭什麽要我来填。

等掰扯清楚,黄花菜都凉了。

不行,你不能致仕,至少要把内库的银子要到了再走。

正要说什麽,刘若愚来到侧阁门口:「曹公,诸位老先生,尚书丶总宪和侍郎副宪,皇上叫进。」

「走,面圣去。」曹化淳一马当先走在前面。

进到正阁,顾秉谦第一,众臣依次唱名,然后曹化淳跟在袁可立和毕自严后面唱名。

「都起来。

曹大伴终于回来了,朕左盼右盼,司礼监你要替朕看起来。

袁可立丶毕自严,朕一直想见你们二位。今日终于见到了。且在一旁坐着旁听,这事谈完,朕有事与你们说。

朕性子比较急,喜欢连轴来。」

说完这些话,朱由校来到李起元跟前,挽着他的手,诚恳地说:「瞻予公,你受委屈了。你是在替朕受过啊!」

李起元双目噙着泪光:「臣得皇上这句话,粉身碎骨也值得了。只是臣老了,挑不起户部这千钧重担。

臣向皇上请辞,请另派贤良能臣执掌户部。」

朱由校扶着李起元,扶他坐下,「瞻予公,不着急请辞,遇到难题,我们君臣想办法解决。

一一解决了,这路也就畅通了。

而今国事维艰,瞻予公,我们君臣就多吃点苦头,一起熬一熬。」

说着朱由校站起身,扫了一眼众人。

「诸位都是大明柱石,朕的股肱之臣。现在朝廷遇到困难,大家坐下来一起合计合计。

瞻予公,现在户部还差多少银子?」

李起元答:「回皇上的话。今年的夏税刚解到太仓,臣还没捂热,哗啦一下子就全没了。现在秋粮还早,眼下最要紧的就是京里文武百官们的俸禄,四丶五丶六月,足足欠了三个月。

太仓空空如也,其它库里也没东西,能搜刮的都搜刮乾净,就连工部的节慎库,臣也带人去搜过,只剩几千块石头和砖块。」

朱由校点点头:「那确实不能用,石头和砖块,怎麽折色?」

「皇上,今年按照预算,需要发放京师九边官吏军兵饷银三百九十八万六千二百四十一两。

夏税发放了一百九十六万两千三百一十二两,秋后还需发放二百零二万九千三百二十九两。

其中欠京师文武百官俸禄,三十八万六千四百七十二两。而现在太仓还有四千二百一十九两银子...」

大家听到最后一句,「太仓还有四千二百一十九两银子」,都默不作声,沉默声震耳欲聋。

朱由校脑子也是嗡嗡的。

大明王朝,硕大的一个国家,国库现在只剩下四千二百一十九两现银。

这等于是一夜之间,造就了多少位富可敌国的大富豪啊!

只要你家里有超过四千二百二十两银子,你就比大明王朝富,妥妥的富可敌国!

朱由校扫了一眼,看到众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自己身上。

麻蛋的,难道又要朕承担下这一切?

内库的银子,朕也没焐热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