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启大明 > 第三十九章 君臣互相玩心眼

天启大明 第三十九章 君臣互相玩心眼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8 15:46:10 来源:源1

寂静一会,朱由校开口:「现在困难摆在这里,大家议一议,有什麽好的建议,可以提出来。」

众人默然无声。

在场的人,心思各异。

心思机敏者,已经猜到东城陈荣安合家自缢案,进而引发的风波并不简单,可能剑指前两日才押解进京的天津巡盐银。

心思不机敏者,没有猜到风波后面的玄机,但是多年的宦海沉浮,也让他们意识到,这事没有那麽简单,最好还是少说多看。

李起元目光轻轻地在众人的脸上扫了一遍,在李宗延和崔景荣的脸上稍微停留几息。

这起突如其来的风波,李起元从一开始就嗅到不同的味道。

矛头直指自己,用意也很明显。

前两日才运了两百万两银子入内库,有人要逼自己去向皇帝要这笔银子。

没有银子,皇上就不能再「胡作非为」,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后宫做「木匠」,把平辽定边这样重要的事,交给文官们去做。

李起元不想被人当枪使,也扛不动这滚滚天雷,乾脆利落地带着陈学礼去午门请罪。

说实话,他老早就不想当这劳神费心的户部尚书。

你们不是逼我吗?

老子辞职!

把辞职奏章往宫里一递,老子就回府里躺着,爱咋咋地!

发不了俸禄又不是老子克扣不发,是国库没钱。

老子躺平摆烂,你们京官们排着队去上吊,都不关老子的事!

没有想到,皇上反应这麽快,不仅把自己和陈学礼召进西苑对答,还把内阁丶六部和都察院堂官们全部召集进去,摆明了要把这件事掰扯清楚。

皇上,我的皇上啊!

你还是太年轻,这种破事怎麽掰扯得清楚!

你越是跟他们纠缠,他们越是得意,然后胡搅蛮缠,就像蜘蛛网一样,把你的缠得死死的,让你动弹不得。

户部财赋改革方案一事上,李起元觉到朱由校想做一番实事。

可现在朝堂上的局面,比缠丝洞还要复杂,只要你想做一点实事,都会有人向你吐丝,把你缠得死死的。

不做事只放嘴炮的人,是抓不到什麽把柄的。

而做事是最容易抓到把柄的,首先第一条,你为什麽不跟着我们一起斗倒对面的奸佞,如此重要的大事你居然不关心,只知道纠葛那些杂务俗事。

你不是正人君子,你只看重功名利禄,你摒弃天理公义,违背圣人教诲...

你有罪!

我们要斗倒你!

数十年的党争,越是专注做实事的人越容易成为箭靶,到现在,朝中全是正人君子,愿意俯下身操持国事民政的,寥寥无几。

李起元闭上眼睛,坐在那里闭目养神。

等了半刻钟,见大家没有出声,朱由校也不急,继续说:「京官俸禄都没发,想必你们的俸禄也没发。

怎麽,朕看你们是一点都不着急,难道你们不靠这点俸禄养家糊口?」

真不靠这点俸禄养家糊口,要不然早就饿死了。

可这话怎麽好当众在皇上面前说呢!

不靠俸禄,那你们怎麽养家糊口的?

一扯起来,犊鼻褌都要被扯出来,还是不说为妙。

但是继续装聋作哑,任由皇上就着大家如何养家糊口的话题深入下去,恐怕今天大家很难看。

接到崔景荣的眼色,礼部左侍郎梁宥开口:「皇上,事关钱粮国计,臣等不熟悉,不好妄加议论。」

朱由校呵呵一笑:「一人计短,多人计长。想到什麽就说什麽,说不定被你说出个好点子来。」

梁宥谨慎地答道:「皇上,臣觉得户部缺钱,就想法子弄钱。可以加征田赋,比如援辽饷例,每亩田加征一分课税。」

朱由校装模作样问李起元,「李尚书,你觉得如何?」

李起元摇头:「皇上,动辄加征课税,无疑是饮鸩止渴。」

陈学礼在一旁附和道:「皇上,就算明天开徵这加饷,第一笔税银入库,至少也得三个月后。远水难解近渴。」

朱由校指了指众人,「那就再想办法。」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清斯开口说:「皇上,臣听说太仆寺还有一笔银子,可以挪来用一用。」

太仆寺是养马和买马的衙门,原本在辽东丶山东丶京畿有马场,专门饲养军马。但这些马场早就被当地缙绅世家侵占,各地马户年年凑不齐应有的军马,苦不堪言。

张居正改革马政,改养为征,各地马户每年缴一笔银子,用于购买军马,这笔银子就存在太仆寺。

朱由校转头问李起元和陈学礼:「李尚书,陈侍郎,太仆寺是不是还有一笔银子?」

陈学礼答话:「回皇上的话,太仆寺今年收的买马银子七万两,早就调拨给山海关,用于军资。」

「太仆寺的钱袋也空了?」

「皇上,是的,太仆寺也空了。」

朱由校转头对众人说:「你们再想想,哪里还有银子?我们总得想法给户部凑一些,应对眼下的难关!」

大家算是听明白了,皇上搁这里跟我们装呢!

哪里有银子?

现在大明上下银子最多的就是内帑!

你还到处问,哪里还有银子!

跟你爷爷一样吝啬啊!

崔景荣心里有点急,火拱到这个地步,就差一点点能引到内库上。

可是怎麽把火引过去?

皇上这个态度,摆明就是对大家说,我不想出这笔银子!

谁要是这个时候跳出来说,皇上,内帑不是刚入帐两百万银子,请拿出来救救急吧。

那他就等着承受皇帝的怒火吧。

到时候京师文武百官的俸禄都发了,你却丢了官,甚至可能被破了财恼羞成怒的皇上寻个藉口削籍流配,那不亏大了?

在座的谁愿意如此大公无私地挺身而出?

崔景荣瞄了一眼,没有发现一人。

朱由校在座椅扶手一拍,「啊呀,大明财政丁吃卯粮,居然窘困到了这个地步。

遥想当年,太岳公论及大明财政丁吃卯粮等种种弊端,真是历历在目,犹在耳边。

不改不行啊,再不改今天是百官们没俸禄吃饭,明天可能是朕要坐在五凤楼上喝西北风了。

必须要改。李尚书,」

李起元应道:「臣在!」

「户部奉诏颁布的财赋改革方案,要尽快落实。要是去年就力行此案,也不至于落得今日之困局?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户部力行此改革方案,要是有困难,朕就叫制置司财政厅,对,制置司度支局升级了,改成财政厅,朕让毕自严主持。

他是理财国才,李尚书是知道的。届时他带队来协助户部工作,你大可放心。」

朱由校侃侃而谈,众臣却越听越不对。

皇上,我们刚才还在讨论户部缺银子,想法子从哪里给户部找银子补窟窿,怎麽又聊到户部的财赋改革方案上?

崔景荣心里更急。

都兜了半天,眼看东城陈荣安用一家性命点起的熊熊大火,被一番捣腾,在紫光阁只剩一点火苗子了,居然还没有把火点到内帑上。

给几位同党使劲递眼色,可他们却视而不见。

用自己的前途去换你的正道大义?

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不去。

崔景荣气得心里的火噗噗地冒。

今天开会的级别比较高,最低都是左侍郎和左右副都御史,他的心腹亲信一个都没资格列席。

在座的同党都算是盟友,合作夥伴,不听崔景荣招呼,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听到朱由校跟李起元就财赋改革方案越谈越深入,崔景荣更急了。

户部财赋改革方案,断了多少人的财路?

它也是这次风波的狙击目标之一,不能让它实现!

趁着朱由校端起茶杯喝茶的空隙,崔景荣开口道:「皇上,臣听说天津和登莱还有一笔银子,是不是可以挪来用一用?」

朱由校放下茶杯,盯着崔景荣,目光深邃,让崔景荣有些心虚。

自己说得没错。

天津和登莱是有一笔银子,可那是待解给关宁的,皇上你肯定不愿意挪用。把所有的去处都堵死了,那你不是只有从内帑支出吗?

迎着朱由校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崔景荣越看越心虚,总觉得哪里不对。

他强撑着露出微笑,转头扫了一眼,看到毕自严丶李起元丶袁可立眼神里的戏谑,心里轰地一声炸开。

完蛋,老夫中计了!

这时,有内侍在正阁外禀告:「皇上,锦衣卫都指挥使郭明振丶保安司指挥使梁之栋求见,说有紧急要事上禀。」

「传。」

「遵旨!」

阁室里寂静无声,崔景荣却觉得自己的心跳如雷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