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游子的漂泊岁月 > 第二十七章 姨表弟来借钱

游子的漂泊岁月 第二十七章 姨表弟来借钱

簡繁轉換
作者:天涯寻芳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6 04:04:25 来源:源1

第二十七章姨表弟来借钱(第1/2页)

期末考试的铃声刚落,校园里便热闹起来,学生们背着书包欢呼着离校,肖兴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学生们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是他从教的第三个年头,如今的他,不仅在馆场村站稳了脚跟,还娶了妻子飞云,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日子过得平淡却安稳。

考试结束后,肖兴特意带着飞云,专程前往三陵村——这里住着父亲肖何的挚友,也是大哥肖顾的干爹高连明。肖兴从小就跟着父亲去过高连明家,高连明夫妇待他们兄弟几个如亲生子女,在父亲蒙冤入狱的那些年,更是多亏了高连明的接济,他们一家才得以渡过难关。肖兴一直习惯称呼高连明为“伯父”,这份恩情,他始终记在心里。

三陵村的土路上,依旧是熟悉的景象——路边的玉米地绿油油的,村口的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肖兴和飞云提着准备好的点心和水果,刚走到高连明家院门口,就看到高连明夫妇正在院子里晒玉米。

“伯父,伯母,我们来看您了!”肖兴笑着喊道。

高连明夫妇看到他们,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热情地迎了上来。“兴儿,飞云,你们怎么来了?快进屋坐!”高伯母拉着飞云的手,眼里满是欢喜,“早就想看看你们。”飞云笑着回答。

进屋后,高伯母赶紧烧火做饭,不一会儿,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就端上了桌——面条里卧着荷包蛋,还放了青菜和肉丝,是肖兴从小就爱吃的味道。高联明坐在一旁,询问着肖兴的工作、生活,又打听着肖何在南方的情况,肖兴一一作答,气氛温馨又融洽。饭后,两人又陪高连明夫妇聊了许久,直到夕阳西下,才依依不舍地告辞。

本以为日子会这样安稳地过下去,可年终时,一位“稀客”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平静——来人是肖兴的姨弟李成,也是飞云的表弟。

说起李成,肖兴其实并不了解。他们总共只见过几次面,加起来的时间也不到十天。只知道李成小名成子,却一点都“不成器”——飞云从小和他一起长大,对他的品性了如指掌。据飞云说,李成在家里从不让父母省心,整日游手好闲,沾花惹草,吃喝嫖赌样样俱全,还到处欠债,遇到熟人开口就借钱。更荒唐的是,李成的父母不仅疏于管教,反而觉得儿子这样“敢闯敢干”是有本事的表现,这让李成更加肆无忌惮,彻底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肖兴对李成的唯一一段深刻印象,还是几年前——当时李成来北方,在肖兴的老家跟着二哥肖建学习开拖拉机。可他干了半年多,不仅吃不好、睡不好,没挣到多少钱,还总抱怨辛苦,最后满怀不甘地回了南方。那段时间,李成曾去学校找过肖兴,两人还专门去赵武灵王丛台故地游玩了一天。傍晚时,他们割了一斤肉,在肖兴的办公室里煮了吃,就着馒头,倒也吃得开心。

如今李成突然来北方找他,肖兴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凭着对李成的了解,他笃定对方一定没好事,十有**是来借钱的。

果不其然,当天中午,肖兴请李成在学校附近的饭馆吃了饭。饭后,肖兴领着李成来到教室里休息——正好是星期天,教室里静悄悄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显得格外安静。李成躺在课桌上,先是闲聊了几句家常,随后话锋一转,开始向肖兴讲述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哥,你不知道,我在信阳遇到了一个姑娘,长得特别漂亮,人也善良。”李成的语气带着几分得意,又夹杂着一丝急切,“我们俩一见钟情,很快就好上了,还海誓山盟,非对方不娶不嫁。可没想到,没多久她就怀孕了,她哥找到我,说要是不拿钱娶她,就打断我的腿,把我扔到河里喂鱼。哥,你可得帮我一把,不然我就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七章姨表弟来借钱(第2/2页)

肖兴听着,心里却没丝毫波澜——他太了解李成的性子了,这番话里不知掺了多少水分。他不动声色地问:“你打算借多少钱?”

“一千块就行!”李成说得轻描淡写,仿佛一千块只是小数目。

肖兴却愣住了——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四十元,就算不吃不喝,两年的工资也不够一千元。更何况,肖兴从分配到学校至今,不过两年多时间,要养活妻子、孩子,还要承担家里的开销,省吃俭用下来,手里也只攒了三百元。这笔钱是他准备用来给儿子看病、给父母买年货的,怎么可能轻易借给李成填“风流债”的黑窟窿?

可李成又说得可怜巴巴,一会儿唉声叹气,一会儿又抹着不存在的眼泪,让肖兴实在无法直接拒绝。答应吧,手里没那么多钱;不答应吧,又怕伤了亲戚和气。肖兴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请一位相熟的学生家长帮忙,演了一场“假借钱”的戏。

当天下午,肖兴带着李成找到那位学生家长,装作向对方借钱的样子。学生家长按照事先约定好的,一脸为难地说:“肖老师,不是我不帮你,最近家里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实在没多余的钱,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李成看着这一幕,脸上的期待渐渐变成了失望。肖兴趁机说:“成子,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我也拿不出这么多钱,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李成虽然不情愿,却也没别的办法,只好悻悻地离开了学校。送走李成的那一刻,肖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以为这件事就此翻篇。

可他没想到,三天后,学校的传达室突然送来一封电报,是李成发来的,上面只有四个字:“见电汇款”。肖兴看着电报,又气又无奈,当即回了一封电报,写着:“无能为力”。

时间转眼又到了年底,肖兴带着妻子飞云和儿子,回南方老家过年。在姥姥家,他意外地遇到了李成。可让肖兴没想到的是,李成看到他,竟然装作不认识,连招呼都没打一个,径直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肖兴愣住了,飞云却早已习以为常。她拉着肖兴的手,轻声解释道:“你别往心里去,他最嫉恨的人不是你,是我。我从小就了解他的为人,看透了他的那些把戏,他肯定把借不到钱的原因,都记到我头上了,觉得是我不让你帮他。”

“可我明明跟他说了,当时就算想帮他,也拿不出那么多钱,他应该能明白啊。”肖兴不解地说。

“他要是能明白,就不是李成了。”飞云苦笑着摇了摇头。

正如飞云所说,自借钱这件事以后,李成就彻底和飞云一家断了来往。无论是家里的红白喜事,他都从不露面,仿佛从未有过这门亲戚。肖兴看着李成决绝的态度,心里五味杂陈——他既为失去这段亲戚关系感到惋惜,又为摆脱这样的“麻烦”感到一丝轻松。

这件事也让肖兴更加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讲究的是真诚与体谅。像李成这样,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甚至把别人的善意当作理所当然的人,终究会被身边的人渐渐疏远。而真正的亲情,从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彼此理解、互相扶持,这样才能长久。

年后,肖兴带着家人回到北方,重新投入到工作中。每当想起李成的事,他都会提醒自己,做人要踏实本分,对待亲情要真诚用心,只有这样,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与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