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哈哈哈,大周 > 第2章 册封梁王

哈哈哈,大周 第2章 册封梁王

簡繁轉換
作者:没心态的大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31 15:57:16 来源:源1

第2章册封梁王(第1/2页)

看着那张充满稚气的小脸上,乌溜溜的大眼睛正眨啊眨。

郭荣一瞬间竟有些恍惚。

这、这还是朕那个没心没肺的好大儿吗?

这孩子才六岁啊,平日在皇宫里基本就是睡醒了吃,吃饱了玩、玩累了睡。

除了简单的认字写字,根本就没正经请过老师。

再加上这孩子三岁丧母,之后便由金环照料,可金环年纪也小,没当过母亲,虽然是孩子的亲二姨,但终究还是缺少母爱。

而自己这个当爹爹的,一直忙于国事,疏于陪伴,以至于这孩子虽然乖巧懂事,却总有些畏畏缩缩,甚至人一多话都说不利索。

可今日这孩子的表现,着实让人感到震惊与陌生。

想到此,他再次仔细打量着他的好大儿:

嗯,眸子明显比以前更有灵性了,小家伙的气质好像都不同了,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难道真的是金玉显灵,帮他开窍了?

带着强烈的欣慰,他回头看了看身旁的赵匡胤等人。

见他们脸上此刻都充满了震惊,于是又看扫了一眼近前的那些同样被自己儿子震撼到的人。

他的嘴角很快就有些压不住了:我儿有明君之姿啊……

但他还是强压嘴角,略带严肃地打断道:“这些话也是你母后托梦告诉你的吧?”

小孩子不能太捧着,特别是男孩!

郭宗训有些犹豫,并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

他看了眼父亲,又瞥了一眼旁边正震惊地看着自己的一众文武,目光很快就被一个大黑脸吸引。

这应该就是历史上抢自己皇位,又把自己软禁在房州的赵大了吧?

额……这家伙确实黑,但也没后世画像上的那么黑嘛!

难道是后世小黑子太多了的缘故?

而且这家伙一米八左右的身高,国字脸,浓眉大眼,一身铠甲看上去的确很威猛!

再看看自己的父皇:嗯,还是父皇帅一些……

收回胡乱飞舞的思绪,郭宗训再次开始思考如何回答父皇这个简单的问题。

因为这很有可能决定自己日后的路。

摆在面前有两条路:

要么继续承认是母后托梦,这样一来自己的突然转变也说得通,不至于太受瞩目,可以隐藏锋芒、保证暂时的平稳。

甚至还可以找机会,借由母后托梦,直接告诉父皇赵大日后会篡位!

但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他知道,此时的赵匡胤正是最得自己父皇信任的时候,地位之高、根基之牢,轻易无法撼动。

而且自己也拿不出实际证据,更重要的是,自己毕竟只是个六岁的孩童,还不足以让父皇重视与信任。

想到此,他咬了咬牙:干脆选择第二条路!

直接说是母后梦里帮自己开窍,那些分析都是自己想的。

没错,自己就是个天才、神童!

嗯,就这么决定了!

都到这个时候了,父皇很有可能会和历史上一样,不到三个月就噶了。

而不到一年,自己的皇位就会被赵大抢走,最终落得个悲惨下场。

这种情况下还求什么稳?

该装比就装比……

啊呸!

皇家的事怎么能说装?

那是显圣!

是天子血脉觉醒……

别跟我说什么过慧易夭!

早夭晚夭不都是夭?

该梭哈就梭哈!

只要赢得父皇重视,让父皇觉得我是个天才,他自会好好保护我,更何况我自己也能小心提防。

虽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但既然上了赌桌,哪能不冒险?

正如上一世,若是不赌那一把,自己又怎能成为“新锐”?

而且至少这个时期的父皇可是有着绝对的统治力。

他才是我真正的大腿!

所以时间紧迫,赶紧赢得父皇的重视与信任,培养自己的势力才是重中之重!

乱世少忠臣,至于如何培养自己的势力,历史书上有那么多现成的办法,想不到还学不到吗?

一念至此,他终于在父皇耐心快要耗尽时开口了:

“爹爹,梦里娘亲并没有与孩儿说过这些话……”

此言一出,近前的所有人都再次露出了复杂的神情:

不是已故皇后梦里说的?

难不成还是你这个稚童自己想的?

这怎么可能!

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岂是一个六岁稚童能随口说出来的?

更重要的是,辽国正处于混乱之际,这个信息又怎可能是你这个每日只知嬉闹的孩童能获取的?

还知道机不可失,率军出击乃明智之举?

这就是在侮辱我等智商……

感受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郭荣也皱了皱眉,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有些难堪。

于是严肃道:“训儿,小小年纪,不能撒谎!”

“好了,别在这浪费时间了,不管是不是你自己想的,你既然知道朕为何要亲征,那就赶紧回去吧!”

“朕会下令,给你挑个名师,好好教导你……”

郭宗训皱了皱眉:果然都不相信!

不慌不忙,他抬起小脸,活像个小大人,严肃地说道:

“爹爹,孩儿没有说谎,这些都是孩子自己分析出来的。”

“而且在孩儿看来,此次北伐的关键就三个字!”

郭荣挑了挑眉,原本有些怒意的他此刻竟又突然来了些兴致:“哦?哪三个字?”

周围的人也都纷纷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能在郭荣身边的,都是他的核心班底,自然都知道此次北伐的关键是什么。

郭宗训面不改色,虽然一脸稚嫩,但神态却颇有些老练,让人有种矛盾感。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说得十分清楚:

“快!”

“准!”

“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章册封梁王(第2/2页)

如惊雷劈过旷野!

甚至都不用解释,郭宗训的这三个字便瞬间炸响在每个人心头,连风都似被震得停滞了片刻。

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小小的郭宗训,竟都说不出话来。

就连大周皇帝郭荣此刻都无比严肃。

因为这三个字的确就是此次北伐的关键所在,只是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水陆协同、速战速决”。

郭宗训自然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也对这个效果十分满意。

上一世,他可是仔细研究过郭荣此次北伐的战略。

因为他本就对五代十国这个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很感兴趣。

原因无他,越是黑暗,越是能从中了解人性!

也正是对这方面的痴迷,他上一世才能成为体制内新锐,更是谈了一个“背景深厚”的女友!

或许是天赋吧,他很早就知道,底层出生的孩子,仅靠学校教育是很难认识到社会的真相与人性的复杂。

往往要到三十多岁,撞得头破血流了才知道,可为时已晚。

而在他看来,想改变命运,就必须了解社会真相,特别是人性……

收回思绪,郭宗训再次直视着父皇郭荣,稚嫩的声音有条不紊:“爹爹,孩儿窃以为,我大周最大的威胁无外乎南唐与北辽。”

“南唐如今已经向我大周俯首称臣,短期内必不会再犯。”

“而辽国强大,雄踞北方,如虎在背。”

“如今虽正值混乱之际,但终究会苏醒过来。”

“所以值此之际,必须抓住机会,给予致命一击,至少把燕云十六州夺回来,重塑屏障!”

“而想要抓住机会,就必须举全国之力,率精锐之师,水陆并进,先取宁州,益津关、瓦桥关,再取鄚州、瀛州,最后是易州和……”

此时的郭荣有点懵!

看着自己的好大儿一点点将自己此次北伐的战略要点说出来,他竟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听不清楚。

只能看见儿子那张小嘴巴在噼啪开合。

他是彻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甚至严重怀疑面前这个小家伙是不是被什么妖魔鬼怪夺了舍!

于是,他也不管正在激情喷沫的郭宗训,迷茫地扭头看向身边的人。

却见所有人此刻都像是活见鬼一般,一个个呆若木鸡。

突然,耳边再次响起了近侍供奉官曹彬的声音:“陛下,皇子真乃神童也……”

神童?

郭荣猛地惊醒过来,呆呆地看了看一旁的曹彬,又看了看已经讲完话,正无比期待地看着自己的好大儿。

最后又看了看早已惊得说不出话的众心腹。

皱了皱眉,再次回头看向郭宗训,神情无比严肃:

“还说你没有撒谎?”

“定然是你母后托梦告诉你这些的,否则你这可能会知道这么多?”

“这绝不是你这个年纪能分析出来的……”

见郭荣突然如此严厉地质问自己,郭宗训没有失望。

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父皇这是在做最后的确认!

于是朝着父皇恭敬地行了一礼,面不改色道:

“不瞒父皇!”

“孩儿能分析出这些,的确拜母后托梦所赐。”

“但梦里,母后只是让孩儿转告父皇不必亲自北伐。”

郭荣皱了皱眉,一旁的心腹也都无比期待地看着这对父子。

郭宗训继续道:“不过,孩儿之前一直觉得自己脑子是迷迷糊糊的,可梦醒后,突然就觉得脑子清醒了、通畅了!”

“这种感觉就像便……”

他本想说,这种感觉就像是便秘了三天,突然肠道通畅,一泻千里!

但想想又觉得不合适!

于是脸不红心不跳地改口道:“就像是有人把我脑子里的瘀阻全部清理通畅了,还给我脑子里灌了很多东西!”

“孩儿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抵是娘亲帮了孩儿……”

顿了顿,见郭荣还在迟疑,又继续说道:

“爹爹,孩儿真的没有撒谎!”

“您想想,如果孩儿不是突然清醒了,即便是娘亲梦里告诉了我这些东西,孩儿又怎么可能记得住,说得出?”

说罢,他便静静地看着、等着。

他清晰地看到了父皇的眉头越皱越紧,不久之后,他的眉头突然跳到了最高。

锐利的眸子逐渐柔和,嘴角也跟着上扬。

很显然,父皇得到了确认。

郭荣并不知道好大儿在想什么,他扫视了一眼周围的心腹,竟大笑了起来,但他并没有说话。

郭宗训暗暗佩服:爹果然是爹!

他这是在等那些心腹开口。

果然,随着一道声音响起,所有心腹竟都下马跪倒在地,齐声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降祥瑞,圣嗣奇才……”

随后,郭荣才真正完全放开,仰天大笑:“奇才、神童……好啊、好啊、好!”

一连道了三个“好”之后,他突然收敛笑声,大声道:

“听旨,即日起册立宗训为梁王……”

————————————

说明:

1、关于主角选择借“母后托梦”,树立“神童”的形象,可能有人觉得不合理。但时间紧迫,主角年纪又太小,只能借此博得柴荣重视,提高话语权。

2、柴荣总共有七个儿子:

长子柴宗谊、次子柴宗诚、三子柴宗諴均与郭威的家人一起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

四子柴宗训:七岁继位,赵匡胤陈桥兵变,柴宗训被迫禅位,降封为郑王。开宝六年(973年),柴宗训在房州去世,年仅二十岁。

五子柴熙让: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不知所终。

六子柴熙谨:宋朝初年病逝,据说也只有十几岁。

七子柴熙诲:宋朝建立后,柴熙诲下落不明。有传说称他被岳父卢琰收养,改名为卢璇,在浙江繁衍后裔,但此说法缺乏明确史料记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