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两宋英雄传 > 第廿三回 小辽王重返师门地 逍遥仙破敌嵫

两宋英雄传 第廿三回 小辽王重返师门地 逍遥仙破敌嵫

簡繁轉換
作者:萧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9 16:08:40 来源:源1

第廿三回小辽王重返师门地逍遥仙破敌嵫阳岭(第1/2页)

《浣溪沙小楼春》

屏角蛛丝怯晓寒,篆香烧尽日三竿。卖花声里倚阑干。

新皱绿波偏映竹,乍晴红雨欲沾衫。一生能几看春山?

诗曰:

木落千峰瘦,云开一径斜。

拾薪逢野寺,汲水煮新茶。

鹤影沉寒涧,钟声渡晚霞。

欲寻樵子问,林下见桃花。

上回说到,小辽王谢云策与迅捷神宋晨豪二人,径投蓟州二仙山紫虚观,恳请罗真人指点迷津。那罗真人乃遣座下高徒逍遥仙卢忆泽下山相助。如今且按下嵫阳岭破敌之事不表,单说这谢云策究竟往何处去了。

且说小辽王谢云策被罗真人使一阵神风,刮到一处所在。云策定睛看时,不由心头一震,继而大喜过望,原来此处不是别处,正是当年拜师学艺的陕西路永兴军路汉城村。看官听说:这汉城村前临渭水,后倚终南,正是个藏龙卧虎的去处。当年云策在此学得十八般武艺,端的是一段奇缘。如今重返故地,却不知要生出甚么事来。『作者儿时村坊名号随手拈来,权作关目。看官休要计较』

只见青山依旧耸翠,柴门半开半掩,几株老梅斜出墙外,数间草舍静临溪水。罗真人将拂尘一摆,道:“贫道知天铄星君离此数载,特借风云送汝来见尊师一面。”云策听罢,慌忙倒身下拜,口称:“真人厚恩,没齿难忘!只是嵫阳岭战事吃紧,此处离兖州千里之遥,恐误了军情……”罗真人言罢,便从怀中摸出一道朱砂灵符,递与云策道:“此符名为‘遁形咒’,能缩地成寸,瞬息千里。星君持此符回嵫阳岭去,须与贫道那慧真爱徒会合,收伏山中三条好汉,共破强敌。待他日功德圆满时,再作理会!”

云策当下抱拳,望空深深一揖,辞别了罗真人。转身踱步,径往大街上行去。但见那街市上,北街书坊酒肆紧挨,文人墨客出入其间,或吟诗作对,或推杯换盏,端的是一派风雅气象;南街马市喧腾,贩马客商高声议价,那马匹尽是口外良驹,有那赤兔般的火炭龙驹,也有那乌云盖雪的千里神骏;

西街绸缎铺子一字排开,各色绫罗绸缎光彩夺目,皆是西域商队远道贩来,波斯锦、大食缎,花纹奇异,价比黄金;东街菜市更是热闹,挑担的、推车的,各色时鲜果蔬堆积如山,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兴旺,云策穿行其间,耳听得商贩吆喝,眼观那行人如织,心中暗忖道:“不想离乡数载,这汉城村依旧恁般繁华!真个是物阜民丰,不逊州府。”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云策当下转入一家酒肆,叫酒保打了两坛瓮头春,付了银钱,便提着酒坛,向东而行。约莫走了五十里地,但见一条清溪潺潺,水声淙淙,溪上横卧一座石桥,桥身斑驳,苔痕累累,却是贞观年间所建的古物。云策踏过石桥,眼前豁然现出一座庄院,只见这大门前有两尊石狮,门前錾着三个鎏金大字,上书着“青玄门”三个大字,但见如何?只见:

墙高数仞,箭垛排排;门阔三丈,铁钉密布。四下里杨柳成行,中间却是一片演武场,摆放着石锁、刀枪架,又有箭靶立在当央。正厅前竖两根旗杆,风吹得猎猎作响,上面悬着一面杏黄旗,一书“以武会友”,好一座习武的庄院。

有诗为证:

朱漆大门分左右,两尊石狮踞阶前。

牌匾高悬书青玄,铁画银钩势不凡。

云策正瞧见几个师弟师妹在门前嬉闹,待要出门耍子,便上前唱个喏道:“师弟师妹且住,不知师父可曾歇息?”众师弟见是云策,都喜得抓耳挠腮,一个跳脚道:“师兄几时回的?”一个抢着道:“师父正在后院演武场打熬气力,待小弟去通报则个。”云策却将手一摆,笑道:“自家师徒,何须这般礼数?你等自去耍乐。”说罢,径自穿过回廊,往后院寻师父姬怀衢去了。

只见那庭院中尘土蔽日,烟霾漫天,一条好汉在尘雾中穿行如龙。定睛看时,却是个六七十岁的老英雄,生得面如锅底,须似钢针,正是云策的师父姬怀衢。但见姬怀衢手中哨棒舞得风车也似,恰似银蟒翻身;脚下步法踏得地动山摇,真个是猛虎出林。又见这一棒横扫千军,打得地面裂开三尺缝;那一式直捣黄龙,震得四周落叶纷纷下。云策看得真切,不禁拍掌大笑道:“好个老师父!这路棒法端的神出鬼没,便是大罗金仙也难招架。弟子今日情愿再拜师父,求您老传授这开手的棒法,不知尊意若何?”

姬怀衢听得这声音耳熟,急回头看时,却是云策,不由吃了一惊,定下神来喝道:“你这孽障!几时回来的?”云策将酒递与姬怀衢,方道:“今日闲游故地,特来拜见师父。”姬怀衢冷笑道:“休要哄我!早知你已投了水泊梁山,重新擎起替天行道大旗,接续宋公明、卢俊义等好汉的义举。”云策见瞒不过,只得将前因后果细细说与姬怀衢知道。

姬怀衢听罢,长叹一声道:“当年你年方一十三岁,便带着峻熙、昊旭高徒来投奔老朽。那时节,我便知你非是池中之物,日后必成大器。谁想天意难测,你学成武艺后,竟带着峻熙等人浪荡江湖,如今又在济州投了水泊梁山,续上宋公明那‘替天行道’的大义。你既已铁了心,老朽也劝你不得。只是切记,你那梁山泊,休要重蹈宋公明等人的覆辙!”

云策面皮微红,又将自家与前兵部尚书党明义之女结为连理之事,一五一十禀告了姬怀衢。姬怀衢听罢,拍案大笑道:“好个孽徒!既得了这般好姻缘,切莫辜负了人家千金的一片真心。须要一心一意,与那娘子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方不负这段良缘。”云策连忙叉手道:“师父但放宽心,弟子省得其中道理。自当全心全意待她,绝不敢负了小姐的深情厚意。”姬怀衢又问道:“峻熙、昊旭那两个徒儿随你上山,如今可还安好?”云策笑道:“师父放心。他二人自到梁山后,昊旭师兄与山寨女杰世孟尝沈尔雯两情相悦,峻熙师弟也与寨中女雄女公瑾张梵晗结下良缘。”姬怀衢听罢,喜得拍膝道:“妙哉!妙哉!云策徒儿,且随为师到里间细说。”当下师徒二人转入内室,将山寨中一应大小事务,并众兄弟的姻缘际遇,细细分说。直讲到更深夜静,月移花影,犹自说个不休。

次日拂晓,鸡鸣三遍,云策因军务紧急,只得向姬怀衢并众师弟师妹告辞。姬怀衢转身回房,取出两本秘笈:一本《姬家兵法》,一本《姬家枪谱》,随即便对云策道:“为师知你武艺了得,但兵法未曾学得丝毫皮毛,只晓勇猛杀敌,却不知用计取敌,这本《姬家兵法》乃为师一生所学,结合三十六计、奇计诡谋等,为师便把它传授给你,你拿回去需好好研究。”姬怀衢又道:“另外一本《姜家枪谱》,看似扫、刺、戳三式,实则千变万化。若得其中三昧,纵使千军万马,亦可来去自如,威力惊人。若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可立于不败之地!便把这本枪谱传授给那党梦晗罢!也算为师一片心意。”云策双手接过,但见那兵书墨迹犹新,枪谱纸色泛黄,知是师父珍藏多年的至宝,不由得热泪盈眶,纳头便拜。

又说姬怀衢将云策那杆灭天破虎枪重新锻造,但见:枪长七尺二寸,通体镔铁凝霜。枪头铸作虎首形,吞口处暗藏七窍,舞动时有虎啸之声;枪杆镌二十八宿纹路,尾端嵌定风珠。重六十四斤,合八八之数。后话这灭天破虎枪为谢云策之子改铸作丈八红缨枪,供奉于云策庙中。至清乾隆年间,有盗匪李星潜入庙中,见宝枪光华灿灿,陡起歹心。竟盗取宝枪,复纵火烧庙。正欲乘马遁去,忽天地变色,狂风骤起,但见那枪自鞍袋中飞出,化作一道金光直冲霄汉,倏然不见踪影。

云策听罢,抱拳应诺,便提起那灭天吞虎枪,迈步要出青玄门。却被姬怀衢唤住道:“且住!还有一桩事体。当初老夫创立这青玄门时,曾收得一个徒弟,姓韩名孝义,本是永兴军路人氏,你这师兄得一手好凤翅镏金镋,俺便将支、捕、折、翻、勾、捅、捞、撩等三十六路镋法尽数传授。叵耐你这师兄学成归乡途中,竟如泥牛入海,再无音讯。闻听得有人在御营见过他做教头。他日若在阵前相逢,贤弟须看顾些个。”云策听罢,倒身下拜,泪如雨下,便道:“师父放心,弟子谨记在心!”当下拜别姬怀衢众人,撕了符咒,霎时不见踪影。

看官听说,这姬怀衢在青玄门中教徒传艺,忽闻得沈峻熙、韩昊旭两个爱徒身亡,不由捶胸顿足,痛哭流涕。正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那姬怀衢悲恸过度,竟染了风寒,卧病在床。后闻谢云策亦遭不测,更觉大限将至。果然在绍兴二年七月三日,这老英雄一命归西,上应辅帝星。可怜他膝下唯有一子姬英,却也早夭。正是:英雄末路,壮士无后,可叹可叹!

云策回到中军大帐,与众头领相见。众好汉便将震天斧牛世魁愿投梁山之事说与他听。云策闻言大喜,遂将兵法自家收了,又将枪谱递与梦晗。云策问道:“这几日嵫阳岭可有动静?”梦晗道:“嵫阳岭的撮鸟们日日来寨前叫骂,奴家教众兄弟紧守寨门,不理他鸟,那厮们才悻悻退去。”云策听罢,点头道:“梦晗辛苦。只是这般死守,终非长久之计。不如今日下山,与那厮们见个高低!”众将齐声应诺。云策便点起本部精兵,披挂上马,提枪出寨,直往山下杀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廿三回小辽王重返师门地逍遥仙破敌嵫阳岭(第2/2页)

正是:

久守寨门非良策,今朝奋勇破敌围。

枪出如龙惊敌胆,嵫阳岭下显神威。

且说嵫阳岭早得探马飞报,灵焰麒杨成瑞顶盔贯甲,正待下山厮杀。烈虎痴雷寿晖急拦道:“哥哥哪里去?”杨成瑞道:“梁山强人前来叫阵,正要下山会他一会。”雷寿晖皱眉道:“哥哥且慢。那梁山贼寇前几日龟缩不出,今番忽然叫战,莫不是暗藏诡计?或是已搬来救兵?”杨成瑞大笑道:“贤弟忒也多心!纵他有千般诡计,我山寨尚有煦炀兄弟道法高强,怕他何来?贤弟且守把山寨,待为兄与煦炀兄弟先去探个虚实。”雷寿晖见劝不住,只得抱拳道:“哥哥务必小心。”杨成瑞遂点起五百精兵,与周煦炀各执兵刃,杀奔山下。雷寿晖自引余部严守关隘,不在话下。

三军阵前,只见杨成瑞抡动狼牙棒,催马出阵,厉声喝道:“梁山草寇!前几日缩头不出,今日敢来撩拨,莫不是搬了救兵?若是怕了,趁早跪地求饶!”谢云策闻言大怒,挺枪跃马而出,应声道:“杨成瑞!休得猖狂!今日便叫你认得梁山好汉的手段!”两马相交,枪棒并举,战在一处。这边周煦炀见杨成瑞出战,亦不甘示弱,从鞍边掣出寒光剑,跨下黄骠马如飞而出,只见梁山阵中亦步出一名道士,生得如何模样?但见:

头戴紫木冠,身着八卦袍,身长七尺壮,背负两剑匣,一口曰阿光,一口唤松纹,罗澄有高足,一清之师弟,蓟州卢玄清。

亦有诗赞这忆泽曰:

拂尘一挥风云动,剑指苍穹气自雄。

道袍轻扬星河转,法力无边鬼神惊。

笑看红尘多变幻,心如止水任逍遥。

仙风道骨非凡士,袖里乾坤藏日月。

群星之下谁为主?荡雷声中见真章。

步履轻盈踏虚空,逍遥自在任逍遥。

荡雷传中留佳话,卢忆泽名永流传。

那周煦炀定睛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只见来人头戴逍遥巾,身披八卦衣,手持宝剑,脚踏云履,端的是仙风道骨,不是旁人,正是那二仙山罗真人门下高徒逍遥仙卢忆泽,周煦炀强自镇定,拱手问道:“这位道友高姓大名?师承何处?”卢忆泽将宝剑一挥,冷笑道:“贫道乃蓟州二仙山罗真人座下弟子,江湖人称逍遥仙卢忆泽的便是。今日特来取你项上人头!”周煦炀听得‘罗真人’三字,顿时面如土色,手中法诀都捏不稳了。暗道:“这罗真人的弟子,道法岂是等闲?”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掐诀念咒,勉强应战。

两军阵前,只见那杨成瑞早已按捺不住,猛催胯下赤兔马,抡起狼牙棒,暴喝一声:“梁山强人,纳命来!”如一阵狂风般直扑谢云策。云策见状,毫无惧色,手中灭天吞虎枪一抖,枪尖寒光乍现,正架住来势汹汹的狼牙棒。但听得“铛”的一声震天巨响,两件神兵相撞,火星四溅。云策长枪如蛟龙出海,枪影重重;成瑞狼牙棒似猛虎下山,棒风呼啸。一个是青玄门高徒,枪法精妙绝伦;一个是嵫阳岭猛将,神力盖世无双。

正是人间一番好厮杀,但见:

枪来棒往,寒光闪烁惊鬼神;棒去枪迎,杀气纵横震乾坤。这一个枪出如电,点点寒星刺咽喉;那一个棒舞生风,重重黑影砸顶门。马上交锋三十合,不分胜负;阵前恶战五十回,难辨高低。直杀得征尘蔽日,愁云惨淡;但闻得金铁交鸣,地动山摇。两边军士,看得目瞪口呆;三军将校,俱都心惊胆战。两马盘旋,四条臂膀你来我往,八只马蹄踏起漫天尘土。这场好杀,直斗得枪来棒往惊鬼神,马踏连环卷黄尘,一百三十回合过,胜负难分见精神,两边军士看得目瞪口呆,擂鼓手都忘了击鼓。正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材好用功。

且看杨成瑞当即抡起手中狼牙棒,照定云策心窝便打来。云策不慌不忙,左手使枪,右手舞锏架住。那成瑞杀得性起,又是一棒横扫过来,却被云策挥锏劈开。云策暗忖:“这厮好生凶猛,须用计擒他。”忽地卖个破绽,诱那成瑞一棒打来。云策却把枪尖一转,直取成瑞心窝。好个成瑞,也使出浑身本事,“铛”地一声架开枪头,却已惊出一身臭汗。云策见不能胜,假意败走,拨转马头便回。成瑞哪里肯舍,拍马紧追。云策早将金锏藏在右手,待成瑞追得近了,猛然回身一枪刺去。成瑞急抡棒来挡,却听得云策大喝一声:“着!”金锏已到面门。成瑞叫声:“啊也!”早被一锏打下马来。原来这招唤作“杀手锏”,端的厉害。云策不由笑道:“任你奸似鬼,也吃俺这锏!”见成瑞跌得七荤八素,便叫军汉捆了,押回寨中发落。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这边周煦炀掐诀念咒,喝一声:“疾!”霎时间怪风骤起,飞沙走石,直扑忆泽而来。忆泽却不慌不忙,口中念念有词,掣出那柄松纹古定剑,喝声:“破!”但见剑光一闪,四面妖风倒卷回去。周煦炀见法术被破,吓得魂飞魄散,正待再施手段,那边过仁贵、黄文铭早已张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狼牙箭如流星赶月,直取周煦炀左肩。周煦炀躲闪不及,被一箭射翻下马,待要挣扎起身,却觉心口剧痛,登时七窍流血,呜呼哀哉。云策见贼首已除,把枪一招,三军呐喊冲杀。那些喽啰见主将丧命,哪个还敢抵挡?纷纷跪地求饶。云策大获全胜,将余党尽数收押。正是:邪法难敌真手段,强弓一箭定乾坤!

云策收兵回营,便击鼓聚将,众头领齐至帐下。云策开言道:“如今周煦炀那厮已吃俺们结果了,杨成瑞也被生擒,何不趁势打破嵫阳岭,也好早回梁山复命?”梦晗却道:“你莫要性子急躁,常言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强攻终非上策。那杨成瑞也是条好汉,不如劝他归顺,再着他去说降雷头领,岂不两全其美?“云策听罢,拍案笑道:“梦晗此言大妙!”当下吩咐左右:“快请杨将军来见。”不多时,几个军汉押着杨成瑞进帐。只见那杨成瑞虽然被绑,却仍挺立不跪,端的是一条硬汉。云策见状,连忙起身相迎。正是:欲破强敌须用智,要服好汉先礼贤。

云策见状,连忙上前亲手解了绳索,抱拳笑道:“杨将军,今日阵前多有冒犯,还望海涵!”说罢竟要屈膝下拜。成瑞慌忙扶住,虎目含泪道:“谢将军这是折煞杨某了!两军交锋,各为其主。将军不但饶我性命,更以礼相待,这般义气,教人如何不敬?”忽地单膝跪地,抱拳道:“杨某斗胆,愿与将军结为姻亲。若蒙不弃,求娶令妹为妻,从此肝胆相照,生死与共!”云策大喜,一把搀起成瑞:“好兄弟!实不相瞒,家妹早闻将军威名,常道‘非英雄不嫁’。今日这段姻缘,正是天作之合!”当下二人把臂言欢,帐中众将俱来道贺。正是:阵前结下金兰义,月老牵来锦瑟缘。

后人有诗赞曰:

沙场对垒两相争,一笑泯恩仇结亲盟。

英雄识英雄,美人配英雄。

且说谢熙涵入帐与杨成瑞相见。那谢熙涵见成瑞生得八尺五六身材,面如冠玉,唇若涂朱,端的是一条好汉,心下欢喜,便点头应允。云策大喜,即时教安排酒席,庆贺这桩姻缘。当日但见帐前挂红结彩,厅上列鼎焚香。众头领把盏言欢,小喽啰筛锣擂鼓。那杨成瑞头戴红巾,身穿锦袄;谢熙涵凤冠霞帔,绣带罗裙。两个在红毡上拜了天地,又对拜了四拜。众好汉齐声道贺,大碗斟酒,大块切肉,吃得尽醉方休。正是:英雄配佳人,良缘天作成。

次日,杨成瑞提起狼牙棒,跨上赤兔马,直奔嵫阳岭而去。那马四蹄生风,不消半日,早到山寨前。守关喽啰认得是自家头领,欢喜不迭,慌忙大开寨门。成瑞也不下马,径直奔入聚义厅。雷寿晖正自坐立不安,忽闻喽啰来报,说杨成瑞回山,登时大喜,抢步出迎。二人相见,寿晖执手问道:“近日风闻哥哥投了梁山泊,不知真假?”成瑞哈哈大笑道:“贤弟听真,那水泊梁山殷仁平仁义待人,云策哥哥更是豪杰,我已归顺。贤弟何不随我同上梁山,共聚大义?”雷寿晖听罢,拍案叫道:“哥哥既去,小弟岂敢落后!”当下传令收拾细软,放火烧了寨栅。众喽啰愿随者同行,不愿者各发盘缠遣散回乡。当夜,雷寿晖与杨成瑞引着四五百人马,星夜投奔梁山。云策闻报,亲自出迎,大摆筵席接风。席间,众好汉把酒言欢,又命人厚葬周煦炀,以全义气。次日,云策传令收兵,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回梁山泊去了。正是:嵫阳好汉投梁山,聚义厅前添虎将。

这一下,有分教:梁山好汉心如铁,官军计谋空自设。梁山好汉添新翼,嵫阳岭下聚英豪。却说官军暗中动作,此回便到此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