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两宋英雄传 > 第廿十回 道不合黄樊分镳 念恩义灵成拜师

两宋英雄传 第廿十回 道不合黄樊分镳 念恩义灵成拜师

簡繁轉換
作者:萧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9 16:08:40 来源:源1

第廿十回道不合黄樊分镳念恩义灵成拜师(第1/2页)

《鹧鸪天·师徒情》

绛帐春深细柳垂,程门雪厚立多时。灯前问字茶烟袅,月下传经竹影移。

研墨色,润桃枝,青衿白首两相知。他年若遂凌云志,不负春风化雨痴。

诗曰:

木落千山夜气澄,小楼孤坐对寒灯。

风摇竹影疑人到,月转庭柯觉露凝。

万里关河双鬓雪,十年湖海一蓑冰。

长安旧友如相问,已惯烟波作钓僧。

上回说到,龙籍壹、孙哀、王俊杰三人,点起人马,趁着夜色去劫梁山营寨。谁想孙哀设下圈套。可怜龙籍壹虽有些武艺,却中了埋伏,吃梁山好汉活捉了去;王俊杰更是不济,乱军中被裴智俊一锤打死于马下。随行军士折了大半,余下的四散奔逃,正是:拙反遭罗网困,兵败恰似雪崩山。

当下龙籍壹对殷浩道:“既被汝等所擒,要某归顺亦非不可。只是有一桩事不明,须得那人前来,当面说个清楚。望殷头领成全则个。”殷浩听罢,抚掌大笑道:“龙将军所言那人,莫不是贵部孙哀都头?所不明之事,想必是此人为何设下计策,致使将军兵败?”龙籍壹咬牙道:“殷头领明鉴。某须要问个水落石出,方肯归顺梁山。”

殷浩便令左右喽啰去请孙哀。不多时,只见帐门一掀,闪进一个人来,正是孙哀。龙籍壹一见,登时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掣出腰间佩剑,便要上前火并。却被顾范则、黄文铭两个眼疾手快,一个夺剑,一个拦腰抱住。龙籍壹挣扎不得,怒喝道:“当日见你身手不凡,特地将你引荐给鲁知州,保举你做了莱州都头。你这厮不思报效,反倒勾结贼寇,害我三军,是何道理?”孙哀抱拳深施一礼,道:“统制大人息怒。孙哀此举,实为报先师之仇。不瞒统制,在下本是先前梁山泊地勇星病尉迟孙立之徒,江湖人称‘黑面灵官’的黄灵成便是。”说罢,便将前因后果细细道来。

原来这黄灵成祖居登州,自幼与同村樊豪龙最为交好。二人都是少年英雄,一个使双鞭,一个舞双戟,端的武艺超群。更兼性情豪爽,专好打抱不平,乡里都道他二人是“登州双虎”。那年二人才十六七岁年纪,闻得江淮有个名师李政,使得一手好枪棒,便相约离了家乡,跋山涉水前去拜师。

正是:

少年意气重,千里访名师。

不惧风霜苦,唯求武艺奇。

那李政见二人骨骼清奇,又肯吃苦,便将平生本事倾囊相授。黄灵成学得七十二路鞭法,樊豪龙练就三十六路戟术。每日里二人对练,竟比亲兄弟还要亲热三分。光阴荏苒,转眼三四年过去。黄灵成与樊豪龙二人武艺大成,便辞别师父李政,收拾行囊返回登州故里。归乡后,二人日间习武不辍,夜里便为乡邻排忧解难。或替贫苦人家修葺房屋,或为受欺百姓讨个公道。登州百姓见他二人如此仗义,都道:“这般好汉,合该去搏个功名!”

这一日,里正召集村中父老商议道:“黄、樊二位壮士武艺超群,若去应武举,必能光耀门楣。只是盘缠……”话未说完,众乡亲纷纷解囊。你出三钱,我凑五两,不消半日,竟凑足百两纹银。

正是:

乡亲情义重,集腋可成裘。

但求英雄志,不吝解囊助。

二人拜谢乡亲,收拾器械前去东京,蔡京、高俅、杨戬、朱勔四个奸贼未死,应试武举需先交惯例钱,二人一路风尘仆仆,行至第六日头上,远远望见汴梁城郭。但见:

城高池深,楼阁参差。千门万户,尽显帝都气象;九陌三条,俱是富贵风流。街上行人如织,车马似龙,端的是天子脚下,第一等繁华去处。

樊豪龙看得眼花缭乱,不禁扯住黄灵成衣袖道:“师兄你看,这开封府竟如此锦绣乾坤!待你我金榜题名时,定要好生游玩一番。他日衣锦还乡,也好与乡亲们细说这东京盛景。”黄灵成却按着腰间双鞭,沉声道:“师弟且莫贪看景致。这汴京城虽好,却也是龙潭虎穴。你我当先寻个干净客栈安顿,明日一早便去校场报名。莫要辜负了乡亲们凑的盘缠。”二人正说话间,忽见街角转出几个差役,手持水火棍,正在驱赶摊贩。一个老丈躲避不及,货担翻倒,瓜果滚了满地。樊豪龙眉头一皱,待要上前,却被黄灵成一把拉住:“师弟且住!初来乍到,休要生事。”

且说二人择了城东一家唤作‘状元楼’的客栈住下。那店小二见二人带着兵器,又是外乡口音,便凑上前道:“二位客官可是来应武举的?小的多嘴提醒一句,如今这汴京城里办事,须得先去枢密院、太尉府等处打点。若是使足了银钱,他日放榜时……”话未说完,黄灵成拍案而起,怒目圆睁,拍案喝道:“放你娘的狗屁!老爷这对钢鞭七十二路,是血汗里滚出来的本事,岂效那等龌龊的勾当!”吓得店小二缩颈吐舌,诺诺而退。樊豪龙却暗自沉吟,至夜听得黄灵成鼾声大作,便轻手轻脚起身,取出包袱内银两,乘着月色径往枢密院去了。

正是:

英雄气节高,宁折不弯腰。

世道多艰险,难全赤子心。

那樊豪龙在太尉府门前踟蹰多时,忽见一个门子晃将出来,慌忙抢上前去,把银子往他袖里塞。那门子捏了捏分量,把嘴一撇道:“就这几钱散碎银子,也想来讨前程?”樊豪龙脸上腾地烧起来,只得又去褡裢里摸出乡亲们凑的盘缠,一股脑儿都递将过去。

次日五更时分,武举校场早是人喊马嘶。黄灵成手舞双鞭,精神抖擞,连挑七员战将。但见那鞭影翻飞似蛟龙出海,身形闪转如猛虎下山。一招“玉带缠腰”,直逼得对手踉跄倒退;再使“双龙戏珠”,打得敌手兵刃脱手而飞。场边喝彩声震天价响,连监考大人也暗自喝彩。那樊豪龙却因前夜勾当心神不宁,上场时脚步虚浮。才斗得一个照面,早吃对手一记“铁扫帚”,兵刃落地,跌下擂台。豪龙羞得面皮紫涨,钻入人丛里再不敢则声。

放榜前夜,二人同宿客栈。黄灵成兴致勃勃道:“贤弟,今日愚兄连战连捷,考官大人频频点头。想来明日……”话犹未了,却见樊豪龙扭过身去,支吾应道:“师兄手段高强,必然金榜题名。”竟不敢道出自家落败之事,二人便只等后日张榜。

且说放榜那日,天色未晓,黄灵成与樊豪龙已到校场。但见那朱漆榜文高挂,黄灵成从榜首直寻至榜尾,来回三遍,竟不见自家名姓。忽听得背后有人唱喏道:“恭贺樊官人高中榜眼!”回头看时,却见樊豪龙面如灰土,嗫嚅不能答。黄灵成登时省悟,一把揪住樊豪龙衣领,怒喝道:“好个负义忘恩的贼畜生!定是你那腌臜银两坏了俺的前程!”樊豪龙泪下如雨,扑翻身跪倒在地,一五一十招了实情。黄灵成听罢,仰天冷笑三声道:“好一个‘为乡里争光’!端的把仁义都喂了狗!”

灵成听罢,更不答话,径回客店,收拾了行囊,将茶盏掼得粉碎,朗声吟道:“志士不饮盗泉水,廉者不受嗟来食。今日割袍断义去,他年休提旧相知!”又对豪龙喝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合难以为友。从今往后,你走你的阳关道,俺过俺的独木桥。你要做那朝廷鹰犬,与俺何干?今日割袍在此,恩断义绝!”说罢,挎了包裹,头也不回,大踏步往登州去了。那豪龙羞惭满面,径投徐州赴任,后亦上山落草。数载之后,两军对垒重逢,方才冰释前嫌。此是后话,按下不题。正是:一鞭划断金兰义,从此萧郎是路人。

后人有诗为证:

割袍断义显英豪,不向权门折半腰。

他日梁山重聚首,方知义气比天高。

且说灵成手提一条朴刀,背着包袱,方踏入登州城门,不防两边闪出三五十个做公的,发声呐喊,齐拥上前,将他掀翻在地,麻绳铁索,捆缚定了,解赴府衙,灵成一路叫屈,哪个理睬他?到得堂上,灵成跪禀道:“相公明鉴,小人端的犯了何罪?”那知州冷笑不答,只见旁边转出一员虎面大汉,手擎文书喝道:“前日举人黄氏灵成,在校场行凶,毒手伤人,致一名举子重伤身死!今奉枢密院钧旨,着禁军都尉真茂前来拿问!先下死囚牢里监候,待秋后押赴市曹,斩首号令!”

原来那黄灵成在客店中吃酒,一时酒涌上来,拍案大骂蔡京、童贯等皆是误国奸贼。不想隔墙有耳,早被蔡京布在江湖上的眼线听了去,连夜飞马报入京师。蔡京闻报大怒,暗忖道:“这厮好生无礼,安敢谤讪朝堂重臣!”遂密遣心腹真茂,赍了枢密院钧旨,星夜赶往登州捉拿。

且说灵成被押在堂上,怨气冲霄,连声叫屈。那知州虽是个明白官,早看出其中另有隐情,却惧怕蔡京权势,不敢违抗,只得把惊堂木重重一拍,厉声喝道:“左右!且将这厮上了重枷,打入死牢,候旨处决!”只见两边衙役如狼似虎,将灵成颈上套了四十斤铁叶盘头枷,脚上钉了镣铐,推推搡搡,直押入死囚牢中。正是:才离虎穴龙潭险,又入天罗地网中。

且说灵成在那死囚牢里拘押多时,也是天罡星合当出世。正值登州府新旧官员交割,一时无人过问此案。忽一日,有个年近六旬的老禁子,悄悄对灵成道:“黄官人,你这场官司怕是要转了。新任本州兵马提辖相公,特地点名要见你,且随小老儿走一遭。”灵成听罢,心中暗想:“某与此人素昧平生,为何单要见我?”转念又想:“左右不过是个死,且去看他如何分说。”便拖着铁镣,随那老禁子出了牢门。正是:阎王殿前逢旧识,枉死城中遇故人。

黄灵成定睛看时,只见那提辖生得淡黄面皮,三绺掩口髭须,八尺以上身材,威风凛凛。那人抱拳笑道:“黄兄果然好眼力!某家便是新任登州兵马提辖,江湖上人称‘病尉迟’孙立的便是!”灵成听了这话,惊得半晌作声不得,呆立在原地。那孙立见他生得面如锅底,身长八尺,膀阔腰圆,端的是一条好汉,心下愈发喜爱,便道:“俺在东京时,早闻得你在校场力挫群雄的威名。后来听说蔡京那厮派心腹真茂将你下狱,如今真茂已调任兖州飞虎寨总兵。俺有意收你做个徒弟,不知你可愿拜在俺门下?”

灵成听罢此言,恰似拨云见日,慌忙倒身下拜,口中叫道:“恩师在上,受弟子三拜!”说罢“咚咚咚”连磕三个响头,直磕得青砖地面作响。孙立见状大喜,双手搀起道:“好个知恩的徒弟!你可愿在俺帐前做个亲随?闲时俺将这一身枪棒本事尽数传授于你。待他日立下功劳,也好挣个出身,不枉你这一身本事!”灵成闻言,如获至宝,当下应允不迭。孙立便命人去了刑具,换过衣衫,领着灵成出了牢门。正是:因祸得逢真豪杰,脱难又遇旧知音。

自此,灵成便在孙立帐下听用。那孙立但凡出城剿捕强人,必带灵成同往;闲时便将鞭法、枪棒尽数传授。灵成天资聪颖,又肯下死功夫,武艺日进一日。忽一日,孙立引轻骑追赶一伙流寇,不期中了埋伏。那伙贼人占住险要,箭发如雨。孙立虽勇,怎当得众寡不敌,看看要遭毒手。猛听得山后一声霹雳也似大喝:“贼子休伤俺师父!”只见灵成单骑飞至,抄起孙立失落的虎眼竹节钢鞭,舞动处恰似银龙出海,风雷大作。端的双鞭起处山岳摇,一声吼断水云寒。

那伙草寇几曾见过这般手段?登时溃不成军。孙立看得分明,暗自喝彩。回营后,特请巧匠打造一对盘龙戏水鞭赠与灵成。看那鞭时,端的:鞭身盘绕蛟龙纹,鞭梢暗藏追命针。灵成接过宝鞭,感激不尽,当即跪地叩首道:“师父大恩,弟子无以为报,情愿拜为义父!”孙立闻言大喜,搀起灵成道:“俺得这般好孩儿,强似得千军万马!”当下排设筵席庆贺,三军上下无不欢喜。正是:乱世相逢真父子,沙场并辔显英豪。

看那对盘龙戏水鞭时,端的非凡:

鞭长六尺六寸,通体镔铁打造,鞭身盘着九条蛟龙纹路,龙口皆衔着三棱透甲锥;鞭节处暗藏机关,稍一抖动便弹出寸许追命针;鞭梢铸作龙尾形状,边缘锋利如刀。舞动时但见寒光烁烁,龙吟隐隐,端的是一件神兵利器。

话说解珍、解宝兄弟因射得一只大虫,却被那登州毛太公并他儿子毛仲义、女婿王正设下毒计,反诬他兄弟两个做贼,陷在死囚牢里。乐和得知此事,慌忙报与孙新、顾大嫂夫妇知道。孙新闻听大怒,急请兄长孙立前来商议。那孙立有万夫不当之勇,当下定下一条妙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廿十回道不合黄樊分镳念恩义灵成拜师(第2/2页)

孙立唤过心腹灵成,附耳低言道:“吾儿可速往登云山走一遭,请邹渊、邹润叔侄前来相助。”灵成领了钧旨,披星戴月赶路。那邹氏叔侄本是江湖上奢遮的好汉,闻得孙提辖相召,当即拍案而起:“孙提辖但有差遣,水里火里不皱眉头!”立时点起三五十个精壮喽啰,各执刀枪,随灵成下山。众人会在一处,孙立按剑喝道:“今日定要叫那等贪官污吏晓得天理昭彰!”顾大嫂掣出两把雪花镔铁刀,孙新挺着点钢枪,邹渊叔侄各执趁手兵器,灵成亦掣出腰间宝刀。但见:

人人怒发冲冠,个个杀气盈眸。分明是一伙降魔太岁,哪里似寻常解厄星官!

众好汉杀入州衙,恰似猛虎入羊群。那些个差役捕快,平日里只会欺压良善,何曾见过这般阵仗?登时屁滚尿流,四散逃命。灵成当先撞开牢门,手起刀落,砍断枷锁,救出解珍、解宝。两兄弟见了众人,纳头便拜。孙立急道:“此处不是说话处!”众人护定两解,杀开血路冲出城去。后孙立又用计赚开祝家庄门,灵成随众好汉里应外合,一条钢鞭打得庄丁人仰马翻。正是:钢鞭扫处鬼神惊,好汉聚义显威名。众人收拾细软,星夜投奔梁山泊去也。这一去,直教:三十六天罡添虎将,七十二地煞聚英豪。

且说梁山泊大聚义之后,兵精粮足,连破数座州府,吓得那山东官员闻风丧胆。一日,灵成探得当年仇人真茂那厮,如今竟在飞虎寨做了总兵,不由得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暗忖道:“这狗贼当年在武举场上,使那下作手段害俺,致使俺功名不成,流落江湖。今日既知他在此,若不报仇,枉为好汉!”灵成当即去寻扑天雕李应,抱拳道:“哥哥容禀,小弟有个血海仇人,唤作真茂,如今在飞虎寨做总兵。这厮最是奸诈,当年害得小弟好苦。今日既知他在彼处,小弟愿随哥哥同去攻打,定要取这厮首级!”李应听罢,拍案怒道:“贤弟既有这等冤仇,岂能轻饶?俺这就点起人马,与你同去报仇雪恨!”当下擂鼓聚将,点起三千精兵,浩浩荡荡杀奔飞虎寨来。正是:仇人相见分外明,梁山好汉显威名。

且说那飞虎寨虽有千余守军,怎挡得梁山泊虎狼之师?李应把令旗一挥,三军并力向前。灵成更是一马当先,舞动双鞭杀入寨门。真茂那厮在敌楼上望见梁山军马势大,吓得魂飞魄散,慌忙披挂上马,往北门逃窜。灵成眼尖,早瞧见真茂背影,当即大喝一声:“奸贼!还认得当年武举场上的灵成么?”说罢拍马追去。那真茂听得脑后风声,回头见是灵成,惊得险些坠马。灵成追至近前,也不多言,手起鞭落,但听“咔嚓”一声,真茂天灵盖粉碎,当场毙命。正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寨中军士见主将已死,尽皆抛戈请降。李应收编降卒,对灵成笑道:“贤弟今日这番痛快!如今兖州守备空虚,何不乘胜追击?”灵成擦去鞭上血迹,朗声道:“哥哥但请吩咐,小弟这条性命愿随哥哥马首是瞻!”

李应点起三军,直取兖州。兖州守将闻得梁山泊好汉杀来,唬得三魂荡荡,七魄悠悠,只得强打精神出马迎敌。怎当得李应、灵成两员虎将,杀得那官军丢盔弃甲,大败亏输。那守将只得弃了城池,落荒而走。梁山兵马遂占了兖州,一面出榜安民,一面开仓赈济。满城百姓无不感戴,都道梁山好汉真乃仁义之师。

且说梁山好汉占了兖州,惊动朝廷。那官家龙颜大怒,陈希真统率大军征剿。这陈希真非比寻常,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一个是散仙真大义,一个是魏辅梁,皆有移山倒海之能。三番来打兖州,都被孙立、李应等好汉奋勇杀退。希真见强攻不下,暗生一计,教真大义、魏辅梁扮作投诚好汉,混入城中。这二人暗通城内奸细,趁夜偷开城门。官兵如潮水般涌来,梁山守军措手不及,登时大乱。孙立、李应等十一位头领各执兵刃,血战到底。怎奈贼兵势大,众好汉力战不支,一个个都做了断头将军。正是:自古英雄多壮烈,留得忠义在人间!

孙立见大势已去,急唤灵成道:“我儿快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灵成泪如雨下,跪地不起。孙立圆睁虎目,厉声喝道:“痴儿!莫要误事!“说罢绰枪上马,直取栾廷玉。那栾廷玉本是当世猛将,孙立若在平日,与他斗个五六十合不在话下。今日却因心悬爱徒,一个分神,被栾廷玉使个巧劲,生擒过马。

灵成在乱军中望见师父被擒,只觉肝胆俱裂。怎奈四下里官兵如蚁,只得咬碎钢牙,杀出一条血路,逃出兖州。原要回梁山求救,途中却听得百姓传言:孙立被那栾廷玉千刀万剐,首级悬在城门示众,灵成闻此噩耗,大叫一声,登时眼前一黑,口喷鲜血,跪倒在地,捶胸痛哭道:“师父!弟子不肖,不能与恩师报仇雪恨!“说罢以头抢地,血泪交流。正是:英雄末路悲风起,壮士断肠恨难平!

灵成自思无面目去见宋江,又恐吃官府拿了,当下咬碎钢牙,掣出解腕尖刀,往自家脸上横竖划了十数道。但见鲜血迸流,面目全非。从此隐姓埋名,改作孙姓,回到故里,每日只是砍柴度日。不上半年,形容枯槁,乡里但道是个哑巴樵子,哪个识得他原是梁山灵成。

且说灵成隐姓埋名,每日只在那山间打些柴薪度日。虽是好汉落难,却端的枪棒功夫不曾荒废。这一日担着柴担往市井叫卖,正行间,忽见街角五七个泼男女围住个妇人,扯衣拽袖,口里不干不净。那妇人惊得面如土色,挣扎不得。四下里看的人虽多,都惧怕这伙凶徒,哪个敢来劝解?

灵成见状,心头火起,大踏步抢上前去,厉声喝道:“兀那撮鸟!青天白日里欺侮良家妇女,是何道理?“那为首的泼皮回头看时,见是个衣衫褴褛的樵夫,便冷笑道:“哪里钻出来的穷汉,敢来管老爷的勾当?趁早滚开,饶你一顿拳脚!“

灵成性如烈火,听得这般言语,更不答话,抡起手中扁担,照着那厮顶门便打!只听得“喀嚓“一声响,正打在泼皮天灵盖上,直打得那厮眼冒金星,踉踉跄跄倒退数步。那泼皮定住身形,暴跳如雷,怪叫道:“小的们,与我结果了这厮性命!“

众泼皮发一声喊,齐拥上前。灵成冷笑一声,将身一闪,使个“猛虎下山“势,右拳如流星赶月,早打翻五六个泼皮。但见那几个无赖口中喷红,满地打滚,只叫得苦。那为首的泼皮见不是头,自恃学过几路拳脚,怪叫一声,抢步上前,使个“黑虎掏心“直取灵成面门。灵成不慌不忙,将头一偏,反手使个“霸王开弓“,这一拳正着心窝。好拳!但见那厮如同断线风筝,恰似败叶随风,直跌出三丈开外。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登时了账。

那几个泼皮见头领毙命,唬得魂飞魄散,发一声喊,四散逃窜。灵成也不追赶,转身扶起那妇人,温言问道:“娘子可曾伤着?”那妇人整了整衣衫,深深道个万福:“多蒙好汉救命之恩,奴家并无大碍。”抬眼细看时,但见这樵子虽是鹑衣百结、相貌凶恶,却自有一番英雄气概。又问道:“敢问恩人尊姓大名?他日也好报答。”灵成略一踌躇,道:“小可姓孙,乃东村打柴的。前岁上山砍柴时失足坠崖,幸得同行相救。只是醒来时前事尽忘,连相貌也毁了。”毛熙薇听罢嗟叹,道:“孙大哥救命大恩,奴家没齿难忘。奴家姓毛,双名熙薇,家兄现任江州兵马都统制,人称‘玄刀符将’周循晨。今日原是替叔父进城抓药,不想撞着这伙强人,幸得好汉搭救,奴家这里拜谢了!”

且说灵成正与毛熙薇叙话,忽见南门烟尘蔽日,杀出一彪军马。当先一员大将,怎生打扮?但见头戴凤翅银盔,身披锁子连环甲,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手持一杆天涯咫尺枪,腰悬一张折木宝雕弓。端的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那将官勒住战马,抱拳唱个肥喏道:“小可乃莱州兵马都统制龙籍壹是也。适才在城楼上观得壮士拳脚功夫端的了得,特来相请,好汉这般手段,埋没在市井中岂不辱没了?不如随俺去莱州做个都头,强似在此间打柴度日!”

那灵成听得此言,当即抱拳还礼道:“蒙龙大人青眼相看,小可愿效犬马之劳。“原来这灵成自毁容以来,终日闷闷不乐,今日得遇识货的官长,顿生知遇之感。又见这龙籍壹气宇轩昂,竟不由地生出几分亲近之意。毛熙薇急忙上前拱手道:“既然孙兄有意报效朝廷,奴家不敢强留。他日若路过江州,定要来寒舍吃杯淡酒。”当下灵成取了那根挑柴的扁担,向众人唱个大喏,翻身跃上龙籍壹亲兵让出的战马。正是:蛟龙终非池中物,风云际会便腾空。

有诗为证:

粗布衣衫不掩威,疤痕满面显雄姿。

一朝得遇识货主,便教猛虎出林时。

且说灵成在莱州军中效力,不觉三载光阴。这夜正值三更时分,忽觉帐内异香氤氲。朦胧之际,耳畔听得有人轻唤:“天恶星君,天恶星君。”灵成猛然惊醒,睁眼看时,却见两名青衣女童,手执九瓣莲花灯,立于榻前。灵成慌忙起身,叉手道:“二位仙姑莫不是认差了人?小可不过是个凡间武夫,怎当得星君尊号?“那女童掩口笑道:“星君休要推托。今奉九天玄女娘娘法旨,特来相请星君往玄女宫议事。”话音未落,那女童手中莲灯骤放万道金光。灵成只觉脚下一轻,身子竟随风而起。但见祥云托足,瑞霭随身。穿九霄如履平地,渡银河似跨虹桥。

有诗为证:

祥云托足生紫烟,星河倒悬在眼前。

原是一枕黄粱梦,谁知仙缘早注定。

不多时,三人便到一座宫殿,灵成抬头看时,但见那金字牌匾上明晃晃錾着“玄女宫“三个大字。灵成进得殿来,扑翻身便拜,伏在地上,头也不敢抬。那玄女娘娘端坐莲台,喝道:“天恶星,休要作这般模样,且起身说话!”灵成爬将起来,叉手禀道:“娘娘容禀,小人只是凡世一个浊骨凡胎,怎敢当天上星宿临凡?”九天玄女娘娘笑道:“你这厮好不省得!你本是地勇星门下弟子,如何推说是寻常俗子?”

九天玄女娘娘道:“你有所不知,玉帝见雷将等人下界,诛杀了宋江等旧日罡煞,龙颜大怒。即差太白金星往青城山放了另一伙罡煞下凡。又恐你等敌不过雷将散仙,特命太上老君遣十一曜、二十八宿下界相助。”灵成闻言,如梦初醒道:“敢莫莱州几位将军与俺都是天上罡煞临凡?日后要同上梁山聚义?”玄女笑道:“正是这个道理,此乃天数使然。只是机缘未到。”灵成倒身下拜道:“既如此,求娘娘开恩,容俺见师父一面。师父对俺有栽培之恩,不敢忘怀。”玄女点头道:“这个自然。”

只见一人缓步而出,声若洪钟道:“灵成我徒!自兖州一别,已是数载春秋。不知徒儿武艺可曾精进?”灵成定睛一看,此人生得八尺长短身材,淡黄面皮,腮边微有髭须。眼如丹凤,眉似卧蚕,身穿一领青绸战袍,腰系一条狮蛮带,脚下蹬一双抓地虎快靴,正是师父病尉迟孙立,登时扑翻身便拜,抱住孙立嚎啕大哭道:“师父明鉴!徒儿日夜不敢忘师父教诲。他日若在阵前活捉了栾廷玉那厮,定不顾甚么师门情分,定要取他首级,以报师父大恩!”孙立闻言,以手抚其背道:“好孩儿!为师闻得此言,心中甚慰!”

灵成与孙立二人叙说旧情,不觉已过了半个时辰。九天玄女娘娘启朱唇道:“地勇星、天恶星,时辰已到,天恶星该回凡间去了。”黄灵成慌忙倒身下拜:“娘娘容禀,不知弟子那澜涛师兄、范则师弟,如今却在何处?”九天玄女娘娘微微摇首道:“天机不可轻泄,待机缘到时,自有相见之日。”

灵成只得拜别玄女娘娘,一步三回头,眼巴巴望着孙立。刚迈出殿门,正待要问个仔细,忽觉背后两个女仙使力一推。灵成脚下踏空,大叫一声“啊呀“,猛然惊醒,却是黄粱一梦。灵成坐在床上,把梦中玄女娘娘言语细细思量,暗忖道:“既是天意如此,俺且耐着性子等候。”便依着娘娘指点,暗地里打点行装,准备来日之事。这一下,有分教:成名立威望,妙算破敌显。诸位看官黑面灵官黄灵成前事已然概述明了,而要知那神飞卫龙籍壹究竟是否归顺梁山,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