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两宋英雄传 > 第卅四回 设埋伏秦少保遭缚 献良策王都监

两宋英雄传 第卅四回 设埋伏秦少保遭缚 献良策王都监

簡繁轉換
作者:萧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4 16:09:29 来源:源1

第卅四回设埋伏秦少保遭缚献良策王都监逞雄(第1/2页)

《鹧鸪天·拟倩女离魂》

淡月微云夜欲阑,梨花院落梦魂单,罗衣暗惹秋千影,玉指频调锦瑟弦。

灯烬落,漏声残,幽情无计托青鸾,离魂不倩香车送,自踏清霜到谢坛。

诗曰:

松风谡谡夜堂幽,三尺孤坟艳未休。

灯下芳魂频乞画,花间冷魄偶吟讴。

已迷烟月生前约,暗损铅华镜里愁。

多少痴情消不尽,空教香骨葬荒丘。

上回说到,逍遥仙卢忆泽与过天星耿时了在两军阵前一场好杀。但见卢忆泽卖个破绽,使个“袖里乾坤”的法门,将耿时了掀下马来。官军摆下八门金锁阵,花凤梧便叫郁衡晨、周循晨二人前去破阵,卫州都监澹应铉、潍州都监倪宇燃二将,一时失手,俱被生擒,两边见死伤甚重,各自鸣金收兵。正是:仙家妙法降魔将,官军阵前损兵威。

且说梁山寨中,殷浩收兵回营,传令三军好生将息。次日天明,聚义厅上早升帐幔,众头领雁序两行。殷浩传令将擒获的澹应铉、倪宇燃两名都监押解厅前。不移时,小喽啰推搡二将上厅。但见那澹应铉面如重枣,凛凛有丹心之色;倪宇燃虎目圆睁,赫赫存忠义之威。虽是绳索缠身,兀自挺立不跪。殷浩急离交椅,降阶而下,口称:“怠慢虎威,万望恕罪!”亲解其缚,延之上座。便教献酒割肉,与二人压惊,殷浩执盏告道:“某观二位将军,皆世之豪杰。怎奈朝廷昏昧,奸佞盈朝,忠良之士多遭残害。吾等聚义梁山,非图悖逆,实欲替天行道,拯黎民于水火。将军若蒙不弃,请共襄大义。”言未绝,澹应铉忽见杨耀在侧,惊问:“杨兄弟亦在此耶?”杨耀大笑出列,抱拳道:“殷哥哥义薄云天,小弟早已倾心归附。二位何不共聚大义,不负平生本事?”倪宇燃拊掌叹曰:“真乃惺惺相惜也!既蒙义士厚爱,某等愿执鞭坠镫。”殷浩大喜,即取金银彩缎赏赐,又拨精悍喽啰百人充为亲随。当日山寨排宴庆贺,不在话下。

殷浩闻言大喜,当下分拨座次,便杨耀去那姜欢宸上首坐了,澹应铉去那刘仝超下首坐了,倪宇燃往赵烬明上首坐了。一面唤过曹佳华、钟子敏两个,吩咐下去整治筵席;一面又差沈峻熙、韩昊旭,各带精壮喽啰,去那官军营盘左近巡风探哨,打探官军动静。正是:分宾列坐排筵宴,遣将巡营探敌情。

筵席正酣时,只见烈镋将杨耀离座起身,双手捧一卷图册献上。殷浩并众头领展开看时,那图上玄甲军阵势森严,铁骑如云,端的是水泄不通。众好汉看了,面面相觑,俱各叫苦。忽见澹应铉拍案而起,叫道:“哥哥休要忧心!前日子晦兄曾对小弟言及,这玄甲军原是唐朝太宗皇帝亲练的精兵。那玄甲骑士皆披玄铁重铠,连战马亦覆铁甲,冲阵之时势如崩山。然重骑虽猛,必有破绽。若使钩镰枪手伏于阵前,专钩马足;再差板斧力士突入阵中,劈砍甲胄。但见马倒人翻,前军乱时,后军自溃。任他千军万马,管教他土崩瓦解!”

众人听罢,俱各恍然。但见陆丹婷、花凤梧、马瑜筠三位女杰,一齐近前细观图册。陆丹婷舒玉指,点定落夕谷处,朱唇轻启,声如裂帛:“哥哥且看,此谷名唤落夕,两壁陡似刀削,形同袋囊,正是天设伏兵之所。若遣一彪精兵暗伏谷顶,再使轻骑诱敌。待那陈黯之引军入彀,但听号炮响处,滚木礌石齐下,先断其归路。那时前后夹攻,任他玄甲铁骑怎地骁勇,也教他骨碎筋摧,片甲难回!”殷浩见众头领皆无异议,便掣出令箭,朗声发令。那姜欢宸与潘森二人,立时点起两千名惯使开山大斧的彪形喽啰;楚楠与秦岳,亦精选两千名钩镰枪手。又令柏宇晨、张洪凯各引五百健卒,暗藏硝石火把,星夜先往落夕谷两侧埋伏。六位好汉接了将令,齐齐唱喏,各整顿兵马,披挂上马,踏着月色而去。

且说郓城县内,那陈黯之见又折了两员都监,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捶胸顿足,仰天长叹道:“天丧我也!天丧我也!”帐下官兵个个面如灰土,怨声塞巷。有那胆怯的,早把枪棒丢在墙角;性躁的,只顾收拾细软包裹。看官试想,这般军心似风中残烛,士气如雪消春水,官军安得不败?正是:蛇无头不行,兵无主自乱。

后人有诗为证:

郓城兵马似蓬飘,将损兵折士气消。

自古行军贵锐气,军心一散怎开交?

次日晌午时分,但见梁山军马在郓城门外排开阵势,擂鼓摇旗,骂声震天。那陈黯之在城楼上听得怒火中烧,急点小叔宝秦子豪、过天星耿时了、宋信、宋义四人,率领余下玄甲军,披挂整齐,杀出城来。这边厢精尉迟王嘉兴、银枪手罗子阳、壁山兔李志澄、钢剑将李凌天四人各领本部人马,紧守城池。但见城门开处,烟尘滚滚,两军对圆。

且说梁山军阵前,殷浩端坐青罗伞盖之下,远望敌阵动静,忽抚掌大笑迫不及待道:“妙哉!军师神机,这厮果堕彀中矣!”言未绝,对阵门旗开处,一将跃马而出,乃宋信也。手持一条大杆刀,口中叫骂不止,阵中张奕煦听得,怒发冲冠,目眦尽裂,大喝一声:“腌臜泼才,安敢辱我梁山!”纵坐下嘶风赤兔马,倒提手中紫金雕虎刀,如一团火云卷出阵前。二将更不搭话,刀光交错,铿锵之声震于四野。战不下三五合,张奕煦伴输诈败,虚晃一刀拨马便走。宋信不舍,骤马追来,举刀望后心便劈。张奕煦忽地扭身,闪过来刀,就势抡转宝刀,恰似电光乍现,喝声:“着!”但见:刀芒过处,猩红迸溅;铠甲崩裂,肝肠俱断。可怜宋信措手不及,被拦腰斩作两段。上半身犹擎刀欲劈,下半身尚跨鞍未落。霎时间血喷如雨,五脏淋漓,两截尸首砰然坠地,惊得对阵旗幡乱抖。殷浩在伞盖下抚髯长笑,令旗指处,三军呐喊,声震云霄。梁山阵上三军呐喊,声震天地。正是为凌振、石勇、李义三位好汉报了血仇。

且说陈黯之见宋信被斩,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正待挥军掩杀,却被耿时了拦住马头劝道:“哥哥且息雷霆之怒。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如先遣一哨人马,探他虚实。”陈黯之闻言,强压怒火,对秦子豪道:“贤弟可与宋义将军打头阵,务要小心行事。俺且回城调度兵马,以为后应。”这秦子豪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使一对镔铁锏,重有六十余斤,当下慨然应道:“兄长放心,小弟定不辱命!”说罢与宋义点起七百玄甲精兵,但见铁甲映日寒光闪,战马嘶风杀气腾腾,秦子豪双锏一挥,大喝一声,领着人马如猛虎下山般冲杀过去。梁山军见了,竟不接战,虚晃一枪便往落夕谷方向败走。正是:猛虎扑食空费力,狡兔三窟早有谋。

且说那秦子豪引兵追至落夕谷口,忽觉四下里阴风飒飒,吹得旌旗猎猎,草木皆兵。当下按住双锏,急唤宋义道:“贤弟且住!这伙贼寇败走蹊跷,此谷地势险恶,崖陡林深,最是埋伏之处,恐中彼奸计……”言未绝,只听得谷顶上一声梆子响,山谷应声,如鬼哭神嚎。急抬头看时,但见山崖上转出两个恶煞来:一个是太岁星柏宇晨,一个是丧门星张洪凯,各执明晃晃腰刀,寒光射目。喝声未落,刀光闪处,咔嚓一声,早将绑着巨石的绳索斩断。登时间,一块千斤巨石轰隆隆滚将下来,恰似:天崩地裂惊雷响,岳撼山摇鬼神惊。那巨石翻滚而下,不偏不倚,正砸在谷口窄处,轰然一声,竟将秦子豪前军与宋义后军生生隔断。七百玄甲军登时首尾不能相顾,人马自相践踏,乱作一团。正是:中计方知兵法妙,临危始觉地形凶。

且说宋义正行间,忽见山道被巨石阻塞,心下惊疑,急令三军退兵。方欲回马,只听得山坳里轰天雷一声炮响,转出一彪军马,当先一员猛将,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但见:头戴镔铁盔,霜雪凝寒光;身披锁子甲,连环映日芒。手中虎头湛金枪,胯下千里赤云骢。面如冠玉含杀气,眼射金光慑人魂。不是别个,正是梁山泊上好汉,金眼龙张明峻。宋义见了,肝胆皆裂,暗忖:“今日却撞了阎王!”只得咬定牙关,挺剑纵马来战。两马相交,枪剑并举。斗不到十合,宋义只觉得臂软筋麻,剑法散乱,那柄剑好似有千斤之重。张明峻卖个破绽,让宋义一剑刺空,回身却把金枪舞得如风车也似,大喝一声:“着!”只听“铮”的一声,宋义手中剑早飞向半空。说时迟那时快,张明峻就势一枪,恰似银蛇出洞,直透咽喉。可怜宋义一个将军,怎敌得这般神威?登时血溅荒草,尸横马下。那三百五十玄甲军见主将丧命,发声喊,齐丢兵刃,拜伏于地,愿降好汉。

正是:

主将阵前亡,三军尽卸甲。

若非明主纳,谁肯顺梁山?

且说秦子豪引着玄甲军马,正待冲出谷口,猛听得四面梆子声响彻山谷,恰似骤雨打芭蕉。说时迟那时快,两边草丛中忽地伸出数十把钩镰枪,明晃晃恰似银蛇出洞,专钩马足。那些战马吃痛,悲鸣倒地,马上军士滚落尘埃。还未等爬起,早被两翼抢出大斧手团团围住。原来殷浩、陆丹婷早有将令:“只要活的,不要死的。”因此众军士手下留情,只砍甲胄,不伤性命。不过半盏茶工夫,三百五十名玄甲精兵,一个个都被捆缚得结实,恰似端午的角黍一般。但见绳索捆缚如粽子,铁甲卸去似剥葱。正是:钩镰枪出如闪电,大斧兵来似旋风。

有诗赞秦子豪曰:

铁骨铮铮抗强敌,金锏翻飞护周遭。

梅花一笑傲霜雪,独挡千钧展宏图。

英雄虽败犹荣光,后世铭记不遗忘。

战场归来名更响,子豪事迹传四方。

且说那飞将楚楠与泰山秦岳,蓦地从草窠中跃出,双马并驰,早截住秦子豪去路。子豪见二将骤至,全无惧色,手中双锏舞动如风,劈面迎敌。三骑马转灯儿般厮杀,斗经三十余合。但见锏影纵横,枪芒闪烁,直杀得征尘蔽日,喊声震天。秦子豪越战越奋,双锏使得神出鬼没。秦岳却觉臂麻筋软,枪法渐散。子豪觑得真切,卖个破绽,喝声:“着!”左手锏如银蛇出洞,正中秦岳左肩。但听咔嚓一声,护肩镜应声而碎。秦岳大叫一声,倒撞下马。众军士急抢出,拚死救回本阵。楚楠见折了同伴,怒从心起,一杆方天画戟使得如泼风也似。子豪方战二十合,气力已怯。楚楠忽地卖个破绽,纵马斜冲。子豪急待要赶,早被楚楠轻舒猿臂,款扭狼腰,只一挟,离了雕鞍。楚楠擒得敌将,鸣金收兵,径回营寨去了。

正是:

双锏难敌英雄手,一朝失陷虎狼营。

叔宝奋挡万人勇,虎将生擒显威风。

且说陈黯之引败残兵马回城,急遣精细探马,打探秦子豪、宋义消息。未及半个时辰,但见探子飞马奔回,滚鞍下马,气急败坏叉手禀道:“祸事了!秦都监与宋都头行军至落夕谷,忽遇强人伏兵。秦都监虽奋神威,连斗数将,终是寡不敌众,被那伙贼人生生挟去。宋都头血战到底,已然殉国。七百玄甲军尽数陷于贼手!”陈黯之听罢,如遭雷击,面色骤变。旁立耿时了急上前拱手道:“小弟筹划不周,致有此失,万望兄长恕罪。”陈黯之勃然大怒,目眦尽裂,喝道:“你这厮莫不是与梁山私通款曲?若非你献此毒计,我军安得遭此大败!”耿时了跌足叫屈道:“小弟赤心报效,天地可鉴!兄长何出此言?”陈黯之嘿然不语,忽将公案一拍,拂袖而出,径自离了县衙。耿时了独立堂下,面如土色,暗自思忖:“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今日无端见疑,异日必遭毒手。不如早投梁山,寻俺师父吴学究,强似在此受腌臜气!”当下收拾细软,欲要趁夜溜出南门,望梁山泊方向疾奔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卅四回设埋伏秦少保遭缚献良策王都监逞雄(第2/2页)

正是:

计策未成反见疑,英雄一怒投山去。

忠心反被疑心误,良策终须另谋途。

当夜,陈黯之密唤李凌天、王嘉兴、李志澄、罗子阳四人入内。掩上房门,烛影摇红,陈黯之低声道:“今日阵前,那耿时了劝俺拨一支人马探贼虚实,俺便遣子豪兄弟与宋义将军前去。不想竟遭此大败,折了宋义,子豪亦被擒去。想必众兄弟已知。”四人俱各点头,面色凝重。

陈黯之又道:“俺听得本城百姓言道,这耿时了早年曾拜罗真人为师。那罗真人不是别人,正是梁山贼首卢忆泽的师父。他却隐瞒此事,今日又使子豪、宋义中伏,莫不是梁山派来的细作?”李凌天沉吟道:“哥哥多虑了。他若是细作,何必下山来助俺们?”罗子阳摇头道:“李兄之言虽是有理,然昔日梁山破郓城,曾使凌振、石勇里应外合。贼人惯用此等诡计,不可不防。”王嘉兴拍案怒道:“若他果真是梁山奸细,俺们须早作打算,休教中了圈套!”陈黯之颔首,便与众兄弟密密计议。正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众人正踌躇间,王嘉兴忽地拍案而起,叫道:“哥哥休忧!小弟倒有一计在此。”陈黯之与众将忙问端的。嘉兴道:“明日哥哥可整军出战,向梁山贼寇挑战。小弟愿为先锋,与他厮杀。若见小弟败阵,哥哥便率玄甲军从侧翼突袭,直取贼首。如此里应外合,必能建功!”李志澄皱眉道:“此计虽妙,只怕贼人诡计多端,反堕他圈套。”罗子阳却道:“王兄此计正合兵法虚实之道,不妨一试。”陈黯之沉吟良久,指节轻叩案几,见别无良策,只得拍案道:“既如此,明日便依计行事!众兄弟各自整备军马,小心行事。”当夜无话。但见:星斗横斜,刁斗声传寒夜;旌旗掩映,将军坐待天明。当夜无话。正是:巧设连环计,要捉梁山将。

却说梁山泊内正清点战果。这一役生擒玄甲军五百余众,阵斩宋信、宋义兄弟。众好汉将二人首级供在后堂,焚香点烛,祭奠了轰天雷凌振、石将军石勇在天之灵。少顷,刀斧手押着秦子豪上得堂来。那殷浩连忙起身,亲手解了绑绳,扶至正中,温言劝道:“将军武艺超群,豪气过人,何不共聚大义,替天行道?”子豪环视堂上,但见杨耀等旧相识俱在,又见众好汉意气相投,肝胆相照,不由叹道:“既蒙厚爱,敢不从命?”殷浩大喜,当即请子豪在邢彦钦上首落座。一时间忠义堂上大摆筵席,众好汉大碗斟酒,大块切肉,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好不热闹。正是:英雄惜英雄,好汉识好汉。

次日五更,天色未明,官军营中早已炊烟四起。众军埋锅造饭,饱餐战饭。王嘉兴顶盔贯甲,点起三千精兵,擂鼓三通,呐喊震天,直扑梁山营寨,到得寨前,王嘉兴勒马横枪,厉声喝道:“梁山草寇,速来纳命!”声如裂帛,惊起寒鸦数只。早有探事喽啰飞报中军。殷浩闻报,冷笑一声:“这厮如此无礼!”随即披挂上马,引一彪军马出营列阵,两军对圆,殷浩在门旗下细观王嘉兴,此将头戴一顶凤翅绣龙盔,体衬一副乌金镔铁铠,外披一件绣花白束袍,生得面色黝黑,双目如虎,两道粗眉,腮边细须,七尺五六身材,手中紧握一杆龟背驼龙枪,腰悬一条十三节水磨钢鞭,坐下一匹乌云抱月马,殷浩看罢,心中暗忖:“好一员猛将!”端的是:尉迟再世,黑煞临凡。怎生打扮?有诗为证:

嵌宝盔缨火燎,乌金铠甲龙盘。

绣花战袍云裁,狮蛮带束星环。

铁锏寒光射斗,龙驹蹄裂关山。

丹心扶保社稷,虎威扫靖尘寰。

有诗赞嘉兴曰:

凤翅龙盔耀日寒,乌云抱月震雄关。

驼龙枪扫千军退,竹节鞭挥百将残。

黑面虎睛神鬼惧,粗眉戟胆地天寒。

若非星宿临凡世,定是修罗下九渊。

亦有五字小诗曰:

盔映寒星冷,枪横朔气深。

鞭响惊神鬼,乌云抱月吟。

王嘉兴挺一枝龟背驼龙枪,跃马出阵,厉声高叫道:“无知草寇,谁敢上前与吾决一死战!”梁山阵中,秦岳闻言大怒。原是前番失利,正憋着一腔无名业火,直冲顶门。当下咬碎钢牙,挺手中镔铁皂缨枪,大吼道:“泼贼休得猖狂,秦岳来也!”拍马直取嘉兴。两马相交,双枪并举。一个枪似怪蟒出洞,一个枪如毒蛇吐信。翻翻斗了十数合,秦岳枪法渐乱。王嘉兴觑得亲切,卖个破绽,佯输诈败。秦岳不舍,拍马赶来。嘉兴忽地从腰间抽出十三节水磨钢鞭,回身大喝一声:“着!”鞭如闪电,正中秦岳后背。只听得一声响,秦岳翻身落马。梁山阵上众人急救回营。嘉兴立马横枪,以枪尖点地,呵呵大笑。正是:将军妙算施英勇,虎将须臾失壮怀。

谢云策在阵前瞧得真切,不由心头火起,大喝一声:“贼将休得逞强,谢云策来也!”话音未落,已拍马飞出。但见他手中灭天吞虎枪一抖,枪缨散开如血,直取王嘉兴面门,嘉兴见来将气势不凡,不敢怠慢,急挺龟背驼龙枪相迎。两马交错,双枪并举,斗在一处。这一个枪出如蛟龙探海,那一个枪迎似猛虎离山。枪尖相碰,铮铮作响,火星四溅。二将鞍上各逞平生本事,一来一往,战作一团。两边军士擂鼓助威,喊声震天,二人斗到十合之上,枪法愈紧。谢云策枪疾马快,王嘉兴沉稳老练。又斗十合,云策虚晃一枪,拨马便走。嘉兴大喝:“哪里走!”纵马急追。不料云策忽地回身,右手早抽出鎏金虎头锏,挟风雷之势打下。嘉兴眼疾手快,急举枪杆架住,只震得双臂发麻,心中暗惊:“好力气!”战至三十回合,仍不分胜败。二将心有灵犀,同时拨转马头,各归本阵。谢云策挂住长枪,王嘉兴也将驼龙枪插在地上。几乎同时,云策抽出另一条鎏金虎头锏,嘉兴抽出水磨钢鞭,两般重兵器在手,二将更不答话,复又拍马相迎。但见金锏舞动如乌云压顶,铁鞭挥出似黑蟒翻腾。锏来鞭往,金铁交鸣之声震耳欲聋。真个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边军士看目瞪口呆,鼓手竟忘了擂鼓。

话说王嘉兴与谢云策又斗了二十回合,两般兵器上下翻飞,仍不见高下。嘉兴忽地虚晃一鞭,拨马跳开战圈,叫道:“少歇!这般斗法,便是斗到明日这时,也难分胜负!”云策收住双锏,冷笑道:“你这厮又要什么花样?莫不是怯战了?”嘉兴大笑:“非是怯战!俺听闻当年尉迟敬德归唐时,与秦叔宝三鞭换两锏,传为美谈。今日你我各使鞭锏,何不效仿古人,立个规矩:你打我三锏,我打你三鞭,不许遮拦,不许闪躲,各凭本事硬接。这般方才见得真手段,显出梁山好汉的气概!”云策闻言,豪气顿生:“妙极!正合我意!便依你这规矩。却不知谁先谁来?”嘉兴道:“既是俺提的,便让你先打!”说罢纵马回阵,取来一面熟铜护心镜悬在胸前,又将铁盔系紧。云策亦不怠慢,催马回营换了一副加厚掩心甲。两下里重整衣甲,复出阵前。三军屏息。这一场真个是好厮杀:枪来鞭往惊神鬼,恰似叔宝战敬德。直杀得征云惨淡,天日无光。怎生见得?但见:

杀气弥空,征尘蔽日。一个似秦叔宝再世,金锏舞动鬼神愁;一个如尉迟恭重生,铁鞭挥来山岳裂。这个似颠狂雄狮争食,那个如忿怒猛虎争王。真个是:麒麟斗狻猊,各逞威风无胜败;蛟龙战虬蟒,俱施手段怎输赢?

话说云策、嘉兴二人立定规矩,王嘉兴高声叫道:“既恁地时,请先动手!”谢云策更不搭话,摆开架势,手中一对鎏金虎头锏舞动如飞,化作一团金色旋风,口中喝道:“仔细看锏!”话音未落,早已纵马直取嘉兴。但见他左手锏抡圆,带起一阵恶风,照定嘉兴天灵盖便劈。嘉兴不慌不忙,双腿紧夹马腹,将十三节水磨钢鞭横举过顶。只听铛啷啷一声巨响,火星迸射,恰似雷公击铁,电母抛梭,早已将这一锏稳稳架住,云策见嘉兴架住此锏,心下暗喝一声彩,更不怠慢,纵马回旋时右手锏又挟风雷之势劈来。嘉兴见那锏来势凶恶,急将双鞭舞动,好似银蛇盘空,又似雪浪翻涌。倏地横鞭一架,恰如金刚拦路,火星四溅。云策心下暗忖:“这厮鞭法倒也了得!然吾师曾授撒手锏秘技,今日合当见功。”看官须知,这撒手锏非同小可,双锏翻飞惊神鬼,一掷乾坤定死生。毕竟怎生道理?且听在下道来。原来这撒手锏乃秦叔宝祖传绝技,正是:“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昔日常在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此锏法共分九路三十六式,暗合天罡地煞之数。最利害处却在末路,佯装力怯卖个破绽,待敌将追逼时,陡然翻身掷锏,那锏去时如流星赶月,带着千斤坠劲,任是铁甲兜鍪也立时粉碎。正是:“双锏犹藏霹雳手,一声断喝丧敌胆。”

却说云策虚晃一锏,拨马便回本阵。嘉兴喝道:“莫不是要认输耶!”遂催动乌云抱月驹,将十三节水磨钢鞭悬于腰中,提着手中龟背驼龙枪,纵马追来。不料云策蓦地回身,霹雳也似一声大喝:“看吾撒手锏!”话音未落,早扭转身形,一道锏光如流星赶月,破风而至。嘉兴措手不及,正中左肩。只因云策怜惜其武艺了得,只使二分气力,这一锏虽着肉,却不曾伤他性命。又顺势递出银枪,点在其肩吞兽护甲之上。嘉兴坐不稳雕鞍,翻身落马。玄甲军士见主将败阵,发喊上前欲救,却被嘉兴厉声喝止。那嘉兴痛入骨髓,手中钢鞭坠地。云策催马近前,拾起双鞭,却不施杀手,只于马上拱手道:“承让了。”嘉兴卧于地上叹道:“好个撒手锏!俺今日输得心服口服。”

有诗为证:

昔有尉迟鞭换锏,今看嘉兴效先贤。

钢鞭起处风云变,铁锏落时山岳颠。

豪气贯冲星斗寒,英风激荡战袍翻。

阵前赌赛真手段,千古应传壮士名。

又说云策闻言,勒住战马,回身抱拳道:“贤弟这鞭里夹矛的功夫端的了得!既如此,咱们改日再战!”说罢,二人各自收兵回营。两军将士见了,无不喝彩。

此一战可谓双方军士皆有折损,这一下,有分教:忠肝义胆聚英豪,江湖路远志士高。慕名而来师弟拜,义薄云天结新袍。烽火连天郓城危,群龙无首待援朝。一声令下风云变,众将归心似箭潮。这一回由此结束,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