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奋斗! > 第20章 胜利是检验明君的标准 求收藏,

崇祯的奋斗! 第20章 胜利是检验明君的标准 求收藏,

簡繁轉換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7 16:19:04 来源:源1

跪在勋贵队列边缘的晋商王登库,原本也和定国公徐希皋等人一样,对这支“疲敝之师”嗤之以鼻。他心中盘算着如何应对可能的查税。

如今这皇上办事太毛糙,不仅逼着阉党的官员交议罪银,还想对勋贵侵占的军田下刀子!查到晋商头上大概也是早晚的事情吧?

一定得早做准备啊!

然而,当那股浓烈到令人窒息的咸腥腐臭扑面而来时,他下意识地抬头。目光扫过那些被盐粒半掩的可怖头颅。

突然,他的目光死死钉在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徐启年肩扛的长枪上!

那枪尖下串着的第三颗头颅,虽然被盐渍和血污覆盖了大半,但左侧太阳穴附近一道狰狞的刀疤,以及那扭曲却依稀可辨的五官轮廓,如同闪电般击中了他!

王登库浑身剧震!他常年往来宣大、蒙古,与朵颜卫台吉束不的做过多次交易,甚至曾在一次宴饮中近距离见过这位桀骜不驯的蒙古首领。

那道刀疤,是束不的年轻时与人争抢女人留下的标记,他曾亲口炫耀过!

“束......束不的?!”王登库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的惊呼。声音不大,却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他身边的几个勋贵家丁闻声诧异地扭头看他。

王登库猛地低下头,额头死死抵住冰冷的砖面。身体却控制不住地剧烈颤抖起来。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里衣。

束不的!真的是束不的!那个纵横燕山东麓,掌控着张家口到辽东商路,那个他不久前还奉上厚礼以求庇护的蒙古枭雄......他的头颅,此刻竟像只猪头一样被盐腌着,串在明军的长枪上,在这北京城的安定门内示众!

一股刺骨的寒意,瞬间从王登库的尾椎骨窜上头顶!

他这些年可没少往口外走私铁器和火药!而朵颜卫和喀喇沁蒙古的属地又是通往大金国地盘的必经之路......小皇帝如果真的夷平了大宁,会不会发现什么?

“呕......”再也抑制不住,道旁跪迎的人群中,终于有人彻底崩溃,当场呕吐起来。

更多的人则是脸色惨白如纸,浑身抑制不住地颤抖。强烈的恶心感过后,其中的不少人也终于感觉到了一阵阵的恐惧。

这小皇帝......哪里是什么好大喜功的少年?分明是......分明是杀神降世!

六七千颗!

全是鞑子头!

盐腌的!

臭的!

连束不的的脑袋都挂在这里!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些狰狞的头颅,十几天前,是真正长在活蹦乱跳、凶残嗜杀的鞑子脖子上!

这意味着那支他们刚刚还鄙夷为“疲敝之卒”的亲军,是踏着尸山血海走回来的!这意味着所谓的“大捷”,是实打实的犁庭扫穴,是灭顶之灾!

这意味着蓟镇大捷......是真的!

一次砍了六七千鞑子的头!连束不的都没跑掉!

这“捷”......何止是大?这是泼天大功!是太祖、成祖之后,大明对北虏从未有过的辉煌大胜!

整个安定门内外,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马蹄声、脚步声、苍蝇的嗡嗡声,以及那浓烈到化不开的咸腥腐臭味,在无声地宣告着这场“凯旋”的残酷与真实。

阁老们忘了进谏的言辞,脸上只剩下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勋贵们脸上的不忿和冷笑早已僵住,化为一片死灰般的恐惧。徐希皋偷眼瞥见王登库那筛糠般抖动的背影,再联想到刚才那声压抑的惊呼,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荡然无存。

他们看着那些长枪上晃动的首级,再想到皇帝要清田的“二百亩换一个甲士”的条件,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头顶心??皇帝手里,真有一支能砍下这么多鞑子脑袋、连束不的都宰了的强军?!

那他们应该出人......还是出田?!

如果都不想出......又该如何对抗?

东林清流们忘记了义愤和失望。孙承宗、李邦华等人老泪纵横(部分是熏的,部分是激动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嘴里喃喃着:“天佑大明......天佑......陛下神武......”

举子们更是震撼莫名。史可法激动得双拳紧握,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管绍宁目瞪口呆,庄应会满脸通红,黄宗羲眼中精光爆射,死死盯着那些鞑子首级,又望向车驾的方向,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疯狂呐喊:或许......这位天子,真能中兴大明?

崇祯皇帝朱由检端坐在马车之中,帘幕低垂,隔绝了外面那浓烈的气味。他闭目养神,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外面山呼海啸的万岁声、呕吐声都与他无关。

而这满城的“咸臭”,只是他朱由检,给这暮气沉沉的北京城,给这心思各异的朝堂上下,带来的一份“厚礼”。

......

慈庆宫。

张皇后(懿安皇后)端坐暖阁,手中捻着一串佛珠,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忧色。周玉凤侍立一旁,纤纤玉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眼神不时飘向窗外。

一个心腹太监躬身疾步入内,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启禀娘娘!万岁爷......万岁爷的圣驾已至安定门外!奏凯还朝了!”

周玉凤眼中瞬间迸发出光彩,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万岁爷平安回来了!”

张皇后紧绷的肩线也微微一松,但随即追问:“凯旋?如何凯旋?鞑子......”

太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更有一种震撼后的余悸:“回娘娘,万岁爷......万岁爷带回了几千颗鞑子的脑袋!盐腌的......串在长枪上......那味道......那景象......安定门内外都轰动了!”

“几千颗......盐腌的......”周玉凤脸色“唰”地白了,胃里一阵翻江倒海,纤手猛地捂住嘴,强忍着才没有干呕出来。

她想象着那尸山血海的景象,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身体微微晃了晃。

张皇后却猛地站起身,手中的佛珠串“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她眼中先是极度的震惊,随即那震惊如同冰雪消融,化作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狂热的亮光!她一把抓住周玉凤冰凉的手,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玉凤!你听见了吗?!几千颗鞑子头!盐腌的!带回来了!”

周玉凤被张皇后突如其来的激动弄得有些懵。

她看着这位一向沉稳端庄的皇嫂,此刻竟激动得脸颊泛红,眼中泪光闪烁,全然不是平日模样,不由得怯生生问道:

“娘娘......您......您前些日子不是还说,万岁爷轻率用兵,置身险地,非明君所为,要臣妾多劝谏吗?这......这屠戮......”

“傻孩子!”张皇后打断她,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明澈,“被瓦剌也先捉了去的,那是轻率用兵的昏君!能把束不的以下几千颗鞑子头都带回北京城的......”她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仿佛宣告般说道:

“那就是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一般的人物了!”

......

北京城北,鼓楼下。

御驾缓缓行至此处,喧嚣的人潮被仪仗隔开,周遭相对安静了些许。车轮碾过青石板的辘辘声清晰可闻。

就在这时,那垂落的青缎车帘被一只修长的手从内掀开。

崇祯探出半张脸,目光平静地扫过车旁侍立的魏忠贤。老太监佝偻着腰,努力维持着镇定。

“魏伴伴。”崇祯的声音不高。

魏忠贤浑身一激灵,连忙趋前一步,几乎将脸贴在车辕上:“老奴在!”

崇祯的目光越过他,投向西北方向,那里是积水潭的方向。

“先不回宫。”崇祯淡淡道,语气依旧平静。

魏忠贤心头猛地一跳,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揪住了他。

紧接着,崇祯的下半句话,如同冰锥一般“咔咔”地刺入他的心脏:“去积水潭大营。”

“坏了......”

魏忠贤只觉得脑袋里一声轰鸣,眼前金星乱冒。积水潭大营!那是御马监所辖腾骧四卫、忠勇营,以及......以及他经营多年、视为最后底牌的净军大营所在地!

皇帝刚在安定门展示了血淋淋的战功,转头就要直奔他的兵营?!

这......这是要干什么?!

魏忠贤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能深深低下头,用尽全身力气才挤出一声:“老......老奴遵旨......”

车帘缓缓落下,隔绝了那张年轻却深不可测的面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