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惨了,那老登是我爷爷秦始皇? > 第64章论选拔人才之法(二)

惨了,那老登是我爷爷秦始皇? 第64章论选拔人才之法(二)

簡繁轉換
作者:问君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1 16:24:16 来源:源1

第64章论选拔人才之法(二)(第1/2页)

这是治国之道,嬴政倒想子婴多了解了解。

“老爷子,你虽不为朝臣,却是有一颗忧国之心,我大秦像你这样的人很少了。”子婴竖起大拇指说。

嬴政听之倒是暗暗得意了一会儿,心想,如他都不忧国,还有谁来忧国呢?

至于他不为朝臣,的确,他就不是朝臣,他是凌驾于朝臣之上的皇帝。

但子婴接下来的话让他一愣。

“就你所说,权贵豪绅如对大秦不忠,的确能影响朝局,但你别忘了,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一旦让权贵豪绅把控了仕途,很易产生堕落思想,**之事也必不会少,长此以往,你说大秦会好吗?能久安吗?”

嬴政听之又是沉默。

潮水之所以能向岸边汹涌,是因为有后浪在助推,一旦后浪力竭,潮水自会枯竭,他懂这个道理。

不禁微微侧目,眼睛余光落在子婴身上,暗想子婴什么时候也能有如此高见了?还真是如表面上般没有能人教导?

他完全不相信,一时间看向子婴的眼神又多了几分赏识。

子婴继续说:“而要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必须要吸纳新鲜血液,纸便是最好的催发剂。”

“当纸普及开来时,自然会涌现出足够多的典籍,一旦典籍多了,价格便会降低,加之纸的便宜,即使是黔首也能买得起,天下黔首谁不想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那读书的人自然就多了。”

“接下来能涌现出多少能人,恐老爷子也能估算得到吧!”

嬴政眼睛微微一眯,点头。

他的确可以想得到,一旦有利可图,即使是黔首也会疯狂地想成为读书人,读书人一多,自然优质的就会显现出来。

哎哎!如果不是子婴提及,他还真不会往这方面想,旧制的固化让人的思想也跟着固化,一切都被墨守成规所禁锢。

他就是如此,此刻子婴开了口,他那禁锢的思想就如被开了一道口子,想法也跟着改变。

嬴政道:“有理,只要天下出现的能人多了,那我大秦便可择优而用,于国朝有利。”

可是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不禁问:“即使天下能人多了,又何以能被我朝所用?”

子婴明白老爷子的意思,仕途皆被权贵豪绅垄断了,即使再有能耐的人也会被拒之门外,这就是人性的自私。

“我有良策,不知老爷子想不想听?”子婴对历朝的选拔人才方式还是比较了解的,就不知道老爷子能不能接受,毕竟这种思想太前卫了,前卫到无人敢开先河。

“自然,但说无妨。”

嬴政侧耳倾听。

他今日目的是考究皇孙,无论皇孙提出什么策略,他都愿意听,如实用,说不定还会采纳。

三年后减免市税、以工代赈就是最好先例。

子婴想了想道:“其一,九品中正制;其二,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的方法,科举制就不用说了,自隋朝实行后,一直沿用到清朝,是得到历史验证的最好策制。

嬴政听之眼睛睁了睁,暗道又是新奇之说,他真不知道皇孙的脑袋是如何长的,竟能想出那么多花样来。

不对,就逆子那窝囊样,绝对生不出好脑袋的皇孙,除非有能人教导。

那子婴的老师究竟是谁呢?他早已经命黑冰台去暗查了,可至今也无音信,不,是完全查不出痕迹了,就似乎子婴根本没有老师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4章论选拔人才之法(二)(第2/2页)

他越来越好奇了,皇孙怎会知道那么多,当然,他对二制更好奇,便问:“何为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即由中正官吏按家世、品行等评等级授官,不良者可淘汰,良人任之。”

其实这个策制是如今举荐制的升级版,不同的是就多一个中正官,防止上位者刻意操控,但也有弊端,便是实行的时间久了之后很容易产生**,其实这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由来。

并非好的策制。

嬴政听之眼睛微微一亮。

此策制有自己的优点。

现时大秦举荐制皆是下官向上官举荐,最后才到自己手中,这其中是否存在猫腻他并不知悉,但他认为会有的,即使现在没有,却难以确保以后不会有,一旦存在这种弊端,那选拔人才将会成为一些上官的后花园,于国朝并不利。

而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按等级选拔,便可杜绝上官把控官位的局面,相对现时的举荐制来说是一种进步。

“此制妙也,少年郎你果非池中物。”

嬴政难得以长者的口吻夸赞子婴一番。

子婴并没有得意,却是腹诽老爷子见识浅薄。

此制虽好,却也存在弊端,这是老爷子所想不到的,当然,他也不会明说,接着又道:“再说说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能人,此法最利之处是打破权贵豪绅对仕途的垄断,可让寒门出人头地之法,相对比较公平。”

“分科考试?打破权贵豪绅的垄断?”嬴政听之眉头大展。

刚才所提到的弊端是权贵豪绅垄断仕途,才致人才不济,此刻子婴却提出可打破垄断之法,一语中的。

“何为分科考试?”他对这话不太明白。

现时大秦有考核法吏之策,却没有分科考试之说。

“便是出题让读书人考试,出众者可入仕。”

嬴政眼睛一眯,恍然道:“也就是说不论权贵豪绅还是黔首黎庶,皆能参加考试,只有出众者才可入仕,入仕者不论出身和地位。嗯嗯!”

微微点头,如此一来的确可以防止权贵豪绅垄断仕途,一切都以能耐说话,绝对公平,一定程度上能网罗天下能人。

子婴又说:“分科考试还有一个好处便是策论科,论时政,论天下,论国朝需论之事......当今陛下不是忧国忧民吗?只要他感觉棘手的问题,都可以放在策论上,读书人各抒己见之下,说不定能有好策略,就犯不着天天忧心了。”

嬴政听之大为震惊。

子婴说得没错,如前段时间采用此策,说不定困扰多时的流民围城问题就不会忧心那么久,更犯不着那逆子来献策,他怎么就想不到呢?

好策制,绝对是好策制。

不禁地,竟学着子婴的样子竖起了大拇指,称赞道:“妙,妙也!少年郎之策可谓惊人。”

“所以说,要想国朝长治久安,只有起用天下能人,若想天下能人辈出,只有纸的普及,我说得对不对呀!”

“对,自然对。”嬴政附和,倒也慰心,他本想考究考究子婴的,却想不到考究出如此之策来,不虚此行也。

子婴很满意老爷子的反应,接着又领着老爷子走向另一个正在施工的作坊。

这个作坊人手更多,工匠木匠比比皆是。

“此作坊便是煤作坊。”子婴知道老爷子不懂煤,便又解释,“煤者,可燃也。”

“可燃?比起木炭来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