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惨了,那老登是我爷爷秦始皇? > 第38章 出谋献策

惨了,那老登是我爷爷秦始皇? 第38章 出谋献策

簡繁轉換
作者:问君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1 16:24:16 来源:源1

第38章出谋献策(第1/2页)

“骊山皇陵工程浩大,正缺劳工,让流民在此做工,一可解决劳工问题,二可解围城之困,一举两得,子婴,老爹代流民多谢你了。”

扶苏激动得握住了子婴的手。

连日来的思虑一旦得到解决,心里就如洪水一泻千里,何等畅快。

此话出,子婴却急了,连忙甩脱老爹的手道:“不可,千万不可,骊山皇陵正在建设中,足有几十万徭役者和刑徒,如果将流民派到皇陵,还给工钱,你说徭役者会不会有怨言?一旦有怨言,事情不可收拾。”

“如也给徭役者发工钱,试问几十万劳工需要多少工钱,朝廷恐承担不起。”

骊山皇陵有部分是服徭役的人,是自带粮食的,一旦知道流民有工钱,心里不平衡的情况下恐刑徒英布造反的事会提前发生。

“那你说该怎么办?”扶苏被惯性思维卡住了,没有反应过来。

子婴建议:“自然是做其他事情,就比如拓荒,就相当不错,最好在上林苑,那里风水好。”

他打起小心思。

现在手中有红薯等农作物,将来需要大量地来种植,虽然庄园的地广阔,那只是相对而言罢了,一旦这些农作物彻底种起来,这一点地完全不够,而上林苑就不同了,那里地域广阔,又临泾水、渭水,正是种植的好地方,更是交通便利之地。

如果有朝廷出钱开荒的地,他不会拒绝。

当然,如真被拓荒,他不会认为自己拿不到那边的地,红薯等作物足够震惊朝廷,秦始皇巴不得将地送过来。

还有一点,上林苑是两年后阿房宫的建址,一旦阿房宫开建,那里将从杳无人迹变成人潮汹涌,他需要的就是人潮。

“上林苑的确是好地方。”扶苏点头,但听着听着感觉哪里不对劲,这小子好像有歪心,不过嘛!始终是自己的儿子,他不会多想。

“何为民生工程?”扶苏对这一点也很感兴趣。

子婴清了清嗓子道:“所谓民生工程自然是为民生计而发起的工程,若想长期解决流民问题,只有让民有所食,有所穿,有所住。”

“这样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流民问题。”

本来扶苏还是挺震惊的,但一听到这里,反应却平淡多了。

让民有所食,有所穿,有所住,何其难呐!

大秦奋六世之余烈才堪堪平息纷争,让民有所憩,可想完全解决他们食和穿的问题,无疑无稽之谈。

“老爹你这是什么反应?在质疑我吗?”看到老爹如此反应,子婴生气了,自己绞尽脑汁想出的解决办法,他却毫无反应,这是否定他的付出。

“我告诉你呀!我说这话并非无的放矢,住暂且不论,先来说说食和穿,顶多三年,我必可解决这两个问题,让我大秦人人能丰衣足食,民生兴旺。”

“你......休要胡说。”这有纸上谈兵的嫌疑,扶苏可不想儿子成为赵括。

什么顶多三年就可解决天下黎庶食和穿的问题,还让他们丰衣足食,即使大秦实行仁政也不能做到,实在大秦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粮食产量不高,无法完全满足所有人,且战匈奴,征百越,每一样都耗费大量钱粮,更无法做到丰衣足食。

“老爹你这是看不起我吗?我告诉你,我有二宝,三年后便能见成效,到时必定能做到人人丰衣足食,我保证。”

子婴作出一个保证的手势。

红薯等作物可解决温饱问题,棉花可解决穿的问题,这二宝就是他说话的底气。

扶苏微微抬头,看到儿子认真的样子,便问:“哪二宝?”

“自然是红薯、土豆、玉米,此为一宝,棉花为二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章出谋献策(第2/2页)

听都没有听过,扶苏认为儿子在胡诌,没有多理会,但这毕竟是考量儿子,既然儿子这么说,就顺着他吧!

“你只是说三年后才可让我大秦人人丰衣足食,那这三年呢?怎么解决?”

“其一,轻徭薄赋;其二,鼓励富户捐款捐粮;其三,加快直辕犁和堆肥术推广力度。”

扶苏点头,这三个办法的确能暂时熬过三年。

鼓励富户捐钱捐粮早在前些年就实行过了,有些成效,不过,富户想捐出可观的钱粮却很难做到。

自大一统后,朝廷将六国贵胄和富商皆集中到咸阳,并严密监管,导致他们对朝廷有怨言,想他们为朝廷出全力基本上不可能,且大秦抑商,经济比不上七国争雄时期,自然富户便少了。

总之,这个办法可行,却是捉襟见袖。

推广直辕犁和堆肥术这点是目前最可行之策,三年内可令大秦安定,但要靠此做到人人丰衣足食,有些难。

至于轻徭薄赋嘛!想都不要想。

其实这事他多次向父皇提过,遭来的却是训斥,正值南征百越之际,朝廷不可能轻徭薄赋,甚至会强征。

不过儿子能想到这点,也算很不错的了。

看到老爹时而点头,时而摇头的样子,子婴一看就知道老爹多心了,那句老爹不爱听的话又出来:“老爹你还是不够相信你儿子。”

“推广直辕犁和堆肥之术就不说了,咱们来说一说轻徭薄赋吧!”

“其实我所说的轻徭薄税只是暂时的,就三年,只要三年就可以了。”

这不是子婴臆想,三年后当红薯等农作物普及开来,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余粮必也丰足,赋税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主要问题了。

当余粮丰足了之后,人们就会想着卖出去换钱,有了钱就可以做其他事情,接着可能就是作坊兴起之时,有了作坊,就需要大量的雇工,那人们的收入就不会单一,日子自然也跟着好起来。

这就是丰衣足食。

当然,子婴也有自己的想法,经济发展催生各行各业,各行各业兴盛,便会增加朝廷的税收,于民于国都是好事。

这一点秦始皇可能也想过,可现状决定想法,经济发展依赖农业发展,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是经济兴盛之时。

不过,大秦抑商始终是个大制约,子婴想着,当三年过去之时,有必要向秦始皇提及取缔抑商之事。

自然,当民丰衣足食的时候,恐怕朝堂也会想到取缔抑商。

扶苏摇头,即使是短短的三年时间父皇也不会同意,北方对抗匈奴,南方征讨百越,关中建皇陵,每一样都是莫大支出,而徭役和赋税又是支出的主要来源,轻徭薄赋决然不行。

哪怕只是三年。

子婴一看老爹这样子就不乐意了,好像自己尽在说废话,但他不觉得这是废话,问:“老爹你是想到南征百越还未结束,皇祖父不能轻徭薄赋是吗?其实有一样东西可能会说动他,让他轻徭薄赋。”

“哦,是吗?”扶苏不以为然,南征对父皇来说是大事,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动摇他,不过倒想听听儿子所说的这东西是什么东西,问,“什么东西?”

“马镫、马鞍、马蹄铁,我称之为马上三件套。”

扶苏听了满头雾水,便问:“有何用?”

“可让骑兵战无不胜。”

扶苏一听到‘战无不胜’就不想听了,逆子又在胡诌,天下哪有什么利器可以让骑兵战无不胜?

于是岔开话题问:“你还是来说说富户捐钱捐粮吧!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富户多捐钱粮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