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在襄阳那些年 > 第三十六章 烽火连营

我在襄阳那些年 第三十六章 烽火连营

簡繁轉換
作者:粟小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1:48 来源:源1

第三十六章烽火连营(第1/2页)

黎明时分,邓州东门忽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阿骨打率领的一万蛮龙军,推着简易的攻城梯,向着城墙发起猛攻。蒙古守将猝不及防,连忙调集兵力防守,城头上箭如雨下,滚石擂木不断落下,双方打得异常激烈。

而此时,孟之继率领的两万主力,已经绕过邓州城,沿着一条废弃的商道,向着蔡州方向疾行。晨雾中,他们的身影如幽灵般穿梭,只有偶尔传来的马嘶,才打破这片刻的宁静。

孟之继知道,邓州的佯攻只能拖延一时,蒙古人很快就会察觉异常。他必须在邓州的蒙军反应过来之前,赶到蔡州,与王大用汇合。

蔡州城外的蒙古大营里,守将额尔金正悠闲地喝着马奶酒。他奉命镇守粮仓,日子过得颇为惬意。四川战事顺利,京湖的宋军自顾不暇,谁会想到有人敢来偷袭蔡州?

忽然,一名斥候慌张地闯进来:“将军,不好了!邓州方向传来战报,宋军主力正在攻打邓州东门!”

额尔金放下酒杯,眉头一皱:“慌什么?宋军就这点本事,不足为惧。传令下去,加强警戒,看好粮仓,别出什么岔子。”

他并不知道,就在他下达命令的同时,孟之继的两万蛮龙军,已经悄然出现在蔡州城外的密林里,正虎视眈眈地盯着那片连绵的粮仓。

孟之继勒住马缰,望着远处蒙古大营的火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邓州的戏已经开场,蔡州的压轴戏,也该准备上演了。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将士,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翻身下马,抽出弯刀:“弟兄们,检查装备,一个时辰后,随我烧了这狗娘养的粮仓!”

两万蛮龙军纷纷下马,动作迅捷而无声。月光渐渐隐去,东方泛起鱼肚白,一场针对蒙古人生命线的突袭,即将在黎明的曙光中展开。而邓州的拉锯战,也才刚刚开始,它将如同一枚楔子,钉在蒙古人的补给线上,为蔡州的奇袭,争取最宝贵的时间。

孟之继知道,这场仗打完,无论是邓州还是蔡州,都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他别无选择,为了守住京湖,为了支援四川,为了身后的家国,他必须让蒙古人付出代价。

铁骑已至,利刃出鞘,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将这黎明前的黑暗,搅个天翻地覆。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蔡州城外的密林里,却藏着比夜色更烈的火焰。孟之继伏在一棵老槐树上,透过枝叶的缝隙,望着远处蒙古大营的轮廓。连绵的帐篷如白色的蘑菇,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而大营最东侧那片被高墙围住的区域,便是他此行的目标——蒙古人的粮仓。

“将军,王将军的人到了。”亲卫悄无声息地爬上树,在他耳边低语。

孟之继回头,只见密林深处闪过三长两短的火光,那是与王大用约定的暗号。他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果然没看错这位发小,竟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半个时辰。

“让王将军按计划行事,率五千人堵住大营西门,绝不能放一个蒙古兵跑出去报信。”孟之继低声吩咐,“我们这边,半个时辰后动手。”

亲卫领命离去,很快,密林西侧传来轻微的动静,王大用的兵马如同融入黑暗的水滴,悄无声息地占据了有利地形。

孟之继重新看向粮仓,目光落在守卫身上。蒙古人显然没料到会有人偷袭,守粮仓的士兵不过百人,此刻大多缩在哨棚里打盹,只有几个巡逻兵抱着长矛,有气无力地来回走动。

“抓紧时间。”他低喝一声。

五十道黑影如同离弦之箭,从密林中窜出,动作快如鬼魅。他们避开巡逻兵的视线,用蛮族特有的吹箭,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哨棚里的守卫。眨眼间,粮仓外围的警戒便被清空。

“动手!”孟之继一声令下,两万蛮龙军如潮水般涌出密林,直扑粮仓。他们手中不仅有弯刀,还有背着的油桶和火把——这些都是从光州带来的“礼物”。

蒙古大营里的士兵被马蹄声惊醒,睡眼惺忪地冲出帐篷,看到的却是举着火把的蛮族骑兵。“敌袭!”凄厉的呼喊声划破夜空,却很快被更密集的喊杀声淹没。

孟之继一马当先,手中长刀劈出,将迎面冲来的蒙古百夫长斩于马下。“烧!给我往死里烧!”他的声音在火光中回荡,带着一股慑人的煞气。

蛮龙军将士早已按捺不住,将油桶砸向粮堆,火把一扔,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干燥的粮草遇到火油,火势蔓延得极快,转眼间,整个粮仓便成了一片火海。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连蔡州城墙上的守军都看得清清楚楚,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

额尔金从睡梦中惊醒,看到粮仓方向的火光,顿时魂飞魄散。“快!快救粮仓!”他连盔甲都来不及穿好,拎着弯刀就冲出大帐,却被迎面冲来的蛮龙军截住。

“哪里跑!”木昂不知何时已率军杀回,手中狼牙棒横扫,将额尔金身边的亲兵打得脑浆迸裂。他本是佯攻邓州,引走部分蒙军后,便立刻率军折返,正好赶上蔡州的激战。

额尔金又惊又怒,挥刀便向木昂砍去。两人战在一处,狼牙棒对弯刀,一个刚猛无俦,一个狠辣刁钻,打得难解难分。

孟之继没有恋战,他知道烧毁粮仓只是第一步,必须尽快撤离,否则等蔡州城里的蒙军出城支援,他们就会陷入重围。“大用!木昂!撤!”他朝着西门方向大喊。

王大用早已杀得兴起,听到命令,却也毫不恋战,率军且战且退。蛮龙军将士更是训练有素,听到撤退的号角,立刻收拢队形,护着满载战利品的马车,向着密林方向突围。

蒙古军虽然人多,却被大火烧得没了章法,加上蛮龙军骑兵速度极快,竟被他们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额尔金眼睁睁看着蛮龙军消失在密林中,气得哇哇大叫,却又无可奈何。他低头看向那片还在燃烧的粮仓,心中一片冰凉——那里囤积的粮草,是南下蒙军的生命线啊!

密林深处,孟之继勒住马缰,回头望着蔡州方向的火光,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报!”一名斥候策马奔来,“将军,邓州的蒙古援军正在赶来,距此还有三十里。”

“来得正好。”孟之继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木昂,你带五千人,在前面的落马坡设伏,用滚石擂木招呼他们。大用,你我各率主力,分左右两翼包抄,让他们有来无回!”

王大用抚着胡须大笑:“之继,你真是好计谋!这落马坡地势险要,正是设伏的好地方!”

半个时辰后,落马坡。蒙古援军的先锋部队刚进入峡谷,就听到头顶传来轰隆声。无数滚石擂木从两侧山坡滚落,将峡谷堵得严严实实。

“不好!有埋伏!”蒙古先锋将长大惊失色,正要下令撤退,却听到两侧山坡上传来喊杀声。孟之继与王大用率领的兵马如神兵天降,从山坡上冲杀下来,与阿骨打的伏兵前后夹击,将蒙古援军困在峡谷中。

这场仗打得毫无悬念。蒙古援军被堵在狭窄的峡谷里,骑兵无法展开,只能被动挨打。蛮龙军的弯刀和宋军的长枪配合默契,如切菜砍瓜般收割着敌人的性命。不到一个时辰,前来支援的蒙古援军便全军覆没,无一幸免。

打扫战场时,王大用捡起一面蒙古军旗,递给孟之继:“之继,这面旗子,该由你收着。”

孟之继接过军旗,看了一眼上面的狼头图案,随手扔在地上:“不过是些败军之将的东西,留着无用。”他看向王大用,“大用,蔡州粮仓已毁,邓州的蒙军必定心慌,我们正好趁势拿下邓州,你看如何?”

王大用眼睛一亮:“正合我意!邓州守军本就被木昂将军引走一部分,如今粮草被烧,援军被歼,正是人心惶惶之时,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两人相视一笑,立刻传令下去,兵合一处,向着邓州方向进发。

与此同时,重阳宫内,郭靖终于调息完毕,脸色好了许多。丘处机递给他一杯热茶:“靖儿,你的内伤已无大碍,只是还需静养几日,切不可再动真气。”

郭靖接过茶杯,心中却挂念着黄蓉:“师父,蓉儿她……”

“黄帮主在宫外守着,你放心便是。”丘处机笑道,“说起来,黄帮主虽是女子,却有男子不及的胆识与智谋,有她在,你大可安心养伤。”

郭靖点点头,心中却有些愧疚。这些日子让蓉儿受了太多委屈,等回到襄阳,定要好好补偿她。

宫外的老槐树下,黄蓉正望着蔡州方向的火光出神。那火光太过耀眼,显然不是寻常人家的灯火,倒像是……战场的烽火。她心中一动,难道是孟之继在那边打仗?

这个念头刚起,就看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她连忙躲到树后,只见几名全真教的弟子策马奔回,神色慌张地冲进重阳宫。

“师父!不好了!蔡州方向火光冲天,好像是蒙古人的粮仓被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六章烽火连营(第2/2页)

“还有邓州,听说宋军正在猛攻邓州城,蒙古人节节败退!”

黄蓉心中一喜,果然是宋军打了胜仗!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孟之继,但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她转身看向重阳宫,决定进去告诉郭靖这个喜讯,也好让他安心。

走进重阳宫,正看到郭靖和丘处机站在大殿前说话。黄蓉快步上前:“靖哥哥,好消息!蔡州的蒙古粮仓被烧了,邓州也在被猛攻当中!”

郭靖又惊又喜:“真的?是谁打的这仗?”

“是京湖那边的兵马,……”黄蓉话未说完,就看到郭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定是孟珙老将军的部队!”郭靖笑道,“孟老将军用兵如神,果然没让人失望!”

黄蓉心中却微微一动,姓孟的将军……难道真的是孟之继?她抬头望向蔡州方向的火光,心中那份莫名的牵挂,似乎又深了几分。

蔡州粮仓的火光烧红了半个夜空,连百里之外的邓州城,都能看到那片跳动的烈焰。邓州守将帖舍儿站在城头,望着西北方向的火光,手中的弯刀几乎要被他攥断。粮仓被烧的消息如同惊雷,在守军之中炸开,原本就因连日作战而疲惫的士兵,此刻更是人心惶惶。

“将军,要不要再派人去催援军?”副将哈剌不米颤声问道。他刚从西门回来,那里的守军已经开始私下议论,说蔡州粮仓没了,大军断了粮草,这邓州城怕是守不住了。

帖舍儿狠狠瞪了他一眼:“催?催什么?四川来的援军被堵在西门外,连城门都靠近不了!现在能指望的,只有我们自己!”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的慌乱,“传我命令,紧闭四门,加强城防,谁敢妄议弃城,斩立决!”

哈剌不米领命而去,可他转身时那犹豫的神色,却像一根刺,扎在帖舍儿心上。他知道,士气一旦垮了,再坚固的城墙也挡不住敌人的攻势。

城南的旷野上,孟之继勒住马缰,望着邓州城头慌乱的人影,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大用,看来蔡州的火,烧到他们心里去了。”

王大用抚着胡须,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之继,你这招釜底抽薪,实在高明!蒙古人没了粮草,就像没了牙齿的老虎,不足为惧!”他举起手中的长枪,“末将请求主攻南门!”

“好!”孟之继点头,“大用,你率随州兵马攻南门,我带蛮龙军主力攻东门,我们两面夹击,让他们顾此失彼!”他看向身旁的蛮族将领木昂,“木昂,西门就交给你了。四川来的援军先头部队虽被暂时挡住,但他们兵力不少,你务必守住,不能让他们靠近城门半步!”

几番大战下来,足见木昂性子剽悍,作战勇猛。他抱拳应道:“将军放心!有我木昂在,西门就是一道铁闸,蒙古人休想跨过一步!”说罢,他转身翻身上马,带着一万蛮龙军疾驰向西门,身后扬起的尘土,在朝阳下如一条黄龙。

孟之继与王大用对视一眼,同时拔出兵器。“进攻!”

随着一声令下,南门与东门同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王大用的随州兵马推着攻城车,向着南门发起猛攻,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头;孟之继则亲率蛮龙军,架起云梯,如潮水般涌向东门,蛮族将士的呐喊声夹杂着弯刀劈砍木头的脆响,汇成一曲惨烈的战歌。

帖舍儿在城头来回奔走,指挥士兵抵抗。南门的攻势刚被暂时击退,东门又传来告急,说蛮龙军已经爬上城墙,正在与守军厮杀。他急得双眼赤红,亲自提着弯刀冲向东门,砍倒两名爬上城头的蛮族士兵,却挡不住越来越多的宋军涌上城墙。

“杀!”孟之继第一个登上城头,长刀横扫,将迎面而来的蒙古兵斩为两段。他身后的蛮龙军将士如虎入羊群,凭借着悍不畏死的劲头,在城头上撕开一道口子,不断扩大战果。

帖舍儿见状,知道东门已守不住,连忙下令撤退,退守城内街巷。他想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与宋军展开巷战,拖延时间,等待援军。

可他没想到,孟之继早已料到他的打算。“桑杰,带三千人守住东门,防止蒙古人反扑!其余人跟我来!”孟之继一马当先,冲下城墙,向着邓州城中心杀去。

邓州城内的街巷狭窄曲折,蒙古军依托房屋顽抗,不时从屋顶或巷角射出冷箭。蛮龙军将士却毫不畏惧,他们本就熟悉山林间的缠斗,此刻在街巷中作战,更是如鱼得水。有的爬上屋顶,居高临下射杀敌人;有的则直接撞开房门,与屋内的蒙古兵近身搏杀。

孟之继策马穿行在街巷中,目光锐利如鹰,总能找到蒙古军防守的薄弱点。他看到一处十字路口有蒙古兵架设盾牌,阻挡宋军前进,立刻从腰间摘下几枚流星镖,运起内力掷出。流星镖穿透盾牌的缝隙,正中后面几名蒙古兵的咽喉,盾牌阵顿时出现缺口。

“冲!”孟之继一声令下,蛮龙军将士如潮水般涌入缺口,与蒙古军展开激烈的白刃战。

与此同时,南门的王大用也已攻破城门,率军杀进城内。两支宋军如同两把利刃,在邓州城内纵横切割,不断压缩蒙古军的活动空间。

帖舍儿退守到州衙附近,身边只剩下不到三千残兵。他靠在一根柱子上,大口喘着气,看着周围惶恐不安的士兵,心中一片绝望。西门的援军迟迟不到,城内的宋军却越来越多,他知道,邓州城已经守不住了。

“将军,我们投降吧!”哈剌不米带着哭腔劝道,“再打下去,我们都会死在这里!”

帖舍儿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投降?我们是大蒙古国的勇士,只有战死的蒙古人,没有投降的蒙古人!”他举起弯刀,“跟我杀出去,就算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说罢,他带着残兵向着巷口冲去,却迎面撞上了孟之继率领的蛮龙军。

“帖舍儿,束手就擒吧!”孟之继勒住马缰,长枪指着对方,“邓州已破,你再抵抗,只是徒劳。”

帖舍儿眼中闪过一丝疯狂:“小娃娃,我听说过你,休要得意!我大蒙古国的铁骑很快就会踏平你们的土地,到时候,定要将你碎尸万段!”他嘶吼着冲上前,弯刀带着风声劈向孟之继。

孟之继冷哼一声,不闪不避,长枪迎上。“当”的一声巨响,两刀相交,帖舍儿只觉得手臂发麻,弯刀险些脱手。他心中大惊,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宋军将领,力气竟如此之大。

孟之继得势不饶人,长枪如狂风暴雨般劈下,招招致命。帖木儿奋力抵挡,却渐渐不支,身上很快添了数道伤口。

“将军!”哈剌不米想上前相助,却被蛮龙军士兵缠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帖舍儿被孟之继的长枪逼得连连后退。

“噗嗤”一声,孟之继的长枪刺穿了帖木儿的胸膛。帖木儿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胸口的枪尖,又抬头看向孟之继,眼中充满了不甘,最终轰然倒地。

哈剌见主将战死,顿时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扔掉弯刀,跪地投降。残余的蒙古兵见状,也纷纷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巷战渐渐平息,邓州城内一片狼藉。房屋倒塌,尸体遍地,鲜血染红了青石板路,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孟之继站在州衙门前,望着眼前的惨状,心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一丝沉重。

王大用走上前来,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兴奋:“之继,邓州城已被我们拿下!蒙古守军除了战死的,其余全部投降!”

孟之继站在邓州城头,望着城内厮杀的身影,又看向蔡州方向渐渐熄灭的火光,心中一片平静。烧毁蔡州粮仓,拿下邓州城,不仅挫败了蒙古人绕道京湖的计划,更能牵制四川的蒙军分兵回援,为重庆的守军争取时间。义父的“东西策应”战略,终于在他这里落到了实处。

“将军,邓州守军已拿下!”木昂奔上城头,脸上带着血污,却难掩兴奋。

“好。”孟之继点头,“派人向江陵报捷,告诉义父,邓州、蔡州皆在我手,蒙古人绕道之谋已破。另外,传令下去,善待百姓,不得烧杀抢掠。”

“是!”

夕阳西下,将邓州城染成一片金色。孟之继站在城头,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峦,心中清楚,这只是一场胜利,不是结束。蒙古人的主力还在四川,京湖的防线依旧面临压力,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他不怕。因为他知道,身后有七万忠顺军的坚守,有义父的运筹帷幄,有无数像王大用、木昂这样的将士并肩作战,更有千千万万期盼和平的百姓。只要他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守住这片土地。

晚风吹过城头,带着硝烟的气息,却也带着一丝胜利的甘甜。孟之继握紧手中的长刀,目光坚定地望向北方。下一场仗,无论在哪里,他都准备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