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709章 致仕回乡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709章 致仕回乡

簡繁轉換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8 11:54: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越国公府传出徐华大婚消息的时候,大家都很惊讶。

这个郑彤究竟是哪个大家闺秀,也没听说有哪个姓郑的朝中大臣和越国公走得近啊!

徐华非越国公嫡子,但长子身份,加之年纪轻轻已经坐到了正三品京卫指挥使的位置上。

从徐闻的发展势头来看,日後封侯指日可待。

这样一个青年才俊,怎麽找的妻子,是大家都不认识的?

徐华的大婚隆重却又低调。

隆重,是指皇室亲自下场,给了可观的赏赐。

而郑彤入门也是做足了礼数,明媒正娶将人迎进门。

低调,是指基本没有请多少人,只是和越国公亲近的几位才有份参与。

其中就包括了天子,太子,皇太孙,汉王等人也送了贺礼。

普通的官员,根本就没得到消息。

这种低调也让其他人心生羡慕,他们也想要这种低调。

婚後越国公府也没有对郑彤的身份藏着掖着,随便一查就知道,就是普通军户家出身。

而且父母双亡,无依无靠。

这就更让朝中众臣,乃至吃瓜群众哗然了。

他们想不明白,堂堂国公府,怎麽会选上这麽一个媳妇。

外界的这些风言风语完全影响不到徐华夫妻。

如今他们二人相濡以沫已然八年,膝下育有一子。

彼此之间的相处,却和刚结婚没什麽区别,如胶似漆。

感情好到徐闻都有些嫉妒,也感叹自己儿子好福气,能够娶到一个这麽贴心的老婆。

妻子的话,也安抚了徐华。

其实他如何不明白,自己父子三人,总要有人出现在明面上,让人知道他们越国公府,徐家,公忠体国,忠诚於天子,服务於天下。

上次父亲只是称病不出,就已经谣言四起。

如果自己也调离京师中枢,那流言蜚语不断铺天盖地。

徐华虽然相信以自己二弟徐谦的实力,能够稳住场面。

可这个担子也不能让徐谦一个人来扛啊,那自己就太过自私了。

入夜。

徐谦找上门来,跟着的小厮还带了一桌酒菜,想和自己大哥好好谈一谈。

两人在东宫之时,便是同事,文武两道,共同辅佐太子。

但今日不同往日,眼见父亲想要隐退,轮到他们兄弟俩站在台面上。

一个是京营总兵,一个是内阁大学士丶吏部郎中,地位和承担的责任,都和以前完全不同。

(这个时候的内阁大学士,权力并不大,相当於皇帝秘书)

哪怕是徐谦,心里也有些没底,在家中想了半天,乾脆来找徐华。

两兄弟合计一下,今後这朝堂之上,该是如何走势,自己二人该如何应对。

这两人的秉烛夜谈,徐闻清清楚楚,但他完全没有参与进去的意思,=,

两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已经在宦海沉浮差不多十年的老油条,还需要自己支招,那自己这些年的教导,都不是白费了?

而且徐闻看似退了,可留给徐华和徐谦的,可都是满手天和牌。

不管是天子还是太子,都对他们信赖有加,国库和国公府财政都很宽裕。

朝中还有英国公张辅,杨士奇这等强援。

在暗处,暗卫也能为他们提供情报和服务。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这种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兵有兵的情况下,还能玩砸,徐闻只能逐出家门算了。

徐家不养废物!

而且哪怕是逐出家门,他们如果愿意出海,也能在南阳优哉游哉,四海商会就是徐闻准备的最後退路。

徐闻现在就是陪在安成公主朱月蓉身边。

自从永乐皇帝死後,她的情绪一直不太好。

在外人面前,还能保持住。

可只要一到徐闻身边,她就不再掩饰自己,静静和徐闻说着自己和父亲之间的往事。

那些属於父女之间的甜蜜回忆,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

国公爷对於外面的应酬能躲着,皇帝也可以不鸟。

可家中老妻还是安抚的,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今天等朱月蓉倾诉完以後,徐闻突然说道:“这个兵部尚书我再干上一段时间,等他们找到合适继任者后,就出门散散心吧,让你心情好点,你看如何?”

对於丈夫的心意,朱月蓉是知道一些的,听到这句话时候也不奇怪,而是问道:“虽然有华儿和谦儿在朝堂之上,但大哥会让你走吗?”

徐闻笑道:“我就说陪他妹妹出去到处走走,放松下心情,作为他的妹夫,不可能这点特权都不给我吧?”

听他开玩笑,朱月蓉的心情也稍微好了一点。

她当然不会认为徐闻只是单纯地出去走走。

夫妻多年,丈夫在朝堂上的每一步,都是有的放矢,有意义和目标的。

结合当前形势,安成公主也清楚怎麽回事,於是说道:“那我们去山东?”

搂住朱月蓉,徐闻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果然你我夫妻心意相通啊,我还没说,你就要知道去哪了。”

朱月蓉嗔怪道:“这有什麽难猜的,就二哥那个猪脑子,没人盯着,指不定要闯出天大的祸事来。”

“夫君去的话,给他提个醒,让他安分一点,不要有什麽其他的心思,也算是帮他,让他能活得久一点。”

自己亲哥哥,朱月蓉哪能不清楚,点评起来也格外辛辣。

“那好,明日我便上疏,辞官归乡,回山东去。”

徐闻笑了笑。

他行事一向雷厉风行。

第二天,辞官的奏章便到了新皇的龙案上。

洪熙帝朱高炽看了后,久久无言。

越国公徐闻拒绝封王,又辞官归乡,位极人臣却忽然隐退。

或许外人想不明白。

但朱高炽却是清楚。

越国公这是以身入局,保天下太平!

如此品质,让朱高炽更加敬佩。

最终,他准许了徐闻的辞官奏请。

此事再度引起巨大热议。

有人怀疑是皇帝和越国公生出嫌隙。

更多的是猜测是自古以来的皇权和相权之争。

虽然太祖高皇帝废丞相制度,但大臣之中权力最大者,仍被私下当成“相”。

徐闻,位极人臣,便是大明的隐相。

表面上越国公拒绝封王,其实是争夺朝堂话语权,然而君臣二人闹翻了。

这是不少人的猜测。

他们不相信世界上有谁能抵挡得住权力的诱惑,在巅峰时期忽然退隐。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