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 第32章 御前对决数据碾压太子的终局之战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第32章 御前对决数据碾压太子的终局之战

簡繁轉換
作者:风渡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4 17:18:40 来源:源1

第32章御前对决数据碾压太子的终局之战(第1/2页)

河东郡城门洞开的消息传到东宫,太子气得砸碎了案头的玉如意——他没想到,自己的手谕、粮商的重金收买,竟然连一个小小的劝农使都搞不定。盛怒之下,太子干脆亲自入宫,在皇帝面前上演了一出“声泪俱下”的控诉。

“父皇!风渡墨目无君上,藐视储君,在河东郡煽动百姓闹事,逼得刺史不得不开门!”太子跪在地上,捶胸顿足,“他这哪里是推行改革,分明是在培植私党,图谋不轨!再任由他胡来,天下恐生大乱啊!”

【作者插话:家人们!太子这波是把“卖惨营销”玩到了极致!打不过就找“家长”告状,明明是自己阻挠改革,反倒说成是别人“图谋不轨”!这套路搁现代就是“职场撕逼输了,直接找CEO哭诉求援”,脸皮厚度堪比城墙拐角!只能说,储君的身份就是最大的“免死金牌”,耍起无赖来根本没辙!】

皇帝揉着眉心,心里五味杂陈。一边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储君,一边是能为朝廷增收、受百姓拥戴的改革者,他夹在中间,进退两难。最终,他下了道圣旨:“传风渡墨即刻回京,于金銮殿当众对质!”

消息传到河东郡,李铁山急得直跺脚:“风大人,金銮殿上都是太子的人,您这一去,就是羊入虎口啊!不如咱们带着百姓的联名信,逼陛下主持公道!”

“联名信是民心,却不是铁证。”风渡墨摇摇头,转身让人搬来一个巨大的木箱,“真正能说服陛下的,是这个。”

打开木箱,里面是十几块金属活字铁板——有清河郡、河东郡的税收数据对比,有百姓满意度的统计,还有粮商行贿的证据复刻,最显眼的,是一块刻着“全国改革收益预估”的铁板,上面用醒目的大字写着:“推行折银一年,国库可增收百万两,损耗率降至3%以下”。

“这是我给陛下的‘答卷’,也是给太子的‘战书’!”风渡墨眼神坚定,“金銮殿上,我不用嘴说,用数据说话!”

三天后,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太子站在一侧,昂首挺胸,身后的大司农等人摩拳擦掌,等着看风渡墨出丑;风渡墨则一身布衣,手里捧着那块“全国改革收益预估”铁板,从容地站在殿中。

“风渡墨,”皇帝坐在龙椅上,语气威严,“太子弹劾你目无储君、煽动民心,你可有话说?”

“回陛下,臣无话可说,但有数据可证!”风渡墨上前一步,将铁板放在殿中早已准备好的架子上,“陛下请看,这是清河郡推行折银半年的成效:实物税时代,每年损耗粮食十万石,折银后仅损耗六千石,节省的粮食可养活三万百姓;国库增收十五万两,可补充边境军饷,缓解国库空虚!”

他又让人呈上河东郡的初步数据:“河东郡推行折银仅五日,百姓缴税效率提升三倍,粮商压价现象消失,已有上千农户主动改种粮食,明年粮食产量预计增长一成!”

【作者插话:绝了!风渡墨这波是把“金銮殿”变成了“数据分析发布会”!别人靠嘴吵架,他靠数据碾压,这就好比现代辩论会上,对方扯感情牌,你直接甩PPT放数据,瞬间秒杀全场!只能说,知识就是力量,数据就是底气!】

太子脸色一变,厉声反驳:“一派胡言!这些数据都是你伪造的!折银破坏祖制,动摇国本,百姓只是一时被你蒙蔽,久而久之,必然民怨沸腾!”

“太子殿下,臣不敢伪造数据!”风渡墨转身,指向殿外,“殿外有清河郡、河东郡的百姓代表,还有负责记账的书吏、验银的银匠,他们可以为数据作证!而且,这些数据都是用金属活字刻成,无法篡改,陛下可派人查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章御前对决数据碾压太子的终局之战(第2/2页)

皇帝当即下令,传百姓代表和书吏上殿。清河郡的老农捧着自己的缴税凭证,哭着说:“陛下,草民之前缴粮,每年都要被克扣一半,现在折银缴税,一分钱都没多花,还省了粮食,风大人是好官啊!”

河东郡的书吏则呈上三层木盒台账:“陛下,这是河东郡五日的税收台账,收纳、熔铸、入库数据一一对应,绝无差错,损耗率仅2.5%,远低于实物税时代的三成!”

文武百官见状,纷纷议论起来。之前支持太子的官员,此刻也面露犹豫——数据确凿,百姓证言真切,再反对,就显得自己别有用心了。

大司农赶紧站出来,试图挽回局面:“陛下,折银虽有小利,但后患无穷!百姓都用银子缴税,粮食必然滞销,粮商破产,天下粮价大乱!”

“大司农大人此言差矣!”风渡墨拿出另一块铁板,上面刻着粮价走势分析,“实物税时代,粮价波动三成以上,是因为百姓被迫集中卖粮;折银后,百姓可自主选择卖粮时间,粮商无法趁机压价,粮价反而更加稳定!而且,臣已建议设立国家粮食储备仓,粮价低时收购,粮价高时出售,彻底稳定粮价!”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太子和大司农:“至于粮商破产,不过是那些靠压价、行贿牟利的奸商!真正诚信经营的粮商,反而能因为粮价稳定而获利!太子殿下,大司农大人,你们口中的‘后患’,不过是奸商的私利罢了!”

【作者插话:这波反击太致命了!风渡墨直接戳穿了太子一党的核心痛点——他们维护的不是国本,是自己的私利!这就好比现代职场上,有人反对新政策,你直接指出他是因为新政策断了他的灰色收入,瞬间让他哑口无言!】

太子气得浑身发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大司农更是面如土色,他侄子是最大的奸商,风渡墨的话,无疑是在打他的脸。

皇帝看着铁板上清晰的数据,又听着百姓的真切证言,终于拍板定论:“风渡墨所言属实!折银改革利国利民,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太子闭门思过三月,反思己过;大司农纵容亲属牟利,革去官职,永不录用!”

金銮殿上,瞬间一片寂静。太子瘫坐在地上,不敢置信;支持改革的官员则欢呼雀跃;风渡墨看着龙椅上的皇帝,深深鞠了一躬——这场持续数月的改革之战,终于以胜利告终。

消息传出,全国震动。清河郡、河东郡的百姓们敲锣打鼓,庆祝改革胜利;其他郡的百姓也纷纷盼着折银改革尽快落地。李铁山带着铁匠铺的伙计,连夜打造了一个巨大的税收仪表盘,立在京城门口,上面刻着“数据为证,改革惠民”八个大字,成为京城最热闹的景观。

风渡墨站在仪表盘前,看着来来往往欢呼的百姓,心里感慨万千。所谓改革,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民心所向的必然;所谓胜利,也不是击败对手的荣光,而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踏实。这句话,他用无数个日夜的奔波、无数次的危机公关,终于彻底读懂了。

可就在全国都沉浸在改革胜利的喜悦中时,一个太监悄悄找到风渡墨,递给他一张纸条。风渡墨展开一看,上面只有一句话:“太子虽败,余党未除,劝君慎行。”

他抬头看向东宫的方向,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他知道,这场改革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太子一党的余党遍布朝野,粮商的势力依然存在,接下来,他要做的,是巩固改革成果,堵住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让折银之法真正惠及天下百姓。

那么,太子的余党会如何暗中破坏改革?风渡墨又将推出哪些新的举措,巩固改革成果?咱们下一章接着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