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 第16章 官道通车:第一单“汉代外卖”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第16章 官道通车:第一单“汉代外卖”

簡繁轉換
作者:风渡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4 17:18:40 来源:源1

第16章官道通车:第一单“汉代外卖”(第1/2页)

锣鼓声从县城西城门一直传到三里外的官道尽头,红绸被剪刀剪断的瞬间,围观的百姓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风渡墨站在新修的官道中央,看着平整黝黑的三合土路面,又看了看村民们脸上的笑容,连日来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这条修了三个多月的官道,终于通车了。

最激动的莫过于城西乡的里正,他拉着一辆装满粮食的独轮车,在路面上推来推去,笑得合不拢嘴:“风先生,您看这路!平得能当镜子,推着车走一点不费劲,比以前省了一半力气!”

几个赶马车的商贩更是直接赶着车在路面上跑了个来回,马蹄踏在三合土上发出沉稳的声响,没有半点颠簸。“这路修得太扎实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下雨陷车、冬天打滑了!”商贩们纷纷赞叹。

【作者插话:家人们,这就是古代版“基建狂魔”的胜利时刻!三个月前还是“炮弹坑”,三个月后变成“高速路”,风渡墨用Excel思路 现代建材知识,硬生生给大明修出了一条“网红公路”,这波操作必须给满分!】

通车仪式刚结束,百姓们就迫不及待地在新路上忙活起来。有挑着担子去县城卖菜的老农,有推着独轮车运货的商贩,还有成群结队去县城赶集的妇女儿童,原本冷清的官道瞬间变得热闹非凡,充满了烟火气。

风渡墨和王大眼沿着官道散步,看着眼前的景象,王大眼感慨道:“风先生,您当初说修路能激活民生,我还不信,现在看来,您说得太对了!这路一修通,咱们县简直像换了个样子!”

“路通了,人流、物流才能通,经济才能活起来。”风渡墨笑着说,“就像咱们之前整理卷宗,把分类框架搭好,后续的内容才能有条不紊地填进去,这是一个道理。”

正说着,两人就看到官道旁围了一群人,走近一看,原来是县城里开熟食铺的张老板,正忙着往几辆独轮车上装食盒。食盒上贴着红色的纸条,上面写着“张记熟食,县城直达村镇”的字样。

“张老板,你这是要干什么?”王大眼好奇地问道。

张老板擦了擦汗,笑着说:“风先生,王捕头,这不是官道修通了嘛!我想着,乡下的乡亲们平时难得吃到县城里的熟食,我就推出个‘送货上门’的服务,乡亲们提前预定,我每天中午用独轮车送到各个村镇,方便得很!”

“送货上门?”风渡墨眼睛一亮,这不就是现代的外卖吗?没想到在明朝,居然被一个熟食铺老板给琢磨出来了!

【作者插话:惊!明朝版外卖小哥上线!只能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风渡墨修好了路,张老板就解锁了新商业模式,这波属于是“基建带动消费升级”,放在现代也是妥妥的经济增长点!】

张老板点点头,指着车上的食盒说:“是啊!以前路不好走,我这熟食运到乡下,要么凉了,要么洒了,根本没法卖。现在这官道这么平整,我推着车一个时辰就能跑两个村镇,中午送过去还是热乎的!”

他拿起一个食盒打开,里面装着卤鸡腿、酱牛肉、凉拌小菜,香气扑鼻。“乡亲们只要前一天晚上到我铺子里预定,或者托进城的人带话,我第二天就准时送到村口,收一点点跑腿费就行!”

围观的村民们都来了兴趣,一个大妈问道:“张老板,我预定一只卤鸡,明天能送到我们村吗?”

“当然能!”张老板拿出一个小本子,认真地记下来,“您放心,明天中午保证送到,热乎着呢!”

风渡墨看着这一幕,忍不住笑着对王大眼说:“你看,这就是我所说的‘激活民间活力’,咱们修的不仅是一条路,更是一条商机路。张老板这生意,简直就是咱们县的第一单‘汉代外卖’!”

“汉代外卖?”王大眼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风先生,您这说法太新鲜了!不过还真挺形象,就像城里酒楼给当官的送菜,只不过这是给乡亲们送,还这么方便!”

张老板听到两人的对话,好奇地问道:“风先生,您说的‘汉代外卖’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您这送货上门的服务,特别新潮,特别方便!”风渡墨解释道,“以后您这生意肯定能火,说不定还能带动其他商铺也跟着做!”

果然不出风渡墨所料,没过几天,县城里的其他商铺就纷纷效仿。卖糕点的李记铺子推出了“糕点配送”,卖布料的王记布庄推出了“布料上门挑选”,甚至连开茶馆的都推出了“茶水送到田间地头”的服务,官道上每天都能看到推着独轮车、骑着驴送货的商贩,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作者插话:这波连锁反应太绝了!一条路激活了整个县域的“外卖经济”,放在现代就是“交通强国”战略的微观体现!风渡墨这波基建操作,简直是古代版“招商引资”,用一条路撬动了整个县的消费市场!】

更让人惊喜的是,官道通车后,外地的商贩也闻风而来。以前因为路不好走,很少有外地商贩来县里进货,现在官道通畅,周边县城的盐商、粮商、药材商纷纷赶着马车来县里贸易,县城的集市变得比以前热闹了好几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章官道通车:第一单“汉代外卖”(第2/2页)

户房吏员拿着最新的税收账本,兴冲冲地跑到风渡墨面前:“风先生,好消息!这一个月的商税比上个月涨了三成!尤其是那些做‘外卖’生意的商铺,税收涨得最快!”

风渡墨接过账本,看着上面清晰的数字,满意地点点头。他想起自己当初用Excel思路做的“税收增长预测表”,当时还担心达不到预期,现在看来,实际增长比预测的还要好。

“这都是乡亲们和商贩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风渡墨说,“好的政策就像修通的道路,不仅能方便行走,更能激活藏在民间的活力。咱们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真正创造价值的,还是这些勤劳的百姓。”

吏员连连点头:“风先生说得对!现在县里的百姓都说,您修的不是官道,是‘致富路’!就连府衙的赵通判都特意派人来表扬您,说您为全县的民生和经济立了大功!”

官道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以前因为路不好走,乡下的孩子很难去县城读书,现在官道通畅,不少村民都开始送孩子去县城的私塾上学;以前生病的村民很难及时赶到县城看病,现在官道修通,郎中可以骑着驴快速出诊,大大提高了救治效率。

这天下午,风渡墨正在书房整理官道通车后的总结报告,李大爷带着几个村民,提着一篮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找上门来。

“风先生,我们是来感谢您的!”李大爷把篮子放在桌上,感慨道,“自从官道修通后,我们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孩子们去县城读书方便了,生病看郎中也及时了,就连地里的庄稼,也能更快地运到县城卖掉,卖的价钱也更高了!”

一个年轻的村民补充道:“风先生,我现在跟着张老板做‘外卖配送’,每天能赚不少钱,比以前种地强多了!这都是托您修这条路的福!”

风渡墨看着众人真诚的眼神,心里暖暖的:“大家不用谢我,这条路是咱们一起修的,能给大家带来方便,我就很满足了。”

他留众人坐下喝茶,聊起了村里的近况。李大爷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外出打工了,纷纷留在村里搞种植、搞养殖,或者跟着商贩做配送,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作者插话:这才是基建的真正意义!不仅改善交通,还能留住人才、激活乡村活力,风渡墨这波操作,简直是古代版“乡村振兴”的典范!只能说,有文化、有思路的人,到哪都能发光发热!】

就在风渡墨以为日子会这样顺顺利利地过下去,继续用自己的知识为县里做更多实事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上门来。

这天上午,县衙门口来了一队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人,为首的是一个面容冷峻的中年男子,眼神锐利如鹰,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衙役们见状,赶紧跑进去汇报。风渡墨心里咯噔一下,看这装扮,难道是锦衣卫?之前吏员说的锦衣卫百户,怎么现在才来?

他赶紧出门迎接,为首的男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开门见山:“你就是风渡墨?”

“正是在下,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风渡墨拱手道。

“我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百户,甲字三〇。”男子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听闻你在县里用新奇法子断案、修路,政绩斐然,陛下身边的人都听说了你的名字。”

风渡墨心里一惊,连陛下身边的人都知道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锦衣卫向来是皇帝的耳目,他们找上门来,不知是福是祸。

“大人过奖了,在下只是做了分内之事。”风渡墨小心翼翼地回答。

甲字三〇点点头:“朝廷正在整理诏狱历年档案,那些档案混乱不堪,错漏百出,急需一个懂整理、善分析的人帮忙。经过举荐,陛下特许,调你即刻随我前往京师,协助整理档案。”

“调我去京师?”风渡墨愣住了,他从来没想过要离开县城,更没想过要去锦衣卫的诏狱做事,那里可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这是朝廷的命令,不容推辞。”甲字三〇的语气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收拾好你的东西,半个时辰后出发。”

风渡墨看着甲字三〇冷峻的面容,又看了看身边惊慌失措的王大眼,心里陷入了挣扎。去京师,意味着更高的平台,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留在县里,虽然安稳,却可能永远没有施展更大抱负的机会。

那么,风渡墨会答应去京师吗?锦衣卫调他去整理诏狱档案,背后到底有什么目的?他的“Excel断案”思路,在京城的权力漩涡中,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咱们下一章接着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