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 第83章 劝兵令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第83章 劝兵令

簡繁轉換
作者:旅游中郎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1:59 来源:源1

第83章劝兵令(第1/2页)

这年月士兵操练和后世肯定没法比。

现代军队能承受高强度的训练量,是源于完善的后勤保障。

顿顿有肉、米饭管够,练的时候玩命练,吃的时候也能玩命吃。

可如今这年月军粮品种单一,基本只有粗粮。想要加大训练量,粮秣消耗也会成倍提升,根本支撑不住。

一旦增加了训练,却没有相应提升供给。轻则士卒身体损耗,重则怨声载道,甚至激起兵变!

其实如今刘备麾下士卒的待遇,在这个乱世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每餐除了粮食,还能得到一份鱼羹,也算是这年月难得的荤腥。

至于之前提过的,每名士卒月耗费粮秣两石(约240斤),其实指的是当兵的粮饷。并非说这些粮食都被士卒本人给吃了,而是还包含他们供养家小的部分。

如今广陵的粮秣不算充裕,因此刨除士卒在营中的吃食,步卒每月可领实粮一石,骑卒领一石半。

当然了,士卒也可以选择把粮饷折成现钱。

一般来说,有家室的都会选择领取粮米带回家中;而单身孤丁则大多会折算为钱帛,便于携带存储。

看了这么几天,张昀发现军营中各方面都自有一套运转体系,完全不是他这个只有大学军训级别军事经验的外行,能随意插手改进的。

思来想去,他把目光投向了每天半个时辰的“思想建设”环节。整个过程就是一名军官,在高台上扯着嗓子喊。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军纪赏罚的条令;另外就是关于“忠君报国”、“奋勇杀敌”、“封侯拜将”等等内容的鸡汤。

军纪条例的部分姑且不谈。后边关于鸡汤的内容也不知道是谁写的,文辞艰深,言语枯燥。连张昀在一边听得都是半懂不懂的,就更别提底下那群文盲率百分之九九点九的大老粗了。

每到这个环节,受训士卒都多有倦怠之色。

张昀一开始,是想弄个类似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后来感觉在封建军队里搞这些,实在有点不现实……

这个说法有点委婉了,应该叫——纯扯淡!

这两天他萌生了点新灵感。

犹记得上辈子他看过一个纪录片,有段内容是说的清末袁世凯小站练兵,其中有一个《劝兵歌》好像有点符合目前的需求。

于是他便依其形制,搜肠刮肚地草拟了一篇《刘使君劝兵令》,力求语句通俗,内容恰当,押韵顺口。

琢磨得差不多了,他让自家书佐王景誊抄了一遍,揣起来就去找刘备了。

毕竟是“刘使君”劝兵令,总得让正主先过目审核一番。

刘备听张昀说完了前因后果,对他的作品生出了十足的兴趣。

接过竹简后甫一展卷,刘备就被首句“为子当尽孝,为臣当尽忠”吸引了目光。

此句由士卒最熟悉的“孝”切入,自然过渡到“忠”,巧妙将个人德行与军旅使命相连,贴合当下社会风气,理解门槛极低。

再往下读,更觉精妙。

“汉家天下陷危局,需咱撑此脊梁骨!”直述时局艰难,将当兵吃粮的兵卒,擢升为肩负“汉室脊梁”重任的一员,激发身为汉军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使君筹粮又备甲,养咱衣食不教苦。”则以实打实“养衣食”之恩惠,使士卒感知主帅的付出,为“听命效死”建立情感基础。

“一兵岁耗几十斛,远胜农户半载耕。”以“几十斛粮”对比“农户半年耕作”,凸显军饷之厚,当兵待遇之高,消解士卒“当兵吃亏”的想法,也震慑其懒惰之心。

“若还惜命避战事,天地鬼神也不容!”则借助世人敬畏鬼神之俗,来遏制畏战之心。

“自古将相出营伍,休把当兵看轻贱!”提振了兵卒尊严,以“大好前程”激其向上之心。

接下来则是五条简明扼要的守则,每一句都切中要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3章劝兵令(第2/2页)

“一要用心学操练,弓马刀枪练熟娴,刀枪棍棒须干净,护身之物万莫轻;”乃是告诫士卒平时训练时要用心,对吃饭的家伙要做好养护。

“二要临阵敢拼命,命不该绝自能生!若敢退缩违军令,刀斩阵前落骂名。”前一句暗示,消解畏死之心;后一句明示,严肃战场铁律。

“三要待民如手足,粮饷全靠他们耕!莫扰民宅莫夺物,见了老弱多扶持,咱若护民民护咱,行路也有热饭迎!”讲透了军民关系乃是利益相连,使爱民从“德”变为“利”,士卒才更容易执行。

“四莫奸淫民家女,哪个不是父母生?你家也有妻和女,受人羞辱怎忍情?”从共情的角度切入,让士卒换位思考。将“不奸淫”与“保护自家妻女”相互绑定,更容易触动士卒的内心。

“五莫见财生歹念,强盗到头无好命,纵拿千两金银宝,长官查出定重刑!”先以的朴素道理警示,再用的实际惩罚收尾,双管齐下遏制士卒的贪财之念。

之后的“老实做事莫说谎,脚踏实地准能成”倡导踏实肯干;

“若能常把这些守,早晚必定把官升。”给出正向激励承诺;

“若是当作耳边风,轻打重杀不留情!”则重申了军纪的威慑。

最后的“咱随使君匡汉室,莫负天下莫负民,待到贼平天下定,衣锦还乡耀门庭!”四句话升华了“匡扶汉室”的使命感,并描绘出“功成还乡、光宗耀祖”的诱人前景,从大义和私心两方面凝聚全军斗志。

此令立“忠孝”之基,明“使命”之重,施“恩威”之策,定“行止”之规,昭“赏罚”之信,绘“荣归”之望,且每一句话都贴合了士卒最朴素的认知。

全篇内容从信念重塑到行为规范,逐层推进,可谓是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刘备读罢连声称赞,“允昭此文,匠心独运!不但迥异于今之骈俪,较之乐府、国风也更为直白晓畅!其中言词虽显俚俗,然则对于目不识丁的兵士而言,却正是莫大的妙处!”

“此令所述之‘忠孝兼顾、兵民一体、恩威并施’,皆与吾心中所想分外契合!”

“足可使散卒化为雄师矣!”

附:

《刘使君劝兵令》

为子当尽孝,为臣当尽忠!

汉家天下陷危局,需咱撑此脊梁骨!

使君筹粮又备甲,养咱衣食不教苦。

一兵岁耗几十斛,胜似农户半载耕,

若还惜命避战事,天地鬼神也不容!

自古将相出营伍,休把当兵看轻贱!

学好本事能建功,日后也能把名显。

一要用心学操练,弓马刀枪练熟娴,

刀枪棍棒须干净,护身之物万莫轻。

二要临阵敢拼命,命不该绝自能生!

若敢退缩违军令,刀斩阵前落骂名。

咱是汉家好儿郎,岂能贪生辱祖宗?

三要待民如手足,粮饷全靠他们耕!

兵民本是一家人,百姓帮咱功必成。

莫扰民宅莫夺物,见了老弱多扶持,

咱若护民民护咱,行路也有热饭迎!

四莫奸淫民家女,哪个不是父母生?

你家也有妻和女,受人羞辱怎忍情?

五莫见财生歹念,强盗到头无好命!

纵拿千两金银宝,长官查出定重刑!

老实做事莫说谎,脚踏实地准能成,

安分攒钱养家人,光宗耀祖多光荣!

众儿郎,记分明:此令句句是实情!

若能常把这些守,早晚必定把位升;

若是当作耳边风,轻打重杀不留情!

咱随使君匡汉室,莫负天下莫负民,

待到贼平天下定,衣锦还乡耀门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