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 第89章 华佗来访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第89章 华佗来访

簡繁轉換
作者:旅游中郎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1:59 来源:源1

第89章华佗来访(第1/2页)

随即关二爷开始介绍起了此行的见闻,首先便是说起了曲阿、丹徒两地的城防守备:“某因率领兵马,并未入城详查规制布局。”

“然此二城既非州城郡治,也非重镇要冲,都不过是普通小县!其城防仅是一丈多高的城墙(4-6米),壕沟、瓮城皆无,且从城外看去也没什么兵力驻守,防备甚是松懈。”

二爷说到这,语气中带上了几分不屑:“待他日攻城之时,只需与某两千兵马,一通鼓便可拿下。”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古代建城都有严格的规制,并非是想建多坚固便能建多坚固。

寻常县城的城墙,通常就是一丈多高不到两丈(4-6米),主要也只是为了防范些个山贼草寇。

如果是郡治所在,比如像广陵城这种,城墙就是实打实的两丈(6米),城外可挖护城壕(灌上水就是护城河)。虽有规定深不可过丈(3米),但如今已是乱世,也没人会真的遵守,都是玩命往深处挖。

如今广陵城外的护城壕,深度就已经接近了五米。

而像是徐州城这类州治,虽然城墙高度与郡治相当,却会在上边增建凸出的马面,用以加强防护,同时还会在城门外加修一圈瓮城,用来保护最脆弱的城门。

唯有长安、雒阳这种国都级别的城市,才有顶配的城防。

首先城墙就高达四丈(12米),敌台、望楼、马面、羊马墙、护城河、瓮城等防御设施可谓是样样齐全,端的是固若金汤!

至于边关重镇,情况则又有不同,除了城墙高度有限制,其他的防御工事则会根据情况往上加。

然后二爷又说起了关于渡江的事宜。

根据他的说法,丹徒附近的江岸边,大约有五处大面积的滩涂,可供舟楫靠近。但都需要涉水数十步方才能登岸,若是对岸无人驻守,应当无碍。

不过他询问了当地的渔户得知,这些滩涂会随着江水的涨落而发生变化。今年能靠,明年则未必,都做不得准。

如果大军日后想要过江,要么提前派遣细作,详查江岸虚实;要么便直接攻打丹徒渡口,占据津要,方为稳妥。

一旁静坐的张昀听得关羽话音稍歇,开口问道:“我听闻丹徒附近有座丹徒山,不知将军此行可有去看过?”

关羽面露诧异,似是没想到张昀竟还会知晓如此偏僻的地形,他顿了一下才说到:“某确曾巡弋周遭,此山地处丹徒县城西北十里之外。名虽为山,也不过是个小丘而已。林木尚称葱郁,藏匿千把兵丁应无妨碍。”

“然其地处江畔僻处,又不控扼通衢,距离城池还有些远,实在是没什么占据的价值。”

张昀闻言缓缓点头,心中暗自思忖。

这丹徒山虽无军事价值,却是历史上小霸王孙策的葬身之地。

日后若有闲暇,倒是可以去“圣地巡礼”一番。

只是世事变化无常,有了我这只蝴蝶振翅,孙策也未必还会陨落于此了。

又过了五日,刘备派人传召张昀:“府中有客至,速来一见。”

张昀赶到会客厅,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神医华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9章华佗来访(第2/2页)

其人虽已是年近五旬,但面色红润,目光炯炯,看上去不过三十许人。

张昀刚一入内,刘备便引介道:“此乃吾帐下议曹从事张昀,字允昭!先前所言,欲为元化先生开设医馆、著书传世的慷慨君子,便是此人。”

张昀未待华佗开口,展露笑容拱手一礼:“华神医,昀久闻盛名,如雷贯耳!”

华佗连连摆手,语气诚恳地说道:“神医二字,实不敢当!某不过是一介行走四方的大夫,表字元化。张从事但以表字相称即可。”

两人略作寒暄之后,张昀神色恳切地说道:“当此乱世,黎民百姓已陷水深火热;若遇伤病,则更如雪上加霜!”

“究其根源,还是当世医者太少之故。未知元化先生,可愿将此生所学广传天下,泽被苍生乎?”

华佗真诚地说道:“悬壶济世本就是我毕生所愿!若能让医术广传,救治天底下更多百姓,我又何乐而不为?若我心存自珍,也不会应使君之邀前来广陵了。”

刘备见二人言谈渐入正题,含笑起身:“二位既志同道合,当在此畅叙宏图。备另有公务,便暂且失陪了。”

两人恭送刘备离去之后,张昀便向华佗道出腹案:“元化先生,昀欲斥资兴建医馆,广收门徒,传习先生救死扶伤之术。”

“此医馆为民诊疾,只取药费,不索诊金;百姓求医,可遣学徒先行问诊、辅诊,先生督教指正,以此锤炼所学,累积经验。”

“凡入馆习艺之学徒,一律免纳束脩,衣食住行皆由昀供;然每三个月须行考较,技艺不精者,当予以清退!未知先生以为可行否?”

华佗慨然应道:“免除束脩、不索诊金,此皆张从事恤民仁心!吾岂有异议?然则……”

他稍显迟疑:“三月一试,不过即行清退,是否峻急了些?严苛至此,恐伤学徒向道之心呐。”

张昀问道:“那依先生之见,又当如何?”

华佗试探地说道:“不若三月一考,累计两次不中者,方行清退,可乎?”

张昀闻言心中暗笑,有点上辈子“期中、期末考试”的意思了啊,当即应道:“先生此议甚佳,便依您所言!”

华佗说到这儿,眼神已经发亮:“张从事高义!不瞒您说,吾行医半生,常有些心得、方剂随录于册,然多零散无序。今得君襄助,决意一面授徒,一面将毕生所学所悟,结集著书,以垂后世!”

张昀抚掌笑道:“大善!先生著书所需诸项费用,昀一概承担!”他随即追问道:“不知元化先生,可曾得此鸿篇巨著之名?”

华佗摇头:“尚未思及此事。”

张昀听方才华佗所说,还以为《青囊书》已经问世了呢。他笑着说道:“无妨、无妨!先生可从容构思,徐徐著笔。每成一卷,昀即命人精抄数份,分而藏之。其中一份,当悬于医馆正堂,任人观瞻抄录!”

“更可邀天下岐黄圣手,共聚于此切磋品评!假以时日,此广陵医馆,定能成为后世医家之圣地,便如当年的稷下学宫一般,流芳百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