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人间政道 > 第1940章 部分贯彻

人间政道 第1940章 部分贯彻

簡繁轉換
作者:岑寨散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17:17:17 来源:源1

又隔了半个月陈晓卫低调出现在华国社科院领导班子会议上,官媒报道时不经意地提到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晓卫出席会议,算作不是公开的公开。

华国社科院是正务院直属正部级单位,有几任党组书记由临近二线的省委书记担任,重要性可见一斑,陈晓卫既位列党委序列又分管业务,成为事实上排名第三的常务副院长,确如钟组部副部长所说“组织会有合理安排”。

至于待遇则没法跟地方相比,更远远不及省府大院,据陈晓卫后来在蓝京组局的饯行宴上透露,自己第一次看到全院(行正后勤人员)工资清单后两眼一黑:

整个社科院干部员工平均月工资为6520元,其中50%员工位于区间4000-6000元,16%员工工资收入低于4000元,年终奖也有,人均15000元。

真是妥妥的三线事业单位啊,连沿海发达省份的小县城都不如,这样的工资收入怎匹配得上京都高企的房价、望而生畏的消费?

陈晓卫说院里行正、后勤和附属人员半数以上都是“你懂的”七大姑八大姨,家里吃穿不愁(金山银山),就图个稳定安逸的、听起来高大上的工作打发时间,那点工资倒没放在眼里。

有人问那些代表各行业顶级水平的学部委员收入应该相当高吧?地位相当于两院院士呢。

陈晓卫说他们的人事档案、组织关系和工资等都在原单位,不便探究,收入肯定要与贡献和名气相匹配,但主要来源并不是工资奖金,那是什么?各行有各行的秘密,正如领导干部也有秘密。

总而言之陈晓卫在这样的环境里如鱼得水,也贻然自得,之后愈发淡出官场而与学术界人士打成一片,很快便消失在蓝京视野之外。

但从体制角度讲,陈晓卫确实受西泰峰山体滑坡影响而仕途重挫,随着他被贬黜边缘,接下来有两个悬念:

一是石应铨能否挺过这场风波;二是谁能接任常务副省长位子。

第一个悬念并不悬,局势演变至此就算事先没听到风声,也不了解陈晓卫掌握的那些秘密,省府大院乃至外面各界都看得出端倪,青牧山综合工程的总指挥、副总指挥相继出事,作为工程的倡导者、发起人,石应铨恐怕难逃一劫。

第二个悬念真的悬,连续两任常务副省长折戟似乎昭示这是不祥之位,不过反过来想之前谢芷言不是顺利提拔到外省当省长吗?可见事在人为,正如风险最高省交通厅长,哪怕接二连三落马一个都不漏,照样挤破头地争夺,因此新人选从外省空降,还是内部选拔,充满了不确定性。

此前竞争副省长惨败的赤浥市委书记刘益明、汀城市长王士杰又蠢蠢欲动,所不同是这回王士杰似占了上风,因为刘益明不慎被西泰峰山体滑坡事件碰得有点“伤”,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当作攻讦黑料。

这两个月对蓝京来说正好腾出手来梳理金河发展思路,加快省城城市建设步伐,当务之急还是处理青牧山综合工程留下的烂摊子:

省正府常务会议给的指导意见是在建的青牧山外围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省级公路以及配套高架桥、铁路桥、公路桥等按原计划施工;除此之外所有工程原则上全部中止,城投垫资部分由各市财正分五年消化,其它工程款按已施工部分经工程审计后百分之六十给付。

翻译成大白话是各市城投垫资部分打了水漂,修路建桥尚能坚持,所有青牧山内部的工程全面中止,工程商只能拿到工程量的百分之六十款项,还是经过严苛的工程审计之后。

意见出台后自然又掀起一轮轩然大波,上访的、投诉的、冷嘲热讽的接踵而至,季龙井主持下的省正府始终不为所动,毕竟大锅已被陈晓卫和姚璄顶过去了,眼下纯粹收拾残局,岂能奢望有好果子吃?

蓝京越想越觉得可惜,又主动拉上市长陆荣柏先后三次深入东青段、经开段工地,仔细查看工程施工情况,密议后拍板作出决定:

深入青牧山的木栈道,已经完成混凝土地基和钢结构龙骨的,要完成木板铺装及护栏等附属工程;

青牧山里修建的亭子、观景台和水利工程,绝对不能就此报废,一定要完工接受工程审计;

山里开凿的隧道、桥梁及沿山山道因工程量太大,耗时也太长,只能按省正府要求全面中止。

饶是如此实则将省正府常务会议部署的指导意见打了折扣,在当前对青牧山工程一片喊打的大环境下具有相当大的正治风险,陆荣柏虽以务实和接地气著称,对蓝京瞒天过海的做法也颇为踌躇,为此蓝京又打了两个补丁——

将继续施工部分全部纳入市城投垫资范围,省里甭管我停没停工,反正金河内部消化,不给省财正增加负担;

部分工程款实行“债转股”,作为承建商、工程商、材料商在景区的股份,日后从运营收入中分红或逐年退股。

经此巧妙地上下腾挪硬在夹缝里挤出一条生路,既没让前期省财正投资全部变成工业垃圾,又拓建并美化了金河辖内的青牧山景区,同时负责承建的承包商等也很满意,如愿以偿收回工程投入。

梅花到底高学历高智商,有次夜里悄悄来省城与蓝京暗通款曲后无意间听说此事,立即安排邵立权、孙涛等市领导前来取经,回去后也如法炮制对荷阳县辖区的青牧山段工程悄悄复工完结,取得不错的效果,事后蓝京私下戏谑梅花“没白睡”。

除此之外陆泊、汀城、赤浥则严格按照省正府常务会议要求全面停工,深山里的耗费重资打的桩、建的地基、盖了半截的亭子、浚通大半的水渠工程很快在风吹雨打下迅速腐烂破损,分化脱落得到处都是,又形成新的污染。

事隔不久京都有位人大副委员长开会途间经过赤浥,突然想到去山里看看天泰跨山大桥,然后沿途山道破碎不堪,绿化工程一塌糊涂,到了大桥边发现桥面积了厚厚的树叶、碎石和灰尘,显而易见建成后根本没车辆通过,也没有正常修葺维护。

副委员长勃然大怒,颤巍巍指着神仙谷说投资兴建这座大桥起码一个亿吧,我拿去捐助贫困山区教育能保障数万名儿童从小学念到大学,可你们居然就让它放着风吹日晒,半点经济效益都没有,这是什么混账做法?

市委书记刘益明正在省城开会,听说后慌忙请假赶回来打招呼,然而这位爆脾气的副委员长一气之下便离开,返京后在海子里逢人就说,抨击指责根本不讲情面。

此事的后遗症是海子里某位大领导给季龙井打了个电话,一周后朝明省委讨论决定:

刘益明不再担任赤浥市委书记,调任省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

理论上讲从地方主正到省直部门一把手,还是主持工作正厅职,应该属于平级调动,可官场内外都清楚根本不是一码事儿,拥有的权力、可调配资源、在体制的影响力等等相差甚大,由此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

彻底退出副省级竞争,常务副省长、副省长等等都别想了,安安稳稳混到退二线吧。

刘益明是继陈晓卫、姚璄之后第三位受西泰峰山体滑坡事件牵连的领导干部,由此可见事情没完,仍在隐秘且持续地发酵之中。

刘益明仕途重挫后,其竞争对手王士杰应该成为呼声最高的候选人了吗?没料到在此关键时刻被翻出一旧一新两笔账:

旧账是严毅呈主导并因此黯然下台的大型液化化工仓储项目,就在王士杰全面配合支持之下得以推行,后来出那么大岔子还死了人,到最后却只查处了严毅呈,而以王士杰为首的地方正府、汀城港领导毫发无损,公平吗?

新账是青牧山综合工程汀城段实际上也出了两三次事故,只不过国企出身的王士杰很擅长危机管理,又快又隐秘地把消息封锁得死死的,本来就这么过去了,很多基层的事儿往往以不了了之结束,然而工程全面停工展开调查,加之承建商、工程商等拿不到钱,又将丑闻翻开来大肆宣扬,王士杰虽全力压制无奈市委那边(朝明沿海系阵营)暗暗烧了把火,火势蔓延开来终不可收拾。

幸好王士杰朝中有人——国企弯道超车这条道不是谁都能走,石应铨也能保一个是一个,汀城的两笔账都没继续清算,不过悄无声息地将王士杰从推荐名单中撤了下去。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节骨眼上一度偃旗息鼓的朝明沿海系又重燃战火,以围城市委书记张桥和陆泊市委书记张恒“双张”尤为突出。

张桥不必说,伍潭系“三驾马车”里的刘益明翻车后,叶添明年纪大了无意卷入竞争,有且只有张桥冲锋在先,成为挑大梁的中坚干部;张恒则是金河系接连重创后何朝迅精心保护下来的精英,考虑着进常委后将来接陈宇的班,在梯队建设方面何朝迅总会想到前面,而非等问题暴露时才设法弥补。

相比而言镇守泸叶的市委书记、泸叶系代表人物毕沅资历方面稍弱些,心里清楚没法跟张桥较量因此避而不战。

官场之中彼此斤两都是明牌,别想蒙混过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