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正当金河系、伍潭系两大阵营竞争激烈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任命下达了:
石应铨不再担任朝明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另有任用;
季龙井提拔朝明省委书记,暂代省长主持省委、省正府全面工作。
石应铨到底没能挺住,倒在换界前的火线上,从而为西泰峰山体滑坡事件划上休止符。
据说——纯粹据说大东北方面多方设法奔走,骆广庆可能也有暗助的意思,但山体滑坡当着整个省委、省直单位、各市主要领导和媒体的面发生,坍的场子太大了,后来又爆出天泰跨山大桥被闲置的黑料,作为青牧山综合工程的主导者,石应铨怎脱得了干系?
石应铨的“另有任用”与陈晓卫不同,陈晓卫去处事先协商好了,只不过防止舆情反弹而使的缓兵之计,回京后便拿到介绍信前去报到上班;石应铨下一步去哪儿根本没确定,几套方案不是这边通不过,就是那边不点头,最后只能“免了再说”。
后来石应铨在海子里遇到前任省委书记江海,神情黯然地说不出话来,同样任期未满——石应铨九原包尾算三年,对年对月则整整两年,江海的局委员基本稳稳在手,而石应铨眼下别说冲局,能否保住一方诸侯都是问题。
而季龙井的提拔则引起一片惊呼,无它,实在太出人意料了。
身为朝明沿海系楚翘,季龙井的提拔没问题,原来都认为要等到换界会议前夕即最后一轮省委主要领导调整时,按惯例跟之前谢芷言等一样跨省交流到中原地区,毕竟季龙井从基层到省长没出过朝明,若想日后进京更获重用必须要有这一步。
孰料季龙井就地提拔、一步到位,真是人事任免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实性,每次都让人外界想不到并想不通。
红头文件下达当天容小姐几乎同步给蓝京透露了消息,理由有两个,一是季龙井接连与两任省委书记搭班子均配合默契,没闹出大矛盾,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与团结的作用;二是从严毅呈、石应铨先后折戟来看,北方干部到南方特别发达省份确实存在水土不服问题,在青牧山综合工程全面停摆的情况下,需要季龙井主正来稳一稳,做好善后及配套工作。
“为什么不同步宣布新省长、常务副省长?”蓝京质疑道,“这样不就等于让季龙井同时掌控省委省正府,拥有超越前几任省委书记的权力?”
容小姐叹了口气道:“你看看现在几月?时间不凑巧哟,只能都纳入到换界前人事调整的大盘子里,等一等吧,也就三四个月左右……你有挑战自我的想法吗?常务副省长,省长?”
蓝京苦笑:“我跟石应铨同一天进的班子,也就是两年时间,资历是不是太浅了?我感觉不能强求。”
“尊重你的意思,这种事的确不能强求。”容小姐似探听他口风,点到为止便挂了电话。
无独有偶,季龙井正式成为新一任省委书记后,随即便约谈蓝京,开诚布公地问:
“蓝书记愿意到省正府那边帮帮忙么?”
蓝京已是省委常委且主正金河,还能帮啥忙?即探询他有无出任常务副省长的意愿。
省城市委书记与常务副省长孰轻孰重,这个问题很有趣。
论党内排名和地位,常务副省长属于省委常委当中重量级领导,通常高于省城市委书记;
论权力与影响力则各有千秋,常务副省长侧重宏观经济运行和全省资源调配,触角覆盖每个领域;省城市委书记的“权”相对具体实在,直接决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千万市民生活质量;
论发展前景和晋升路径,两者都是通往正省部级的跳板,目标也都是省长位子,从近年来趋势分析拥有省城等主要城市一把手经历的晋升优势非常明显,如果蓝京同时具备双重优势前景不言而喻。
打个比方,常务副省长相当于集团公司首席运营官,省委市委书记类似集团旗下最赚钱的核心子公司,地位不分上下,重要性也难言高低。
对蓝京而言应该如何考量呢?
有利有弊。
此时放弃省城市委书记而出任常务副省长,无疑瞄准了虚位以待的省长位置,如果一直让季龙井兼到明年下半年,蓝京肯定是最有力的竞争人选。
但这个概率只有百分之十。
省委班子组建是门学问,要兼顾地域、资历、管理经验与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季龙井以地道本土干部身份出任省委书记,实则阻断了朝明辖内沿海系对省长的奢望,哪怕蓝京明明归类为跨省交流干部也不行。
除非熬到季龙井调离朝明,那么就能十拿九稳吗?肯定不可能!
这个层面的竞争简直用“惨烈”来形容,根本不存在水到渠成或实力为先,因为内地有几十位常务副省长在瞄着,另外大西北、大东北以及中原省长不想换个更好的环境吗?
这样权衡下来,蓝京便诚恳地说:
“感谢季书记对我工作的认可和信任,相比较而言,就我本人来说可能更适合实践性、操作**务……金河两桩案子结案了,青牧山工程又全面停工,正是省城调整工作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创新引领构建具有金河特色前瞻性、先导性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阶段,我将会同市委班子及时贯彻落实省委重要指示精神,找准战略定位,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聚焦重点产业,推动高新产业深度融合,努力走在朝明全省发展最前列。”
“噢——”
季龙井明白了蓝京话里的含义,淡淡道,“蓝书记基层履历齐全、经验丰富,从乡镇到省城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也干出非常出色的成绩,若说短板就是缺省直机关工作历练,越到上面,务虚与实务同样重要,我在为蓝书记长远发展考虑。”
蓝京道:“理解季书记的良苦用心和对我的关心爱护,我呢出身平民阶层,一路跌跌撞撞侥幸到现在的位子,自己都觉得很不容易,关于今后从没认真想过,也没啥人生追求,只想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金河、为老百姓多做实事。”
季龙井微微颌首,沉吟片刻道:
“蓝书记在金河的确让省委放心,也省心,说句实话放眼整个朝明,我想不出能接替蓝书记的人选……关于省正府这块,蓝书记觉得哪位比较适合上?”
两位省领导一直在讨论常务副省长人选,却偏偏半个字都没提及,这就是高层之间的谈话艺术。
季龙井谈话也很注意层次性,先征求蓝京的意见,你不愿意干,好,接下来你说说哪个能干?
面对这种送分题蓝京微微一笑,道:
“以我在围城工作经历,张桥同志应该是最佳人选,水平能力无庸置疑,资历声望也处于领先位置,相信能够成为季书记强有力的助手,真正把省正府各项工作抓起来、顶上去、冲向前。”
季龙井一直紧皱着的眉头略松,道:
“省委内部关于人选提名分歧较大,短期内难以达成一致……这方面还请蓝书记多做做工作,我们总是拖拉、总是争论,时间久了就会失去主动权。”
“明白,明白,”蓝京道,“我尽力而为。”
围城市委书记是冲刺省委常委的桥头堡,从唐武功即如此,只不过此君官运实在太背,身后有何朝迅那样等级的大佬加持都功亏一篑;蓝京看似轻松实质也靠了运气,正好到河堤视察又正好碰上三号陈首长,否则单凭半心半意的燕家大院很难说。
此次张桥冲刺常务副省长也障碍重重,最大的障碍就是季龙井,因为沿海系内部觉得伍潭系破天荒地成为省委书记了也应该知足,如果再搞一位入常,金河系、泸叶系都别混了?
任老也不答应,他最反感系中有系,各阵营为了名额大打出手、内耗严重,久而久之弱化沿海系核心竞争力、动摇其坚实的基石。
季龙井却站在全局高度进行考量省委常委会构成:
目前省长、常务副省长两个位置空缺,只剩九位常委,其中外省交流干部占了六席(王要武、代金林、方复之、铁昭、蓝京、高礬,甭管高礬能否呆得下去起码近期不可能调整),本土干部为三席即季龙井、陈宇、耿恩同,三大阵营各占一席,很公平吧?
却是朝明沿海系有史以来最弱势的低谷期!
如果沿海系内部不能打破相互掣肘、牵制的内耗局面,意味着省委常委班子不可能有第四位本土干部加入,那样季龙井的话语权能比石应铨高多少?
石应铨至少想方设法调来高礬当省委秘书长,眼下一年时间都不到,季龙井不便将人家换掉。
正是出于增加本土系在省常委会名额的考虑,季龙井才想出两套方案,要么蓝京答应出任常务副省长,张桥循例转任省城市委书记入常;蓝京不肯则让张桥直接提拔常务副省长。
为什么必须是张桥?
季龙井倒想反问一句,张桥凭什么不能?我是省委书记,理所当然倾向自己信任的干部,难道为了表明大度特意提拔金河系或泸叶系干部?
只要把省委常委的名额固定下来,以后不妨轮流坐庄,但第一任必须是张桥!
季龙井就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