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151章 铁流南指(下)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第151章 铁流南指(下)

簡繁轉換
作者:青衣江月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6:58 来源:源1

第151章铁流南指(下)(第1/2页)

民国十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夜

华灯初上,北平饭店宴会厅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

盛大的欢迎宴会正在举行。

水晶吊灯下,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的于右任,颜骏人,何克之等各界名流穿梭往来,交谈甚欢。

然而,在饭店顶层的一间隐秘会议室内,气氛却要严肃得多。

王以哲、顾维钧代表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与徐永昌(代表晋绥军)、傅荣河、宋哲元(代表西北军)进行了至关重要的面对面会谈。

王以哲开门见山,将一份《华北防务整合与部队整编初步方案》推到对方面前:

“三位将军,明人不说暗话。

日寇亡我之心不死,旅大虽复,然其报复必至。

华北乃国家之咽喉,不能再如一盘散沙,各自为战。”

顾维钧补充道,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我军入关,非为吞并,实为整合。

委员会之意,乃是将所有愿意抗日之武装,整编为统一的‘国民救**联军’。

诸位将军之部队,均可保留原有骨干编制,纳入联军序列。

粮饷、装备、弹药,由委员会统一供给,标准与我东北军一视同仁。”

徐永昌沉吟片刻,扶了扶眼镜:

“张总司令和委员会的诚意,我等感同身受。

抗日救国,亦是我辈军人天职。

只是……弟兄们跟我多年,浴血沙场,所求不过一碗安稳饭,一份体面饷。

若整编后,待遇能否真正落实?

人事安排,能否公允?”

傅荣河接口道,声音沉稳:

“我西北军子弟,不怕死,不怕苦,就怕寒心!

只要真心抗日,一碗水端平,我傅荣河第一个服从调遣!”

宋哲元也点头:

“没错!打鬼子没二话!

但整编可不能搞一刀切,伤了元气。”

王以哲闻言,正色道:

“三位将军放心!

委员会已有明令:

整编重在统一指挥、统一补给、统一对敌。

各部队原番号可酌情保留,各级军官原则上留任,确有才德者,还可晋升重用。

粮饷每月足额发放,伤残抚恤、烈士褒奖,皆按新标准执行,绝无克扣!

若有半点差池,我王以哲第一个不答应!”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

“当前首要之务,是稳定平津,巩固防务。

请三位将军即刻下令,贵部所有部队,原地驻防,听从整编司令部统一调度。

同时,开放所有交通要道、通讯枢纽、军事设施,配合我军接管人员完成防务交接。

如何?”

徐永昌、傅作义、宋哲元交换了眼神。

对方条件之优厚,姿态之坦诚,远超他们此前最乐观的预期。

更重要的是,东北军实力摆在那里,抗日的大义名分也握在对方手中。

徐永昌终于缓缓点头,伸出手:

“好!既然委员会如此诚意,我晋绥军愿听从调遣,共赴国难!”

傅荣河、宋哲元也相继伸出手:

“西北军亦然!”

“愿随委员长,抗日到底!”

四只军人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

顾维钧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立刻让副官拿出早已备好的《华北军事整合初步协议》。

几人仔细阅读后,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刻,华北的军事格局悄然改变。

——————

十一月十三日,北平。

和平接管工作全面展开。

东北军以连排为单位,在晋绥军、西北军军官的陪同下,开始接管北平各关键要害部门。

朝阳门瓮城内,晋绥军士兵和东北军士兵并肩而立,举行简单的换防仪式。

双方军官互相敬礼,哨兵岗位互换。原驻防排长对接手防务的东北军排长说:

“兄弟,这城楼东边有个死角,晚上得多留神。”

东北军排长感激地拍拍他的肩:

“多谢老哥提醒!”

电报局里,东北军通讯参谋与原局长亲切交谈,确保所有通讯线路畅通无阻,密码本顺利交接,业务一刻未停。

中央银行北平分行外,增加了东北军士兵岗哨,但与原来的银行护卫协同执勤,气氛平静。

经理室內,委员会派出的金融专员正在核对账目,安抚职员:

“大家各安其位,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

委员会保障各位薪俸。”

而在南苑军营,气氛则更为热烈。

一座可容纳万人的大操场上,黑压压地坐满了原晋绥军的士兵。

他们穿着五花八门的旧军装,许多人的绑腿散了,军帽歪了,脸上带着疲惫、迷茫和一丝戒备。

整编第一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上,拿着铁皮喇叭,声音洪亮:

“弟兄们!

我是救**政治部刘主任!

今天来,不是来缴你们的械,不是来遣散你们,更不是来欺负你们!”

台下一片寂静,无数双眼睛盯着他。

“委员会有令:所有愿意抗日的弟兄,都是好兄弟!

一律择优收编,待遇从优!

从今天起,你们的饷银,和俺们东北军一个样,每月现大洋足额发放,绝不拖欠!”

台下开始出现骚动,士兵们交头接耳。

“受伤了,有军医院免费治!

残了,国家养你一辈子!

战死了,家里爹娘老婆孩子,委员会发抚恤金,孩子还能免费上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1章铁流南指(下)(第2/2页)

声音越来越大,许多士兵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过去当官的打骂克饷,那是旧军阀的毛病!

在救**里,严禁体罚,官兵平等!

只要你有本事、立战功,一样升官发财!”

“咱们整编,是为了更好地打鬼子!

不是为了整人!

愿意留下的,欢迎!

想回家的,发路费!”

话音刚落,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

“每月现大洋?”

“伤残真管?”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兵,原晋绥军的下士李二狗,激动得浑身发抖。

他这条腿就是去年被长官打坏的,饷银也被克扣了大半。

他猛地站起来,嘶哑着嗓子喊:

“长官!这话……作数不?”

刘主任大步走下台,来到他面前,斩钉截铁:

“兄弟,我以救国委员会的名义担保!

字字句句,板上钉钉!

若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

李二狗看着对方真诚的眼睛,又看看周围东北军士兵崭新的军装和精良的装备,浑浊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中!……俺留下!

俺这条瘸腿还能给兄弟们烧火做饭!

俺跟你们干!”

“俺也留下!”

“打鬼子!算俺一个!”

操场上,响应声此起彼伏。

整编工作,在一种意想不到的顺利中推开。

——————

十一月十五日,晴。北平城的天空似乎都格外湛蓝。

经过几日交接,北平局势基本稳定。

东北军开始有组织地开展群众工作,巩固民心。

街头巷尾,出现了许多帮助市民清理废墟、修补房屋的东北军士兵身影。

什刹海附近,上等兵“小山东”正和几个战友帮王大妈修葺被去年战火损毁的灶台。

小伙子手脚麻利,和泥垒砖,干得满头大汗。

王大妈端着茶水在一旁,又是感激又是心疼:

“同志,歇会儿,喝口水吧!”

“小山东”抹把汗,憨厚一笑:

“大娘,快了!马上就好!

这灶修好了,您老做饭省柴火!”

周围邻居都围过来看热闹,啧啧称赞:

“这兵当的,真不赖!”

“跟咱们自家的娃似的!”

在另一条胡同口,东北军随军医疗队设了个临时诊所,几十位军医设置问诊台,一位穿白大褂的军医正在给一个咳嗽的孩子听诊,护士免费发放着预防感冒的汤药。

市民们排着长队,脸上洋溢着希望。

学生团体也活跃起来。

陈念华和同学们组织了宣传队,在街头表演活报剧,内容都是揭露日寇暴行、宣传抗日救国和《振华大纲》里的新政措施,如减租减息、发展教育等。

农民老王挤在人群里看得津津有味,对旁边的人说:

“减租减息?要是真能这样,那可真是青天大老爷了!”

最热闹的要数修复一座被战火炸毁的石桥工地。

东北军工兵连和上百名市民一起劳动,抬木料、搬石头、搅拌水泥。

军民并肩,号子声、笑声此起彼伏。

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好奇地摸着士兵们的工具。

一幅生动的军民鱼水图,在古都北平徐徐展开。

傍晚,北平饭店宴会厅再次冠盖云集。

王以哲中将站在主席台上,面对中外记者、各界代表,庄严宣布:

“根据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命令,即日起,正式成立‘华北临时治安委员会’,统一负责华北地区军政民政事务,维护地方秩序,推进抗日救国大业!”

在热烈的掌声中,三面旗帜共同升起,在晚风中猎猎飘扬。

——————

当夜,奉天帅府,东书房。

张汉钦刚刚放下来自北平的加密电报。

窗外,秋风掠过庭院,吹落几片枯叶。

杨宇霆站在一旁,轻声道:

“汉钦,北平初步稳定,华北整合迈出关键一步。

王鼎芳、顾少川他们干得漂亮。”

张汉钦走到巨幅军事地图前,目光从北平缓缓南移,掠过广袤的华北平原,最终定格在黄河以南的中原大地和山东半岛。

“邻葛兄,”

他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华北初定,然人心附否,根基稳否,尚需时日检验。

整合之难,不在军事接管,而在思想认同、利益协调。

徐、傅、宋等部,虽已签约,其内部盘根错节,非一日可理顺。”

他手指重重敲在山东的位置:

“而下一步,山东之局,更为错综复杂。

韩向方态度暧昧,摇摆不定。日本海军在黄海活动频繁……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杨宇霆推了推金丝眼镜,点头称是:

“是啊,拿下华北,只是打开了南下的大门。

门后的路,恐怕更加崎岖难行。”

张汉钦转身,目光锐利如初:

“电告王以哲、于右任诸公:

稳扎稳打,巩固既得成果,密切监视日寇及南京动向。

山东之事,依原计划,伺机而动!”

“是!”

命令迅速被传达。

窗外,奉天的夜空繁星点点,而华夏大地的命运棋局,刚刚步入中盘。

南下的铁流,势不可挡,但前方的征途,依然漫长而充满挑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