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76章 天下棋局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第76章 天下棋局

簡繁轉換
作者:青衣江月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33 来源:源1

第76章天下棋局(第1/2页)

张汉钦是真想照单全收啊!

那白花花的银元,那沉甸甸的承诺,无论是常南京的一千万,还是阎锡山那已装车的八百万,都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

这足以让他的工业计划再上一个台阶,让他的军队装备换一换。

但是,这次不行了!

与之前私下里的讨价还价不同,双方这次是公开通电全国,将价码和条件**裸地摆在了台面上。

这意味着,收了哪一边的钱,就等于向全天下宣告了他东北的立场,再无转圜余地。

他猛地站起身,开始在铺着厚地毯的议事厅内缓缓踱步。

沉重的军靴几乎没有发出声音,但那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在场所有人的心尖上,让他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

良久,就在那令人窒息的沉默几乎要达到顶点时,他才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如冷电般扫过全场。

“诸位,”

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慎,

“你们方才所言,皆是从我东北自身利害出发,思虑周详,各有道理。然则,诸位却似乎忽略了一些更为根本的问题。”

他顿了顿,伸出第一根手指:

“其一,我们的实力底线何在?”

“我东北军虽经整编,战力提升,然可用之兵总数不过三十万。能随时机动作战、用于关外野战的精锐,不过十余万!”

“北面,需时刻警惕赤熊巨掌;东面,需严密防范朝鲜方向的渗透与威胁;而卧榻之侧,更有整个关东军虎视眈眈!”

“如今之兵力部署,将将可勉强守住我东北全境已是不易。若此时抽调主力入关,参与中原混战,老家空虚,日俄岂会坐失良机?”

“届时,根基动摇,纵有关内万里疆土,于我又有何意义?!”

这番话如同冰水浇头,让刚才主战情绪高涨的于学忠、汤玉麟等人瞬间冷静下来,背后渗出冷汗。

他们只看到了关内的肥肉,却险些忘了后院蹲着的猛虎。

————————————

张汉钦伸出第二根手指,语气愈发沉重:

“其二,若战,我们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

“一说成反常盟主,一说为中央立功。”

“然则,一旦加入战端,其消耗将是天文数字!”

“我们将不得不动员数十万青壮奔赴沙场,将海量原本可以投入工厂、矿山、农田的资金,化作枪炮子弹,消耗在无休止的内战之中!”

————————————

“先说联阎,即便最后侥幸胜了,打败了常南京,其结果无非是又一个军阀混战、山头林立的局面,甚至可能更糟!”

“民不聊生,国势衰微。”

“届时,我东北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建设,关内反而乱成一锅粥,国力空前虚弱,岂不正给了日、俄趁虚而入、瓜分豆剖的天赐良机?”

“最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

“再说拥常,他常某人何等精明?”

“我们现在去帮他,替他扫平了阎、冯、李这些山头,他自然是最大赢家,实力和威望将达到顶峰。”

“届时,一个统一了关内、实力暴涨的中央,还会容忍我们东北保持如今这般超然独立的地位吗?”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我们反倒从现在的合作伙伴,变成了他心目中拥兵自重、亟待削藩的异类!”

————————————

这透彻的分析,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拥常”与“联阎”两种选择表面诱人的糖衣,露出了内里可能致命的毒药。

众人听得悚然心惊,方才争论中的种种“好处”,此刻显得如此短视和脆弱。

————————————

最后,张汉钦伸出第三根手指,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直击灵魂的拷问:

“其三,我们东北军,究竟为何而战?!”

“我记得整编新军之初,便曾对全军将士明言我等的终极目标: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我等是保卫国土、抵御外侮的新式国防力量,而非争权夺利、抢占地盘的旧式军阀!”

“扪心自问,打入关内,是为了那一时的威风,还是为了争夺那些虚幻的地盘?”

“如今,我东北内部尚有旅大、南满铁路沿线被关东军盘踞,如同骨鲠在喉,我们连自家的门户都尚未清理干净,领土尚未完整,又有何颜面、有何资格去谈论争夺关内之江山?!”

“特别是这最后一点!”

他的目光如炬,扫过在场每一位高级将领和官员。

在座众人,无论此前持何种观点,此刻无不面露惭色,深深低下头。

少帅的话,如同洪钟大吕,敲醒了他们被权力和利益暂时蒙蔽的初心。

是啊,老家还没收拾干净,就想跑去别人家争当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6章天下棋局(第2/2页)

岂不荒谬!

————————————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正是杨宇霆。

“少帅所言,字字珠玑,宇霆佩服。”

他先表示了赞同,随即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极为现实而尖锐的问题,

“然则,以常南京之根基实力、江浙财阀之支持,虽眼下略处劣势,但旷日持久之下,最终仍会取胜,即便是一场惨胜。”

“届时,常某人收拾完关内残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是威望空前,实力大增。”

“他若回过头来,将矛头直指我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的东北,质问我们为何见死不救、甚至意图渔利?我们又当如何应对?”

“岂非里外不是人,反倒成了众矢之的?”

张汉钦心中暗自腹诽:‘杨邻葛啊杨邻葛,虽然收敛了许多,但这喜欢抢话、总担心别人想不到他那一层的臭毛病,还是没改干净…我正要说到此节。’

————————————

他面上不动声色,反而赞许地点点头:“邻葛兄所虑,极是!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关键——我们必须选边站,而且,必须选择站在南京中央政府一方!”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刚刚少帅还把两种选择的弊端分析得如此透彻,怎么转眼又?

张汉钦看出了众人的疑惑,解释道:“关内,就是一个巨大的泥潭,一个错综复杂的大染缸,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山头林立。”

“任何一支外部力量陷入其中,都难以独善其身,只会被不断消耗、同化甚至吞噬。”

“于我东北军而言,主动卷入,非但不能得益,反而是一种巨大的削弱。”

————————————

“要想真正打破关内旧有的、令人窒息的局面,”

他的目光变得悠远而深邃,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拥有绝对碾压性的实力,以泰山压顶之势,横扫**,荡平所有山头,强行整合;”

“二是拥有一种绝对的、颠覆性的思想和组织能力,能够从根本上翻天覆地,重塑山河。”

————————————

他微微停顿,语气带着一种自知之明的冷静与一种奇特的期待:

“此二点,我东北目前皆不符合。其一,我东北人口、财政及地缘处境,决定了我们尚无横推天下的绝对实力;”

“其二,我等虽有强国之志、卫国之念,却并无那种能够彻底涤荡旧世界、唤醒亿兆民众的颠覆性纲领与动力。”

————————————

在他的内心深处,一个无比清晰的认知浮现:

能完成这史诗般使命的——

或许只有那支在逆境中百折不挠、星火燎原的力量,和那位胸怀天下、矢志再造山河的伟人……

————————————

但他将此念深藏心底,话锋回转,做出了最终决断:

“因此,我们的策略是:表面拥常,保持超然;抓紧时间,苦练内功!”

“即刻回电南京,我东北拥护中央统一,接受陆海空军副司令一职。”

“但强调日寇在侧,边防压力巨大,暂时实难抽调主力入关作战,恳请中央体谅。”

“然,我东北军将陈兵关外,为中央震慑北方,确保阎、冯不敢全力南下,此即为最大之支持!”

“同时,对阎、冯方面,予以婉拒,但言辞需恳切,留有余地,不必彻底得罪。”

“那一千万,我们‘笑纳’了!告诉常委员长,此款将悉数用于巩固国防,防范日苏,亦是为党国分忧!”

————————————

“我判断,若我们不参战,关内起码还要再打一年!”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

“而我们自己,要利用这宝贵的、用中立换来的时间窗口,利用这笔‘意外之财’,加速完成我们的‘扩军备计划’!”

“全力发展军工,扩充精锐,整训部队,囤积物资!待我们自身足够强大,强大到足以同时震慑内外之敌时,一切主动权,将尽在我手!”

“届时,我方可不断抬高价码!可取的何止这千万大洋,何止这华北之地!”

“出兵时机,哪方胜败,由我们说了算!”

“非但关内局势须看我脸色,便是收复旅大、荡涤日寇,亦非遥不可及之梦!”

“诸位,明白了吗?”

“是!少帅英明!”

所有人豁然开朗,齐声应诺,心中豪情顿生。

————————————

会议结束,众人离去。

张汉钦独自一人走到巨幅地图前,目光越过山海关,投向那片战火纷飞的中原大地,又缓缓收回,凝视着东北的白山黑水。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深不可测的弧度。

“扩军…备战…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