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115章 金石为开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第115章 金石为开

簡繁轉換
作者:青衣江月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33 来源:源1

第115章金石为开(第1/2页)

话说到这个地步,李铭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坦然迎向张汉钦的目光:

“少帅明察秋毫!卑职……卑职确有实情需要禀报!”

张汉钦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说吧。在这里,说真话,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是!”

李铭挺直了脊梁,声音清晰而坚定:

“卑职确为江潮会五舵之首,代号‘银舵’,执掌该舵一切事务。但卑职对东北、对国家之赤诚,天地共证,日月可鉴!”

“自两年前受少帅感召北上,参与主持白山黑水基金会,乃至身兼发改委、东北银行要职,铭始终兢兢业业,未有一日敢忘少帅知遇之恩与强国之托!”

“绝无做过任何损害东北、背叛国家之事!若有虚言,甘受极刑!”

————————————

张汉钦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抬手虚按,示意李铭不必如此激动:

“这一点,我们是相信的。实不相瞒,关于你的身份,在七月二十五日江潮会密会当晚,也就是三天前,就已通过密电送到了我的案头。并且,经过了不同渠道的交叉验证。”

他站起身,踱到窗前,望着窗外奉天城的点点灯火,继续说道:

“这三天,我们动用了大量人手,对东北全境的金融、实业、贸易、能源、交通等核心命脉,进行了一次极其隐秘而彻底的摸排。结果发现,”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李铭,

“从各大厂矿的股权架构到银行的信贷流向,从进出口贸易的结算方式到战略物资的储备调度,所有关键节点,非但没有被外部资本渗透操控的迹象,反而在清晰的政策引导和严格监管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秩序!”

“经济,金融,实业,贸易等相关领域,牢牢掌握在东北政府手中,并且正在蓬勃发展!”

李先生,您不必紧张,您的才能和您对东北的真诚,已经通过了最严格的检验。这也是您今晚还能安然坐在这里,与我坦诚对话的原因。”

————————————

李铭闻言,长长地、彻底地舒出了一口积压已久的浊气,额角细密的汗珠也渐渐消散。他苦笑道:

“少帅运筹帷幄,铭……铭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忽然想到关键之处,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少帅,您方才说密会当晚就得到了交叉验证……这是否意味着,您在参与那场密会的其余七人之中,还掌握着至少两人的……”

“哈哈!”

张汉钦朗声大笑,打断了他的猜测,

“李先生果然智慧过人!不错,我能如此迅速地交叉验证,自然是有其他信息渠道。不过,关于这渠道的具体情况,请恕我暂时还不能满足你的好奇心。”

“现在,我更想听听你的故事——你为何选择在此时坦诚?又为何当初没有主动言明?”

————————————

李铭神色一正,坦然道:

“铭约两年前受少帅邀请北上,虽是出于为国效力的本心,但确实也得到了江潮会‘首闸’的默许,带有……带有观察乃至渗透的任务。”

“初期,铭的一举一动,皆在某种监视之下。

然而,这两年来,铭亲眼所见,亲身体会,少帅您领导下的东北,是真正在富国强民!”

他的语气变得激动起来,带着由衷的敬佩:

“您并非空谈口号,而是脚踏实地!

整军经武,是为御侮图存;

兴办教育,是为开启民智;

发展实业,是为夯实根基;

整顿吏治,是为提高效能!

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每一项政策都着眼于长远!

此等气魄与格局,此等实实在在的功绩,远非江潮会那般在幕后操弄资本、计较蝇头小利的小手段所能比拟!”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沉重:

“不瞒少帅,江潮会最初确是一批有识之士,为在列强金融侵略下保全我民族实业与金融命脉而成立的爱国组织。”

“但近年来,随着规模膨胀,鱼龙混杂,在某些核心成员的极力推动下,其初心已然渐变,逐渐将组织自身的利益和权力扩张,凌驾于国家民族大义之上,充满了投机色彩。”

“如今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系于一线,铭对此深恶痛绝,内心早已不认可此等行径!”

————————————

一旁的杨宇霆听到此处,抚须沉吟道:

“在清末民初那般复杂险恶的形势下,能发展壮大,并为华夏争得部分实业与金融主权,这江潮会的创始者,倒也是非凡人物。宇霆倒是很好奇,这‘首闸’,‘二闸’究竟是哪两位豪杰?”

李铭恭敬答道:

“杨总参议明鉴。对此二人,铭亦深感敬佩。

他们犹如执棋国手,带领江潮会周旋于英、美、日三方巨鳄之间,借力打力:从英、美、日获取亟需的资本信贷与先进管理经验,暗中交换某些工业技术以图自强。”

“其终极目标,始终如一,乃是壮大我本土资本,最终实现完全独立自主,摆脱外国控制。”

“虽为会中严格保密,但铭心中推断:能有此格局、威望与手腕者,非并称‘中国摩根’的张公权、陈辉祖二公莫属,此二人非伯即仲,乃我会之真正灵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5章金石为开(第2/2页)

————————————

张汉钦目光炯炯:

“如此说来,此二人亦有拳拳报国之心。那依你之见,如今在会内推动投机倾向、企图染指国事的,又是何人?”

李铭脸上掠过一丝厌恶,压低声音道:“乃是三闸‘暗潮总管’,及其掌控下的‘影舵’!”

“此二人身份虽秘,但会内皆知他们黑白两道通吃,与多方境外势力及国内腐朽集团勾结甚深,手上……沾染了不少污秽,迫害过许多仁人志士。”

他说到这里,下意识地瞟了一眼始终沉默立于阴影中的苗剑秋。

苗剑秋冷哼一声,声音如同寒铁摩擦:

“诶?李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苗剑秋行事,一向光明磊落,秉公执法,忠于少帅,为东北谋利益,手上可只有鬼子的血和叛徒的命!”

张汉钦摆摆手,难得地露出一丝调侃的笑意:

“好了,剑秋。李先生并非此意,实在是你的‘苗阎王’威名远扬,让人心生敬畏啊!”

“哈哈哈——”

闻言,四人不禁齐声大笑,会议室里凝重的气氛顿时为之一缓。

————————————

张汉钦收敛笑容,回归正题,目光灼灼地看向李铭:

“李先生,如你所言,首闸与二闸皆是爱国大才。那么,以你对他们的了解,此二人……有可能争取过来吗?”

李铭沉思片刻,谨慎地分析道:“少帅,依铭浅见,机会很大,但需方法得当。张公权、陈辉祖二公,本质是爱国金融家和实业家,而非政治投机客。”

“非但可以争取,更可能成为少帅经济建设的肱骨之臣!”

“他们注重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行事极为务实稳健。其核心诉求,在于保全和发展他们倾注心血、来之不易的民族资本与产业,并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独立、稳定的华夏。这是与他们合作的基础。”

他话锋一转,指出难点:

“然而,他们亦非常谨慎,不会轻易冒险。当前他们之所以对南京失望却仍与江潮会绑定:

一是因多年经营的关系网络和利益交织;

二是对少帅您及东北的未来政策仍有疑虑;

三是忌惮会内‘暗潮总管’,‘影舵’等人的势力。

若要争取他们,必须打消其顾虑,给予其无法拒绝的承诺和前景。”

————————————

张汉钦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华夏版图,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那么,如果东北方面可以向他们郑重保证:只要他们明确——

‘资本服务于富国强民之建设,而非资本凌驾于主权与国家利益之上’

这一根本原则,无论未来时局如何演变,东北官方及我张汉钦本人,都将以法律,政策和公开承诺的形式——

最大限度保障其合法财产与经营自主权,并支持其民族资本在统一的市场环境下发展壮大,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之复兴。你认为,此条件如何?”

李铭听到这里,眼中猛地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看到了前所未有的蓝图:“若真如此,金石为开!少帅!”

他激动地几乎要站起来:“此承诺直击要害!这恰恰是张、陈二公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政治环境——

一个强大到足以抵御外侮、清明到足以保障法治、前瞻到足以引领发展的政权!

这远非南京的盘剥勒索或江潮会的投机钻营所能比拟!这已非简单的‘争取’,而是为他们指明了民族资本真正的出路和归宿!”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两位金融巨擘在权衡利弊后,最终做出抉择的场景,斩钉截铁地断言:

“只要此承诺能真实、可信地传达给二公,铭敢断言,他们必会做出有利于国家民族,亦有利于其自身事业千秋的正确选择!届时,江潮会内爱国力量将占据绝对主导,投机分子将被彻底孤立!”

————————————

张汉钦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决胜千里的光芒:

“好!既然如此,李先生,这‘金石为开’的重任,或许就要从你这里,迈出最关键的第一步了。”

李铭眼含笑意:

“少帅,依我所见!

铭两年前北上考察,确是首闸为破局而布下的暗棋!

而在少帅这里,受到感化,直接变成了赤诚报国的明子!

想必张,陈两位先生亦会受到无声浸润!”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杨宇霆打趣道。

“哈哈哈~”

四人再次大笑,这一次多了几分明媚!

————————————

李铭深深一揖:“铭愿以性命担保,必能说动二公!“

“且慢,“

张汉钦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空口无凭。我有一事,需江潮会协助,作为双方合作的‘投名状‘。“

“少帅请讲。“

“据可靠情报,南京方面将于三日内将于右任、林森、邵力子三位元老秘密转移至苏州看守。”

“我要你们动用江潮会在长江流域的一切资源——协助苗剑秋的特工小组,完成营救任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