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52章 龙争虎斗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第52章 龙争虎斗

簡繁轉換
作者:青衣江月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33 来源:源1

第52章龙争虎斗(第1/2页)

民国十八年,二月,北平。

初春的燕京,寒风依旧凛冽,却难掩六朝古都的沉凝气象。

奉天至北平的铁道上,一列戒备森严的专列呼啸南下。

车厢内,张汉钦望着窗外掠过的枯黄原野,神色平静。

身旁的杨宇霆,则翻阅着一叠关于南京政府要员的资料,眉头微锁。

此行之目的,乃是应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常南京之邀,赴燕京共商国是。

邀请电文措辞冠冕堂皇:“值此全国统一伊始,百端待举。东北防务关乎国本,中东路权尤涉国体。特邀汉钦赴平一叙,冀能面商东北军政、财政善后及对外交涉方略,同心同德,共济时艰。”

“共商国是…善后方略…”

张汉钦指尖轻敲桌面,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深知,这看似正式的公务邀约,实则是易帜后双方最高统帅的首次交锋。

常南京意在试探、笼络,乃至以中央之名行“削藩”之实。

杨宇霆合上资料,淡淡道:“宴无好宴,会无好会。常中正其人,权谋机变,尤善纵横捭阖,其麾下杨永泰,更有‘首席智囊’之称,不可不防。”

“邻葛兄放心,”张汉钦目光依旧看着窗外,“他打他的机锋,我守我的底线。见招拆招便是。”

————————————

燕京前门火车站。

专列缓缓进站。

月台上,军乐齐鸣,仪仗肃立。然而,张汉钦刚踏出车厢,便感受到一股肃杀之气。

站台内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警卫是一色头戴德式M35钢盔、手持MP18冲锋枪的宪兵第三团士兵,眼神锐利,刻意展示着精良与压迫感。

前来迎接的国民政府文官笑容热情。

一位身着深色中山装、戴金丝眼镜、气质精干的中年男子率先迎上,微微躬身:“在下杨永泰,奉委座之命,在此恭迎张司令长官、杨总监大驾。委座已在居仁堂等候,特命永泰先行接待。”

杨宇霆目光与杨永泰一触,空气中仿佛有电光闪过。

两人皆是各自阵营的谋主,此刻相见,分外眼明。

“有劳畅卿先生。”杨宇霆拱手还礼,语气不卑不亢。

前往行辕的车队,“恰好”经过正在操练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员队伍,喊杀声震天。

杨永泰状似无意地笑道:“委座常言,革命事业,后继有人。这些青年军官,皆乃党国未来之栋梁,与各地旧式军队,气象确是不同。”

杨宇霆闻言,微微一笑,接口道:“畅卿先生所言极是。新式军官,确令人耳目一新。然我东北讲武堂,承袭保定、士官之余烈,近年来亦大力革新,聘德俄教官,习现代战法。军中如王以哲、何柱国等少壮派,皆能独当一面。治军首重实效,能战方能言胜。”

杨永泰镜片后的目光一闪,笑道:“邻葛先生高见。永泰亦闻东北整军经武,成效斐然。此番易帜,中央与地方合力,必能开创一番新局。”

————————————

居仁堂,会谈。

红木厅堂,茶香袅袅。常南京一身中山装,面带春风,与戎装笔挺的张汉钦分主宾落座。

杨宇霆与杨永泰则各居其主之后,如同对弈的棋手,沉默观察。

寒暄过后,常南京一口浓重的浙省口音切入正题:“汉钦啊!此次易帜,全国振奋,好得很!足见侬是深明大义的!如今吾辈一体,都是党国肱股,要想想如何为领袖分忧,为国民造福咯。”

他呷了口茶,笑眯眯地:“北伐是成功了,但各地嘛,军政还是乱糟糟,开销大得吓煞人,老百姓负担重啊!”

“中央的意思呢,要开‘编遣会议’,统一整编,削减军费,把钱用在建设上,这是强国富民的根基!汉卿侬眼光长远,一定要鼎力支持的哦?”

张汉钦面露难色,语气诚恳:“委座高瞻远瞩,汉钦心里是非常赞成的。但是…东北情况特殊,委座您是知道的呀。日俄两头恶虎蹲在边上,几十万弟兄们是真不敢撤啊!”

“骤然裁撤,恐自毁长城,外寇乘虚而入,非但东北糜烂,亦将动摇国本。望委座明察!眼下…中央答应每月补助的一百五十万军饷,能否先足额拨付?此乃稳定军心、巩固边陲之急需!”

常南京脸上笑容淡了点,手指点着桌面:“困难嘛,总是有的!但革命事业,不能因噎废食的呀!中央难道会看着国防空虚?整编后,精锐肯定保留,粮饷器械,中央也会酌情补充的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2章龙争虎斗(第2/2页)

“要是各个地方都讲自家特殊,政令怎么畅通?国家怎么真正统一?汉卿,侬现在是革命军人,要有全局观念!”

张汉钦恭谨欠身:“委座训示的是,汉钦牢记在心。编遣之事,职部一定先从内部整顿做起,汰弱留强。待防务真正稳固,再与中央步调一致。目前,仍以巩固为要。”

杨永泰在后面轻轻推了推眼镜,插话道:“张司令长官所虑,确有道理。然编遣乃中央既定国策,旨在集中财力兵力,以应对外患。东北若能率先垂范,其表率作用,功在党国。”

杨宇霆立刻接口,笑道:“畅卿先生此言差矣。表率固佳,然需量力而行。东北若自剪羽翼,导致边防洞开,外敌入侵,届时非但无表率之功,反成民族罪人。岂不违背中央集中力量以御外侮之本意?巩固即是贡献,稳定方为大局。”

——————————

常南京身体微前倾,声音压低却带煽动性:“嗯,巩固防务紧要。尤其是苏俄!占着中东路,藐视我主权,娘希匹!这是党国的心腹大患!”

“先总理要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吾辈后人岂能坐视?汉卿侬坐镇东北,兵精粮足,正好借这个机会,强硬一点,把路权收回来!青史留名!中央在外交、舆论上,一定做侬的坚强后盾!”

张汉钦神色凝重,摇头道:“委座,苏俄是巨患。但这头北极熊爪子利、皮厚,远东是其经营重地,空军、铁甲车厉害得很!我们刚平叛,元气伤得重,新装备尚未齐整。现在去撩拨它,胜算太小!一旦战端开启,非但路权收不回,恐致东北糜烂,反使日寇得利。岂不辜负委座重托,亦使中央陷入被动?”

他话锋一转:“依汉钦浅见,对付毛子,可文武并用,以文为主。一方面,请中央外交部持续对苏施加压力,援引法理,迫其谈判;另一方面,职部正加紧修建打通铁路、昂齐铁路,待我自有交通网成,中东路价值自贬,届时再谈,方为我主动。此乃万全之策。”

————————————

常南京身体靠回沙发,换推心置腹状:“汉卿啊,侬的难处,我是晓得的。但侬年轻有为,目光要放长远!今日侬助中央完成统一大业,将来在党内、在国内的地位,前途无量!”

“冯焕章、阎百川那些人,格局小得很!未来戡乱建国,维护统一,我要倚重侬的地方还多得很!吾辈二人携手,有什么事体办不成?”

张汉钦脸上涌现激动与感激:“委座!您如此知遇、信任,汉钦…不知如何报答,唯有竭诚效忠!东北必定坚决拥护中央!”

“但凡委座下令,只要于党国有利,于抗战大局有利,汉钦及东北军民,定义不容辞!眼下,职部定当先替中央把东北大门守得牢牢的,此即为对中央最大之支持,亦为将来效力之根基!”

会谈在看似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

行辕书房,夜。

只剩张汉钦与心腹杨宇霆二人。杨宇霆卸下恭谨,鄙夷之情溢于言表,一口喝干杯中浓茶。

“汉钦,今日一见,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我原以为统领群伦者,纵有手段,亦当有囊括四海之胸襟。可这位常公…”

他连连摇头冷笑,“处处皆是算计,字字不离权术!谈及编遣,是想削我等股肱;怂恿对苏,是想借刀杀人;空许承诺,是无半点诚意!”

“所作所为,无不是琢磨如何拆解他人以肥己,争蝇头之利。因小失大,不识大体!与这等人物共谋国是,实在是…格局太低!”

张汉钦听着杨宇霆的愤懑,脸上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他走到窗前,望着北平沉寂的夜空。

“邻葛兄看得透彻。”

他声音平静,“他是个一流的政客,或许能成乱世枭雄。他想的,是如何在现有的棋盘上,吃掉所有的棋子,成为唯一的王。”

他转过身,目光深邃地看着杨宇霆:“而我们,为何要困在他那个小小的棋盘里?”

杨宇霆一怔。

张汉钦继续道,语气淡然却蕴含着无比的力量:“他算计他的权术,我们发展我们的实力。他看重的是南京的椅子,我们看重的是华夏的根基。他玩他的政治,我们下我们的棋。平行线,未必需要相交。”

“只要我们的力量足够强大,”

张汉钦的眼中闪烁着洞悉未来的光芒,“他画的那些饼,终究只是画饼。大队长甚至会…主动把我们需要的东西,‘运输’到我们手上。”

“运输?大队长?”杨宇霆若有所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