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71章 马拉哈特

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171章 马拉哈特

簡繁轉換
作者:唐风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49 来源:源1

第171章马拉哈特(第1/2页)

王之孝发现科蒙贾率部南逃之后,在毗底沙留下一个牂牁团,然后率领其他部队向南追来,一直抵达讷尔黙达河北岸。

王之孝发现讷尔黙达河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要过河只能依靠桥梁或渡船,而对面有拘罗萨军防守,显然会阻止唐军用这两种方式渡河。

王之孝认为,拘罗萨的守军是有限的,讷尔黙达河那么长,找一个新的渡口完全没问题,关键是不能让拘罗萨阻挠唐军渡河。

王之孝和两个副将商议一番后,决定仍采取声东击西的老办法,击败河对面拘罗萨军。

这次由副将姜赢山出马,调了三千精锐,到其他地方寻找渡口,王之孝则带领主力部队,在原地收集木料,佯装造桥渡河。

唐军要造桥渡河,柯巴亚自然就要拘罗萨军阻止。双方你来我往,折腾了好几天,唐军的造桥行动自然是难以成功,柯巴亚自然是有些小得意。

姜赢山在上游二十里之外的地方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搜集到了一些渔船,利用夜间将部队全部运送过去,次日沿着讷尔黙达河向下游进军。

柯巴亚带着一万拘罗萨军还在与王之孝的部队对峙,没想到姜赢山突然带领部队杀过来。

这次唐军预有准备,从远处就开始射击,不给拘罗萨军近战肉搏的机会,在唐军火力的猛烈射击下,渡口附近很多拘罗萨军被击毙、击伤。

柯巴亚本还想带着部队上去搏杀一番,看到唐军的火力太猛,拘罗萨军根本顶不住,带着部队赶紧往下游逃窜。

王之孝认为,以后也少不了渡河,干脆继续造桥,花了三天的功夫,造了一个简易的木桥,带着所有部队渡过讷尔黙达河南岸。

唐军过河以后,也向讷尔黙达河下游进军,直扑拘罗萨的最后大本营赫尔达。

唐军抵达赫尔达城东时,科蒙贾手里还有两万多部队,科蒙贾本想让柯巴亚带着这些部队再次发动袭击,但是柯巴亚认为大势已去,不愿做科蒙贾的炮灰。

赫尔达周围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周边的国家要么已经被唐军消灭,要么是在被唐军消灭的路上,能逃的地方很有限,科蒙贾觉得与其最后被抓,还不如主动投降,至少能落个体面。

王之孝率军到达赫尔达之后,本想趁势攻城,没想到城上已经打起了白旗,城门大开,科蒙贾派人出城洽谈投降。

王之孝想起峡谷被袭的事情,就气得牙根直痒,真想杀了科蒙贾和柯巴亚两个敌酋,但是一想对方抵抗唐军也在情理之中,就接受了拘罗萨的投降。

第二路军占领赫尔达之后,拘罗萨就算正式灭亡,王之孝命令将科蒙贾和柯巴亚等三百多重要人物关押起来,将俘虏的普通士兵全部释放,让部队在赫尔达休整一段时间。

第二路军攻灭拘罗萨后,王之孝认为作战任务应该结束,还想着多休整几天,没想到范希朝派人送来信件,说明了黑衣大食那边的情况,要求第二路军和第四路军接手进攻马拉哈特。

王之孝认为,第三路军接了那么大的任务,第二路军也不能认怂,就一个马拉哈特而已,不在话下,就在赫尔达留下一个牂牁团,带领镇南军和最后一个牂牁团向南进攻马拉哈特。

宋朝隐率军回到索木纳特后,本以为作战任务已经基本结束,没想到当初放过的那个小国克什米尔竟然利用唐军攻灭沙西亚的机会,勾结沙西亚残部,抢占其剩余的地盘,在北面兴风作浪。

宋朝隐正想带兵去剿灭,范希朝又来信说让第二、第四路军联合拿下马拉哈特。宋朝隐认为克什米尔就是一个小国,折腾不出来什么花,先就近进攻马拉哈特西海岸,然后再回头进攻克什米尔。

宋朝隐带领镇罗军乘船杀到马拉哈特的西海岸,在马拉哈特西部沿海重镇塔那(今印度孟买附近)以北登陆。

塔那的马拉哈特军不知死活,竟然还敢出兵对抗,被镇罗军一顿猛揍,打的死伤惨重,连城都没进,一路向东逃去。

在唐军火力的强大威慑下,塔那城内剩余的守军不敢造次,只能乖乖向唐军投降。

宋朝隐认为,塔那是马拉哈特的海上门户,一定要留一些部队,但是手中的新罗团已经用完,就留下两千镇罗军守卫塔那。

宋朝隐挑选了一些熟悉情况的俘虏带路,率部向东走了两天,就遇到一道南北延绵的高山,挡住了唐军的去路,山中有一个峡谷,是唐军东行的必经之路。

宋朝隐向带过来的俘虏打听了一下,得知这道山叫做西高止山,山后就是德干高原,峡谷处估计有一万马拉哈特军驻守。宋朝隐发现,此处的峡谷非常险峻,又有敌军驻守,直接冲过去肯定面临较大的伤亡。

宋朝隐又仔细观察一番,发现西高止山往南更加险峻,往北则逐渐低矮,觉得北面肯定还有其他可以通过的地方,但是如果直接贸然过去,马哈拉特军也会派人分兵把守。

唐军久经战阵,对三十六计早就玩的很转,宋朝隐决定来个抛砖引玉、声东击西、关门捉贼三计并用。

抛砖引玉就是用金钱收买俘虏或当地人,让他们帮唐军找到其他通路;声东击西,就是在此处留一部分唐军吸引马拉哈特军的注意,从其他地方翻过西高止山;关门捉贼就是唐军两支部队前后夹击,消灭守卫峡谷的马拉哈特军。

唐军拿出一些金钱后,果然有两个俘虏说出北面还有其他地方可以翻过西高止山,两个俘虏还可以带路过去。

宋朝隐决定副将邓绍坤带领五千精兵从北侧绕过去,自己带领主力在峡谷正面牵制,最后前后夹击,消灭这股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1章马拉哈特(第2/2页)

宋朝隐来个演戏演真,命令炮兵对峡谷处的关隘进行轰击,还让部队尝试进行进攻。守军发现唐军试图攻破关口,赶紧进行反击,又是扔滚木礌石,又是射箭。

进攻的唐军并不恋战,刚刚接近关口,发现马拉哈特军反击以后,就迅速撤退。就这样,宋朝隐每天都让部队来一两个回合,造成一种久攻不下的假象。

邓绍坤在两个俘虏的带领下,率领五千精兵向北行进了二十里,果然发现还有一个峡谷可以翻山,赶紧从这里向东进发。

唐军翻山以后,赶紧向南进发,中途遇到一股马拉哈特军,有一千多人,唐军当即发起攻击,这股马拉哈特军迅速溃败,一路向南溃逃。

邓绍坤为了防止这股拉哈特溃兵通风报信,率领唐军紧跟着这股敌人向南追去。这股溃兵也是懵逼了,一路向峡谷处的关隘跑去,倒是省的唐军找路了。

王之孝这边折腾到了第三天,还在搞攻防演戏,突然听到峡谷后侧枪声大作,赶紧命令部队做好准备,这次要真打了。

峡谷处的马拉哈特军,后方突然遇袭,一下子就傻眼了,赶紧掉头防御后方攻来的唐军,但此时前方的唐军也开始大规模攻过来了。

在唐军的前后夹击之下,峡谷内的马拉哈特军成了瓮中之鳖,被打的无处可逃,最后不是被击毙,就是做了唐军的俘虏。

宋朝隐来个三计齐发,顺利通过西高止山,率领镇罗军押着一群俘虏,向东朝马拉哈特腹地进军。

马拉哈特国王哈齐木听说西部的塔那遭到唐军袭击,正想派兵支援,没想到北面又有一股唐军攻来,哈齐木都快要抓狂了。此时,他认为西面的峡谷可以阻挡唐军一阵,决定先派出2万骑兵阻击北方来的唐军。

马拉哈特的国都贾尔纳位于德干高原的中部,从拘罗萨过来一马平川,第二路军一路上顺风顺水,朝贾尔纳逼来。

马拉哈特也是一个善战的国家,尤其是骑兵较强,两万骑兵一路向北疾驰,第二路军远远就听到了声响,赶紧排兵布阵。

马拉哈特军看到第二路军以后,也不犹豫,直接就猛冲过来,企图通过猛烈的冲击,冲散唐军的阵型。

王之孝暗叫一句“傻鸟”,看到马拉哈特军进入射程以后,就让炮兵开始射击,唐军的大炮射出一波接一波的炮弹,全部落在马拉哈特的骑兵中。

还没把唐军的阵型冲乱,马拉哈特骑兵的阵型倒是先乱了,大量的战士落马,马拉哈特军的冲击队形开始散乱。剩余的骑兵还不死心,加快进攻速度,企图在近战中击败唐军。

马拉哈特军接近唐军后,又开始了第二波噩梦。唐军的火枪手早已严阵以待,对马拉哈特军进行猛烈的射击,又有大批的马拉哈特士兵落马。

马拉哈特骑兵在唐军的连续打击下,伤亡惨重,发现根本无力继续进攻唐军,立即调转马头逃跑。

第二路军都是步兵,追赶不及,王之孝也不着急,命令部队继续向南进发,在三天后抵达贾尔纳城北附近。

此时,哈齐木得知西部的峡谷已经失守,另一支唐军正从西面攻过来,眼看回天乏力,彻底麻爪了。

第二路军抵达贾尔纳城的第三天,王之孝正在调派部队作攻城准备,没想到第四路军赶过来了,两军顺利会师。王之孝就先不急着攻城,带着几个将领和宋朝隐等人好好寒暄了一番。

彼此聊了一会,基本知道了双方的情况,宋朝隐建议,贾尔纳已成瓮中之鳖,就没必要攻城,干脆直接让马拉哈特投降,如果对方不识趣,再攻城不晚。

王之孝深以为然,当即派几个俘虏进城,要求马拉哈特投降。哈齐木走投无路,知道如果继续反抗就是死路一条,无奈的向唐军投降。

彻底拿下马拉哈特以后,宋朝隐还急着解决克什米尔那边的问题,就将整个马拉哈特交给第二路军,第四路军则要全部撤回。王之孝手里正好还有一个牂牁团,就随着第四路军赶到塔那,在那里驻守。

王之孝认为,马拉哈特属于牂牁族的势力范围,贾尔纳城也需要一个牂牁团驻守,想着安加布尔原来留了一个新罗团,那里其实属于扶桑人的范围,可以将安加布尔的新罗团调到毗底沙,将毗底沙的牂牁团调到贾尔纳,这样就要从严秦那里要一个扶桑团镇守安加布尔。

王之孝想好以后,就派人通知严秦,同时派人向范希朝报告进攻马哈拉特的情况,自己先率军先驻守贾尔纳。

严秦率领第一路军从巴马拉东返后,发现帕拉王国还有一些残余势力,就带部队一路扫荡过去,将恒河中下游一带全部讨平,而后在华氏城短暂休整。

严秦知道帕拉王国东面还有最后一个属国迦摩缕波,就带着第一路军乘船从恒河向东进发,到了恒河与贾木纳河的交汇处,再沿着贾木纳河向东北方向进发,终于在6月份到达迦摩缕波。

迦摩缕波国家不大,只有约两三万军队,但是第一路军到达那里时,正赶上雨季,经常是大雨滂沱,搞得第一路军狼狈不堪。

唐军抵达迦摩缕波的国都瑙贡(今印度阿萨姆邦中部)后,挑选了一个不下雨的天气,经过一场大战,终于攻克瑙贡。迦摩缕波王已经知道,天竺的其他国家基本都被唐军攻灭,继续逃跑也没什么意义,率领剩余的部队全部投降。

严秦在瑙贡留下一个扶桑团,而后率军西返,在途径贾木那河沿岸重要城市博格拉(今孟加拉北部)时,觉得此地位置重要,就在此地留下最后一个扶桑团,而后率领镇桑军返回华氏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