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51章 机构改革

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51章 机构改革

簡繁轉換
作者:唐风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49 来源:源1

第51章机构改革(第1/2页)

忙完关于征税和修路的事务,李纯又开始考虑关于机构改革的事情。李纯认为,以前设置的六部和九寺五监等部门非常不合理,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工作需要,有必要进行改革。

李纯高度重视工商业,目前户部主管户口和财税,跟商业沾边,工部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跟工业沾边,但是两边管的都不多,造成空档,需要组建一个独立的工商部,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李纯觉得,还需要成立一个新的部门,主管发明制造新东西、新机器,把几个重要的事情干起来,比如修铁路、修大桥,造兵船、造枪炮,可以组建科工部,负责科技和军工事业。

对外工作也是李纯非常重视的事项,目前鸿胪寺的工作太简单,没有发挥到应有的职责,简直就是一个使臣接待处,必须进行重组,除了管使臣之外,还要把情报搜集和对外贸易管起来。

教育也是李纯想重点推进的事业,目前礼部管着礼仪活动和教育,但是礼部只管科举部分,对促进教育做的不多,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教育部,全面提高唐朝百姓的教育水平。

李纯认为,六部还算发挥较大的作用,所谓的九寺五监,吃闲饭的太多,比如鸿胪寺、光禄寺、少府监之类,李纯都觉得没啥存在的必要。该有的部门没有设,不该有的部门存在着,有必要重新整合,

突然,李纯想起回到长安以后,交代给艾笛声关于蒸汽机的事情,还不知道结果如何,当即让人把艾笛声召进宫里。

艾笛声进宫行完礼后,李纯直接问道:“你最近在做什么,蒸汽机的事情进展的怎么样?”

艾笛声答道:“微臣一直在思考怎么改进陛下的那个蒸汽机,想着还能用它干其他什么活?”

李纯道:“朕让你做的那个蒸汽机舂米肯定亏了,那个蒸汽机,气密性也不好,动力不够大。你的那个织布机不错,可以让人仿制,然后卖给织工用。后面你要集中力量把蒸汽机搞得更大、更好用,朕想用它来拉大车,拉的人多,跑的快。”

艾笛声说:“陛下这个主意好,它可以吹动叶轮,就可以再连上轮子,完全可以拉动大车,只是目前的道路都是土路,怕是不好走。”

李纯纠正道:“要修铁路,就是在路上铺上铁做的轨道,这样才能走大车,蒸汽机要烧火,大车就叫火车。”

艾笛声说:“又是火车,又是铁路,微臣觉得这事大有前途,臣愿意帮着陛下研究。”

李纯对他的态度非常满意,说道:“朕思来想去,决定成立一个科工部,主管兵器和机器制造,专门用来设计制造一些重要的物件,比如火器、火车、混凝土之类的东西。”

艾笛声问:“陛下,混凝土又是什么东西?”

李纯道:“现在的道路都是土路,一下雨就是泥泞,混凝土不怕雨,遇到水还是硬的,行车走人很方便,用来修桥建房也很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艾笛声说:“陛下的想法可真多,都要一起干吗”

李纯道:“朕的想法比这多多了,只是这几个比较重要,要先搞。新成立的科工部,专门负责军队需要的兵器、火器和民用重要的物件制造,朕打算把你调过去,集中精力搞那个蒸汽机火车和铁路事宜,再找一个对建筑材料有研究的,去负责混凝土的事。”

艾笛声说:“微臣一直喜欢研究物件,能给朝廷作出贡献,是微臣的夙愿,微臣愿意过去。微臣知道工部司的员外郎潘兴法,懂烧制砖瓦、石灰的技术,也喜欢研究建筑,斗胆建议让他来做研究混凝土的事。”

李纯道:“这样吧,可以在科工部成立交通司,由你做郎中,成立建筑司,可以由潘兴法任郎中,朕后面和几个大臣商议一下,过几天就定下来。”

艾笛声跪下拜道:“微臣代潘兴法,叩谢陛下圣恩。”

两日后,经过考虑一番,李纯觉得必须要推进机构改革的事,在宣政殿召集李吉甫、裴垍、李藩、李巽、权德舆、程异、范希朝等大臣议事。

李纯道:“近日来,朕考虑了很多事要做,但是目前设置的部门不合理,有的部门,比如工部、兵部、户部忙的不可开交,有的部门没事干,什么光禄寺就为了保障朕吃饭,朕吃饭很简单,宫里做就足够了。搞个将作监就是为了给皇家制作一些稀奇玩意,朕不需要,鸿胪寺就是接待几个使臣,太浪费了。朕准备搞一次大动作,把各部重新设立一下,各位爱卿有什么意见?”

李吉甫首先发言:“六部九寺五监一台的设置,是从隋朝就开始设定的,我大唐沿用至今,六部会忙一些,其他有的部门确实不太忙,有的也是为了安置一些老臣。”

李纯道:“现在朝廷要干的事太多,以前的部门设置维持不下去了,需要合并重组,朕也不想砸人的饭碗,但是重要的位置要腾出来。”

裴垍说:“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调整?”

李纯道:“朕上前面让兵部搞了一个制作火器的工场,以后朕要大规模推广火器,上次搞了一次发明大会,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需要制作出来,朕打算成立一个科工部,统一制造重要的火器、战船、机器等东西,朝廷需要什么东西,朕有什么想法,就直接由科工部来承办。朕的打算是把军器监和匠作监合并,建立新的科工部。”

李吉甫说:“这个想法很好,不知陛下有没有想好人选?”

李纯道:“这个部很重要,别人去朕也不放心,就由李绛来做尚书,范希朝会打仗,前面也立了大功,朕计划改兵部为军事部,升范希朝为军事部尚书。

科工部这边,军器监和将作监正监分任科工部左右侍郎,科工部设四个司,一是火器司,由郭云任郎中,以后全权负责军队的火器制作,要制作一批威力更强的火器。二是战船司,主要制造军队用的战船,平东军、平海军、平南军,以后都是用来水战、登陆的部队,还没有像样的战船,战船司先负责监造一批战船,配上火器,要有防御功能,机动性好,可由李绛从懂水战和造船的官员里挑一个人当郎中。

第三个是交通司,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造铁路和火车,由艾笛声任郎中,以后可以再拓展其他交通上的业务。第四个是建筑司,主要负责制作新式建筑材料,目前主要是研究水泥混凝土,以后可以用新材料搞建设,郎中由艾笛声推荐的潘兴法担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1章机构改革(第2/2页)

听李纯一口气讲了那么多,大家都有点理解消化不了,不过大概意思基本了解,具体的职能只能待成立机构后再逐步沟通明确。

李吉甫说:“陛下这下可是大动作,以后要打大仗、干大事呀。”

李纯道:“国内是安定了,但是边疆的威胁还没消除,后面等条件允许了,朝廷肯定要大规模的对外用兵,第一个就要收拾吐蕃。李藩负责的修路事宜怎么样了?”

李藩答道:“长安到潼关一线拓宽平整了一下,现在冬季太冷,潼关往东部分要到明年春天再干。”

李纯道:“铁路和火车的制造没那么快,目前重点先抓好普通道路建设,修好长安到洛阳的路以后,再向东延长到汴州,再向东南延长到新都夏原,建设一条宽阔平整的大道,连接两京。这条路主要经过河南道,你跟新任河南道布政使王涯对接一下,让他全力搞好配合。”

李藩说:“臣定当不负陛下重托,争取早日修通长安到夏原的道路。”

李纯继续说:“说完科工部,朕还计划在鸿胪寺和光禄寺的基础上组建外事部,不要光搞迎来送往那一套,除了外事接待,还要派人到周边各国收集情报,策反对方的官员将领,测绘外国的地图,为我们对外用兵提供全面的依据,另外把对外贸易也全部管起来。”

裴垍说:“陛下又是一个大手笔,看来要用外事部全面负责对外的事务,不知人选怎么定?”

李纯道:“人选朕想好了,元稹这个人脑瓜聪明,适合干外事工作,就由他来干尚书,原来的鸿胪寺和光禄寺正卿,分任外事部左右侍郎。”

范希朝说:“刚才陛下说要对外用兵,并委以臣重任,臣感激涕零,不知陛下对军事工作有什么安排?”

李纯道:“以后经济和军事将是两个重点工作,一个富民,一个强兵,朕准备明年再休养一年,准备更充分一些,后年,也就是元和七年,开始对外用兵,以后火器和战船制造的事就交给科工部,军事部聚焦打仗,全面进行对外作战的各项筹划和准备。”

范希朝说:“臣谨遵圣意,臣推荐韩泰接任兵部侍郎一职,推荐田弘正接任平东军统领。”

李纯道:“这两个人朕都了解,还不错,准奏。李巽、程异,朕让你们过来,是想着要建立工商部的事。促进发展经济,民政和财税还由户部掌管,工商部担起促进全国工商业发展的重任。

户部仍由李巽任尚书,工商部就由程异任尚书,工商部就在太府寺和少府监的基础上组建,原太府寺正卿和少府监正监,分任工商部左右侍郎。

工商部设四个司,一是监管司,主要是维护市场秩序,对强卖强买或者制作、出售假货的情况进行打击,保护百姓的权益;二是商业司,想办法促进商业发展;三是工业司,想办法促进手工业、采矿业的发展;四是统计司,主要对经济运行的情况和各种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程异连忙拜谢李纯,并问道:“以后工商部和户部部的权限如何界定,人选如何配备?

李纯道:“以后工商部负责工商业的管理和促进,户部只管收税事项,至于工商部的人选,由你和两个侍郎先商议,中书省也可以留意合适人选。而且不仅朝廷设工商部,各道、州、县也要设立相应机构,把工商业的发展,作为考核地方政绩的重要方面。”

李巽说:“陛下这样区分也好,以后我们户部就主要管户口、税收和财政,新成立的工商部可以集中力量发展工商业。”

李纯说:“朕还想成立一个教育部,从礼部独立出来,专门负责教育事业”

权德舆说:“目前太常寺负责很多具体的礼仪事项,礼部可以重点负责教育方面的事,臣有信心办好教育,不必另外再成立教育部。”

李纯道:“既然你有信心搞好教育,朕就暂时不组建教育部,如果礼部抓的不好,朕后面还是要改一下。”

裴垍说:“如此大规模调整人员,有些官员会不会有反弹,臣建议先成立三个部,如果进展顺利再组建其他的部。”

李吉甫说:“陛下机构改革的设想很好,但是动作比较大,有些臣子未必理解,臣建议征询一下相关人员的意见。”

李纯想想也是,为了稳妥起见,先由中书省按照李纯的机构调整意见,找一些相关的大臣谈话,听取他们的想法,然后再结合意见情况进行适当修正。

不谈不知道,一谈吓一跳,没想到李纯新成立三部,撤销三寺三监的想法,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原来三寺三监的正职,统统被改为三个部的副职,其他中层人员对新的岗位也很不满,对于一些舒服惯了的官员,骤然添加这么多新任务,也是态度消极。

军器监正监林文礼与匠作监正监肖时新,将被改为科工部侍郎,由正职改为副职,虽然原来的品级待遇没变,但是权力缩水了很多,本来就郁闷气恼,没想到一看中层人员的设置,更加生气了。

科工部四个司,火器司由郭云任郎中,交通司由艾笛声任郎中。建筑司由潘兴法任郎中,战船司郎中,李绛又打算让水军将领颜玮来做。

这就意味着四个司的郎中位置都定了,两个监原来的少监和其他中层干部没有了合适岗位,很多只能降级使用,军器监和匠作监的官员一个个义愤填膺,在两个正监的鼓动下,要找中书省讨说法。

鸿胪寺和光禄寺的官员也是意见纷纷,两个正职降为副职不说,工作职能改的幅度也很大,鸿胪寺原来负责接待外邦使臣、光禄寺原来负责皇帝膳食,都是比较轻松舒服的单位。

突然要搞什么收集情报、测绘地图、管理贸易等其他工作,很多人完全不懂,一头懵逼,纷纷向中书省反映,新的工作干不了,请求调整适合自己的岗位。

太府寺和少府监也是议论纷纷,不仅降职使用,而且职能也改了很多,都要从头学起,有些老资格的官员完全没了学习动力,本打算混吃混喝到退休,突然来个大调整,很多人表示无法适应。

不得已,中书省只能找各寺监谈话,希望能够说服他们,但是很多官员的意见很大,也很尖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