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10章 医药事业

世界江山一统志 第110章 医药事业

簡繁轉換
作者:唐风万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27:49 来源:源1

第110章医药事业(第1/2页)

李藩说:“李老爷思虑周全,想出的这些对策,确实可以减少赌城产生的问题。”

纪奎说:“这样一来,不是会减少不少赌客,影响赌城的生意?”

李纯道:“常言道: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些赌城毕竟是由官府许可举办的,老百姓都在盯着,朝廷必须想办法减少其负面影响,否则会引起很大的争议。”

李藩:“李老爷说的对,小人回去以后就跟程异说一下李老爷的意思。”

李纯道:“嗯,这件事要让他办好。这样一直走太辛苦,我们坐上马车,到夏原火车站看看。”

几个人一直走,确实有些乏了,李正己招呼过来几辆马车,众人乘车,直奔城北的夏原火车站而去。一行人本就走在北城一带,夏原火车站位于城北的桂圩乡,李纯等人乘坐马车用了一刻多钟的时间,就到了火车站。

当初修建夏原火车站时,只有城北地势平坦,适合修建车站,考虑到城市在不断的发展,需要预留一些空间,就选择在城北的桂圩乡一带选址建设。

没想到夏原发展很快,在元和十三年洛阳到夏原的铁路通车后,短短两年多,城市就又往北推进了不少,车站都快挨着城市的北沿。

夏原火车站由潘兴法主持修建,主体采取以砖瓦混凝土为主修建,装配一些木质门窗,整个车站青砖绿瓦,主体建筑高约三丈,宽约二十丈,算是夏原标志性建筑物。

车站还建有一些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在站前围出一个小广场,供乘客集散之用。

李纯一行来到站前广场后,从马车上下来,李纯抬头一看,只见火车站的主体建筑上赫然写着“夏原火车站”五个红色楷体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爽利大方,乃是翰林学士柳公权所写。

李纯看到这几个字,想起柳公权也是唐朝的楷书大家,与颜真卿享有“颜筋柳骨”的美誉,看来柳公绰、柳公权兄弟二人真都是人才,正好这次组建医药部,会提拔几个人,可以给柳公权也升职一下。

只见站前广场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由于人们生活富裕了,凡是有些钱的人都是雇车过来,有的乘坐马车,有的坐人力车,也有步行来到车站的。

站前广场聚集了不少马车和人力车夫,看到有人过来就打招呼,招揽生意。

乘客们先是到售票处排队买票,由于买票的人比较多,车站还派了几个人巡逻,维持秩序。那些已经买到票的,就找个地方待着,三五成群聊着天,等待到点再进站乘车。

由于车站人流量大,自然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很多人在这里摆摊设点,售卖食品、杂货、小玩意,夏原火车站周边真是摩肩擦踵、热闹非凡。

李纯看到,还有一些人提着粪筐,拿个小铲子,看到地上的马粪、牛粪,铲到筐里,估计是车站附近来拾粪的农民。李纯想,尽管国家发展了,但是农民还是不容易,为了搞到一些肥料,专门进城集牲畜的粪便。

突然,李纯想到自己也有段时间没去解手了,赶紧让纪奎找到公共厕所,其他几个人也觉得需要解手,就一起去找。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几个人进去一看,卫生条件很差,前面是一个长的小便槽,后面是一排蹲坑,里面臭烘烘的。

纪奎还想着重找一个条件好的厕所,但是李纯制止了,直接进去在小便槽前小便,其他几个人也只能跟着将就着小便。

几人出来以后,纪奎说:“李老爷,这里条件太差,咱们还是到其他地方去吧。”

李纯说:“我们出来体察民情,就是要体会一下民间的疾苦,如果出来还是养尊处优,那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李藩说:“偌大一个车站,卫生条件是要抓好,看来需要责成交通部抓一下。”

李纯说:“民间的事,林林总总,就是一些寻常小事,官府也要看到、考虑到,不然老百姓又会私下说官府不作为。”

李纯又对纪奎说:“你看一下车站的站长在哪里,我要找他了解一些情况,其他人你不要提,就只提一下你的职位就好,还称呼我为李老爷。”

不一会,纪奎就找到了站长所在的房子,带着李纯等人进去。纪奎指着一个穿着蓝色官服的中年官员说:“李老爷,此人就是站长。”

然后又回头对那个官员说:“我的身份已经告诉你了,这是李老爷和李员外,想了解一些情况,你就如实说来。”

站长得知是枢密院察访司郎中带人过来了解情况,又看到他们阵势不小,知道肯定很有来头,连忙躬身施礼道:“下官蒋政清,拜见两位老爷,不知有什么要问的?”

李纯问:“你是几品官,哪一年来到这个车站的?”

蒋政清答道:“下官是交通部铁路司调度处的从八品官,在元和十三年夏原车站建成后,就在此任站长。”

李纯道:“一个车站的站长就是从八品,相当于一个大县的县尉了,其他车站的站长级别也是如此吗?”

蒋政清说:“夏原是国都,车站比较大,站长定的级别高些,长安、洛阳,开封、广陵几个大些的站,站长是正九品,其他一些州级车站是从九品,县级车站就不是官员了。”

李纯又问:“夏原车站看起来很繁忙,运输数量不少吧,每天客流、物流各多少?”

蒋政清说:“目前,夏原每天开进开出的客车有二十多列,客流接近两万人,货运方面,每天发出和接到也有二十多趟列车,每个列车一般是十来个车皮。”

李纯道:“每天那么多人来夏原火车站,我看有些人买票以后连个候车的地方都没有,都是在外面呆着,下雨天气怎么办?公共厕所的卫生也很差,老百姓嘴里不说,心里肯定会有意见。”

蒋政清说:“候车的地方倒是有,不过很多人都是提前过来等,候车室的空间有限,有的人只能在外面呆着。公共厕所使用量很大,我们每天只能打扫一次,还要清运粪便,卫生条件确实差了点。”

李纯道:“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事关百姓无小事,后面其他铁路线开通,客流量至少还要翻一番,后面必然要扩建,扩建的时候都要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不能让百姓有意见。”

蒋政清说:“李老爷说的是,我一定跟我们的肖尚书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0章医药事业(第2/2页)

李纯道:“有些事你反应估计也没用,就由纪奎跟肖时新反应,现在车票紧俏,铁路赚了不少钱,要舍得在基础设施上投入。”

李纯回头跟纪奎说:“夏原车站涉及到民生福祉,你要带人跟踪一下,让交通部抓好落实,今天我们该看的也看了,回去吧。”

蒋政清听李纯直呼他的顶头上司的名字,更感觉此人来头很大,紧张的不行。

李纯看出了蒋政清的紧张,回头跟他说:“我们只是大概看看,发现的一些问题也不能算是你的责任,你不用紧张,干好本职工作就好。”

坐马车回去的路上,李藩说:“陛下,这种小事,你也这么上心,我们这些官员自愧不如。”

李纯道:“我刚才也是硬着头皮进去那个公共厕所,就是要闻一闻臭味,体会一下底层人民的生活,我们长期处于朝堂之上,如果不能设身处地的体察百姓的处境,作出的决策往往就会流于清谈,搞成形式主义。我们只有走入百姓,制定的政策才会更有针对性,更加贴近百姓的实际需要。”

李藩说:“陛下的理念很贴近百姓,我等感觉差距很大,关于医药部的组建,需要我们枢密院跟中书省对接吗?”

李纯道:“医药部的人选,朕已经想好了,工商部左侍郎江志平,任正四品官员也有些年头了,此人工作一直比较踏实认真,就让他来担任医药部的尚书,翰林学士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人也非常有思想、有能力,就让他担任医药部的左侍郎,太医院院长章法龄,精通医术,业务过硬,就让他来担任医药部的右侍郎,关于两个少卿的人选,可以让中书省和人事部再挑选一下。”

李藩说:“我回去就跟中书省和人事部对接此事,陛下要召见这几个人吗?”

李纯道:“组建医药部的事,宜早不宜迟,你先跟中书省对接一下,找那几个人谈一下,朕后天上午就召见他们三人。”

两天后,由崔群带着三人,进宫觐见李纯。

礼毕后,李纯说道:“这些年,唐朝尽管在各个方面发展都很快,但是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进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管理推进此事,朕决定组建医药部,基本情况想必中书省已经和你们谈了,就由你们几个搭班子,把全国的医药工作先抓起来。”

江志平说:“承蒙陛下垂青,赋予臣等如此重要的工作,我等定当尽心竭力,把医药工作抓好,不知陛下有什么要求。”

李纯道:“朕想了一番,觉得医药部有三件大事要抓,

一是要成立一个中央医院,集中全国最好的医生,专门诊治疑难杂症,解决一些百姓重大疾病的医治问题。

二是明年6月,第一批高中生就要毕业,朝廷将组建好几所专科大学,教育部已经在提前建设,你们要和教育部对接,建设好华夏医药大学,为国家培养一批医术高、素质好的医生。

三是规范全国的医药行业,既要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要打击那些黑心医生和卖假药的行为,不能让百姓上当受骗。”

江志平说:“臣等一定尽心竭力,按照陛下的要求把这三件事做好。”

李纯说:“你们三个人也分一下工,你作为尚书就负责第三件事,柳公权就负责华夏医药大学的筹办,章法龄原先就是太医院院长,可将太医院的事务交给别人,而后兼任中央医院院长,把这个医院办好。”

崔群说:“目前已经临近年底,臣建议先挑选场地,配备人员,待明年初再正式成立医药部。”

李纯道:“准奏,仓促间成立一个部不容易,中书省回去再议一下,把部里的两个少卿也配上,然后就正式下旨任命医药部的五人政务会成员,再由他们具体商议场地和内部的人事问题,争取明年二月份前就正式成立医药部。”

柳公权奏道:“陛下,组建华夏医药大学,臣将尽力寻找一批理论丰富、医术精湛的医生作为教师,同时也需要一些规范的教材和医书,德宗时期编写的《贞元集要广利方》可以拿来用,但是感觉还不够,臣建议组织人员再编写一些质量上乘的医书,方便教学。”

李纯道:“古人编写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为华夏的医药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还不够,确实有必要再编写几本高质量的医书,汇集天下名医的优秀经验和理论,让医药大学的学生们好好学习。”

章法龄奏道:“陛下,不知中央医院设定多大的规模,和太医院如何分工?”

李纯道:“以后太医院就专门为皇族、宫人和朝臣们看病,中央医院专门为普通百姓看病,都定为正五品,百姓数量很多,所以中央医院的规模要大一些,至少配百余个医生,再配上其他一些附属人员,采取分科的方式,让各科的疑难杂症都分别有人诊治。你作为原太医院院长,肯定对医生队伍的情况比较熟悉,要挖来一批医术精湛的医生到中央医院。”

崔群说:“陛下想的很细,经过这一番努力,我朝的医药事业以后会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李纯道:“朕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对于医药部的事只能考虑一个大方向,后面你们中书省要跟进此事,到时候正式成立医药部的时候,你要去给他们揭牌,给医药部的人员鼓鼓劲。”

忙完医药部的事,眼看就要过年了,李纯就想着休息几天,让一直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春节到了,李纯又要参加皇家关于过年的各种礼仪活动,各种繁文缛节把李纯折腾了一番。

正月初五,李纯正待在萧嫔那里陪小李斌玩耍,享受着天伦之乐,突然李承闽急匆匆的跑过来,进来就说:“陛下,不好了,太子和澧王打起来了,陛下赶紧过去管管吧。”

李纯听闻大惊,赶紧坐上轿子,跟着李承闽出去,路上李承闽大体把情况说了一下。

太子李恒过年进宫拜见郭皇后,出来时碰到澧王李恽正要进去拜见刘嫔,两人言语上发了冲突,后来梁守谦、王守澄两个宦官赶来,帮衬着李恒,结果是李恽被李恒打了,李承闽听到动静后赶紧过来制止,还派人去叫郭皇后和刘嫔,自己也跑去找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