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燕宫阙:凰途逆袭 > 第六十一章 深宫迷雾 赤心相映

燕宫阙:凰途逆袭 第六十一章 深宫迷雾 赤心相映

簡繁轉換
作者:魔幻霸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6:50 来源:源1

第六十一章深宫迷雾赤心相映(第1/2页)

秋狝大典最终在一种看似盛大、内里却暗流汹涌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永和帝携皇室宗亲、文武百官浩浩荡荡返回京城,然而围场刺杀案的阴影,却如同乌云般笼罩在皇城上空,久久不散。

靖王府·明察暗访

回到靖王府,萧景玄臂上的伤已结痂,但心中的警惕却提到了最高。刺杀事件虽未追查到真凶,但淬毒的军制弩箭已足够说明许多问题。对方能调动这等资源,且在皇家围场布局,能量和胆量都非同小可。

“殿下,围场刺客的线索几乎全断了,对方处理得很干净。”顾昀面色沉重地汇报,“不过,‘影’在排查当日所有参与秋狝的侍卫、杂役背景时,发现有几个来自北疆军中的好手,是临时被王璟调入其护卫队的,秋狝结束后便迅速离开了京城,行踪不明。”

萧景玄眼神微冷:“北疆军中好手……王璟……”他指尖轻叩桌面,“看来,我们这位王尚书,为了除掉本王,倒是舍得下本钱。不过,仅凭这点,动不了王崇焕的根本。”

他沉吟片刻,道:“既然明面上的线索断了,那就从别处入手。父皇对此事极为震怒,心中必然存疑。我们不必急着指证谁,只需将‘北疆军中好手曾混入王氏护卫队’这个消息,巧妙地透给忠于父皇的暗卫知道即可。父皇自会去查。”

“是,殿下。”顾昀领命,又道,“宫中传来消息,沈姑娘那边一切安好,只是司制司走水之后,她似乎更加深居简出,但暗中仍在留意含章殿和内府库的动静。”

听到沈青澜无恙,萧景玄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但随即又为她仍在冒险探查而担忧。“告诉她,一切以自身安全为重,含章殿和内府库之事,可暂缓,本王自有计较。”他绝不能让她再因自己而陷入险境。

司制司·抽丝剥茧

宫内的沈青澜,确实如萧景玄所听闻的那般,表面上更加低调谨慎,每日只在司制司处理日常事务,极少外出。但那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和那片特殊的封条残片,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她心中激起了更大的探究**。

她并未将残片之事告知任何人,包括张司制。她只是凭借过目不忘的记忆,反复在脑海中比对那残片上的印记。终于,在一份陈年的、关于边境互市贡品入库的记录副本的角落,她看到了一个极其相似的印记!那份记录显示,带有此印记的箱子,是数年前由北疆某部族作为贡品送入内府库的,当时经手登记的,正是如今那位与兵仗局往来密切的内府库管事!

北疆贡品、内府库管事、兵仗局、含章殿异常用度、秋狝刺杀可能涉及的北疆军中好手……这些看似散乱的线索,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

一个大胆的推测在沈青澜脑中形成:是否有一股势力,利用北疆的渠道(可能是部族,也可能是军中败类),将某些违禁或特殊的物资,通过内府库的某个管事,辗转送入宫中,甚至可能流向含章殿?而秋狝刺杀,或许也与这股势力有关?

这个推测让她不寒而栗。若真如此,则这股势力不仅渗透了宫闱,还可能勾结边军,其图谋恐怕不仅仅是针对萧景玄个人!

她知道这个发现至关重要,必须立刻告知萧景玄。但经过火灾警告,她深知传递消息的风险更大了。她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

长春宫·死灰复燃的毒焰

秋狝结束,萧景玄安然返京,这让蛰伏在长春宫的德妃大失所望,心中的怨毒如同野草般疯长。

“废物!都是废物!那么多弩箭,竟连他一点皮毛都没伤到要害!”德妃摔碎了药碗,枯瘦的脸上扭曲着恨意。她虽不知具体是谁动的手,但只要是对付萧景玄的,她都乐见其成。

“娘娘息怒。”心腹宫女小心翼翼地收拾着碎片,低声道,“虽然此次未能成事,但经此一吓,靖王想必也会收敛些。而且……奴婢听说,司制司那边前几日走了水,烧的正好是沈青澜那贱人掌管的库房……”

德妃浑浊的眼睛猛地一亮:“哦?竟有此事?”她阴恻恻地笑了起来,“看来,看不惯他们的人,不止本宫一个啊……去,给本宫好好打听打听,那场火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想对付那个沈青澜?若是……或许咱们可以暗中‘帮’一把,把这潭水搅得更浑!”

她如今虽失势,但多年经营,在宫中还有些不起眼的眼线。她不能直接对付萧景玄,但给沈青澜找点麻烦,给她背后那个男人添点堵,还是能做到的。

揽月阁·金石之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一章深宫迷雾赤心相映(第2/2页)

如何将北疆贡品印记这个关键线索安全送出,沈青澜苦思良久。最终,她决定利用司制司例行向宫外采买一批丝线的机会。她将印记的图样和自己关于北疆关联的推测,以极细的笔,用特殊的隐语,写在一小卷看似普通的白色丝线上,然后将这卷丝线混入大批即将送出宫的采买样品中。接收这批样品的绸缎庄,是“影”暗中控制的产业之一。

与此同时,她在放入揽月阁竹管的常规信息中,只简单提及“留意北疆物件及人员往来”,并未详述,以免竹管被截获而暴露关键信息。

萧景玄几乎同时收到了来自宫外绸缎庄和宫内揽月阁的两份信息。当他在密室中,借助药水让那卷白色丝线上的字迹显现出来时,饶是他素来沉稳,也不禁为之动容!

北疆贡品印记!内府库管事!这条线索,直接将宫内的异常与边境、军械联系了起来,价值千金!而青澜在其中展现出的洞察力、推断能力以及传递消息的巧妙与谨慎,更是让他惊叹不已,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激赏与……疼惜。她本应是书香门第的娇女,却在这深宫之中,为他做到了如此地步。

他立刻回信,通过揽月阁渠道,只有简短的八个字:“线索已悉,万勿再涉。”他不能再让她冒险了。同时,他下令“影”,集中力量,顺着北疆贡品和内府库管事这条线深挖下去,务必要揪出这条隐藏的毒蛇!

朝堂·波澜再起

秋狝刺杀案的阴云尚未散去,朝堂之上又起风波。这一日,几位御史联名上奏,弹劾内府库副总管赵德安(即沈青澜怀疑的那个管事)贪墨渎职、勾结宫外、私运禁物,并隐约提及了其与北疆不清不楚的关系。奏折中虽未列出确凿证据,但言辞凿凿,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赵德安是王崇焕提拔起来的人,此举无疑是对王党的又一次敲打。王党官员自然奋力辩驳,指责御史捕风捉影,构陷忠良。

萧景玄冷眼旁观,他知道,这或许是父皇在秋狝刺杀案后,对王党的一次敲山震虎,也可能是其他势力想趁机搅混水。他并未参与其中,只是在下朝后,向永和帝单独呈上了一份关于漕运新策试行数月来的成效总结报告,数据详实,成效显著,与朝堂上的争吵形成了鲜明对比。

永和帝看着这份扎实的报告,再对比朝堂上无休止的攻讦,心中对靖王的务实能干又添了几分认可。他收下报告,并未多言,只是深深看了萧景玄一眼。

含章殿·迷雾重重

就在朝堂因赵德安被弹劾而纷扰之时,含章殿那边却异常平静。那位年幼的皇子依旧每日上学、玩耍,似乎对外界风波一无所知。其生母李嫔,位份不高,性情温婉,平日里深居简出,也看不出任何异常。

然而,沈青澜却通过司制司的渠道,注意到含章殿近日退回了一批陈旧的笔墨纸砚,要求换新。而在那批退回的旧物中,她发现了一方洮河砚的底部,似乎有被反复摩挲过的痕迹,上面隐约残留着一点与北疆贡品印记颜色相似的朱砂痕迹!

这绝非巧合!沈青澜几乎可以肯定,含章殿定然与北疆那条线有关联!只是,关联在哪里?是李嫔?还是她身边的心腹?目的又是什么?

她将此发现再次通过丝线传信的方式送了出去。这一次,她更加小心,将信息分散写在多卷丝线上,混入不同的采买批次。

尾声·同心戮力

萧景玄收到沈青澜关于含章殿砚台的新发现,结合“影”正在加紧调查的北疆线索,心中那个模糊的阴谋网络渐渐清晰了一些。虽然还未抓到核心证据,但方向已经明确。

他站在王府的高楼上,遥望宫城。他知道,自己正在接近一个巨大的秘密,这个秘密可能牵扯到边军、宫闱、甚至当年的沈家冤案!而青澜,就是他在那迷雾重重的宫墙之内,最明亮、最可靠的眼睛。

他握紧了拳,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坚定。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必须走下去,为了母妃,为了沈公的冤屈,也为了……那个在深宫中与他并肩作战、心心相印的女子。

而宫中的沈青澜,在一次次成功的线索传递后,并未有丝毫放松。她知道,越是接近真相,危险就越大。她将萧景玄送的那枚簪子时刻带在身边,如同护身符,也如同他就在身边的提醒。她抚摸着袖中那冰凉而尖锐的触感,眼神沉静而决绝。

风雨欲来,他们已做好准备,携手共赴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深宫迷雾,终将被赤诚之心与无双智计驱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