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歌影山河 > 第90章 杨晔

歌影山河 第90章 杨晔

簡繁轉換
作者:龙游水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6 17:33:55 来源:源1

然而攻打剑阁,光靠将士们的勇气和信念是远远不够的。

在休息数日之后,大周军队再度连续猛剑门关,依然无法攻破这座雄关。

15万大军进攻2万蜀军镇守的剑阁,已经是持续攻打1个多月依然无果。

眼见伤亡过大,周军统帅姬清影不得不再度下令停止进攻,并命全军后撤休息,试图造成周军疲弱撤退的假象,引诱蜀军出关。

然而蜀军牢牢坚守剑阁不出,并不为此所动。

“难道这剑阁,当真是无法攻克?”

三公主感到非常沮丧,周军持续攻打关隘伤亡巨大,已经超过当年强攻京口付出的伤亡了,但剑阁城关依然屹立在那。

与此同时,每日消耗的粮食装备物资,也非常巨大。动用大量民夫需经山路将物资从汉中运往剑阁前线,难以支持长期围攻剑阁。

姬清影这才体会到当年钟会率领10万魏军始终被姜维的3万蜀军挡在剑阁外,始终无法攻入。

以目前的形势,即便再强攻1个月,恐怕除了徒增伤亡也难以拿下剑阁,而且物资消耗恐难以维继。别说若是此时北邙大军南下,即便没有邙军来袭,周军也只能撤回汉中。

姬清影时刻在关注着来自北方的动向,她一直深怕北邙大军趁机再度南下。

此时大周在北方边境的防御力量比当年诸国联合进攻时候更为薄弱。曾经的精锐边防部队几乎损失殆尽,后面补充的多是新兵为主,战斗力较弱。当年装备精良的守军都被突儿利打的全军覆没,如今的守军又能抵挡多久,能为前线的主力争取多少时间。

如果她是突儿利,必然会趁此机会率军南下,无论是攻打关中还是冀州都会比之前更为容易。虽然北邙此前遭遇重创,但并非没有一战之力,突儿利的漠北骑兵主力依然在,战斗力并不逊于那北邙皇帝的禁军。而即便是在幽州的邙军主力,经过一两年的休整补充,实力应该也得到一定的恢复。

此时的她已经在考虑是否准备放弃攻打剑阁,她无法承担再来一次诸国联手攻打大周所造成的惨重代价。

指挥蜀军镇守剑阁的乃是蜀国宗室益州侯司马恪,是当今蜀王司马晟的叔叔,领兵多年,经验丰富。

自从蜀国丢失汉中之后,就由一直由司马恪镇守剑阁,保卫蜀地。

在司马恪率领下,剑阁防御工事重新加固,并且一直保持训练,有精兵防守,守军将士皆众志成城,周军即便不惜代价强攻,都无法找到可乘之机。

军师杨晔见自己强攻计划遭遇挫折,致使大军停滞不前,又伤亡惨重,也是非常懊悔,亲自拜见三公主,向公主磕头谢罪。

“公主殿下,是微臣的失责,没有考虑到蜀军防守竟然如此之顽强。但微臣听闻司马恪和他的副将赵错关系并不和,赵错乃是蜀王司马晟身边亲信将领,派他当剑阁副将,辅助司马恪,实际上是蜀王为了监视提防他这个掌握重兵的叔叔。”

杨晔说道:“司马恪驻守剑阁10多年,经验丰富,也德高望重,剑阁守军将士们皆是其部下,跟随其驻守剑门关多年,也都愿意拼死为其效命。”

“这么看,如果我们想要拿下剑阁,就必须先要把这位益州侯司马恪替换掉了。”

姬清影沉思道,益州侯,在这蜀地,可想而知是一个无可再封的爵位。

这位益州侯司马恪看起来位极人臣,地位极为尊贵,但在蜀王眼里,无疑是不可不防的威胁。

“有什么办法能让蜀王调离司马恪?”公主问道。

杨晔摇了摇蒲扇,微笑道:“益州侯,德高望重,领兵作战经验也丰富。但此前蜀王司马晟派10万大军进攻汉中,攻打阳平关时,却未派他这位最能带兵打仗的王叔来领兵。可想而知,无疑还是心存芥蒂,深怕他这位叔父功高盖主,拿下汉中后,声势更大,对他王位造成威胁。”

“公主殿下,既然他们君臣早已有间隙,微臣不仅可以替换掉这位益州侯,更能让蜀王亲自帮我们除掉这一最大的威胁。”

“哦,军师可有什么良策?”

“公主殿下,我军可暂且休整,不用强行攻打剑阁,可命士兵继续操练如何攻关,同时也可让蜀王司马晟认为蜀军已经占据优势。臣已经派人化为平民潜入成都,散布益州侯司马恪与周军对峙,意图拥兵自重的消息。”

“司马恪位高权重,又深得民心,蜀王身边的亲信也早已对他不满,视为威胁。臣将再派人重贿司马晟身边的亲信近臣,进一步离间其君臣关系。司马晟必然会忧心忡忡,或命司马恪主动出击,倘若司马恪违背军令,那只会让蜀王更加担心其有不臣之心。倘若司马恪出关进攻,那正好,我军可在关外与其对战。”

“倘若司马恪违令,则蜀王和身边亲信们势必更为担心,那就有好戏看了。”

“好!”

三公主拍手大赞道,“就不知道蜀王到底会不会那么傻,斩断自己的臂膀,。”

“自古临阵换将乃至杀大将者,数不胜数。尤其是君王除掉最为依赖的将领功臣,太正常不过了,毕竟威胁到自己的帝位。没有一个君王会认为自己必须依赖谁,一旦有这样情况,那君王早就被受制于人。”

杨晔抬头望向公主道:“但也只有那些愚忠者会被君王除掉。”

杨晔又叹口气道:“事实就是这么奇怪,真正忠君者,反被君王除掉,而真的有不臣之心,早就起兵反抗了,或者夺权了。”

公主沉思良久,慢悠悠地说道:“想要拿下蜀国,就必须攻破这剑阁,要想攻破剑阁,就需要先解决掉这剑阁守将益州侯司马恪。那就依军师所言,如果能让蜀王除去司马恪,剑阁蜀军必然士气大落,军心不稳。”

杨晔道:“公主殿下,臣听闻剑阁副将赵错,谨慎多疑,对待将士也颇为刻薄,与守军将士关系并不融洽。只要能除去司马恪,我军拿下剑阁就大有希望。”

没多久,蜀国国都成都便传出,益州侯司马恪拥兵自重,企图借与周军对峙而长期掌控军队的各种消息。

而蜀军也在剑阁击退周军的大举进攻,但两军陷入僵持阶段,周军没有再度发起进攻,剑阁守将司马恪也同样按兵不动,也没有主动出击。

这令蜀王司马晟心中大为不安,他这位王叔,在军中素有威望,在益州也是声誉卓著,又是自己长辈,司马家祖上内讧历史,他也是十分清楚。

对这位让自己心生忌惮的王叔,封到益州侯,已经无法再封,除非……

“既然周军连遭败绩,益州侯为何不主动出关击退周军?”

蜀王司马晟询问左右。

蜀王左右已被杨晔派出的说客重金游说。

杨晔派出的说客按照吩咐好的说辞,向蜀王身边的近臣,献上重金说道:“我大周镇国公主已经与益州侯达成协议,愿止戈言和,益州侯也已同意两国恢复和平,作为交换,公主愿助益州侯在朝中获得大权。但蜀国需向我大周称臣并定期纳贡,并请蜀王和王后一同来洛京,朝觐我大周皇帝陛下,来维护两国来之不易的和平。”

说客对蜀王近臣说道:“恐蜀王难以接受,故而镇国公主和益州侯商议,以重金联系诸位蜀王近臣,希望诸公为蜀国百姓和益州安危着想,劝说蜀王任命益州侯治理蜀国朝政,同时能劝说蜀王和王后能亲赴洛京以示友好。”

蜀王左右近侍纷纷上奏蜀王说:“近日成都城内传出,益州侯拥兵自重,企图与大周公主私下媾和的消息。”

“臣等听闻,那周军统帅镇国公主说,在蜀国之内,唯一忧虑的就是益州侯,要是益州侯当蜀王,她必然不敢进犯蜀国。”

“是啊,大王,臣听闻,大周公主说要请其皇兄大周天子册封益州侯为蜀王!”

蜀王司马晟大怒:“什么!大周公主竟然如此无视本王!孤才是蜀王啊!”

“启禀我王,大周公主不仅无视我王,私底下更是与益州侯似乎达成某种协议。”

“大王,益州侯与大周统帅如今两军休战,互不开打,不像是对手,更像是真的达成了什么默契一般。”

蜀王急问:“达成默契?”

“启禀我王,益州侯明明已经打败了周军的进攻,却不主动出击,理应彻底将周军赶出我蜀国境内。恐怕还真是和周军达成什么默契,试图养寇自重,又或是想取而代之?”

“益州侯他想干什么?他可是孤的叔父啊,他想取谁代之?”

“大王,益州侯和大周公主已经达成协议,他们已经派人联系朝中重臣,试图以重金利诱我等,企图对大王不利啊!”

“启禀我王,益州侯已经派使者来劝说我等,劝我王为蜀地百姓着想,前往洛京朝觐,并向那大周天子称臣纳贡。而大周公主希望我王将蜀国朝政交于益州侯执掌。”

“什么?竟有此事!益州侯竟要让孤向那乱臣贼子称臣!他是否忘了自己也是司马氏之后吗”

“此事,千真万确啊,臣等一心忠于我王,拒绝益州侯的重贿,立刻赶来禀报。”

“启禀我王,大周公主和益州侯希望我王能亲自前往洛京朝觐周帝,并称要王后一同前往。”

“启禀大王,那大周天子后宫嫔妃众多,还当着那已经投降的梁主面前,抱起那梁主的长姐,让昔日梁国长公主亲自为他倒酒喂食。”

“什么?无耻昏君!”

蜀王气坏了,他也得知大周公主灭梁之后,将梁主后宫嫔妃赏赐给手下将士,如今竟然要他最爱的王后一同前往洛京朝觐那周帝。

“回禀我王,据剑阁副将赵错来信,如今我前线士兵只闻益州侯,连他这个我王钦点的副将,都不受重视,赵错根本无法调兵。长此以往,臣恐生变故啊。”

“那该如何是好?”

蜀王司马晟内心非常焦虑,他知道自己这位叔父无论是能力还是声誉都远胜于他,更不用说在军中的威望。

“我王,万不可赴那洛京啊,万一我王被大周扣下,益州侯岂不是趁机自立为王。”

“大王,如今周军久攻不克,正是其疲惫之际,可以命益州侯主动出击,将周军彻底击溃,赶出我蜀国境内。倘若益州侯不听大王军令,那岂不是证明其与周军达成默契?”

“届时可命人收缴其兵权,也好彻底了结我王的后顾之忧。”

“启禀我王,剑阁副将赵错,武艺高超,亦是我蜀国猛将,为人谨慎又忠于我王,有此猛将驻守剑阁,我王无忧也。”

听着左右心腹近臣如此说,司马晟心中也早有了此心。

如今既然周军攻势溃败,那正好借此机会,从自己叔父手中夺取兵权。

很快正如军师杨晔谋划的那般,蜀王司马晟派信使要求剑阁守将司马恪带兵主动出击,将周军赶出境内。

但遭益州侯司马恪拒绝。显然,作为蜀国国内少有头脑清醒的将领,他知道敌众我寡,蜀军战斗力完全无法和周军抗衡,只能依托剑阁防守。

一方面是周军仍在那驻军,一方面剑阁守将司马恪拒绝出击,两军皆进入休战状态。

而如此更令蜀王相信其和周军达成某种默契,试图对他不利。

蜀王司马晟连下数道旨意要求益州侯带兵出关迎战周军,皆被拒绝。

“司马恪之心,昭然显露!我王不可再犹豫了,应该立刻命副将赵错接替其主将之职,然后派人将其……”

“是啊,大王,一旦司马恪打开剑门关,放周军进来,届时我蜀中无险可守啊!”

“我王,不可再犹豫了!需要立刻撤换剑阁守将。”

蜀王身边的近臣纷纷上书弹劾司马恪。

“益州侯毕竟是孤王的王叔,孤岂可做出至亲相残之事?再给王叔一次机会吧。”

很快蜀王给剑阁主将司马恪两个选择,要么带兵出关击退周军,要么交出主将之位换人。

“将军,出兵吧!”

“是啊!将军!蜀国不能没有将军您啊!”

看着周围诸将士不愿自己交出兵权,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与周军交战。

蜀军主帅司马恪心中非常感动,但他明白外面是周国此次派出的10多万主力大军,就是为了灭蜀国而来。

而剑阁如今只有2万不到的守军,经过此前连日战斗,两军伤亡人数也不少。

虽然周军伤亡更大,但蜀军出关迎战那就是去白白送死,还可能会导致剑阁失守。

一旦剑阁被占,整个蜀地将无险可守,蜀国将大难临头,魏晋以来一度称雄于世的司马氏也将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只要能守住剑阁,保我蜀国,本侯愿意交出兵权!”

司马恪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知道在成都的蜀王放心不下的莫过于自己。

司马恪将兵权和军中事务交给了副将赵错,嘱咐其务必坚守剑阁。与此同时蜀王诏令由赵错接任剑阁主将,命司马恪速回成都。

在与剑阁守军诸将士依依不舍的告别后,这位蜀军德高望重的老将,益州侯司马恪离开了这个他已经驻守效力了10多年的地方。

“果然如军师所料!司马恪被调走了!”

得到剑阁守将换人的消息后,大周统帅姬清影大喜。

军师杨晔道:“赵错为人刻薄,谨慎多疑,剑阁内蜀军士气必然受到影响。”

“蜀王又会如何对待自己这位王叔?”公主问道。

杨晔摇了摇蒲扇微微一笑。

“哦,军师莫非做了什么工作?”

杨晔摊开双手忙说没有,“臣不过是派人告知蜀王的那些近臣,司马恪在朝中和蜀中德高望重,素有声望,倘若回到成都,必然会联合蜀中元老大臣进宫劝谏蜀王,第一个兴师问罪的莫过于他们这些近臣。而蜀王又是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真要是见到他的王叔回来,说不准就把他们,呵呵。”

“哈哈,军师好谋略!除去司马恪,剑阁内的蜀军上下想必对蜀国和蜀王很是失望吧,士气、军心都会受到影响。接下来我们就该商议如何攻破剑门关了。”

姬清影命杨晔与诸将继续探讨新的战术。

没多久,便传出益州侯司马恪在回成都途中自缢而亡的消息。

蜀王闻之恸哭,一口气加封其王叔益州侯司马恪为太尉、司徒、司空,加授大将军、大司马、录尚书事、领益州牧,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死后可谓是位极人臣,并命百官群臣祭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