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歌影山河 > 第28章 姬清山

歌影山河 第28章 姬清山

簡繁轉換
作者:龙游水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16 17:33:55 来源:源1

右相陈如海提出的让豪门世家和富商巨贾为国献金换取爵位的计策,一下子带来了远超预期的钱财。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那些豪门和巨贾的财力,即便像陈家这样的顶级豪门一下子拿出5000两黄金,也已经是伤筋动骨。而即便是富甲天下的大商贾石瑁,拿出5000两黄金外加2万匹绢帛也是相当于掏出一半的家财。

但豪门和巨贾获得世袭爵位,并因此得到天子的赏识,能得以亲近天子,这个隐形收益还是有极大的吸引力。

有了财力,朝廷就可以在各地修建水利设施,建设和修缮粮仓用于囤积粮草,应对战争和旱涝灾害,同时也有助于农业生产。修路扩路,使得各地联系更加通畅,同时一旦有战事,大军可以在官道上快速通行。有钱可以去购置马匹,打造兵器,招募训练士卒,加固边防关塞城池。当然还能为天子的皇宫修缮一下。

姬清山吸取了前世过于急躁,凡事皆操之过急的问题,此番即便各地修建设施,也都需量力而行,不可大规模征调民夫做徭役,不至于使民疲惫。

而在朝堂之上,姬清山也改变前世刚愎自用,不听劝阻,广开言路,善于纳谏,从善如流。

在任人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左相是自己的老师沈仲,右相是皇后的长兄陈如海,皆是和自己关系密切,但又有能力,深得信任。其他朝臣皆以任人唯贤,唯才是举,而无论出身亲疏与否。

对于汉末魏晋以来已经在各个方面无孔不入,权力和经济都占据主导地位的豪门世家。尤其是太宗圣德皇后依托娘家是天下豪门领袖洛川杨氏的支持,自其执政以来,豪门大族的势力在大周朝堂上就占据主导地位。以洛川杨氏为首几大门阀更是几十年来一直成为天下豪门领袖,虽然如今并未在朝中任职,但豪门世家在朝堂之中影响力渗透在各处。

这也是为什么先帝要大力提拔陈家,因为陈家虽也是当年跟随太祖起兵的勋贵出身,但由于老家在朔方偏远之地,影响力也远不及那些底蕴深厚的豪门世家大族。因此提拔陈家兄弟,是扶持新豪门压制老豪门的举动,同时也并不全面得罪于豪门世家。

但姬清山在朝堂上大胆启用年轻毫无背景的臣子,除了皇后的亲家陈氏,因为效忠于自己,继续重用,对于洛川杨氏、颍川韩氏、临淄姜氏、荆州李氏等这些老牌豪门世家采取抑制和削弱措施。

对于掌握地方大权的官员和地方豪强,姬清山从御史台,派出巡查御史前往各地,不仅巡视更长期驻留在当地。监察各地官员日常工作,有无贪赃枉法,违逆圣意,并收集各地情况及时向朝廷汇报。

巡查御史虽然官阶不大,但能直接汇报朝廷,甚至有上书天子,上奏密则的权力。无形中对地方官员产生制约和威慑,以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为避免巡查御史与当地官员勾结,巡查御史采取定期轮换制,只对上负责,确保每个州郡都有巡查御史前往当地监察。

对于犯罪尤其是死刑,姬清山向来以慎重为原则,要求刑部对全国上下所有死刑案件都要进行复审,避免出现冤案、错判、重判。地方判处的死刑都需要上报刑部复查无误后方能执行。

严禁各地豪强动用私刑,大周豪门世家势力庞大,权势从中央朝廷到地方郡县根深蒂固。豪门使用私刑一直是潜规则,当地官员畏惧豪门世家大族而不敢干预。派驻巡查御史不仅肩负审查死刑是否上报复审,可以针对豪强滥用私刑而直接上报刑部,同时也监督地方官员对于豪强是否滥用私刑而不闻不顾。

满朝群臣都对陛下大为称赞,认为大周又有一代明君,桓武盛世气象初显。

而那些被压制的豪门世家对当今天子的这些举措渐渐心生不满之意。

当然和其父皇每日都花大量时间在处理政务上不同,姬清山是懂得享乐,自己两世为帝,重生当然是要做一代雄主和明君,但帝王该有的享受还是要有的。

皇后编排的那些歌舞就很得他的喜欢,先帝在时,他就常听当时还是陈贵妃唱的那些歌曲。

如今自己为帝,大周又是在自己和群臣治理下蒸蒸日上,他更有着大把时间会看宫女们的歌舞表演。前世深藏在本性中的那些贪图享乐又开始浮现出来。

爱江山更爱美人,哪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

好儿郎,浑身是胆,壮志豪情四海远名扬。

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

东边我的美人哪,西边黄河流,

来呀来个酒啊,不醉不罢休,

愁情烦事别放心头。

这首曲子,不仅是他父皇最爱听,他也同样爱听,江山美人永远都是这世间帝王或者是天下英雄好汉都追求的。

在两世为帝的姬清山看来,没有什么比这帝位更重要的,只有掌握这帝位,他就能坐享这江山还有美人,帝位之于他就是生命。

左相沈仲便劝道:“陛下,自登基以来,为政举措堪比历朝历代的明君,群臣和百姓皆称赞。但如今四敌环伺,北邙铁骑一直对我虎视眈眈,东梁虽臣服却不甘心,西蜀蠢蠢欲动想着如何夺回汉中,南汉仗着南岭屏障无视我大周。此时还远不是陛下可以放松懈怠之际啊。老臣还记得当陛下还是太子之时,尚且不忘太祖太宗一统天下的未竟之事业,如今陛下登基才数年,岂可忘了历代帝王的遗愿,难道陛下忘了先帝的临终嘱托吗?”

一统天下,这是历代大周帝王的终极梦想,他前世就曾实现了一统天下,虽然是依靠他皇妹姬清影带兵打天下,但毕竟还是在他为帝时期实现的。

他当然没有忘!这是所有姬氏皇族都为之奋斗的目标!

姬清山本欲动怒想要反驳老师,但见老师此时已经满鬓白发,身为左相为自己为国操劳至此,也是一片好心。前世就是因为他反感老师屡屡进谏,最终一怒之下将自己的老师贬去南疆,最终病死在远方。

自己重生决不能再做这样的事,想到此,姬清山平息了下情绪笑道:“老师说的是,学生又岂敢忘了历代先祖和先帝的遗言。如今正是我大周积蓄力量之际,请老师相信学生,终有一天,朕要实现太祖太宗未竟之事业,一统天下!”

沈仲已是三朝元老了,无论是在文帝还是昭帝身上,他都没有感受到像陛下这般对天下一统有着如此强烈的信心。

这让他竟真的生成一个想法,大周是不是真的能在陛下这一代,终结百年的乱世,实现江山一统。

姬清山听从老师的劝告,也不敢懈怠政务,不过姬清山也因为屡屡被朝中大臣各种劝诫,始终压抑着自己心里忿恨的情绪需要宣泄出来。

毕竟再如何克制自己,那些前世就带着的**,这一世依然深埋在内心深处。处理完政务之后,姬清山开始流连于后宫之中,宠幸那些新的嫔妃,但每次总是新鲜过后,再无味道。

直到他又想起了,在那后宫深处的那位曾经让他有过惊艳,却又被他打入冷宫,还曾试图通过绝食那样的小伎俩想要引起他注意的那位骄傲又任性,曾在大殿之上一度令他和皇后难堪的梁国长公主。

姬清山心中有了计划,他想要驯服她,让她成为自己的奴婢,他被压抑的那前世脾性和征服**需要彻底释放出来。

他不敢让皇后知道自己是个重生者,在皇后面前他一直像是戴了个面具一般,尤其是自己时常做那噩梦,他不能让皇后知道,他是前世被她的女儿三公主逼宫所杀重生而来。

而其他后宫嫔妃,却始终没有一个能让他真正感到有兴趣,能彻底放松心情。只有那梁国长公主,是他自己的奴婢,他可以在她面前卸下一切伪装和面具,露出他两世的本来面目。

自桓武4年秋,姬清山宠幸梁婕妤,并将其所在的晨月殿改名为吴月殿后,姬清山开始经常去吴月殿,每当在朝堂之上压抑着自己内心中那些暴虐脾气,他都会来吴月殿,在那看似柔弱又听话的奴婢这里,彻底得到解脱。

而无论他有多粗暴多侮辱的对待她,梁婕妤都会毫无怨言的承受着。

他试图想找寻她的泪水和不满,却从她淡然的表情上看不出有什么抱怨,对他更是以温柔体贴服侍。以至于姬清山都觉得自己对她态度是不是太过了,即便她只是他的奴婢。

随着来到梁婕妤的寝宫越来越多,他发现这里似乎成为他自己的一片港湾,因为也只有在这里,他才是真正的姬清山。他可以做真正的自己,而无需掩饰什么。

在姬清山心里,梁思月是他的奴婢,是他的自己人,他无需在她面前装做什么明君。

一年后,梁婕妤有了身孕,桓武6年,梁婕妤生下二皇子,姬清山取名为成安,有安分守己之意。也就是他要向陈皇后和陈家表示,太子之位稳固,其他的皇子绝无可能成为储君。

与此同时梁思月被册封为昭仪,成为九嫔。

这一年,发生不少大事,姬清山的生母吴太后过世,令他悲恸不已。

前世自己的母后被废,最终郁郁寡欢而亡,这一世自己保住母后的皇后之位,并且还让她成为大周太后。前世悲剧没有上演,只可惜母后没有看到自己如何一统天下的那一天。

而就在这一年年底,自己的老师,当朝太师,左相沈仲也因病而逝。

自己两世皆受老师教诲之恩,如果说前世,他还没听进去老师当年那些教诲,这一世,他是都听进去了,也是因为老师,他才保住储君之位,才有今日。

太师沈仲临终前对陛下说道:“先帝曾说陛下能成为一代明君,老臣观陛下登基这六年,也确实有明君风范,更有一代雄主之气象,无愧于先帝所托。只要陛下坚持保持下去,亲贤臣而远小人,忠言虽逆耳,却利于行利于国。如此,陛下必将实现太祖太宗未竟之事业,实现天下一统。”

姬清山含泪握住老太师的手,应允道:“朕必不会让老师失望,一统天下,这是朕对父皇也是对老师的承诺。”

沈仲一阵咳嗽,又喘息道:“陛下,若是战事一起,一将功成万骨枯。不管是前线将士们的生死,还是为战事提供各种物资供应,征调大量民夫做徭役,势必影响百姓民生和生计。望陛下体恤民情,做好充分准备,切不可轻易开战,更不能穷兵黩武啊。孙子云:兵者。”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姬清山含泪说道。

两世,他的老师都要求自己反复背诵这句话,一直要让他明白,战事不是儿戏,一旦开战,牵涉极广,对整个国家将会影响多大。

大周自圣德皇后以来,经历文帝昭帝,一直以休养生息为主,并不是不想一统天下,而是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肆意开战,只会让国家和百姓陷入永无休止的战火之中。

周帝姬清山为太师沈仲举办盛大葬礼,不仅与皇后一起亲自出席,追授沈仲为安平郡侯,赏食邑5000户,其嫡子继承。

并提拔沈仲次子,在军营效力的中郎将沈约为禁军统领,替他守护皇宫和京师的安全。也只有太师之子,守卫他的皇宫,才能让自己安心。

在葬礼上哭的甚至比自己母后吴太后病逝还要伤心。

“太师之于吾犹如亚父,失太师如丧考妣,朕失臂膀,亦失明镜也”。

沈仲过世后,姬清山提升陈如海为左相,自己在东宫时期的心腹幕僚,吏部侍郎陆诚升为右相。

然而从此没有老师的日子里,没有人会不断地提醒他,似乎耳边清静了许多。但姬清山却反而怀念起往昔老师在的那些日子。

“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

当姬清山在独自闷声喝着一杯又一杯酒的时候,却不再有人来提醒他,是否不该如此醉酒。

姬清山看着墙头悬挂的地图,回想起老师临终的话。

天下,何时才能实现这天下一统,

喝,继续喝。当姬清山再一次举杯一饮而尽的时候,酒杯被一双玉手给拿过去,一声轻轻的带着几分慌张的语气说道:“陛下,请不要再这么喝下去了。”

此时已经有了七分醉的姬清山心想,老师已故,谁还有那么大胆,竟然敢不让自己喝酒,难不成是皇后来了?

抬头一看,竟是自己那位奴婢,梁思月。

姬清山从未想到,这一自己的奴婢,几乎入宫之后就从未离开过吴月殿的梁思月,竟会来到自己的寝宫,也会如老师那般来劝自己不要再喝酒。

想到此,姬清山不由情绪激动,竟一时忍不住眼泪流出来,抱住梁昭仪痛哭。

在自己这位奴婢面前,他从未掩饰过自己的真性情,无论喜怒哀乐,还是其他那些无法见人的阴暗心理。只有在她面前,他才是活了两世,那不被世人理解的姬清山。

暴君?昏君?

明君?雄主?

他就是他,姬清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