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二郎至圣先师 > 230.视觉观感对比强烈

二郎至圣先师 230.视觉观感对比强烈

簡繁轉換
作者:八月飞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7 05:28:15 来源:源1

徐永生刀不出鞘,将一群金甲妖蝠全部敲翻在地。

这些妖蝠重伤之下挣扎难起,更没有了外层骨甲的保护。

欧阳树朝徐永生道谢一声后,当即带着一群镇魔卫上前。

大家直接把一头又一头重伤的妖蝠踩...

戴斗笠的男子不动声色,茶水微凉,他却仿佛未觉。那指尖敲击的节奏越来越慢,每一记都像落在人心深处,引得满堂喧闹竟也悄然低沉下来。说书老者嗓音一滞,琵琶弦“铮”地断了一根,惊得他猛地抬头。

四周无人注意,唯有那斗笠阴影下,唇角微微扬起。

“二郎真君……”男子低声呢喃,声音如砂石磨过铁锈,“你焚的是妄识,可妄识从不独存。它只是七执之眼,而真正的‘心渊’,才刚刚睁开。”

话音落时,窗外乌云骤聚,天光黯淡。原本晴朗的午后,竟在瞬息之间染上暮色般的灰黑。茶馆内孩童惊叫,妇人抱子欲逃,却被一股无形之力定在原地??连风都停了,树叶凝在半空,如同被冻结于时间缝隙。

瞎眼老者忽然颤抖起来,手中的断弦无风自动,发出呜咽般的颤音。他虽不见,却似感知到了什么,嘶哑着嗓子喊道:“来了……它来了!影子里的东西,爬出来了!”

斗笠男子缓缓起身,斗篷垂落,露出一只苍白如骨的手。他轻轻摘下斗笠,面容平凡,毫无特征,仿佛一张被抹去记忆的脸。但当他转身面向门口,整条街道的影子突然扭曲、拉长,如同无数漆黑藤蔓自地底钻出,缠绕屋檐、墙壁、行人脚边,最终汇聚于他身后,凝成一座巨大的虚影??三头六臂,每只手中握着不同器物:秤、刀、锁链、镜、铃、笔;三张脸孔分别呈现悲、怒、笑,眼神空洞却又深不见底。

“贪欲、暴怒、嫉妒……”他低语,“你们藏得太久,也该醒了。”

刹那间,镇外十里荒庙中,一口埋于黄土之下的青铜铃铛自行震响;东海海底废墟里,一柄插在珊瑚丛中的血色短刃缓缓拔地而起;北漠雪原深处,某座倒悬山峰的洞窟内,一团永不熄灭的绿火猛然暴涨!

六处异动,遥相呼应,皆因这一声召唤而苏醒。

而此刻,清虚观外。

杨戬盘坐于残破石阶之上,眉心竖目闭合,周身灵力如潮汐般起伏。他正在调息前夜大战所耗损的元神,银发尚未恢复光泽,脸上隐隐透出疲惫。杨婵立于观门前,手中净莲玉佩不断闪烁微光,似在感应某种隐秘波动。

“这地方……不对劲。”她喃喃道,“灵气紊乱,阴阳颠倒,像是有人曾在此强行逆转生死法则。”

杨戬睁眼,目光冷峻:“清虚观本就是禁地。第一任巡渊使‘玄冥子’,据传并非飞升,而是以身祭阵,将自己炼成了镇守‘心渊裂隙’的活印。”

“那你还要进去?”杨婵蹙眉。

“必须去。”杨戬站起身,拍去衣上尘土,“妄识临死前说了一句奇怪的话??‘你以为你在封印我们,其实我们在等你开启门扉’。这不是威胁,是预言。它们等的不是毁灭,而是回归。”

两人对视片刻,终是一同迈步踏入观门。

殿内腐朽不堪,梁柱倾颓,唯有一尊石像屹立中央??身形瘦削,披发跣足,手持一卷竹简,双目竟是空洞无物。石像前供桌早已坍塌,香炉翻倒,灰烬散乱。然而当杨戬走近,忽见那灰烬之中,竟浮现出一行细小篆文:

**“七执非魔,乃道之残缺;巡渊非杀,实补天之匠。”**

“什么意思?”杨婵皱眉。

杨戬沉默良久,忽然伸手触碰石像手掌。刹那间,整座大殿嗡鸣震荡,地面裂开一道幽深缝隙,从中升起一座圆形玉台,其上刻满古老符纹,中央镶嵌着七枚凹槽,形状各异,宛如星辰排列。

“这是……巡渊令的核心?”杨婵震惊。

“不。”杨戬摇头,“这是‘源碑’,记载着七执最初的来历。它们不是邪物,而是天地初开时,大道分化七情所溢出的本源碎片。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圆满方为完整之道。可当年诸圣惧其失控,将其割裂镇压,称之为‘七执之祸’。”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我们杨家世代守护的,从来不是封印邪魔,而是看管被放逐的‘天道碎片’。”

杨婵踉跄后退一步:“所以父亲战死,母亲被困……都是为了看守这些?可若它们本属正道,为何会化作灾厄?”

“因为被囚禁太久。”杨戬望着玉台,“情感一旦失去归属,便会扭曲。爱变成执念,怒沦为暴虐,欲化为贪婪。它们需要容器,需要宿主,更需要一个能理解它们的存在来引导回归。”

正说话间,玉台第七枚凹槽忽然泛起微弱红光??正是此前焚灭妄识的位置。

“它……还在回应?”杨婵难以置信。

“不是妄识。”杨戬神色凝重,“是共鸣。其余六执已开始寻找载体,它们在呼唤彼此。”

就在这时,灵唳鹤自屋顶振翅而下,绕着玉台急旋三圈,随后猛地啄向东南方向的虚空。杨戬立刻警觉,眉心竖目微启,金光扫过,只见空气中竟残留一丝极淡的黑气,形如蛛网,若非神目难察。

“有人来过。”他说,“而且,已经窥探到了源碑的存在。”

“谁?”

“不知道。”杨戬收目,握紧三尖两刃刀,“但此人能避开伏魔殿余威潜入此地,绝非寻常修士。很可能是……七执之一的宿主。”

杨婵脸色发白:“你是说,贪欲或暴怒,已经附身于人,并且主动追寻力量?”

“不止。”杨戬望向远方天际,“它们不是盲目行动。它们在布局,在等待某个时机??比如,当七块碎片全部觉醒,源碑重现人间之时。”

“那我们该怎么办?继续追查?还是先设法封锁源碑?”

“都不能。”杨戬缓缓道,“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它们知道??巡渊司回来了。”

他抬手,将指尖划破,鲜血滴落玉台。奇异的是,那血并未流淌,而是如墨入水般迅速渗入符纹之中。紧接着,整座玉台开始震动,七枚凹槽逐一亮起微光,虽残缺不全,却已形成完整星图。

一道苍老的声音自石像口中传出,仿佛穿越千年时空:

>“持血嗣者,承巡渊命。自此以往,代天行衡,纠偏扶正,掌七情流转,维大道不堕。若有违逆,魂灭形销,永镇心渊。”

光芒散去,玉台沉回地底,石像崩裂一角,露出内部铭文:**“寻六钥,启归墟,补天缺。”**

“六钥?”杨婵念道,“难道是开启七执封印的钥匙?”

“或许是解开封印的方式。”杨戬沉吟,“也可能,是指六个承载执念之人。只要找到他们,或许就能阻止灾难蔓延。”

“可天下芸芸众生,如何寻找?”

杨戬望向灵唳鹤:“它能辨真伪,也能感知执念浓烈之处。让它带路。”

灵唳鹤轻鸣一声,展翅飞出大殿。兄妹二人紧随其后,踏出清虚观。此时夕阳西下,群山染血,远处小镇炊烟袅袅,看似安宁,却不知已有暗流汹涌。

数个时辰后,南岭边陲,一座名为“青梧”的村落。

村中祠堂灯火通明,族老正主持祭典,祈求风调雨顺。一名少年跪于香案前,双手捧着一面铜镜,神情虔诚。他是村中最受敬重的“守心人”,据说自幼便能看见亡魂,替死者传达遗愿。

然而此刻,铜镜中映出的并非他的脸,而是一个披着黑袍的女人,眼窝深陷,嘴角含笑。

“孩子……”她轻声道,“你每日替人圆愿,可曾问过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少年身体一僵:“我……只想让大家都幸福。”

“幸福?”女人冷笑,“你娘临死前攥着你的手说‘别哭’,可她心里恨极了命运不公;你爹每年烧纸都多备一份,那是给小妾的孩子,他从未告诉你;全村人夸你善良,背地里却笑你懦弱可欺……你说的幸福,不过是别人施舍的假象。”

少年额头冒汗,手指发抖:“住口!我不听!”

“你当然不想听。”女人缓缓伸出手,穿过镜面,“因为你最怕的,不是痛苦,而是真相。可若连真实都不敢面对,又谈何守护他人?”

话音未落,少年猛然摔碎铜镜,嘶吼道:“滚出去!”

碎片落地,血光一闪,竟拼成两个字:**嫉妒。**

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杨戬猛然驻足,眉心竖目骤然开启。

“找到了。”他低声道,“第二执??‘妒怨尊’,已寻得宿主。”

杨婵急问:“在哪?”

“青梧村。”杨戬眼中金光流转,“那个少年,天生灵觉通幽,能窥人心底隐秘,本是极佳的渡厄之体。可正因为看得太多阴暗,内心积怨日深,终被妒怨乘虚而入。”

“我们要去救他吗?”

“不能强攻。”杨戬摇头,“妒怨不靠力量侵蚀,而是借人心不甘滋生。若贸然出手,只会激化他对世界的憎恨,反而助其彻底堕化。”

“那怎么办?”

“让他自己看清。”杨戬取出一枚玉符,乃是净莲玉佩分裂而出的一片,“你带着灵唳鹤先行潜入村庄,暗中护住村民心智,防止妒怨扩散。我去见他一面。”

夜半,少年独坐屋檐,望着残月出神。忽闻脚步声近,抬头见一银甲男子缓步而来,眉宇间自带威严,却又不失温和。

“你是谁?”少年警惕。

“杨戬。”他平静回答,“我知道你现在很痛苦。因为你发现,所谓善恶、真假、爱恨,都不像表面那样简单。”

少年冷笑:“你也想告诉我,我是特别的,背负使命?多少人这么骗过我了。”

“我不是来给你使命的。”杨戬坐下,“我是来问你一句??你还记得你第一次帮人圆愿时的感觉吗?”

少年怔住。

“那是个老妇人,儿子战死沙场,她求你梦见他最后一面。你做到了,她抱着你痛哭,说谢谢你让她安心离去。那一刻,你是真的快乐,对吧?”

少年眼眶渐红。

“妒怨之所以盯上你,正因为你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它利用你的共情,放大你的失落,让你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于是开始怀疑一切善意。但它忘了??真正的慈悲,从不问值不值得。”

说着,杨戬递上一片玉光:“这是我妹妹的一缕心念。她说,哪怕全世界误解你,只要你还记得最初为何出发,你就没有输。”

少年颤抖着手接过,玉光融入胸口,刹那间,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母亲临终微笑、父亲偷偷塞给他的糖糕、村民悄悄放在门口的饭菜……

原来,他一直被爱着。

屋内铜镜残片忽然剧烈震颤,那黑袍女人发出凄厉尖叫:“不可能!你怎么还能相信他们?!”

“因为我选择相信。”少年抬头,泪流满面,“就算有谎言,也有真心;就算有背叛,也有守护。我不完美,世界也不完美??可正因如此,才值得我去修缮。”

轰然一声,残镜彻底粉碎,黑气冲天而起,却被早有准备的灵唳鹤衔住,化作一点萤火吞入腹中。

翌日清晨,杨戬站在村口回望,见少年正为一位盲童梳头,笑容纯净如初。

“第二个,救下了。”杨婵轻叹。

“还有五个。”杨戬望向远方,“每一个都会更难。因为七执之中,最强的那位??‘傲慢尊’,恐怕早已不在凡尘。”

“你是说……天庭内部?”

杨戬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抚摸三尖两刃刀上的裂痕。

他知道,风暴正在逼近。而这一次,敌人或许就坐在凌霄殿上,面带慈悲,口宣天律。

但他亦明白,纵使天地倾覆,只要心中信念不灭,那一刀,就永远是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