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三百零九章.赵俊臣的最大对手

摄政大明 第三百零九章.赵俊臣的最大对手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徐州,“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以及商贾云集中心,地处南直隶西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四省接壤之地,被称为“五省通衢”。

当南巡船队进入了徐州境内,时间已是农历的三月十九,眼看着就要进入了三月下半旬。

不过,如今徐州已是近在眼前,而徐州距离扬州也只有千余里航程罢了,若是没有意外,德庆皇帝想要“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心愿,是一定可以实现了。

这样一来,德庆皇帝的心情不似之前那般急切,又想到徐州衔接南北、壤毗四省,风土人情皆是别有特色,就下了一道圣旨,让南巡船队停留在徐州修整两日——在此期间,德庆皇帝自然可以趁机考察徐州的风貌民生。

如今,南巡的诸般事宜,皆是由赵俊臣负责,所以德庆皇帝下了圣旨之后,依然是赵俊臣带领着一众礼部官员,乘着快船先行一步前往徐州的码头,与徐州官员一同准备迎接圣驾的事宜。

不过,与前几次不同,这次陪同在赵俊臣身边的官员,除了礼部官员之外,还有一位举足轻重的朝廷二品大员——那就是南直隶巡抚苏长畛!

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苏长畛虽然在京城呆了一段时间,如今又伴驾南下,但此时南巡船队已是进入了南直隶境内,苏长畛身为“地主”,自然不能闲着,必然要亲自处理迎接圣驾的诸般事宜,如此才能趁机讨好德庆皇帝。

不过,与赵俊臣一同乘坐快船前往徐州的时候,苏长畛却是不合规矩的带上了自己的女儿苏秀宁,显然他除了想要讨好德庆皇帝之外,也想要趁机拉近赵俊臣与苏秀宁之间的距离。

可惜,与苏长畛不同,赵俊臣在办事的时候,一向是公私分明,也分得清轻重缓急,所以在快船之上,虽然苏秀宁一直跟随在苏长畛身边,但赵俊臣只是与苏长畛商议着南直隶迎接圣驾的准备与安排,却没有与苏秀宁说几句话,这让苏秀宁神色黯然神伤的同时,也让苏长畛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

却说赵俊臣与苏长畛二人在商议之间,时间流逝,徐州已是远远在望。

当快船停靠在徐州码头,赵俊臣与苏长畛二人并肩而下,抬眼望去,却见码头上早已是挤满了迎接圣驾的南直隶官员,密密麻麻、挨挨挤挤,粗略一算,仅只是在码头上的官员,就有近两百之多。

赵俊臣转头向苏长畛笑道:“与山东相比,南直隶的气象果然大不相同,当初咱们到达山东临清之时,山东众官员也是倾巢而出、纷纷来迎,但抛开那些驻守各地的知府知县们,也只不过是几十位罢了,却是远远比不上南直隶的声势浩大。”

苏长畛笑道:“这是自然,南直隶不谈富裕程度,仅是辖地就要比山东大许多,更不要说南直隶境内还有南京,而南京与京城一样,设有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另还有漕运、盐道等衙门,如此算下来,官员自然多了。”

苏长畛解释之间,虽然看似随意的笑着,但赵俊臣却敏锐的发现,在谈及南京诸衙门的时候,苏长畛的神色之间闪过了一丝阴沉。

对于苏长畛的心思,赵俊臣非常理解,巡抚本应该是一省最高长官,然而南直隶却是一个例外,这正是因为南京诸衙门的存在。

当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出于种种原因,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而在这些机构中任职的官员,皆是养老或者受排挤的大臣,而且大都只是挂名、并没有实际职权,权力远不如北京的衙门机构。

然而,即使如此,南京诸衙门仍然具有一定职权,尤其是南京六部,职权更是不可小觑。

南直隶地区所辖的三州十五府,相当于后世的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之地,但境内却不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职权皆是由南京六部负责,如此一来,苏长畛虽然身为南直隶巡抚,但手中权力却被南京六部分去许多,又时常受到南京各衙门的指手画脚,对此自然是心中怨怼。

其实,何止苏长畛对此心生怨怼?就连赵俊臣也是因为南京六部的存在而感到如梗在噎!

在南京六部之中,南京户部与南京兵部的权势尤大!

其中,南京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这四地所交税粮几乎占了明朝所有税粮的一半——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以及全国赋役黄册的收藏和管理。

虽然,南京户部所征收的税粮以及漕运、盐引之税,最终依然会交给北京户部,但南京户部的存在,对于赵俊臣而言依然是极大的分权,如今赵俊臣已是将户部视为禁脔,对此又如何可以忍受?

赵俊臣一直认为,如今国库的钱粮周转之所以这般困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南京户部的存在,南京户部负责着明朝最富裕的地方与行业的税收,然而每年交给国库的银粮却总是不如人意,赵俊臣多次想要收回南京户部的漕运、盐引之权,但因为重重阻碍,却又一直无法成事。

事实上,赵俊臣通过楚嘉怡交给太子朱和堉的那一份《商税改革折子》,除了陷害太子朱和堉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动摇南京户部的地位,此外,当初赵俊臣支持晋商开发川盐,除了想要获取晋商们的支持,以及转移晋商们的注意力,避免他们如历史上一般投靠建州女真之外,也是为了削弱南京户部的优势。

可以说,对于南京户部的权职,赵俊臣早已是虎视眈眈了许久,并为此而设计了许多谋划,这次伴驾南下,也是存着试探南京六部虚实的心思。

当然,这般想法,在赵俊臣的脑中只是一闪而过,神色却是丝毫未变——对于南京六部,虽然赵俊臣与苏长畛立场一致,双方有合作的空间,但赵俊臣却不愿意让苏长畛看出自己的想法,相比较双方合作,赵俊臣更希望苏长畛求助于自己,这样赵俊臣才可以掌握主动权。

在官场上,所谓“主动”与“被动”,许多时候只是在比较耐心罢了。

所以,赵俊臣只是笑道:“是啊,南直隶繁华之地,辖区又大,更还有南京诸多衙门,有这么多官员前来迎接圣驾,也是应该的,却不知这些官员之中,又有多少位是代表南京而来的?”

苏长畛摇了摇头,道:“怕是不少,陛下驾临南直隶,这般大事,南京那些衙门理应都会有一二位官员作为代表迎接圣驾。”

赵俊臣又问道:“那么,苏巡抚可知道,代表南京各衙门前来迎接陛下的诸位官员,会是以南京的哪位大人为首?”

苏长畛依然摇头,神色间闪过一丝阴鸷,说道:“这个我可不知道,南京各大衙门办事,却很少向我通报消息。”

赵俊臣又是一笑,却不再多说什么了,一来是赵俊臣已是试探明白了苏长畛的立场与态度,二来是就在两人谈话之间,码头上的众官员已是纷纷迎了上来,在这般时机与场合,也是不便多谈。

…………

却说南直隶的众官员来到赵俊臣与苏长畛身前,纷纷行礼,并齐声问候道:“我等见过苏巡抚,见过赵大人,两位大人一路幸苦了。”

似乎事前排练过,声音整齐洪亮,听着声势不小。

对于南直隶众官员的行礼与问候,赵俊臣微微点头,但并没有表示什么,只是等着苏长畛的发挥,这里毕竟是苏长畛的“主场”,赵俊臣也不便喧宾夺主。

别看苏长畛在京城中总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在赵俊臣面前也是客气异常,但在这些南直隶官员面前,却又换了另一幅模样,不仅挺直了腰板,表情更是淡定从容,举手抬足之间,皆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味道。

“众位大人不必多礼,陛下马上就要驾临,我与赵大人提前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打打前站,并视察一下这里迎接圣驾的诸般事宜。”苏长畛拖着官腔,缓缓说道:“这些日子我一直在京城陪伴圣驾,对于南直隶的近况也不大了解,你们说一下,迎接圣驾的诸般事宜都准备的如何了?”

一名南直隶官员出列道:“回巡抚大人,徐州为了迎接圣驾,行宫、采购、防备,等等诸般事宜,皆已是准备妥当,绝无遗漏之处,还请巡抚大人放心。”

苏长畛点了点头,并转头向赵俊臣说道:“这人是徐州知府江文山,已是在我手下办事多年,一向稳妥谨慎,还请赵大人放心,他绝不似山东张继之那般肆意妄为之辈,若是他说已是准备妥当,那就一定是妥当了。”

解释之后,苏长畛又转头向南直隶众官员问道:“徐州妥当了,那其他地方呢?”

“回巡抚大人,淮安迎接圣驾的诸般事宜,皆已是准备妥当,还请巡抚大人安心。”

“巡抚大人,扬州的诸般迎驾事宜,均是准备妥当,随时等候陛下驾临,还请巡抚大人安心。”

“回巡抚大人,我苏州亦是准备妥当,还请巡抚大人安心。”

随着苏长畛的开口询问,南直隶各州府官员纷纷出列答话,态度皆是恭敬异常。

显然,这些地方官员,大都是苏长畛的人,否则也不会对苏长畛这般殷勤恭顺、有问必答。

本来,苏长畛在这个时候只需要询问徐州的情况也就够了,但苏长畛却又特意询问了其他州府的情况,显然是向赵俊臣展现自己的实力了。

显然,虽然手中权势受到南京六部的制遏,但苏长畛在南直隶境内依然有着深远影响力,至少各地的地方官大都是唯他马首是瞻。

果然,在一众官员回答完毕之后,苏长畛又向赵俊臣解释道:“赵大人,这几位官员与江文山一样,皆是可靠之辈,我对他们一向放心,他们既然这么说了,就代表南直隶各地的迎驾事宜,皆已是无忧了,而咱们二人接下来也可以省心不少。”

赵俊臣点头笑道:“既然有苏巡抚的担保,那我也就放心了……”

然而,赵俊臣的话刚刚说到一半,一众南直隶官员的后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接着众官员竟是纷纷避让两旁,并退出一条道路。

然后,两名身穿二品官服的老者缓缓走来,从中而过。

这两名老者,看模样皆是五十出头,一位身材瘦长、表情严肃、不怒自威,另一位体型富态、眯着双眼,脸上总是带着笑意。

眼看着这两位老者越走越近,赵俊臣向苏长畛轻声问道:“哦?这两位大人好大的排场,却不知究竟是谁?”

显然,这两位老者刚才一直都呆在码头后方的房间中休息,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般在码头上等候,此时见到码头上出现情况才迟迟现身,而他们现身之后,众南直隶官员更是纷纷退让,这般排场可谓极大,也让赵俊臣心中有些不满。

苏长畛看到这两人之后,面色一沉,缓缓道:“刚才赵大人不是问我,南京迎驾的众官员,会由谁领头吗?就是这两位大人了。赵大人你看,那位身材富态脸上带笑的老者,是南京户部尚书唐臻,而另一位体型消瘦神色含威的老者,则是南京吏部尚书王保仁……”

“王保仁?”

原本,在南京户部尚书唐臻出现之后,赵俊臣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才对,毕竟唐臻从某方面而言,是赵俊臣在权职上最大的敌人。

但听到王保仁的名字后,赵俊臣却又顾不得唐臻了,只是将眼光集中在王保仁身上,认真打量。

因为,德庆皇帝已是拿定了主意,要任命王保仁为下一任太子太师,用以辅佐太子朱和堉!只等到了南京之后,就要宣布旨意!

如果说,唐臻是赵俊臣在职权上的最大对手,那么这个王保仁,就将是赵俊臣接下来一段时间政治上的大敌,赵俊臣自然重视!

此时,这两人竟是同时出现了!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