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四百四十四章.大朝议(四)

摄政大明 第四百四十四章.大朝议(四)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其实,赵山才私自脱离南巡队伍、提前回京的事情,原本并不算是非常严重。

若是寻常时候,这件事情即使被人发现了,最多也不过就是被吏部记过一次罢了,影响不大。

然而,被李俞然当众弹劾之后,这件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成为了一件需要严肃处理的政事!

尤其是,德庆皇帝刚刚才三令五申了朝廷官员服从朝廷政令的重要性,然后李俞然就马上弹劾了赵山才违背政令、私自行事的罪责——这个时机把握得十分巧妙,让赵山才撞到了枪口上,直接送给了德庆皇帝一个反面典型!

出于杀鸡儆猴的考虑,在这个时候,德庆皇帝除了严惩赵山才之外已是别无选择,否则百官们好不容易才产生的敬畏之心就要毁于一旦了。

总而言之,因为李俞然的弹劾,赵山才恐怕要倒霉了,不仅会受到严惩,而且经此一事之后,他的仕途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能够出席大朝议的官员,基本上全都是聪明人,所以他们很快就想到了这些结论。

一时间,在皇极殿内,百官们皆是心思各异。

有的官员不以为然,认为李俞然的弹劾只是小题大做、哗众取宠;又有些官员则是认为李俞然的上串下跳乃是为了讨取德庆皇帝的欢心,所以他才会特意找了一个反面典型送给德庆皇帝杀鸡儆猴;还有一些官员则是猜测赵山才是不是哪里得罪了李俞然,否则李俞然也不会刻意的针对于他……

另一边,赵俊臣同样是若有所思——相比较其它官员,他要想得更加深远一些,甚至还进行了许多推测!

*****

在赵俊臣看来,李俞然平日里一向是表现低调,从不会刻意的针对其它官员,但他今天的表现却是一反常态,突然跳了出来弹劾赵山才,显得十分蹊跷,恐怕是受到了有心人的指使。

毕竟,赵山才提前回京的事情,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李俞然也并非是消息灵通之辈,又是如何知晓此事的?

此外,赵山才不仅是今科榜眼,还是前任太子太师何明的关门弟子,可谓是前途远大、不可限量,若不是受到了幕后之人的指使,李俞然也不会轻易的得罪赵山才;

还有,看李俞然弹劾赵山才的前后经过,似乎是早有准备,时机把握得十分巧妙,甚至还预料到了德庆皇帝的表态,显然背后也有高人指点。

那么,对赵山才拥有敌意、知晓赵山才提前回京的事情、能够指使朝中御史办事、还可以预料到德庆皇帝的表态……据赵俊臣所知,能符合以上这四个条件的,满朝上下只有两个人而已!

第一个人是赵俊臣自己,至于第二个人……则是即将要走向前台的七皇子朱和坚!

赵俊臣很清楚,这件事与自己无关,所以赵俊臣很快就将目标锁定到了七皇子朱和坚身上!

并且,赵俊臣也大约猜到了朱和坚此举的深意!

赵山才的出现让朱和坚感到了极大的威胁,以朱和坚的性格,接下来一定会使用最激烈、最利落的手段将赵山才彻底消灭掉!

不过,赵山才毕竟是今科榜眼、翰林院编修、前任太子太师何明的关门弟子,受到了许多瞩目,在这般情况下,赵山才若是突然间发生了什么意外——不论是失踪还是横死——都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朝廷也一定会倾尽全力的调查。

这样一来,七皇子朱和坚即使消灭了赵山才,也会为自己引来一大堆的麻烦。

然而,赵山才若是被贬去了官职、成为了一介平民,那么赵山才就不会再受到世人关注,到了那个时候,再让赵山才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自然也就不会引起太多的麻烦了……

“若事情当真是如此的话,那么七皇子朱和坚虽然是手段狠辣,但办事的时候却也不失谨慎……果然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对手……”

*****

而就在赵俊臣暗暗考虑的时候,太子朱和堉与“太子.党”众人却皆是有些急了。

毕竟,赵山才不仅是前任太子太师何明的关门弟子,与“太子.党“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他提前回京是为了给太子朱和堉出谋划策的,如此一来,太子朱和堉与“太子.党”众人又如何能够任由赵山才被人弹劾?

尤其是太子朱和堉,他虽然没有全盘接受赵山才的建议,但他心中早已是将赵山才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心腹智胆了,更不能眼睁睁看着赵山才受到惩处!

只见太子朱和堉突然出列,向德庆皇帝禀报道:“父皇,此事其实另有缘故,那赵山才并非是私自离开了南巡队伍,而是儿臣有些事情想要询问他,将他提前召回了京城,所以赵山才也不是有意违背政令,此事乃是儿臣考虑不周,还请父皇不要责罚于他。”

与此同时,“太.子党”官员们也是陆续出列,纷纷为赵山才求情。

另一边,听到太子朱和堉的言论之后,赵俊臣从深思之中回过神来,表情却是有些哭笑不得。

毫无疑问,太子朱和堉是一个好人,所以他在情急之下,却是办了一件好人们经常会办的事情——那就是将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

但好人也经常会“好心办坏事”,所以太子朱和堉并不知道,他的决定不仅没有帮到赵山才,反而彻底将赵山才推入了万丈深渊……

储君之位,最是尴尬,半君半臣、亦君亦臣,在百官面前他是未来的皇帝,在皇帝面前他又只是一位臣子,所以说话办事的时候最是需要谨慎小心,既要利用一切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在百官面前树立威信,也要尽量避免挑战现任皇帝的权威、绝不能让现任皇帝感到威胁,其中的尺度最是难以把握。

然而,太子朱和堉现在显然是忽略了这一点。

在德庆皇帝南巡期间,所有的伴驾官员皆是德庆皇帝的直属臣子,除了德庆皇帝之外他们不应该接受任何人的命令!哪怕是太子朱和堉,也不能绕过德庆皇帝命令伴驾官员做事,而伴驾官员们即使是收到了太子朱和堉的命令,也绝不能违背德庆皇帝的旨意!

否则,就是逾越了君臣底线,并且还挑战了德庆皇帝的权威!

所以,太子朱和堉的这番解释,不仅没有帮到赵山才,反而还增加了德庆皇帝严惩赵山才的决心。

想到这里,赵俊臣暗暗叹息一声,心中有些为赵山才感到难过。

赵山才一心想要辅佐太子朱和堉,没想到太子朱和堉反倒是拖了他的后腿……

赵山才如今的官职尚低,并没有出席朝议的资格,否则让他看到眼前这一幕,也不知会是怎样的表情!

*****

事情的发展,也正如赵俊臣的推测。

德庆皇帝听到李俞然的弹劾之后,就已是打算拿赵山才作为反面典型,杀鸡儆猴、警告百官。

只不过,赵山才毕竟是一位难得的青年才俊,在南巡期间,德庆皇帝与赵山才接触了几次之后,也十分欣赏赵山才的才华,此时虽然是想要出手严惩赵山才,但心中还存着几分爱才之心,也不准备将赵山才一棍子打死,打算等风头过了之后再重新启用。

然而,听到太子朱和堉的解释之后,德庆皇帝却是眉头一皱——德庆皇帝本来就是敏感多疑的性格,如今自然是认为太子朱和堉逾越了底线、挑战了自己的权威。

于是,德庆皇帝看向太子朱和堉的眼神,已是隐隐有些不满。

虽然,出于各种考虑,德庆皇帝如今并不会出手惩治太子朱和堉,反而还会百般维护太子朱和堉的声誉,但惩罚赵山才却不需要太多的顾虑。

所以,听到太子朱和堉的解释之后,德庆皇帝不仅没有宽恕赵山才,反倒是熄灭了爱才之心,决定彻底牺牲赵山才,这样不仅可以杀鸡儆猴、警示百官,还可以暗中警告太子朱和堉,也算是一举多得了。

当然,在表面上,德庆皇帝依然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只见德庆皇帝没有理会太子朱和堉的解释,只是开口问道:“吏部官员何在?”

户部尚书宋启文上前一步,答道:“臣在!”

德庆皇帝又问道:“官员不遵旨意、私自行动,按吏部条例应当如何惩处?”

宋启文答道:“按照吏部条例,官员不尊旨意私自行动,轻者罚俸记过,重者贬斥为民。”

德庆皇帝点了点头,又说道:“赵山才只是提前一日回京,通州距离京城也不算远,更何况他本身也没有担任要职、耽误事情,又是初犯,所以情况倒也不算太严重,依朕看来,就按照轻罚惩处吧……”

听到德庆皇帝的话语之后,太子朱和堉与“太.子党”官员们皆是心中一喜,还以为赵山才逃过了一劫!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德庆皇帝又说道:“不过,朕刚才已是下了旨意,从即日起,所有违背朝廷政令的官员皆是要罪加三等!如今,朕的旨意已然生效,赵山才又是相关头案,为了警示百官,却也需要罪加三等之后再做惩治!”

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之后,百官们皆是心中大惊!

任何罪名,哪怕是再轻微,只要是罪加三等之后,都会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

赵山才完了……这是百官们此时的共同想法。

另一边,宋启文微微一愣之后,则是很快答道:“臣遵旨!按照我朝法规,罚俸记过之上的惩罚,分别还有停职、贬职、罢官、发配、抄家、斩首、诛九族等等,而赵山才在罪加三等之后,则是……夺去功名、罢官为民!”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