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五百七十八章.热闹的朝议(一)

摄政大明 第五百七十八章.热闹的朝议(一)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朝廷之中,庙堂之上,皇帝与大臣们管理着广阔江山、千万百姓,每时每刻都会发生无数的事情。

其中,有些事情很大,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但这种时候往往只需要例行公事、遵循章程就好,百官们都会摆出一副严肃认真的面孔,似乎是禅精竭虑、公心赤忱,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人的心情都是毫无波动,并不会多么在意,也不会坚持自己身为朝廷官员的本职立场,只要不出大乱子,很容易就会妥协退让。

有些事情很小,只会影响到某些官员的财路、或者某些党派的兴衰,这种时百官们大都会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与专注,竭尽全力、耗费苦心,开动自己所有的智慧与能量,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退让,立场之坚定,绝不逊色于那些古今传颂的英雄侠士。当然,在表面上,他们依然会是一副大义凌然、秉公办事的模样,表面上的道德文章同样不缺。

然而,不论前一天发生了怎样的大小事情,第二天依然是旭日东升,百官们依然要赶在太阳升起前参加早朝议事。

在第二天的早朝上,依然会有许多大小事情需要他们来处理。

在此期间,经过所有人的齐心协力,朝廷体制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顽疾,民间状况会浮现一个又一个的烂摊子,边疆局势会越来越糜烂,但百官们都不会在意,只要不影响自己的生活,这些顽疾与烂摊子丢给下一任就好,又何必给自己找麻烦?

这就是官场上的轮回,一天又一天,一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直到会有一天,顽疾越来越重、烂摊子越来越大,所有事情全都被这些忠君体国、公心赤忱的大臣们搞砸了,然后民心丢了、国土丧了,最终国破了家也亡了,这种轮回才会短暂结束。

当然,换了国号之后,很快就会有一拨新人兴高采烈的代替旧人,这种轮回依然会继续下去。

眼光长远的智者终究只是少数,赶在轮回被打破之前,大家都在及时行乐。

如今,赵俊臣身为局中人,虽然看得明白,偶尔也会感叹几句,但已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完全没有脱离轮回的能力与勇气。

*

到了第二天,皇极殿内。

在百官们的山呼万岁声中,早朝开始了。

于是德庆皇帝与百官们开始商议朝廷的大小事情。

首先,是通政司递交了两广的折子,称两广遇到百年难遇的飓风暴雨,沿岸的百姓受损严重,有几千户百姓流离失所,请求朝廷赈济。

赈灾是一个好差事,容易捞油水,但两广距离京城太远了,仅仅往返就需要数月时间,这又让这件差事变得鸡肋了。所以百官们并没有太过在意,各派系也没有争抢,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按照章程处理了这件事情。

前后不过是一盏茶的时间,一件事关数万百姓生死的大事就尘埃落定了。

然后,又是四川布政使的折子,称是四川凉山州出现地震,虽然并不强烈,但当地的彝族百姓情绪不稳,许多土司趁机要挟朝廷索要物资,因为物资数量很大,四川布政使不敢做主,请求朝廷派大臣前去交涉。

凉州在百官眼中乃是穷山恶水的地方,这件差事又没有油水可捞,虽然办好了是一件功劳,但办砸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朝廷各大派系依然没有争抢,商议氛围颇是和睦融洽,最终经过商议之后,一位无党无派的倒霉都御史被委以重任,成为了朝廷的特使,被几位权臣们一脚踢到了四川凉州。

这件关系到四川局势安危的事情,在百官们同心协力之下,依然是只用了一盏茶时间就结束了。

然而,各地方的上呈奏疏商议完毕之后,百官们开始商议左兰山、梁辅臣二人入阁之后,工部尚书与三边总督的接替人选。

于是,大戏拉开了帷幕。

这两个位置,关系到各方各面的利益,百官们自然是极为关切。

许多原本已是昏昏欲睡的大臣,也顿时间打起了精神!

其中,三边总督的空缺,只是稍稍出现了一些争议,但很快就确定了人选,乃是兵部左侍郎王铮。

王铮此人不论是军务能力还是战略眼光,都与上一任的梁辅臣相差甚远,但他是铁杆的“帝党”成员,对德庆皇帝足够忠心,所以就得到了德庆皇帝与“帝党”官员们的全力支持。

赵俊臣想到三边军镇的糜烂现状,心中却是有些隐忧——从前的三边军镇,全凭借着梁辅臣的高妙手段在勉力维持,如今换了一个远不如梁辅臣的王铮接任,三边军镇的形势恐怕就要脱离控制了,说不定就会出什么乱子。

然而,因为三边总督掌控着军权,极为敏感,为了避免引起德庆皇帝的怀疑,赵俊臣也不敢提出异议,与此同时,朝中各位权臣们也大都是同样的心思,所以这个任命并没有出现太多争议,很快就得到了通过。

接着,百官们开始商议工部尚书的接替人选。

这是一个肥差,各大派系自然是不会退让,刚刚还是和气一堂的早朝,也再次变成了争吵不休的菜市场。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最先出手争抢的,竟是“太.子党”众人。

“陛下,老臣举荐礼部侍郎鲍文杰接任工部尚书之位!鲍文杰这些年来在礼部任职,一向是兢兢业业、从无疏漏,其为人秉性也是极为难得,对朝廷对陛下更是忠心耿耿,由他来接任工部尚书的位置,最是适合不过!”

随着阁老程远道的表态,一众“太.子党”官员也是纷纷出列表示支持。

在“太.子党”众人看来,工部与户部关系紧密,一个负责花银子、一个负责进银子,若是能够将工部抢到手中,就卡住了赵俊臣的脖子。

所以,“太.子党”的表现颇是积极。

然而,朝中其他党派同样是觊觎工部,自然不会同意“太.子党”的人选。

虽然“周党”的核心成员们皆是被周尚景说服,决定不参与工部的争夺,但想法是一回事,做法是另一回事。为了稳定“周党”下层官员们的人心,维持“周党”的士气,姿态还是要摆出来的。

所以,新任阁老李和马上就出列反驳了“太.子党”的举荐,说道:“陛下,鲍侍郎的能力秉性固然是不错,但他资历毕竟浅了一些,经验难免有所缺陷,年纪声望也不足以服众,臣以为鲍侍郎还需要再历练几年,然后才能够承担重任。工部尚书的人选,臣认为陕西布政使周传业更加合适,此人不论资历、声望、能力,皆是上佳,还曾经担任过工部侍郎的职务,熟悉工部事务,乃是最合适的人选,还望陛下圣鉴!”

随着李和的话声落下,一众“周党”官员皆是精神大震,纷纷出列表示支持。

眼看着“太.子党”与“周党”即将要陷入争辩之中,赵俊臣决定“赵党”也不再旁观看戏,向着左兰山打了一个眼色。

于是,左兰山缓步出列,向百官们表达了“赵党”的支持人选,以及“赵党”对工部势在必得的决心!

……

PS:今天遇到一些烦心事,码字的时候总想要批判一些什么,这种情绪加入了文章之中,让这一章的内容有些头重脚轻,大家见谅,明天会恢复正常的情节发展。某些观点,虫子更希望在故事情节中展现出来,并不想这么直白的描述,今天没有忍住,实在不好意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