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五百七十九章.热闹的朝议(二)

摄政大明 第五百七十九章.热闹的朝议(二)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陛下,依臣看来,不论是礼部侍郎鲍文杰鲍大人,又或者是陕西布政使周传业周大人,固然皆是朝廷的贤良之臣,但他们都不是接任工部尚书的最佳人选。关于鲍大人的不足之处,刚才李阁老也说过了,就是资历稍有欠缺,不能服众。但李阁老所推荐的周传业周大人,固然是有资历有能力,但他担任陕西布政使不过半年余时间,才刚刚熟悉了陕西官场,正准备建立一番功业,若是冒然调动,不谈周大人的劳累奔波,陕西官场若是连续变换长官,说不定也会产生混乱,却是不妥。”

出列之后,左兰山扬声说道。

如今,左兰山已经成为了内阁阁老,又刚刚卸任了工部尚书的职位,说话的份量自然是与往日不同。

随着左兰山的表态,百官们皆是露出沉思之色,就算有些官员心中不服,但也不敢冒然反对。

另一边,德庆皇帝昨日找左兰山谈话之后,在这件事情上与左兰山已是有了默契,所以德庆皇帝问道:“哦?左阁老在工部耕耘多年,一向是功勋卓著,又最是熟悉工部事务,如今入了内阁,恐怕眼光也更加长远了。却不知在左阁老心中,谁人是接任工部尚书的最佳人选?”

德庆皇帝的一番话,看似只是随意的夸赞了左兰山几句,但选在这个时候,无疑是加重了左兰山在这件事情上的话语权。

左兰山自然不会辜负德庆皇帝的好意。

只见左兰山扬声道:“陛下,臣以为工部左侍郎陈东祥,乃是接任工部的最好人选。陈大人这些年来一直在工部任职,资历声望皆是足够,又最是熟悉工部的诸般事务,他的功劳苦劳,臣这些年一直都看在眼中,他的能力眼光,臣许多时候也是自愧不如!说来惭愧,臣得蒙陛下看重,认为臣这些年来管理工部期间还算是有些功绩,所以让臣入阁辅政,但陛下有所不知,工部近年来的许多功绩,其实都是源自于陈大人的能力与勤勉,若是由陈大人接手工部,臣深信工部今后的功绩一定会更胜于往日!”

为了给陈东祥造势,左兰山不惜自贬,甚至还将自己过往功绩分给了陈东祥许多,就是为了堵住百官们反对的理由。

另一边,听到左兰山的举荐之后,德庆皇帝也很是配合,赶在百官提出反对意见之前,抢先开口表态道:“恩,陈东祥……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随着德庆皇帝的表态,陈东祥接手工部的希望顿时又有增加。

接着,内阁首辅沈常茂想到了自己昨晚与左兰山达成的交易,也随之出列,同样表明了支持陈东祥的态度,道:“陛下,陈东祥陈大人确实是朝廷难得的干将能臣,一向是精明强干、办事勤勉,并且年纪也不算大,应该得到朝廷的重点提拔,老臣认为,如今也应该给陈大人加点担子、让他独当一面了。所以,老臣的想法和左阁老一样,同样认为陈东祥乃是接手工部的最佳人选。”

于是,陈东祥就这样得到了皇帝、内阁首辅、以及一位内阁阁老的鼎力支持,再加上周尚景没有明确表态,他接任工部尚书的事情近乎已是板上钉钉了。

许多官员即使是心中持着反对意见,但见到这般形势之后也明智的闭上了嘴巴——既然明知道事情已是不可挽回,又何必当那个出头鸟,强行反对皇帝、首辅、阁老们的态度?

再随着“赵党”众官员陆续出列,纷纷表达了支持陈东祥的态度,眼看着这件事情就要尘埃落定了。

德庆皇帝见到局势明朗之后,就打算按照惯例召唤陈东祥出列表态,并且勉励陈东祥几句,然后再发表正式任命,让陈东祥接任工部尚书的职务。

然而,不懂得辨明局势的人终究还是存在的。

比如太子朱和堉。

抢在德庆皇帝开口之前,太子朱和堉突然出列,说道:“父皇,儿臣反对陈东祥接任工部尚书的职位!”

然后,也不待德庆皇帝询问,太子朱和堉已是继续开口道:“父皇,陈东祥或许有能力不假,但品行秉性实在是不堪入目,这些年来一直是极尽争权夺势之能事,排挤异己、拉帮结派、打压贤良、妒恨贤臣,在他担任工部侍郎期间,更是多有贪污受贿的传闻,如今的工部已是乌烟瘴气,正需要有贤臣前去整顿,又如何还能让陈东祥接手工部?这样的话,岂不是要任由工部糜烂下去?”

太子朱和堉的这一番话,可谓是大义凌然,他的初心也全都是为了大明江山。

然而,就在太子朱和堉义正言辞之际,德庆皇帝的脸色却是渐渐阴沉了下来。

在此之前,因为太子朱和堉帮助德庆皇帝成功插手内阁,他们父子二人的关系已是渐渐缓和了一些,德庆皇帝对太子朱和堉也再次产生了一些期望。

但随着太子朱和堉这一番表态发言,德庆皇帝对他刚刚燃起的些许期望也再次破灭了。

朕刚刚才表明了态度,称陈东祥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但话声刚落你就站出来反驳,当众宣称陈东祥结党营私、争权夺利、贪污受贿,你这不是在打朕的脸吗?让朕如何下台?你这不是向百官们表明,朕乃是一个有眼无珠的昏君,分不清贤良与奸邪吗?

就算是你当真是坚决反对陈东祥接任工部尚书,但有些话是你能直接开口说出来吗?开口前你就不能看看场合与时机吗?你为何不能暗示某位“太.子党”官员代你开口表态?你表态之前为何不能与朕事先通气?你发表意见的时候就不能留一点余地?

一时间,德庆皇帝对太子朱和堉的信心再次动摇了,也再次开始怀疑——自己殡天之后,像是朱和堉这样刚烈直白的性子、浅薄至极的城府、一点就着的脾气,当真能稳定住大明江山吗?

必须要说的是,太子朱和堉因为昨晚的一时心软,自以为能够应付今日早朝的局势、可以暂时拖延陈东祥接任工部尚书的时间,所以没有唤醒赵山才商议今天早朝上的安排,实在是一件失策至极的决定。

再加上他发觉自己的失误之后,又一时冲动,有些口不择言,更是犯了德庆皇帝的忌讳。

于是,赵山才经过苦心竭虑之后,好不容易才为太子朱和堉挽回的局势,也好不容易才让德庆皇帝重新对太子建立了信心,就这样被太子朱和堉轻易的一朝丧尽了。

然而,太子朱和堉并没有发现德庆皇帝的面色变化,依然是一副大义凌然的模样,继续说讲道:“更何况,这陈东祥与左兰山向来是共同进退,两人又一向是以赵俊臣马首是瞻,若是左兰山卸任之后,又由陈东祥接手,那朝廷的工部衙门岂不是要成为‘赵党’的后花园吗……”

“住口!”

眼看着太子朱和堉愈加的口不择言,就要撕毁官场的潜规则与君臣们的默契,当众揭露朝廷的党派争斗,德庆皇帝愈加愤怒,终于是忍不住大声喝止了朱和坚。

这一刻,德庆皇帝的表情神态,更是阴沉到了极点。

……

PS:明天双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