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008章.重返庙堂(二)

摄政大明 第1008章.重返庙堂(二)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当百官们鱼贯进入太和殿的时候,程远道依然是寒着一张脸,心中已经把赵俊臣的讥讽视为自己的奇耻大辱;李成儒则是表情变幻不定,显然是两种想法正在相互冲突,让他犹豫不决。

见到程远道与李成儒的这般表现,百官们愈发是好奇赵俊臣刚才究竟是讲了些什么,但还不等他们私下打探,德庆皇帝就已经驾到了。

德庆皇帝驾临太和殿的时候,可谓是脚步轻快、满脸笑意,显然是心情极佳,等到百官们山呼万岁之后,就马上哈哈大笑道:“众位爱卿,都快快起身吧!朕这里有一个大好消息告诉你们!”

再等到百官们纷纷起身,德庆皇帝脸上笑意更盛,扬声道:“就在刚才,梁辅臣梁阁老传来喜讯!说是朝廷大军在河套境内又迎来了一场大捷!不仅是击退了蒙古大军近一个月以来最猛烈的一次反扑,更还重创了蒙古军队的主力,蒙古各大部落的伤亡高达万余,而我军将士的伤亡则是只有五千左右!大捷啊!这是一场大捷!梁辅臣没有辜负朕的厚望!前线将士们也没有辜负朕的厚望!”

听到德庆皇帝的报喜之后,众位大臣也再次山呼万岁,纷纷表示这一切都是德庆皇帝知人善用、调度有方的功劳。

听到百官的恭贺,德庆皇帝愈发是兴致高昂,也大胆做出了预言:“哈哈,依朕来看,河套之战已是连战连捷,北疆气候也是日渐寒冷,蒙古各部亦是愈发力竭,距离朝廷彻底收复河套之日已然不远,应该就在这段时间了!再等到捷报传来京城,就正好可以赶上新年贺岁与朕的寿辰!到了那个时候,可谓是三喜临门,朕与众位爱卿、以及百姓们当是普天同庆!”

见到德庆皇帝这般兴高采烈,百官们自然是不会放过溜须拍马的机会,又纷纷表示德庆皇帝德比三皇、功盖五帝、实乃是千古未有之圣君云云。

这些话固然是过度夸张了,但百官们完全可以面不改色的说出来,德庆皇帝听在耳中也觉得很是受用。

就在德庆皇帝在百官们的马屁声中陶陶然的眉开眼笑、太和殿内的气氛也是一片喜庆祥和的时候,赵俊臣则是一言不发、陷入了沉思之中。

“击退了蒙古联军的再一次反扑,这固然是一场胜仗,但前线之战况却是未必顺利!依照陕甘三边的惯例,除非是遇到了像是渭水大捷这种原本就极为夸张的战捷,否则守城作战的捷报一般都要把战果夸大两倍以上,野外作战的捷报则是要把战果夸大三倍以上!这般情况,关系到十余万前线将士的军功封赏,即使是梁辅臣也不敢反对!

根据梁辅臣的捷报,朝廷大军这一次杀敌近万人,自身伤亡则是五千人左右,看似是战果辉煌,但若是挤干水分的话,那就是杀敌两三千人、自损五千以上,就变成了一场处于明显劣势的苦战了!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河套地区乃是一片广阔平原,原本就有利于蒙古骑兵发挥实力,而且蒙古人急于夺回家园,战意也要远比朝廷军队更为高昂!还有,朝廷一直是盼望着天寒之后蒙古联军会主动退军,但实际上汉人军队远要比蒙古军队更加不耐苦寒……这一切都让朝廷大军处于明显劣势!不过,朝廷大军终究是占着兵多将广、后勤补给的优势,只要是耐心防守、与蒙古各部落慢慢磨耗,迟早都会拿下最终的胜利!

现如今我最为担心的事情,就是德庆皇帝他一心想要赶在自己寿辰之前彻底夺下河套,要用一场收复疆土的显赫功绩为自己贺寿,所以就屡屡的催促梁辅臣主动求战、速战速决,若是梁辅臣因此而做出了错误决策……只怕是战场局势就要生变了!

恩,等到今天早朝结束之后,我要尽快给陕甘边军的几位紧要人物传去密信,告诉他们务必要稳住防线、不可轻动,若是梁辅臣想要速战速决的话,就一定要想办法拖延时机,无论如何也绝不能主动求战!”

就在赵俊臣心中暗暗做出决定之际,德庆皇帝的目光也转向了赵俊臣。

德庆皇帝的笑意不减,道:“哈哈,赵爱卿为何是一言不发?要知道,这场大捷也有你的一份功劳!若不是因为你的谋划与布局,朝廷收复河套也不会像是今天这般顺利!也怪朕催你返京太急,若是你现在还留在陕甘的话,这场大捷也可以让你再分到一份军功封赏!不过,朝廷中枢有许多事情确实是离不开你,赵爱卿若是办好了这些事情也同样有功!至于收复河套的战事,还是交给梁辅臣好了,他同样做得很好。”

德庆皇帝的这一番话,既是安抚、也是敲打!

只看表面,德庆皇帝是惋惜赵俊臣少了一份军功,又强调赵俊臣处理好了庙堂中枢的事情也同样有功,但实际上则是暗示梁辅臣在河套战场所发挥的作用完全可以取代赵俊臣,赵俊臣也并非就是不可或缺,警告赵俊臣千万不要得意忘形。

赵俊臣自然是听懂了德庆皇帝的深意,但也没有反驳,只是态度恭顺的说道:“陛下,臣之所以是沉默不言,并非是责怪陛下催促臣返京太急,而是考虑着……臣献给陛下的贺寿之礼!今岁的陛下寿辰,三喜临门可谓是千古少有之幸事,臣原本是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贺寿之礼,但如今看来这份贺礼实在是太轻了,完全配不上陛下的丰功伟绩,普天同庆之际也有些拿不出手,所以就紧忙想着弥补之策!”

听到赵俊臣的解释,德庆皇帝依然是大笑,道:“区区贺寿之礼,有一份心意就好,朕又岂会介意几件贺礼之轻重?赵爱卿你只要帮着朕处理好了朝廷政务,就是最好的贺礼了!”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的表情变得严肃了一些,又说道:“梁辅臣的捷报固然是振奋士气,但朝廷目前的重点并不是河套战事,而是漕运的堵塞不畅!赵爱卿你应该也听说了,漕运突然被堵住了,各地的漕粮与秋税皆是无法及时运入京城,但户部钱粮已然见底,就连河工银子也拨不出来!若是再这样下去,朝野必然就要彻底乱套!所以,朕才会硬着心肠、征召你拖着病体参加朝议,就是希望你坐镇户、工二部,帮着朝廷解决漕运的难题!”

赵俊臣一脸的义不容辞,信心满满的说道:“为陛下分忧,臣自然是义不容辞!臣向陛下保证,三天之内,就可以筹到足够的河工银子!十天之内,工部与各地衙门就可以动工疏通运河!二十天之内,第一批漕运钱粮就可以抵达京城!”

随着赵俊臣的夸下海口,顿时就是朝堂皆惊,引来了百官们的纷纷侧目!

听到了赵俊臣的这番保证,许多官员的第一反应就是绝无可能,想要开口反驳!

不过,再想到夸下海口之人乃是赵俊臣,又思及赵俊臣从前的诸多手笔,百官们即使是心中不信也只能沉默不语,不敢是当众提出质疑,只怕是今后遭到打脸!

另一边,德庆皇帝则是大喜,点头道:“好,赵爱卿果然是不负朕望!有了爱卿的这番保证,朕也就安心了!”

见赵俊臣这般出力,德庆皇帝也是“投桃报李”,目光在太和殿内寻了一圈,问道:“李成儒可在?”

李成儒被罢免了官职之后,如今尚是白丁身份,这个时候自然是站在百官队伍之末,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连忙是出列向前,道:“罪臣在!”

德庆皇帝打量了李成儒一眼,缓缓道:“自从赵爱卿入阁辅政之后,这户部尚书的位置就一直空缺着,迟迟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人选,也造成了户部衙门的乱象纷呈,朕征询了赵爱卿的意见之后,赵爱卿第一时间就向朕举荐了你,认为你管理户部的经验丰富、也正值壮年精力充沛,从前固然是犯了一些过错,但已是充分悔改,正是户部尚书的最佳人选!李成儒,朕且问你,你可有信心管好户部?”

这种机会,李成儒自然是毫无犹豫,大声答道:“臣一定竭尽全力,不敢辜负陛下的圣望!”

“很好!这样的话,朕就再次委任你为户部尚书!今天的朝议结束之后,你就前往户部衙门走马上任吧!这段时间,赵阁臣会留在户部衙门坐镇,你暂时要一切以赵阁臣为主!马侍郎、洪侍郎,你们二人从今往后也一定要用心辅佐李尚书!”

“臣等遵旨!”

随着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李成儒、马森、洪正朔等等户部官员纷纷是出列领命。

就这样,李成儒成为了新任的户部尚书!

不过,德庆皇帝当众说出了赵俊臣举荐李成儒作为户部尚书的事情,看似是帮助赵俊臣、让李成儒对于赵俊臣心生感激,但实际上则是给赵俊臣招来了更多麻烦。

随着德庆皇帝的任命,赵俊臣分明能够感受到,许多“赵党”官员投向自己的哀怨目光。

在“赵党”官员看来,赵俊臣把户部尚书的肥差交到外人手里,简直就是不可理喻、吃里扒外!

察觉到“赵党”众人的情绪变化,赵俊臣心中苦笑一声,只觉得德庆皇帝的这些小手段实在是让人烦不胜烦!

不过,终究只是一些不上台面的小手段,赵俊臣很容易就可以解决。

赵俊臣并没有理会“赵党”众人的哀怨目光,只是轻轻抬头,看向了出列领旨的几位户部官员——皆是这段时间以来各派系安插进入户部的异己之辈——于是,赵俊臣的目光波动之间,已经在心里面安排好了自己今后几天的任务顺序!

首先,自然是要尽快解决朝廷的漕运难题!

其次,就是要把李成儒收买为己用!

最后,则是出手整顿户部衙门,把马森、洪正朔等等这些并不属于自己门下的户部官员尽数清理出去!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