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372章.民心所向

摄政大明 第1372章.民心所向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说到这里,宋启礼面现感慨,悠悠道:“我与兄长皆是周首辅的学生,而周首辅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一个道理,就是这个世界由立场决定一切!当你选择了自己的立场,就相当于已经选好了自己的未来道路!你的盟友是谁、你的敌人又是谁,你的想法是怎样,在决定立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所以,人生于世,最紧要之事就是选择立场,尤其是面对大是大非之际,你的立场决定着你的未来命运!如果站错了立场,那就是思绪混乱、盟友赢弱、敌方势大,可谓是九死一生,若是站对了立场,那就是头脑清晰、盟友强力、敌方孱弱,自然是有胜无败!”

随后,宋启礼带着最后一丝期望,向宋嵩公问道:“宋家主,农务改革新政的废续之事,自然是至关紧要,也关系着大是大非,那么在你看来,我们‘周党’应该站在何方立场才能稳胜不败?你又应该站在何方立场才能自保无忧?还有那位赵阁臣……他所选择的立场,又是哪个?”

宋嵩公认为这是一个送分题,当即答道:“兴州宋家乃是缙绅之家,当然是要选择缙绅的立场,‘周党’也唯有选择支持缙绅的立场才可以稳胜不败,至于那位赵阁臣……我也仔细研究过农务改革新政,感觉他应该是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但据说赵俊臣是一位贪官,不应该在乎民心啊!”

听到宋嵩公的这般回答,宋启礼终于是对宋嵩公彻底失望了,只觉得这个人的能力与见识皆是不足为道,绝对不能重用!

宋启礼缓缓摇头,道:“错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周党’唯有站在民心所向的立场之上,才可以稳胜不败,宋家主你当然也是如此!重点是……究竟什么才算是民心所向?是那些平民百姓的想法与死活吗?并不是!平民百姓固然是在数量上占据大多数,但他们没有影响力,没有实力,无法引起关注,舆情走向完全受到缙绅们的掌控,百姓们只能盲目跟风,所以唯有缙绅才算是民!也唯有缙绅的想法才算是民心!”

表态之际,宋启礼的语气非常笃定。

在中华历史之中,李自成揭竿而反、推翻明朝的事迹,无疑是应该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再怎样强调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也不过分!

若是抛开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桉例,自古以来的屡次农民起义皆是以失败告终,百姓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掀翻皇帝、改朝换代,王朝更迭总是豪族世家之间的游戏,就是一家豪族取代了另一家豪族当皇帝罢了,普通百姓的反抗最多也只能算是导火线而已。

当然,朱元章也是平民百姓出身,最终还成为了明太祖,但他的成功本质上是民族之争,而非是阶级之争。

但这个历史时空,李自成的起义被崇祯皇帝迅速扑灭了,完全没有掀起任何水花,史书之中就再也无法寻到百姓们造反成功的任何记载。

如此一来,在宋启礼这种自诩是饱读诗书、洞悉世间真相的豪族子弟心中,自然是无比轻视平民百姓的作用。

顿了顿后,宋启礼紧紧盯着宋嵩公,表情严肃的劝戒道:“所以要切记,虽然你是缙绅一员,但不论你平日里究竟是如何与百姓相处,欺压也好、善待也罢,都一定不能把自己视为是平民百姓的敌人,而是要自诩为百姓们的领导者与引导者,因为他们依附于你,思想也受你操控,所以你就是他们的代言之人!”

宋嵩公终于是后知后觉,明白了自己错在何处,连忙纠正道:“对!对!我们缙绅才是代表着平民百姓的立场,绝对不是赵俊臣!我们就是平民百姓!我们就是民意!赵俊臣只是想要为百姓们谋一条活路罢了,也配代表民心所向?!”

宋启礼轻叹一声,继续道:“至于赵俊臣的立场,至少在农务改革这件事情上,他并没有多少私心,如你所言一般,他确实是想要为平民百姓谋一条活路,但平民百姓毫无影响力,也无法为他提供支持,所以就不能算是代表民心所向,只能说……他是站在大局与公利的立场之上思考问题的!”

话到此处,宋启礼似笑非笑、面带讥讽,道:“但……这世间之事,有时候就是这般讽刺,民心所向与大局公义皆是好词,但很多时候却是截然相反的两件事情!若是两者争锋相对,我还是认为站在民心所向的立场才是稳胜不败的一方!”

就在宋嵩公连连点头赞叹这般高论之际,宋启礼的表情则是前所未有的严肃,再次问道:“宋家主,你觉得我为何要刻意耗费时间精力,与你长篇大论的讲诉这些道理?”

宋嵩公微微一愣,依然是茫然摇头。

宋启礼皱着眉头耐心解释道:“我刚才说过了,立场决定一切,而咱们所选择的立场乃是稳胜不败,所以我希望你可以继续坚定自己的立场,绝对不能动摇!我这段时间屡次夸赞李家家主李慈的心机手段,也并不是虚情假意,这个人非常清楚自身立场,也非常善于利用自身立场为自己谋取好处,你不要光顾着妒恨他,也要学一学人家的长处。

若是我所料不差,赵俊臣接下来一定会选择杀鸡儆猴的手段对付兴州缙绅,而李家就是首当其冲!当赵俊臣对李家赶尽杀绝之后,也一定会拿出李家财产,交由兴州境内的其余缙绅势力进行瓜分,趁机向天下缙绅表达善意,以示自己并不想与缙绅阶层为敌!

而我担心你对李慈心存妒恨,又贪图李家的丰厚家产,到时候会中了赵俊臣的离间之计,如果让赵俊臣的奸计顺利得逞,我们苦心布置的计划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才刻意向你讲诉这些事情与道理,明白了吗?”

宋嵩公终于明白了宋启礼的深意,一时间愈发是钦佩宋启礼的深谋远虑,再次连连点头道:“您说了这么多,我也不是榆木疙瘩,哪里还有不明白的道理!您放心,既然咱们的立场是稳胜不败,我就一定不会贪图小利、动摇立场。”

见宋嵩公终于开窍,宋启礼也终于是稍稍安心。

在宋启礼眼里,宋嵩公实在是太蠢了,就是一个榆木疙瘩,明明是一点就透的道理,竟然还让自己耗费了这般多的口舌才终于有所领悟。

出于这般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宋启礼在端茶轻饮之后,缓声提醒道:“兄长他这几年利用吏部的职务之便,送给了你们兴州宋家好几个贡生名额,我也见过了那几位贡生,其中有两个好苗子,也算是有些见识,分别是祖辉与祖耀,虽然他们并不是宋家主的嫡子,但希望宋家主平日里更多重用他们做事,也更多重视他们的意见……群策群力嘛!当他们在兴州宋家执掌实权之后,咱们两家的关系也就可以更进一步了!”

这一次,宋嵩公倒是立刻听懂了宋启礼的言下之意,知道宋启礼看不上自己的才智,不由是极为尴尬。

再加上宋启礼随后就不再讲话,只是自顾自的一味饮茶,宋嵩公就愈发是觉得尴尬,很快就起身告辞了。

*

看着宋嵩公的离去背影,宋启礼轻哼一声,然后继续浅饮香茗。

先是啃食了一个大猪蹄子,然后又与宋嵩公长篇大论浪费了不少口水,宋启礼这个时候自然是急需茶水解渴解腻。

就这样,又过了一炷香时间之后,宋启礼终于是尽了茶兴,就起身领着长随成虎离开了雅间,准备返回自己的住所休息。

然而,当宋启礼离开雅间之后正准备下楼之际,却突然发现隔壁雅间开着房门,雅间之内也坐着一人,就像是自己刚才一般正在埋头啃着一只猪蹄,可谓是津津有味。

看到这般情况,宋启礼当即是心中大惊!

在兴州境内的各方势力结束了宴席之后,宋启礼就包场了青山阁的整个二楼,按理说隔壁雅间不应该出现任何客人才对!

宋启礼一向是信奉“事以密成”的原则,再加上他此次坐镇兴州所行之事乃是涉及机密,刚才召见宋嵩公也是为了密谈,所以身边就只带着一名长随成虎,完全不清楚隔壁雅间究竟是何时出现了另一位食客,更不清楚这位食客刚才有没有听到自己与宋嵩公之间的谈话内容。

为了以防万一,宋启礼当即是扭头看向成虎示意,让成虎去询问这位食客的身份来历。

但不等成虎迈步进入雅间,这位食客已经主动抬头,向宋启礼发出了邀请:“宋先生,许久未见,甚是想念,何不趁机一叙?”

也像是宋启礼刚才一般,这位食客在啃食猪蹄之际沾了满脸的油渍,但宋启礼依然是一眼就看出了此人的身份。

赫然是刚刚才进入兴州府城不久的赵俊臣!

赵俊臣为何会现身于此?

是巧合?还是故意等着自己?

如果是故意等着自己,那赵俊臣又为何会提前知晓自己身在兴州的事情?甚至还可以准确知晓自己的行迹位置?

最重要的是,赵俊臣究竟有没有听到自己刚才与宋嵩公的那场谈话?

思及此处,宋启礼的思绪再也无法保持平静,但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意,道:“没想到赵阁臣在这里,好巧!多年未见,确实想念,当然要趁机一叙!”

说完,宋启礼就迈步进入了房间,略显局促的坐在了赵俊臣的身旁。

而赵俊臣则是依然埋头啃着猪蹄,也依然是津津有味,完全不顾仪态。

宋启礼突然觉得,这般情景很有即视感,只不过自顾自啃食猪蹄之人从自己变成了赵俊臣,而忐忑等待前者表态之人则是从宋嵩公变成了自己。

宋启礼选择刻意在宋嵩公面前啃食猪蹄,是为了迅速拉近关系、平息宋嵩公的心中怨气,而赵俊臣选择刻意在宋启礼面前啃食猪蹄,却明显是存着示威之意。

与此同时,宋启礼也在心中暗暗宽慰自己,认为赵俊臣也许并没有听到自己刚才的讲话内容。

毕竟,宋启礼刚才讲话之际虽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但也没有刻意抬高声音,赵俊臣身在隔壁雅间最多也就是听到了只言片语罢了,绝不可能听清全部内容,也绝无可能仅凭只言片语就推测出“周党”的全盘计划。

就在宋启礼自我宽慰之际,赵俊臣也是三下五除二的啃完了猪蹄。

几乎是与此同时,许庆彦像是不久前的成虎一般,为赵俊臣端来了清水、胰子、与手巾,赵俊臣同样是慢条斯理的擦洗干净了面庞与手上的油渍。

再然后,赵俊臣终于是开口讲话了。

而赵俊臣的话语内容,当即就让宋启礼心中一凉、如坠冰窟。

“像是宋先生一样,本阁也是无肉不欢的性子,只是不似宋先生一般善于品味,但品尝了这家酒楼的黄豆炖猪脚之后,却必须要承认宋先生的评价,哪怕是在京城之中,这一道菜也算是罕见美味了!”

很显然,赵俊臣全程旁听了宋启礼与宋嵩公之间的密谈内容!简直是一字不落!

发现这一点之后,宋启礼愈发是心中震惊与慌乱。

自己这个时候究竟应该如何反应?

总不能出言抨击赵俊臣的偷听之举不是君子所为吧?

*

原来,赵俊臣根据吴三桂所提供的情报,早就知晓了宋启礼亲自坐镇兴州主持局势的事情。

待赵俊臣直言拒绝了吕文升的接风宴之后,却发现兴州境内的官员与缙绅们依然选择前往青山阁聚宴议事,就派人秘密监视、观察动静。

兴州境内的官员与缙绅们乃是一边吃宴一边谈事,自然是耗费时间更多,等到赵俊臣与幕僚们商议好了具体对策之后,这场酒宴依然是远远没有结束。

赵俊臣收到消息之后,推测宋启礼一定也有赴宴现身,所以就亲自前来了青山阁,原本是想等到酒宴结束之后派人拦下宋启礼、趁机与宋启礼相见,然后再根据见面之际的具体情况,以决定自己究竟是应该与他谈判交涉,还是应该向他示威警告。

谁曾想,待这场酒宴结束之后,赵俊臣却发现宋启礼很快就悄然返回了青山阁、还包场了青山阁的整个二楼,又派出了身边长随,似乎还有另一场秘密会晤即将发生。

于是,趁着成虎离开青山阁召见宋家家主宋嵩公之际,赵俊臣就让人与青山阁秘密交涉,半是利诱半是威胁的借用了宋启礼隔壁的雅间。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这个时代的酒楼上层,不同包间之间皆是木质隔板,原本就无法隔绝声音,再加上酒楼之内还有杯盏等物可以作为听筒使用,所以赵俊臣就不顾形象的蹲在墙角、贴着耳朵,全程偷听了宋启礼与宋嵩公之间的谈话。

再然后,也就有了如今的这场碰面。

*

注意到宋启礼正在全力掩饰内心惊慌之意,赵俊臣依然是态度温和,笑道:“既然你我二人皆是喜好美食,往后就应该多多接触交流才对!若是宋先生还知晓更多美食,也可以尽数推荐于本阁,本阁极是信任宋先生的品味与见识!嘿!宋先生乃是当世大才,别说是美食这种小道了,对于‘民心所向’这四个字的理解,也同样是让本阁自愧不如啊!”

看着赵俊臣悠然自得、好似是可以随意拿捏自己的姿态,宋启礼反而是激起了心中傲气,也迅速平息了心中的慌乱情绪。

“周党”与“赵党”之间,围绕农务改革新政所展开的这场倾轧,明眼人皆是看得明白,双方已是敌我分明,不必是遮遮掩掩!

“周党”针对赵俊臣的布局计划,也是一如既往的阳谋手段,只要赵俊臣还想要维护农务改革新政,就一定会与天下缙绅为敌,只要赵俊臣还会与天下缙绅为敌,“周党”的计划布局就一定会实现,而且以赵俊臣的眼光见识,也一定可以看明白这一点,同样是没必要刻意掩饰!

这样一想,宋启礼欣慰发现,自己与宋嵩公的谈话内容就算是被赵俊臣尽数偷听去了也无所谓,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也就是捅破了最后那一层窗户纸罢了。

思及此处,宋启礼的心情也就愈发平静了,当即是毫不退让的微笑答道:“说是大才不敢当,但若是阁臣喜好美食一道,鄙人也愿意为阁臣推荐几道佳肴……至于别的事情,当然也可以相互交流心得,鄙人荣幸之至!”

看到宋启礼迅速恢复了冷静与自矜,赵俊臣不由是面现激赏,但下一刻已是表情严肃,缓缓道:“好!既然如此,本阁想与‘周党’做个交易,这一局你们接下来就不要下场插手了,本阁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农务改革新政,但也不愿意与天下缙绅为敌,希望你们可以尽力配合。”

“哦?若是交易的话,阁臣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但您是否拥有足够的价码,可以说服我们半途而废?”

宋启礼并不介意与赵俊臣交涉与交易,至少可以趁机试探赵俊臣的底线。

更何况,这世上一切东西皆是标着价码,只要赵俊臣的开价足够高,任何事情都可以谈。

“周尚景的性命,够吗?”

赵俊臣再次抛出了一颗惊雷。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