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391章.途中闲聊

摄政大明 第1391章.途中闲聊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见李和提到了关键之处,赵俊臣自然是全神贯注、认真听讲,不愿意错过任何细节。

然而,瞧见赵俊臣这般模样之后,李和的一双老眼之中则是闪过了狡黠笑意,话锋一转后又说道:“……说起来,南京城内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实职上就是庙堂中枢想要名正言顺的收回南京六部的各项权柄,而具体计划还是赵阁臣在一年之前所制定的!

首先是利用当初整肃南京官场的机会,罢免撤换南京六部的大多数魁首人物与实干官员;然后是故意安排一些性格与权职不符、城府与心智不足的官员接掌南京六部大权;再然后是故意留下一部分油水十足的官缺,引起南京六部的内部争斗与哄抢,让他们相互攻讦、滥用职权,在南直隶境内引发大范围的民愤;最后则是在南京城内制造一场混乱,挑唆南直隶各界人士主动恳求朝廷中枢严惩南京六部,让南京六部彻底丧失基本盘的支持,而朝廷中枢就可以趁机收权了……

嘿!赵阁臣的这项计划虽然是阴险了些,但确实是效果显着!过去这一年时间,在庙堂中枢各方势力的配合之下,各项计划步骤一直是进展顺利,就在老夫离京之前,南京那边已经送来了一封由各界人士联名上呈的奏疏,请求朝廷严惩南京六部……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朝廷中枢很快就可以收回南京六部的各项权柄了,因为是师出有名,也不必担心南直隶各界的反对与反弹。”

说到这里,李和出言规劝道:“赵阁臣,你与老夫皆是内阁辅政大臣,盯全局、算总账、修正大方向,才是咱们这几人的职责所在,不能总是因为那些细枝末节的事情而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所以老夫认为,你只要知道朝廷中枢的收权计划一切顺利就可以了,其余事情大可不必操心,对不对?”

说话间,李和抬眼观察赵俊臣的表情变化,颇是期待赵俊臣的后续反应。

听到李和的这般说法,赵俊臣不由是一阵失语,只觉得自己刚才的全神贯注就是在浪费感情。

他现在就是希望知道南京局势近期以来的详细情况,结果李和则是在成功挑起了赵俊臣的注意与兴致之后,就突然间虚晃一枪、顾左右而言他了。

很显然,李和就是存心想要戏弄赵俊臣一下。

对于李和的故意戏弄,赵俊臣自然是心中极为不满。

然而,此时的马车车厢之中,除了赵俊臣与李和二人之外,还陪坐着翰林院侍讲学士邱鸿,这个时候见状之后则是目瞪口呆。

邱鸿与李和乃是私交好友,他很清楚李和表里不一的性格,别看李和表面上总是一本正经,但私下里在极少数知交面前,却是随性不羁的老顽童性子,让人头痛不已。

而李和这个时候故意戏弄赵俊臣,看似是失了礼貌与敬意,但邱鸿却是很清楚李和的这种戏弄做法究竟意味着什么——这表示李和很大程度上已经承认了赵俊臣,甚至还想与赵俊臣进一步加深交情、拉近关系。

赵俊臣并不清楚李和的真正秉性,但他城府极深,即便是不满于李和的故意戏弄,表面上也没有显出任何恼怒之意,只是无奈失笑摇头道:“李阁老,您就别再戏弄晚辈了,您明明知道晚辈究竟正在关注何事!

朝廷中枢从南京六部收权的事情,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任何变数,这种早已注定的事情也不值得任何关注,晚辈只是想要打探一些七皇子的近况,以及周首辅亲自坐镇南京之后的局势变化……七皇子殿下极有可能就是下一任储君太子,他与周首辅之间的斗智斗法,晚辈不可能不关注的。”

见赵俊臣依然是这般一本正经,李和不由是面现失望,忍不住摇头轻叹。

亲眼见证了赵俊臣整治兴州缙绅的手段之后,李和认为赵俊臣就像自己一样,心底深处充满了各种恶趣味,洞悉世情与人心之余,既可以融入其中兴风作浪,也可以抽身事外讥讽旁观,并不是一个无趣之人。

所以,李和才会故意撩拨赵俊臣,认为自己与赵俊臣之间也许能寻到一些共同语言,未来两人之间亦敌亦友也是一件趣事。

但很可惜,赵俊臣把自己绷得太紧了,压抑了许多本性,眼睛里只盯着利益得失,心里面也只剩下权谋算计……就像是另一个周尚景,而且还要更为偏执、更为专注、也更为冷澹。

于是,李和摇头轻叹之后,又劝道:“赵阁臣,年轻人就应该有年轻人的样子,应该放松享乐的时候就应该放松享乐,应该莽撞冲动的时候就应该莽撞冲动,若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戏弄,那就想办法也戏弄对方一番作为报复,或者是直接顶撞回去也行……总是这般一本正经、郑重其事,人未老、心已朽,于人于己皆不是一件好事啊。”

赵俊臣听到李和的这般规劝,不由是微微一愣,但还是摆出一副受教模样,点头道:“晚辈一定谨记您的教诲。”

但实际上,对于李和的这种说法,赵俊臣内心深处是不以为然的。

以自己的险恶处境,哪里还有放松享乐、莽撞冲动的余地与机会?

若是赵俊臣真把自己当作一个寻常年轻人,只做年轻人应该做的事情,不仅是无法拥有现在的权势地位,未来也不会有真正老朽的机会了。

似乎是察觉到了赵俊臣心中的不以为然,李和表情认真的说道:“老夫的这些规劝之言,皆是发自真心,也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老夫当然很清楚赵阁臣的处境与隐忧,也很清楚赵阁臣的如履薄冰、不敢懈怠,但这个世界上,许多东西就像是沙子一般,你越是紧握于手中,就越是流失更快,你若是稍稍松懈一些,反而是收获更多。

就以赵阁臣你自己为例,你自从踏入仕途之后,虽然是阻碍重重、危机四伏,但你总是可以逢凶化吉、转危为安,甚至是趁机占尽好处,从来都没有真正栽过大跟头……看似一帆风顺,却未必真是一件好事!只会让所有人皆是对你忌惮更深,愈发的防范于你、打压于你,有许多事情也唯有潮起潮落之际才能看得清楚!”

李和所讲的道理,大概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一套了。

这种道理不能说不正确,但把这种道理讲给赵俊臣听,却无疑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所以,赵俊臣表面上是一副深受触动的模样,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受教。

但受教之后,赵俊臣又再次问道:“不过,晚辈依然是对南京城近期以来所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你我双方在南京方面也有合作,理应是相互通报消息……毕竟,无论是任何情况下,懵懂无知都不是一件好事,李阁老你认为呢?”

看赵俊臣依然是这样的一本正经,李和终于是彻底失望,感觉自己与赵俊臣不可能再有深交了,但也不再有任何隐瞒,只是轻叹一声之后,就向赵俊臣详细解释了南京城内的近期变故。

“正如老夫刚才所言一般,朝廷中枢针对南京六部的收权计划,还算是进展顺利,原本所有人皆是以为南京局势很快就会告一段落……

但就在计划进行到最后一步之际,一项棘手难题突然间摆在了七皇子殿下的面前,这个难题也是周首辅他故意安排的,所以才会强迫七皇子亲自前往南京……而这项难题就是——南直隶境内的皇庄!”

说到这里,李和表情间闪过了一丝讥讽,继续说道:“自从永乐年间开始,我朝历代皇帝就不断增设皇庄,也就是由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至今已经建有皇庄三百余处,主要集中于南直隶与北直隶境内,所有皇庄皆是由内廷所任命的皇庄太监负责管理。

而这些皇庄建成之后,自然是与各地的缙绅豪族产生了冲突,或是争夺佃农、或是争夺田地、或是争夺水源,可谓是愈演愈烈,但基本上每次冲突都是皇庄太监们占便宜、缙绅豪族们吃亏,管庄太监们倚仗权势、目中无人,皆是作恶多端、树敌无数……

而周首辅则是赶在七皇子抵达南京之前,就已经收集了大量的相关罪证,又暗中串联了大量受到皇庄欺压的缙绅豪族……再等到七皇子顺利稳定了南京局势、也顺利平息了各方怨气,正值声望最高之际,就鼓动南直隶境内的缙绅豪族们一同出面,向七皇子殿下申冤诉苦,大肆抨击皇庄之弊证,不仅是请求七皇子为他们主持公道、严惩南直隶境内的那些皇庄太监,更还希望七皇子殿下代表他们向陛下建言,削减裁撤南直隶境内的皇庄数量!”

赵俊臣轻轻点头,感叹道:“周首辅所准备的这项难题,确实是棘手至极!若是晚辈与七皇子换位而处,恐怕也将是左右为难、进退失据!一方是自己的权力基本盘与核心支持者,另一方则是朝野舆论、群情激愤,这般情况下无论是偏向任何一方,皆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李和也点头道:“对啊!这是咱们为官之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一向是竭力避免这种事情出现,因为这种事情任谁也无法面面俱到……而咱们的这位七皇子殿下在面对这项难题之际,则是选择了一种看似最为聪明、实则最为愚蠢的解决之策!”

说话间,李和表情间的讥讽之色愈发浓重,缓缓道:“那就是……和稀泥!”

赵俊臣也是面现讥讽,摇头叹息道:“确实愚蠢!”

*

就在赵俊臣与李和二人这般评价之际,远在千里之外的南京城内,七皇子朱和坚也正在为自己的当初选择而后悔不已!

……

PS:第一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