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454章.大乱斗(完)

摄政大明 第1454章.大乱斗(完)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9 23:40:23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以人情作为要挟,要求徐家立刻偿还全部人情,宋承仁的这种表态,看似是极不客气、咄咄逼人,甚至还有些撕破脸皮的意味,但实际上则是体现了宋承仁的高明老道之处。

首先,宋承仁直接把七皇子朱和坚的种种可疑之处尽数告知于徐盛英,无疑是让徐盛英陷于两难,接下来无论是否把这些消息禀报于德庆皇帝,对于徐家而言皆是弊利难测。

而宋承仁这个时候要求徐家做一些不违反原则的“小事情”,以偿还宋家多年以来的种种人情,实际上就是一种补偿手段,甚至还给徐盛英留下了讨价还价的余地,让宋家反过来欠下徐家人情——宋承仁很自信,宋家的人情还是比较值钱的!

其次,宋承仁也是在隐晦暗示徐盛英,徐、宋两家皆是江南境内的庞然大物,经过多年交往之后,又在宋家的刻意运作之下,不仅是绑定了许多利益,也相互捏着对方不少把柄,而值此关键时刻,徐盛英就算是不愿意与宋承仁同舟共济,也应该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尽量帮衬一二;

最后,宋承仁很清楚,无论是周尚景这样的文臣、还是自己这样的缙绅,又或是徐盛英这样的勋贵,皆是希望未来的明朝皇帝性格宽仁、厚待臣民,最不济也应该像是德庆皇帝这样顾全大局、懂得权衡利弊,最是不希望摊上一位偏激狠毒、刻薄寡恩的皇帝。

所以,从本心来讲,徐盛英必然也不希望朱和坚顺利接任储君之位,即便朱和坚的偏激狠毒只是周尚景的一种猜测,目前还没有寻到任何确凿证据,徐盛英也必然是想要防患于未然。

而宋承仁的此时表态,则是给徐盛英寻了一个台阶下,意思就是徐盛英接下来的种种行动,完全是为了偿还宋家人情,而不是故意针对七皇子朱和坚,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徐盛英也是一个聪明人,听到宋承仁毫不客气的表态之后,首先是震惊之余心中暗怒,但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宋承仁的深意,原本的冷肃表情也稍稍缓和了些许。

有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影响深远的“小事情”,重点并不是做与不做,而是要以何种名义去做。

若是以偿还宋家人情的名义去做这些事情,那等到朱和坚接下来因为这些小事而栽了跟头,徐盛英也可以把所有责任皆是推给宋家,说自己只是受到宋家蒙蔽欺骗,尽量撇清自身干系;

于是,徐盛英深深打量了宋承仁一眼之后,缓缓道:“这些年来,宋老前辈或是利用机会、或是主动设局,让我徐家欠下了宋家不少人情,早就知道宋老前辈必定是深谋远虑,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说吧,究竟需要我做什么事情,才可以与你宋家两不相欠!

但提前说清楚,我虽然会认真考虑宋老前辈的要求,但并不一定就会答应,前提是宋老前辈的要求确实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能违反原则与底线,明面上也不能让人挑出任何毛病,而且还不能让我与徐家直接出面。”

见徐盛英终于松口,宋承仁心中并不意外,但表面上则是充满了惊喜与感激,哈哈笑道:“徐守备放心,确实只是三两件小事罢了!绝对是名正言顺,也绝对不会违反徐守备的原则底线!

首先是南京驻军之中,有一位百户武官名为唐坤,防区位于南京城墙的东南段、青溪河道与南京城墙交汇之处,老夫现在有充分理由怀疑,就是因为这位唐百户的暗中庇护,那伙正在遭受南京官府通缉的凶徒,才会迟迟寻不到踪迹,所以老夫希望徐守备可以寻一個合理借口,把他召来守备府相见,然后则是趁机抓捕、严刑审问,查明事实真相!”

徐盛英思索片刻后,摇头道:“本将可以传令他的直属千户,把他召出防区、暂时软禁起来,但并不会只因为宋老前辈毫无根据的一些揣测,就对麾下武官用刑审问。”

很显然,徐盛英是担心自己严刑审问了唐坤之后,会让自己与徐家再次陷入进退两难的不利境地。

如果唐坤乃是受到冤枉也就罢了,但若是宋承仁的推测不假,唐坤确实是在暗中庇护凶徒——而且根据宋承仁刚才所言,那一伙凶徒很有可能就是七皇子朱和坚秘密豢养的死士——那么徐盛英在审问了唐坤之后,就一定会知晓更多内幕消息,这是徐盛英一直避之不及的事情。

对于徐盛英的这般态度,宋承仁也不强求,微笑点头之后继续说道:“其次,等到今晚戌时三刻,于这位唐坤唐百户的防区之内,将会发生一场小型暴动,而老夫希望……徐守备到时候可以反应稍稍慢上一拍,也稍稍拖延一点时间,然后再派遣兵马控制局面。”

实际上,这个请求也是宋承仁来见徐盛英的最主要原因。

要知道,徐盛英虽然是南京境内的最高军事将领,但他在职权范围之内,却还会受到南京镇守太监席成的辖制。

所以,若是宋承仁安排人手围捕了蒋枭及其麾下死士之后,南京守军就迅速出动控制局面,那宋承仁即便是顺利活捉了蒋枭等人,这些人证最终也会落入南京守军手里,也就相当于落在了南京镇守太监席成的手中,而这位席太监则是全力支持七皇子朱和坚的,到时候必然会迅速杀人灭口、消除一切人证物证,而宋承仁与周尚景的种种布置也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闻言之后,徐盛英也大致猜出了宋承仁的顾虑,他稍稍犹豫了片刻,终于点头道:“近几天时间以来,南京全城戒严,城内武官们皆是非常幸苦,所以今天晚上我会设宴慰劳他们,到时候杯筹交错、把酒言欢,大家都不在自己的防区,也皆是有些醉意,自然也就反应不及时了。”

宋承仁拱手致谢,又说道:“最后,根据老夫推测,南京城内今晚将会格外热闹,驻守南京的那几队锦衣卫也将会格外活跃,所以老夫希望,待徐守备出手控制局势之际,要特别留意锦衣卫的动向,在锦衣卫们行动之际尽量提供更多支援,这种事情不会让徐守备犯难吧?”

徐盛英再次深深打量了宋承仁一眼,冷笑道:“宋老前辈好算计,说是让我南京守军尽量支援锦衣卫的今晚行动,但实际上就是想让本将派出兵马伴行于锦衣卫附近,监视与限制锦衣卫们的活动,让锦衣卫们做事之际束手束脚、不敢肆无忌惮……”

拆穿了宋承仁的小心思之后,徐盛英却又再次点头:“行吧,这种事情明面上毕竟是挑不出任何毛病,我就答应宋老前辈了!”

顿了顿后,徐盛英主动问道:“宋老前辈是否还有更多要求?”

宋承仁已经达成了自己拜访南京守备府的全部目标,当即摇头道:“徐守备愿意在这三件事情上出力相助,就已经让老夫喜出望外了,自然是不敢再得寸进尺!”

徐盛英紧紧盯着宋承仁,缓缓道:“这三件事情,虽然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本将终究是担了责任,足以偿还宋家的往年人情也绰绰有余了……所以,自今晚之后,就是你宋家欠我徐家人情了!”

宋承仁微笑起身,拱手道:“是的,从今晚之后,就是我宋家欠了徐家的人情,待今后徐家有事需要宋家出力相助,宋家在能力范围之内绝对是鼎力支援!”

对于宋承仁而言,欠下徐家人情这种事情并不可怕,反而是一件好事。

欠下人情、偿还人情、再欠下人情、再偿还人情,所谓人情往来,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而就在不断的人情往来之间,徐、宋两家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坚固,两大家族的利益绑定也会越来越深。

宋家固然是明朝境内最顶尖的豪族世家,但徐家却要更胜一筹不止,这种人情往来,对宋家而言自然是利大于弊!

宋承仁今晚还有更多事情需要忙碌,所以他敲定了这些事情之后,也就不再耽搁,立刻就告辞了徐盛英、离开了南京守备府。

在南京守备府外,宋家嫡孙宋继诚已经等候多时,见到宋承仁离开了南京守备府之后,就迅速迎了上来,低声问道:“祖父,您是否已经说服了徐守备协助咱们?”

宋承仁点头道:“当然!虽然徐家乃是勋贵与武将,而咱们则是代表着缙绅与文臣,但毕竟是同朝为臣,在许多事情上还是利益一致的,只需要让他联想到一个狠毒偏激之辈继承大位之后的情景,他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就很好说话了!毕竟,这一次主要还是咱们宋家在前面冲锋陷阵,他就算是暗中动些手脚也不容易被留意到。”

宋继诚稍稍迟疑之后,又问道:“但……孙儿思来想去,还是担心这位徐守备两边下注!若是他现在答应了协助咱们,转头又把咱们的计划泄露给了七皇子或者席太监,那又该如何?”

宋承仁嘿嘿一笑,瞥眼看着宋继诚指点道:“徐盛英当然是会两边下注,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怀疑,但他绝对不愿意涉足局中太深,所以就像是他不愿意毫无保留的支持咱们一样,他也绝对不会毫无保留的支持那位七皇子殿下,我向他透漏的计划细节原本就不多,他又不愿意表明自己知晓太多内幕,可以透漏给七皇子的消息也就更少了!

所以,他最多也就是隐晦告知七皇子,说咱们这边有所异动,但咱们这些天来动作频频,这点情报根本影响不了任何事情!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交代下去,今晚提前动手,动手时间不再是戌时三刻,而是戌时一刻!”

*

事实上,宋承仁完全猜准了徐盛英的反应。

待宋承仁离开之后没多久,徐盛英稍稍沉吟片刻,就决定两边下注,派人前往南京镇守太监府,向镇守太监席成通报消息。

大约一刻钟时间之后,徐盛英的信使已经来到了南京镇守太监府,也很快就得到了席成的召见询问。

“启禀席镇守,我家守备大人察觉到了一些可疑迹象,所以安排小人赶来向您通报!自今天下午开始,宋家之人就频频异动,似乎要有大动作,而宋家家主宋承仁不久前还亲自秘密拜访了守备府,希望我家守备大人可以调动南京驻军支持于他,但已经遭到了我家守备大人的断然拒绝!

但与此同时,那宋承仁还暗示,说是南京守军之中已经有几名高层武官表态愿意支持宋家,所以我家守备大人为了以防万一,将会在今晚召集南京驻军的全部高层武官,把他们集中于南京守备府,名义上是设宴招待他们,慰劳他们这段时间戒严全城的幸苦,但实际上则是紧紧盯住他们,防止他们之中的某些人会暗中配合宋家搞事!

最后,我家守备大人已经传令全体南京驻军,让他们在接下来几天遇事之后全力配合您麾下的锦衣卫做事,协助席镇守全力控制南京局势!”

不得不说,徐盛英绝对是一个聪明人,他今晚设宴招待全体南京驻军的高层武官,完全是为了延缓南京驻军的反应时间,让宋家可以从容围捕蒋枭及麾下死士,而他安排南京守军紧紧跟随锦衣卫行动,也完全是出于宋承仁的授意,就是为了限制与监视锦衣卫的行动。

但只是换了一种说法,徐盛英接下来的种种行动,就变成了他正在全力支持七皇子朱和坚与镇守太监席成了。

不过,也正因为徐盛英是一个聪明人,所以宋承仁才可以大致猜出他的后续反应。

毕竟,傻子的脑回路千奇百怪,而聪明人的思维方式反而是有迹可循。

但这种手段确实是顺利糊弄了镇守太监席成。

听到南京守备府信使的禀报之后,席成不由是大为满意,也大为心安。

作为内廷势力在南京的代表人物,席成虽然还不是七皇子朱和坚的铁杆心腹,却也是可靠盟友,所以朱和坚的许多行动不仅没有瞒着他,反而还频频要求他的协助。

这般情况下,席成也已经大约猜到了局势真相——南京官府目前正在全城通缉的那伙悍匪,有可能就是七皇子朱和坚秘密豢养的死士,也知道周尚景与宋承仁这两只老狐狸的动作不断,就是想要活捉这伙悍匪、以寻到朱和坚豢养死士的罪证。

为了这件事情,席成这几天一直是暗暗忧虑,麾下锦衣卫也是频频行动。

而如今,听到了徐盛英的通报之后,席成不由是大为心安。

在席成看来,徐盛英的通报与反应,无疑是展现了军方全力支持七皇子朱和坚的立场。

有了南京守军的鼎力相助,再加上自己麾下的锦衣卫,席成可谓是信心满满,认为南京城内就算是发生了再多变故,他也完全可以帮助朱和坚控制局势。

于是,席成满意点头之后,态度也是极为客气,道:“徐守备有心了!你回去之后转告徐守备,就说七皇子殿下与咱家皆是会谨记徐守备的相助之恩,今后也一定会伺机报答!还望徐守备一定要牢牢控制住南京守军,只要南京守军可以稳住,这南京城就翻不了天!”

就这样,打发走了徐盛英的信使之后,席成也寻来一名亲信,让他立刻赶往瞻园,向七皇子朱和坚报信。

“你去瞻园一趟,向七皇子殿下禀报近况,就说咱们这边已经准备充分,麾下锦衣卫们已经布置在各处紧要位置,也准备好了强弓强弩,随时可以为七皇子殿下扑灭一切隐患!”

*

而就在各方势力皆是准备动手之际,南京城的东南角落、城墙与青溪河道的交汇之处,秘密藏身于此的蒋枭也敏感察觉到了南京局势的暗流涌动,好似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平静。

首先,是为蒋枭及其麾下死士们提供庇护的守军百户唐坤与粮帮头目蔡覃,皆是受到了各自直属上司的传唤,陆续离开了蒋枭的控制。

虽然南京守军与粮帮总部传唤唐、蔡二人的理由皆是很正当,挑不出任何毛病,也容不得唐、蔡二人拒绝,但蒋枭还是觉得这般情况太蹊跷。

其次,则是附近各处路口的情况,突然间变得安静了许多。

在此之前,蒋枭一直都安排麾下死士密切监视附近区域的异动,而“嘲风”死士们也一直是尽职尽责,频频向蒋枭汇报周围区域的种种异常,时而是有南京巡捕营巡逻,时而是有官府衙役途径。

但这一天,自从傍晚开始,蒋枭等人藏身之地的周围几处路口,就突然不再有任何异常情况需要禀报,再也没有任何闲杂人等路过现身。

而这种毫无异常的情况,反而是让蒋枭察觉到了异常。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蒋枭本人的内心深处,也浮现出了强烈不安之意。

这种不安并没有任何缘由,只是源于危险本能,但多年以来,这种本能已经无数次灵验,也救了蒋枭无数次性命。

蒋枭一向是性子谨慎多疑,这种时候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开始考虑最坏的情况。

若是正常人,这个时候的第一反应自然就是逃跑自保。

但……蒋枭不仅谨慎多疑,他同时也是一个疯狂的人。

所以,蒋枭最终却是做了一个看起来极为疯狂的决定!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