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849章.大人物们

摄政大明 第1849章.大人物们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13 09:19:5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作为一个聪明人,霍正源非常厌恶自己的想法行动被人提前看穿。

但既然对方是周尚景,那霍正源也就无话可说,只是问道:“周首辅交代了哪两件事情?”

周全答道:“第一件事是南京百姓的群情激愤,周首辅认为咱们终究要以大局为重,若是寻常城镇,为了更高的利益考量,乱也就乱了,但南京则是截然不同,这里的百姓规模高达百万,乃是我朝仅次于京城的关键之处,一旦乱起来就不容易收场了,所以……必须安抚南京百姓的民心。”

霍正源点头认同,他就是出于这般考量才赶来东园拜访周尚景寻求意见的。

周全继续说道:“出于这般考量,周首辅认为南京官府应该立即撤消戒严令,而且城内的部分粮行药铺也应该立即恢复营业!”

“只是部分?不是全部?”霍正源眉头一皱。

周全微笑解释道:“对!只是部分、不是全部!我家老爷说了,南京城内的粮行药铺,一部分掌握在缙绅势力手中、一部分掌握在‘联合船行’手中,而‘联合船行’所掌握的那些粮行、药铺,皆是可以率先恢复营业,但缙绅们所掌握的那些粮行药铺,短时间内依然会闭门歇业!毕竟,锦衣卫软禁了宋家主,缙绅们现在同样是群情激愤,皆是誓与锦衣卫抗争到底,周首辅也劝不动他们。”

霍正源沉吟片刻后,大致已经猜到了周尚景的算计。

让“联合船行”所掌握的粮行药铺率先恢复营业之后,百姓们寻到了购买粮食药材的渠道,就一定是纷纷冲向粮行药铺抢购粮食药材,这般做法不仅是可以暂时稳定民心,也可以让绝大部分南京百姓转移注意力,除了那些因为火灾与锦衣卫镇压而蒙受损失的少数百姓之外,其余百姓皆是不会继续与官府为难,南京局势就可以暂时得以控制。

然而,因为这段时间的全城戒严,有大量南京百姓耗尽了家中存粮存药,当他们一窝蜂的抢购粮食药材之际,自然是需求量大涨。

这般情况下,仅仅是让一部分粮行药店恢复营业,就必然是供不应求,也必然是物价高涨,更是必然会有大量百姓无法顺利购到粮食药材。

所以,南京百姓依然会心存不满,民乱与骚动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

如此一来,就相当于是让“联合船行”与缙绅势力控制了南京民意。

“联合船行”随时可以宣称存货耗尽、再次关闭粮行药铺,南京百姓大起大落之后必然会愈发暴怒,进而是让南京局势愈发失控。

缙绅势力也随时可以恢复粮行药店的营业,也彻底恢复南京城内的供需平衡,让南京百姓们可以顺利买到一切生活必要物资,进而是彻底稳定民心。

总而言之,对于“周党”与“赵党”而言,目前局势下只让一部分粮行药铺恢复营业,效果要远强于全部粮行药铺皆是恢复营业,既可以让他们暂时稳住南京局势,也可以让他们随意操纵改变后续局势,而朱和坚也就让他们捏住了弱点,许多事情就只能让步妥协了。

想明白了周尚景的算计之后,霍正源不由是心中暗暗赞叹一句“姜还是老的辣”。

但与此同时,霍正源心中也有一些疑惑——周尚景为何把率先恢复营业的好处交给“联合船行”?

要知道,因为南京百姓的争相抢购,率先恢复营业的那些粮行药铺,即便是没有趁机哄抬物价,也一定可以趁机大赚一笔,而后续恢复营业的那些粮行药铺,所赚利润就必然是低了许多。

“联合船行”虽然是一个大杂烩,各方势力皆有参与其中,“周党”也分了一杯羹,但终究是受“赵党”影响更大,而缙绅势力则是周尚景的基本盘,所以周尚景为何把更多利益送给“联合船行”、而不是缙绅势力?

就在霍正源心中疑惑之际,周全也迅速进行了解释:“至于为何要率先让‘联合船行’的各类店铺恢复营业,一方面是因为缙绅们正值群情激愤之际,即便是我家老爷,也难以说服他们妥协退让,更何况我家老爷现在急需休息,也没有精力劝说他们;

另一方面是因为……今天上午各方势力在聚英阁那边磋商后续事宜之际,霍大学士与七皇子两位一度是相互配合、达成默契,所以七皇子对于霍大学士的防范更低一些,也更容易与霍大学士达成交易!”

“达成交易?什么意思?”霍正源愈发不解。

周全耐心解释道:“我家老爷认为,咱们虽然可以恢复一部分商铺营业、也应该尽量稳定民心,但还是可以趁机兼顾一下别的事情!

所以,我家老爷建议,在‘联合船行’恢复营业之前,霍大学士最好是先行前往瞻园拜访一下七皇子,以自己愿意说服‘联合船行’恢复营业作为条件,与七皇子殿下进行谈判,趁机捞些好处,也趁机试探七皇子的底线,看他是否还掌握着更多底牌!”

听到这般解释之后,霍正源恍然大悟,心中疑惑也终于消散。

于是,霍正源再次点头道:“明白了!你转告周首辅,我一定尽力办妥他老人家的这项交代!与七皇子进行谈判之后,也一定把谈判过程与最终结果皆是详细禀报于周首辅!”

顿了顿后,霍正源又追问道:“你刚才说周首辅有两件事情交代于我,那……第二项交代呢?”

周全继续说道:“至于第二项吩咐,则是与那些落网被捕的悍匪有关!在此之前,经过各方商议之后,已经决定把那些落网被捕的悍匪皆是关押于应天府衙大牢……

但现在,应天府衙被南京百姓层层围堵讨要说法,就算‘联合船行’恢复了粮行与药店的营业,也只能劝走那些缺粮少药的南京百姓,但还有许多百姓因为昨晚火灾以及锦衣卫的强行镇压而蒙受了大量损失,他们恐怕不会善罢甘休、轻易退散,应天府衙门也依然是首当其冲……

如此一来,落网被捕的那些悍匪,就不适合继续关押于应天府大牢了,否则就一定会严重阻碍后续的审问调查!”

霍正源表情凝重道:“这件事情,也是我赶来东园拜访周首辅的原因之一,却不知周首辅有何建议?”

周全神秘一笑,道:“我家老爷建议,把那些落网被捕的悍匪……皆是转移关押于七皇子所暂住的瞻园之中!”

“什么!?”霍正源大为震惊:“我好不容易才活捉了这些悍匪,现在却要把他们转移到瞻园关押?瞻园有没有关押能力暂且不提,但考虑到七皇子与那些悍匪的关系,这种事情与送羊入虎口有何区别?难道周首辅不想要顺藤摸瓜的查明真相了?”

周全再次耐心解释道:“霍大学士您可知道,七皇子殿下此次奔赴南京之际,麾下拥有多少护卫?”

不待霍正源回答,周全就自问自答道:“拢共有一百二十名护卫!而这一百二十名护卫之中,大约有二十名护卫已经追随七皇子殿下多年时间,无疑皆是七皇子殿下的心腹,但另外那一百名护卫,则是陛下以保护七皇子的名义、临时指派到七皇子身边的!”

霍正源眼睛一亮,若有所思道:“难道说,周首辅认为……陛下临时指派给七皇子的那一百名护卫之中,暗藏着陛下的眼线?”

周全点头道:“我家老爷认为,以陛下的帝王心术,此乃必然之事!陛下让七皇子殿下赶来南京主持朝廷中枢收权南京六部之事,就是为了具体考察一下七皇子殿下的品性能力,又岂能不在七皇子身边安插眼线收集详细情况?

虽然陛下也安排了我家老爷、太子太子王保仁、南京守备徐盛英、以及席成太监等人为七皇子殿下保驾护航,但陛下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我家老爷与王保仁二人,又一向不放心席成这种内廷宦官的办事能力,至于徐盛英……他固然是忠心于陛下,但他更重视家族利益,陛下也不会偏信于他!所以,在七皇子身边,陛下一定会安插眼线、收集情报。”

顿了顿后,周全补充道:“七皇子殿下应该也猜到了此事,所以他暂住于瞻园之后,就把陛下临时指派给他的那一百名护卫皆是安排于瞻园外围,从来不敢让这一百名护卫参与任何机密之事,遇到麻烦之后也是宁愿倚仗锦衣卫势力,就是因为他知道……陛下暗中盯着自己呢!

这般情况下,把那些落网被捕的悍匪送往瞻园关押,反而会让七皇子殿下愈发的束手束脚、不敢随意的灭口毁证!若是这位殿下坚持要灭口毁证,他的种种可疑之处,就一定会被陛下看在眼里!到了那个时候,我家老爷、霍大学士、以及徐盛英等人再把南京局势变化的详细经过以及各种疑点详细禀报于陛下,陛下结合各方情报之后,就一定会怀疑七皇子的真实秉性!”

说到这里,周全忍不住面现冷笑:“陛下的性子,霍大学士也很清楚……储君之位原本就不容易坐稳,现在的太子殿下就是明证,即便是陛下从未怀疑过他的秉性,他的储君之位也依然是摇摇欲坠!

若是陛下开始怀疑七皇子殿下的秉性,再加上南京局势屡次失控也会让陛下怀疑他的办事能力,这般情况下就算咱们没有寻到他暗中豢养死士的确凿证据,这位殿下的最终结局也已经可以注定了!”

联系到德庆皇帝的多疑性子,一旦对某人产生疑心之后就再也无法根除,再联想到德庆皇帝对人心生忌惮之后的种种手段,绝对是不断打压、屡次试探、各种防范,霍正源也不得不承认周尚景的这般想法很有道理。

霍正源从来都不敢小觑德庆皇帝的手段心机。

若是朱和坚洁白无暇、问心无愧,也就罢了,但朱和坚绝不是洁白无瑕、问心无愧之辈。

所以一旦是让德庆皇帝忍不住对朱和坚犯起疑心,就意味着……距离朱和坚被押往宗人府受审的日子,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了。

周尚景的这项提议,对于“赵党”而言也有好处。

当德庆皇帝开始怀疑朱和坚之后,就算还没有查明真相,也一定会拖延储君废立的时机,而现任的储君太子朱和堉,也就拥有更多机会扭转局势、稳固地位。

朱和堉已经与赵俊臣化敌为友了,所以“赵党”对于这般局面也是乐见其成。

想到这里,霍正源认真点头道:“请你转告周首辅,我会认真考虑他的这项提议。”

见霍正源并没有直接答应,周全也没有强求,只是问道:“却不知,霍大学士您是否还有别的事情需要小人帮忙?”

霍正源点头道:“我这一次赶来东园,确实还有一件事情,想要带走一個人!”

*

大约一炷香时间之后,霍正源再次乘轿离开了东园。

与此同时,东园之中还驶出了一辆马车,紧紧跟在霍正源的坐轿后面。

周全依然站在东园正门之外,目送霍正源的坐轿与那辆马车渐渐远去,脸上则是再次浮现出一丝冷笑。

周全乃是周尚景的心腹长随,所以他在今天上午时候,就一直站在周尚景身后,亲眼旁观了各位大人物的谈判过程。

所以,周全也亲眼见证了许多事情,譬如是霍正源毫无预兆的背叛了自己与周尚景之间的默契、打乱了周尚景后续计划的事情;又譬如是霍正源故意拖延时间、挑拨各位大人物激烈争论、不断耗损了周尚景的身心元气,让周尚景耗尽精力、无以为继之后,只能妥协让步的事情。

如此一来,周全对于霍正源自然是并无好感。

但就在刚才,与霍正源交谈之际,周全已经完成了周尚景的交代——给霍正源挖了一个坑,让霍正源跳了进去。

既然霍正源在众目睽睽之下公开背叛了周尚景,甚至还趁着周尚景精力不济的机会逼着周尚景让步妥协,那周尚景就必须报复霍正源、让霍正源狠狠栽跟头。

并不是周尚景心胸狭隘,而是因为周尚景身为当朝首辅、“周党”领袖、缙绅阶层的代言人,他吃亏之后就必须报复回去,否则就会损害自身威望。

“看样子,霍正源已经被我转移了注意力,并没有发现老爷算计他的事情……既然如此,‘联合船行’在南京境内的势力与经营,就由我家老爷笑纳了!”

冷笑着喃喃自语之后,周全再次转身,迎向了那些正在等候他进一步吩咐的缙绅们。

*

霍正源并不清楚周全的心中想法。

他当然知道,自己当众背叛刁难了周尚景之后,一定会受到周尚景的报复。

然而,周尚景一贯以来的大局为重,以及周尚景离开聚英阁之际对他的良言苦劝,皆是误导了霍正源的判断,让霍正源误以为周尚景即便是报复自己,也不会选择这种关键时机动手。

再加上周尚景交代于他的那两项任务皆是信息量极大,也就转移了霍正源的注意力,让霍正源完全没有发现某些关键之处!

离开了东园之后,霍正源专注于思索着周尚景的两项交代,也很快就有了决定,吩咐轿夫前往瞻园。

瞻园与东园皆是位于权贵云集的城东范围,距离不算太远,所以霍正源很快就赶到了瞻园、表明了求见之意。

就正如霍正源的猜测一般,朱和坚目前正处于焦头额烂的状态。

返回瞻园之后,朱和坚刚开始还是一门心思的考虑着灭口毁证、掩盖罪行之事。

但还不等朱和坚与吕德、贾伦等几位心腹商议几句,各种坏消息就接踵而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南京百姓无视戒严令走出家门,南京局势已经迅速走向失控,百姓们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之后愈发是群情激愤,各大衙门皆是让百姓们层层围堵讨要说法,应天府衙门的情况尤其紧张,还有大批百姓堵在各大粮行商铺外面,鼓噪着强烈要求这些店铺恢复营业。

甚至还有一部分南京百姓想到了民间声誉极佳的七皇子朱和坚,也纷纷奔来瞻园请命,希望朱和坚站出来拨乱反正、主持公道,幸好是南京守军与锦衣卫挤出了一部分兵力拦下了这些百姓,否则瞻园一旦被百姓们层层围堵,朱和坚就再也別想控制局势了。

与此同时,缙绅们也因为宋承仁被捕的事情而大受刺激、群情激愤,不仅是推波助澜、让百姓们愈发情绪不稳,还趁机对朱和坚提出威胁,要求朱和坚立即释放宋承仁、证明宋承仁的清白,否则他们就绝对不会恢复各大粮行药铺的营业。

这样一来,朱和坚自然是进退维谷、焦头烂额,一时间甚至就连灭口毁证的事情也顾不上考虑了,一旦是南京城内发生暴动,同样会彻底断送他的上位机会。

如果说,吕德、胡枭、蒋枭等人在朱和坚眼里只能算是小人物,那南京百姓们在朱和坚眼中就连小人物都算不上,只是一组看似重要的统计数字罢了。

但就是这些南京百姓超乎想象的群情激愤,让朱和坚的处境愈发恶劣被动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朱和坚意外听到禀报,说是霍正源赶来瞻园求见自己。

朱和坚也是聪明人,迅速猜到了某些情况,顿时是眼睛一亮,立刻就召见了霍正源。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