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441章:完胜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441章:完胜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蒙古草原东部。

自从大明关于东北沃土的消息,经过晋商们的帮忙传播,在整个草原上扩散开来之后。

便有大量的草原部族,开始向着东部迁移。

因为在晋商们的话语中,那里的沃土,能够产出最为足够的粮食,只要谁掌控了那片土地,麾下的将士们,子民们,将永远的摆脱饥饿。

这样的话,听上去很不靠谱,但是几乎所有的草原贵族,全都相信了。

因为他们很早就通过各种关系,渠道,自大明那边就有所听闻,是真真切切有的事情。

据说大明要迁徙上百万的农人,到辽东,奴儿干一带去开垦这些沃土。

“这要是去打一次秋风,岂不是说整个部族都不用担忧饥饿的问题了。”

蒙古人当然不会说是跑过去种田的,在他们看来,抢就是最为快捷的方式。

对于大明的边境,几乎十个蒙古骑兵,就有七个去打过秋风。

因为蒙古草原的产出,根本不够部族的生存,即便是一些大的部族,每年都会有不少人饿死,可以说饥饿对于蒙古人来说,就是一个常态。

即便他们占据了广阔的草原,但只能依靠不断的劫掠,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古往今来,一向如此。

目前来说,残存的北元势力,统治着跟大明边疆临近的区域。

再往北是十多个大部族的联合体。

往西便就是瓦剌部,再西边一点,就属于东察合台汗国的地盘了,那里更加临近西部。

也就是说跟辽东,奴儿干接轨的地方,是属于北元势力的天下。

但统治归统治,其实在北元的这边草原上,依旧还是有很多部族,只是名义上归属于北元。

而且由于太多部族的迁徙,目前的北元势力,根本无法阻止。

是以在蒙古东部的草原上,越来越多的部族在这里聚集起来。

虽说辽东,奴儿干,目前确实是属于大明所管辖,但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东北沃土存在的地方,已经是在长城之外了。

甚至距离长城还有着数百地的距离,是大明军力,目前难以企及的地方。

然而大多数的部族在过来之后,就感觉受到了欺骗。

黑土地确实有,可目前还是一片荒芜,根本没有开垦的迹象,甚至都不知道何时才会开垦。

等大明的百姓过来,那要等到什么时候,这里部族都快要全部饿死了。

只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在东部草原这里,就已经聚集了超三百多万的草原人口。

即便是北元,也根本把控不了。

三百多万的草原人聚集在一起是什么概念。

假若有人能够把这股力量整合起来,那么他就是下一个成吉思汗。

因为对于多数的草原部族来说,不管是蒙古族还是其他种族,基本上都是全民皆兵的概念。

这也就意味着三百万的草原人聚集在一起,其中可以当做兵卒战力,约莫有百万人左右。

而大明目前,全国的屯田兵加起来,也才两百多万人。

曾经成吉思汗最初统一蒙古族的时候,也才八十多万族人。

当然,这里的三百万,是指所有部族加在一起。

所谓时势造英雄。

当这么多草原人口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混乱的局势就此打开。

和朱英的猜想几乎相同,大量的草原部族因为各种矛盾开始各自争夺,杀戮。

犹如中原王朝之乱世,群雄征战。

一连数月的战役开始拉响,每天都有大量的草原各族人死去,一堆堆的京观出现,血水染红了草原,连河流中的水,一连上百里都夹带着一丝血红。

这对于大明来说,草原的力量开始削弱,当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尤其是北元,在这其中受到的损伤更大。

实际上捕鱼儿海战役已经使北元贵族遭到最大的失败。

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或许还有着重振势力入主中原的希望,那么这个希望到这时就完全破灭了。

目前统治北元势力的可汗,为孛儿只斤·恩克卓里克图,或者说他是也速迭尔更为清晰。

当年蓝玉率师十五万北进,距离脱古思帖木儿汗帐不过百余里路程。脱古思帖木儿以为明军与纳哈出作战不久,粮草贵乏,不会深入北方再战,没有作迎敌的准备。

而明军前锋奔袭他的大营之时,恰好风沙弥天,几十步外不见人。

明朝兵马突然出现,脱古思帖木儿根本不能作有效的抵抗,太尉蛮子仓促上阵,很快战败被杀。

脱古思帖木儿带着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人逃往和林方向。

脱古思帖木儿一行逃亡途中,在土剌河遇到也速迭儿。他和太子天保奴一起被也速迭儿杀死,就此谋取了可汗之位。

只是面对如今的乱象,显然也速迭儿已经有些把控不住了。

所谓乱世出英雄。

在这一片乱杀时,一部族迅速崛起。

.....

“爷爷,是孙儿没有想得周全,没曾反倒是帮助了他们。”

大明皇宫中,朱英自上海乘船而上,迅速回到了大明京师。

在乾清宫和老爷子商议对策。

朱元章再次看到大孙,心里自然非常的欢喜,哪里还会说责怪的话。

“这不能怪大孙,像是这样的变故,谁也没有想到过的,即便是现在不出现,到了日后,也定然会出现。”

“能够在这么多部族的厮杀之中壮大,可见其早就有了反北元的心思,战场上的事情,可不是说凭借一人蛮力,必然有着极为精锐的军士,还有自身的谋略。”

“他是窝阔台庶子合丹后裔,想必很早前就定了心思,想要效彷其先祖成吉思汗。”

朱元章分析着说道。

虽然草原如今距离京师有着数千里地之遥,但仅仅从一些简单的情报之中,朱元章就能得到许多的信息。

能够从一只碗到建立大明,在情报分析这块,朱元章显然有着非常敏锐的天赋,加上这么多年的经验,习惯,一些微末的细节也不能逃过他的眼睛。

而爷孙俩谈论的人,正是目前在北元东部草原上,名声渐起的孛儿只斤·月鲁帖木儿,按照大明这边的叫法,便是鬼力赤。

鬼力赤是叶尼塞河上游沿岸,乞儿吉斯部的首领。

实际上朱元章有没有猜错,在数年之后,便就是鬼力赤否认残元皇帝额勒伯克的宗主权,于建文元年打败并杀死了他,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

一个部族把整个北元推翻,可以想象其隐藏了多久本身的实力。

草原上实力的壮大,可不是说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尤其还是在北元的眼皮子底下。

而这次,就是给了他最好的机会。

“孙儿倒不是担忧鬼力赤的壮大,关键是在这次草原纷战之后,其所聚集的人数过多,单单一个东部草原根本无法供养。”

“现在他们所争取的沃土,只能是用荒地来形容,在这之后,肯定不会说去种地什么的,必然会把目光放向我们大明。”

这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哪怕是死伤再多,保守估计也会有六七十万的兵力残留。

而在大明的边境,对于六十七万的草原战力,根本没有抵抗的可能。

即便是只算精锐兵力,至少也是三十万的规模。

三十万的兵力,看似不算什么,但这可不是别人,是草原人。

在这其中,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十五万左右的骑兵。

草原之上,人人皆兵,只要有弓箭,几乎全部都可以成就轻骑兵。

十五万的轻骑兵,是一个非常的恐怖的存在,尤其还是在一人的统治之下。

这也是为什么朱英会仓促的结束巡查,快速回京师和老爷子一同商量对策。

“大孙也不要过于担忧,不说鬼力赤到底能不能真的统治所有部族,单单是北元那边,就是一大难关。”

“况且经过厮杀之后,剩下的军力,必然也是疲惫不堪。”

“何必等着他们来犯咱大明呢,不若趁此机会,由咱们大明将士出征,直接讨伐。”

“他们不就是打着要犯咱大明,抢走咱的沃土嘛,如此这般师出有名,还能更大的削弱草原上的实力,何乐而不为。”

朱元章澹定的说道,语气之中也没有本分急促。

和朱英不同,朱元章这一生多数都是在战争之中渡过,尤其是早期的一些时候,几乎可以说是常常以弱对强。

在朱英的想法中,首先就是想着如何去解决目前的祸患,这也是对于正常人来说,非常正确的一个想法。

但朱元章不同,优异的军事天赋,能够让他很好的把控到其中的机会。

看似即将要强大的草原,实则在这个时候,也是最为脆弱的时候。

朱英听着老爷子这般说,顿时就醒悟过来。

毕竟对于朱英来说,战争并不是他的强项,怎么去盘活经济,或者说内政发展这块,才是朱英擅长的地方。

不过爷孙俩在一块,取长补短,倒是配合得挺好。

朱元章微微沉默片刻,开口说道:“这次出征草原,咱的意思,是想让大孙你率军前往。”

朱英闻言愣了一下,不过马上点头道;“好,我听爷爷的。”

朱元章笑着说道:“怎么就不问下咱为什么要让你去吗。”

朱英想了想说道:“爷爷让孙儿去,自然是有爷爷的想法,想来便是为孙儿好。”

朱元章点点头:“大孙什么都好,但是在战争这块,极有缺失。”

“咱能看出,大孙有很多的想法,不管是对倭国,亦或是安南,高丽,甚至是海外诸国。”

“草原这边,大孙也布局了很久,但一直没取得什么好的成效吧。”

朱英回道:“爷爷猜得准,孙儿很早就在草原上布局了,甚至最开始,比高丽还要早一点,但是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好的发展。”

朱英的起源,是在西域。

西域临近东察合台汗国,而朱英第一手选择的,自然就是那里。

高丽可算是在极东的另一头。

然后发展到后面,东察合台汗国这边,群英商会的势力虽然不算小,但也就相当于一个中型的草原部族,而且由于极为分散,根本无法形成凝聚。

对于一些草原上的事宜,更别提插手和说话的资格。

反而是在跨越北元,辽东地区数千里的高丽地区,因为提前知晓一些进程,取得了很好的突破。

而这些对于朱元章来说,可谓是一目了然。

“大孙若想要征伐四海,对于将士们的把控是一方面,但是有时候,本身也需要更为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大战之中。”

“如若是一帆风顺的胜利,那咱也不用多说什么,但若是遇到僵持的局面,前方的军报传来,朝堂上众臣的建议。”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就需要大孙本身来做出取舍了。”

朱元章非常清楚大孙的野心。

这也是他一直放心不下的原因,如今已经年迈的他,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能一场战争的开始和结束,就是数年的光阴过去,而大孙要征伐的地区,就以现在朱元章看法来说,不要太多。

可谓是东南西北,全都想要。

朱元章老了,而大孙,太年轻了。

已经六十五岁的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的时间。

十年,二十年?

然而即便是二十年之后,大孙也才堪堪三十九岁,还不到四十。

哪怕是对于普通的庶民来说,四十岁都算是正值巅峰。

在那之后,大孙若是遇到了关于战争的选择,会如何选。

以大孙的性格,朱元章甚至能够想到,自然是打下去。

可有时候,战争并非是一路往下打便就可以的,适当的退让,才能发起更好的进攻。

而自从讨伐倭国开始,朱元章就发现了大孙在战争上的短处。

简单来说就是掌控。

对于倭国目前的战争,大孙与商道的处理完全相反,几乎是任由其发展,没有半点掌控之力,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在得到关于草原上的情报之后,虽说心中非常不舍,但最终朱元章还是决定让大孙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